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与尿糖检验在糖尿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及准确性研究
2022-09-20李霞
李 霞
(湖北省十堰市竹山县妇幼保健院检验科 湖北 十堰 442200)
糖尿病是一种因胰岛素分泌、利用缺陷所引发的慢性代谢性疾病[1-2],现代社会人们生活方式、环境及饮食习惯的改变导致该疾病发病率不断上升。糖尿病患者机体血糖水平长期偏高会损伤神经、血管及心、肾等组织器官,引发糖尿病肾病等多种并发症,进一步损害患者身体健康[3-4]。因此,及时对糖尿病进行准确、有效的诊断,对降低相关并发症发生风险、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临床上主要通过检测机体血糖水平对糖尿病进行诊断,具有较好的效果,但是血糖检测操作相对复杂,难以立刻得到检验结果,这对其进一步推广应用产生了一定的限制。尿糖检测与血糖检测相比,操作相对简单方便,且能够在短时间内获得检验结果,为临床筛查糖尿病提供了一种更加高效、快捷的途径。基于此,本文以我院2019年12月-2021年6月收治的110例糖尿病患者为例,对糖尿病诊断中应用血糖与尿糖检验的效果进行了研究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我院2019年12月-2021年6月收治的110例糖尿病患者,采用奇偶数分组法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其中,研究组55例,年龄49-77岁,平均(66.57±4.69)岁;身体质量指数(BMI):21-28kg/m2,平均(24.20±2.19)kg/m2;病程2-10年,平均(4.86±1.17)年;男女比例:30:25例。对照组55例,年龄50-76岁,平均(67.57±4.51)岁;BMI:21-28kg/m2,平均(24.20±2.19)kg/m2;病程2-9年,平均(4.79±1.22)年;男女比例:29:26例。两组患者基本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①符合糖尿病诊断标准[5],且实验室检查结果显示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6.50%;②意识良好,无交流障碍;③已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检查前1周使用激素治疗者;②合并凝血功能异常者;②合并心力衰竭者;③合并痛风者;④精神异常,无法配合检查者。
1.2方法
对照组均进行尿糖检验:于检查当天清晨收集患者3ml尿液,使用桂林优利特生产的全自动尿液分析仪(型号:200-B)及配套试剂对患者尿糖水平进行检测。研究组均进行血糖检验:于检查当天分别采集患者3ml空腹静脉血与3ml餐后2h静脉血,使用日本生产的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型号:7100)及配套试剂对患者血糖水平进行检测。所有患者均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同研究组)及配套试剂进行EDTA抗凝血HbA1c水平检测,以HbA1c水平>6.50%作为诊断糖尿病的金标准。
1.3观察指标
①尿糖检测结果。判定标准:阴性:试纸颜色为“-”;阳性:试纸颜色为“±、+、2+、3+、4+”。②血糖检测结果。判定标准:阳性:空腹血糖(PBG)>6.1mmol/L,餐后2h血糖(2hPBG)>7.8mmol/L。③糖尿病诊断准确率。
1.4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19.0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行χ2检验。P<0.05表示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尿糖检测结果
对照组55例患者中共检出43例阳性(78.18%),12例阴性(21.82%),详见表1。
表1 尿糖检测结果
2.2血糖检测结果
研究组55例患者中54例患者(98.18%)PBG>6.1mmol/L,且2hPBG>7.8mmol/L,见表2。
表2 血糖检测结果
2.3两组糖尿病诊断准确率对比
研究组诊断准确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糖尿病诊断准确率对比[n(%)]
3 讨论
