妊娠期贫血患者的血常规检验分析
2022-09-20李洁
李 洁
(山东省济南市商河县郑路镇中心卫生院 山东 济南 251600)
女性在受孕期间血容量会有明显提升,再加上孕吐、纳差等方面生理因素的影响很容易出现贫血症状,这一种疾病的发生也被称为孕期贫血症。妊娠期贫血疾病属于孕妇比较常见的症状,其不仅会影响孕妇的抵抗力,同时可以有效提升手术风险,还有可能导致各种并发症的发生[1]。妊娠期贫血属于影响胎儿营养状态的重要疾病,其会影响胎儿的营养供给状况,其不仅不利于胎儿健康生长发育,同时还会间接提升早产风险,导致新生儿出现先天性体重较轻或贫血,严重时还会导致胎儿宫内窘迫与死亡[2]-[3]。对于临床医护工作现状来看,医护人员对于妊娠期孕妇开展检验,特别是血常规检验可以实现对贫血症状的及时判断,从而为孕妇提供有效支持纠正贫血,从而保障孕妇和新生儿的生命安全[4]-[5]。对此,为了进一步提高整体护理效果,本文以对比方式探讨妊娠期贫血患者接受血常规检验的临床价值。具体研究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20年4月到2021年5月我院接受检查的80例妊娠期贫血患者和80例健康孕妇进行研究,根据是否存在贫血定义为疾病组和健康组。疾病组均被确诊为妊娠期贫血(当孕妇Hb<100g/L时,则可判定孕妇贫血),80例孕妇年龄23岁到43岁,平均年龄(28.34±3.27)岁,孕周(32.34±4.13)周,满足《妊娠期铁缺乏和缺铁性贫血诊治指南》当中的诊断标准;常规组80例孕妇年龄22岁到44岁,平均年龄(27.91±4.02)岁,孕周(33.12±3.80)周。基础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
1.2方法
所有孕妇云在次日凌晨6点采取空腹静脉血,采血量为3ml,应用一次性负压吸引器完成静脉采血操作,采血之后将血液样本轻柔摇匀,并与乙二胺四乙酸二钾进行充分混合然后送检完成血常规检验。应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和配套的试剂开展检验操作,整个操作过程需要严格落实无菌操作原则并结合说明书进行操作,检测开始之前需要先做好质控与标准控制。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孕妇的血常规检验结果差异。
检验检测指标主要涉及到血红蛋白(Hb)、血液红细胞数(RBC)、红细胞平均体积(MCV)、血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以及血细胞分布宽度(RDW)等血液指标。
血常规贫血指标和参考范围:Hb:100至150g/L,90至110g/L定义为轻度贫血,60至90g/L定义为中度贫血;30至60g/L定义为重度贫血,30g/L以下定义为极重贫血。RBC:3.5至5.0×1012/L,MCHC:320至360g/L,MCV:80至94fL,RDW:11%至15%;MCH:27至34pg。大细胞贫血和小细胞贫血的判断标准均以平均红细胞体积>99.1fl、<82.60fl进行评定。
1.4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应用23.0版本SPSS软件完成数据处理,数据处理过程计算数据均数,并按照数理统计学和随机理论方式实现对数据对比差异的分析。基于参量估计以及假设检验的方式完成数据评价。数据录入保持双人同时参与确保数据准确。按照数据类型采取不同统计学检验处理方式,在数据对比时两组数据对比P<0.05代表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孕妇各血液指标情况对比
疾病组孕妇的各项血常规检验指标均健康组均存在较大差异,疾病组Hb、RBC、MCV以及MCHC偏高,其他指标偏低,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孕妇各血液指标情况对比
2.2大细胞、小细胞贫血指标差异
疾病组80例孕妇中小细胞贫血51例,大细胞贫血29例。小细胞贫血与大细胞贫血孕妇在Hb水品方面的差异不显著,其他指标均有较大数据差异且满足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大细胞、小细胞贫血指标差异