糖尿病作为一种慢性疾病可对机体造成持续性损害,引发多器官组织病变,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下降,并且以现有医疗技术尚无法彻底治愈该疾病,一旦发病就需要进行终生治疗。因此,及早对该疾病进行准确诊断并及时予以针对性治疗,有利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在人体血液中葡萄糖作为一种单糖是维持各个组织器官正常运转的主要能量来源,该物质主要通过糖酵解方式代谢出体外[6],因此通过检测血糖水平能够对机体糖代谢情况进行了解,并据此对糖尿病、自发性低血糖等疾病进行判断评估。人体处于静息状态时,胰岛素、胰高血糖素会不断从胰腺胰岛细胞中合成,并构成葡萄糖体内均衡调节系统。若机体葡萄糖水平异常,则很容易引发糖尿病[7-8]。
目前,在糖尿病的临床诊断中比较常用的方法主要有血糖检测、尿糖检测等。其中,血糖检测能够较为准确的诊断糖尿病,通过早期血糖水平检测及时对糖尿病患者予以诊断,并进行针对性治疗,有利于控制患者病情发展,降低相关并发症发生风险。现代临床研究[9-10]显示健康成年人PBG正常水平为3.9-6.1mmol/L,若机体血糖水平在内外各种因素的影响下出现异常,则会引发低血糖、糖尿病等疾病。同时,健康人在正常饮食之后血糖水平会升高,之后则会逐渐下降并恢复到进食之前的水平,但是若机体代谢功能存在异常,则进食后血糖水平升高后无法恢复到进食之前的水平,导致血糖水平偏高,这一现象提示胰岛素分泌异常。因此,在糖尿病的诊断中,血糖检测非常重要。目前,已有研究[11-13]已经证实餐后血糖水平偏高与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存在密切联系,其原因主要包括:①血糖水平偏高会增加内皮细胞层通透性,导致蛋白质等物质在血液循环过程中漏出,从而引发大血管间质水肿,加快基质合成;②血糖水平偏高会对血管扩张、收缩过程中的因子平衡性产生影响,导致一氧化氮在血管舒张时释放量减少,而内皮素在血管收缩时分泌增加,从而使血管收缩过度;③血糖水平偏高会刺激内皮细胞表面黏附物质表达,并影响单核细胞在血液循环中作用的发挥,导致其大量粘附血管壁上[14-15]。因此,在检测患者血糖水平时要对餐后高血糖水平所引发的葡萄糖毒性作用进行正确的认识,并采取有效措施对患者血糖水平进行控制,从而使血管及相关器官组织并发症发生风险降低。但血糖检验也可能出现误判,部分尿糖阳性患者,血糖水平高于肾糖阈值时显示为尿糖阳性,但若肾糖阈值上升,则即使血糖水平与糖尿病诊断标准相符合,也会显示出阴性结果,因此在糖尿病诊断中仅采用血糖检测仍可能会出现错误结果。而HbA1c生成后具有不可逆性,能够对机体近2个月的血糖水平进行有效反应,因此通过检测HbA1c水平能够更加准确地诊断糖尿病。与血糖检测相比,尿糖检测比较简单方便,技术要求较低,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检测结果,且不会对患者机体造成损伤,受检者更容易接受。正常情况下,肾小球滤液与血浆中的葡萄糖浓度处于同一水平,滤液经过肾小管与曲小管接近时,其中的葡萄糖会被血液吸收,使滤液葡萄糖水平降低,若此时肾小球能够承受的葡萄糖水平低于滤液,则会导致葡萄糖无法被全部吸收并通过尿液排出体外,因此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尿糖水平存在正相关关系。
临床研究[16-18]显示尿糖水平与人体原糖含量密切相关,而原糖水平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血糖水平,因此在筛查诊断糖尿病时可以将尿糖阳性作为标准之一,但尿糖水平仅能对血糖水平的大致范围进行简单反映,因此部分受检者血糖水平偏高,其尿糖检验则仍为阴性。所以在诊断糖尿病的过程中尿糖检测结果只能作为初步筛查的参考标准,而要想进行更加准确的诊断还要结合血糖检测[19-20]。另外,若受检者存在肾功能异常,其肾糖阈值与正常人相比可能相对较低,此时即使血糖检测正常,尿糖检测也可能为阳性。此外,部分人在长时间饥饿后可能会大量进食引发饥饿性血糖升高,特别是糖分含量过高的食物在短时间内大量摄入会使尿糖水平快速升高,若此时进行尿糖检测则很容易出现假阳性[21-22]。在本次研究中对照组55例患者采用尿糖检测,结果显示43例为阳性,诊断准率为78.18%;研究组55例患者采用血糖检测,结果显示54例患者血糖水平达到阳性标准,诊断准确率为98.18%。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诊断准确率明显更高(P<0.05),提示在糖尿病诊断中血糖检测更为准确、可靠。
综上所述,与尿糖检测相比血糖检测在糖尿病诊断中的准确率更高,但尿糖检测具有操作简便、无创、检测时间短等优势,可应用于糖尿病初次筛查中,提高筛查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