3 讨论
贫血在妊娠期属于一种发生率非常高的并发症,属于高危妊娠主要影响因素。妊娠期贫血会直接导致孕妇的抵抗力下降,此时还会呈现出生理性的变化,间接增加分娩期间的风险,再加上产后出血的风险,所以贫血会对胎儿的营养状况形成直接影响,导致胎儿出现营养不良和早产的症状。对此,在临床中需要基于妊娠期贫血产妇提供早期诊断与积极预防控制。
因为妊娠期孕妇经常会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再加上食欲不振,导致孕妇的机体无法获得充足的营养供应,此时便会加重微生物和叶酸的营养物质缺乏表现,妊娠期贫血大多数是因为营养不良和叶酸缺乏所导致,其属于血液中红细胞数量快速下降主要原因。因为不同原因导致的贫血,对于相应治疗的方式并不相同,贫血症状在临床中并不明显,所以大多数孕妇都不重视[6]。在妊娠期贫血症状相对严重时,其会导致头晕。注意力不集中以及心悸气短等症状。另外,妊娠期贫血会直接影响胎儿的营养吸收状况,其无法确保胎儿吸收充足营养,此时对于胎儿健康发育存在明显的负面影响,此时会间接提升早产概率,婴儿体重较轻时或婴儿也会存在贫血表现[7]-[8]。临床中对于妊娠期贫血的诊断方式主要是基于血红蛋白与血红细胞的体积进行评价,血常规属于最为常见的一种检验技术方式,其操作成本相对较低并且可以借助外周血液标本当中的红细胞数量和形态变化进行综合评价判断,从而实现对贫血症状的有效判断。借助MCV可以实现对妊娠期贫血类型的有效划分。妊娠期贫血的发生原因中,认为妊娠期胎儿所需要的铁元素是由孕妇提供,但是会因为恶心呕吐症状和无法正常饮食导致铁元素水平持续下降[9]。与此同时,在妊娠期胎儿处于快速生长状态,此时对于微量元素的摄取量较高,在铁元素摄入不足时便会间接影响胎儿的成长。血红蛋白属于基于铁为原料合成的产物,胎儿和孕妇的血液都是基于孕妇提供,在孕妇呈现出缺铁症状时,血红蛋白的合成量会显著下降,此时红细胞的血红蛋白含量水平会随之下降[10]。血常规检验属于临床中比较常规的检验技术方式,血液主要是通过体液与血细胞构成,血细胞分为红细胞、白细胞与血小板,血常规检验可以实现对血液中血细胞数量、形态与分布表现的检验,可以按照相关标准实现对疾病的判断,从而达到对贫血与否以及严重程度的评价。
在以往研究中认为,妊娠期贫血主要涉及到两种类型,分别为大细胞贫血与小细胞贫血,妊娠期贫血患者的贫血症状主要是以小细胞贫血为主要类型[11]。大细胞贫血孕妇的孕周相对于小细胞贫血孕妇而言更晚,伴随着孕周的不断增加,孕妇的叶酸、维生素B12的需求量会显著提升,这一阶段胃酸分泌会显著下降,胃肠道蠕动功能减弱的同时还会导致叶酸摄入量下降,此时机体会呈现出严重缺乏叶酸的表现。同时胃酸分泌不足还会间接影响胃液当中糖蛋白的生成量,此时维生素B12无法和糖蛋白保持有效结合,从而间接形成红细胞数量下降的表现,细胞体积增长的同时还会间接发展成为大细胞贫血[12]。对此,认为在妊娠期孕妇可以借助血常规检验,并基于Hb、RBC、MCV、MCH、MCHC以及RDW的测定结果实现对贫血症状的判断,并针对MCV、MCH、MCHC的含量变化情况实现对大细胞、小细胞贫血的准确判断,从而为临床干预提供支持。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疾病组孕妇的各项血常规检验指标均健康组均存在较大差异,疾病组Hb、RBC、MCV以及MCHC偏高,其他指标偏低,P<0.05。疾病组80例孕妇中小细胞贫血51例,大细胞贫血29例。小细胞贫血与大细胞贫血孕妇在Hb水品方面的差异不显著,其他指标均有较大数据差异且满足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结果证明贫血孕妇的血常规检验结果与健康孕妇存在较大的指标差异,临床中对于妊娠期妇女应当定期接受血常规检验,借助血常规检验不仅可以实现对贫血症状的及时判断,还能够实现对贫血类型的有效辨别,及时发现贫血症状并尽快进行治疗,可以最大程度规避妊娠不良事件的发生,可以更好的保障孕妇与胎儿的生命健康安全,血常规检验应当作为孕妇的定期产检项目,具备不可替代的临床价值。
综上所述,妊娠期贫血患者的血常规检验指标存在较大的数据差异,临床中可以在产检中开展血常规检验,实现对贫血症状以及严重程度的评价,从而保障血常规检验综合水平,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