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在心内科护理中的应用体会
2022-09-20王荣华
王荣华
(泗水县人民医院 山东 泗水 273200)
心内科属于临床诊疗心血管疾病的科室,常见疾病包括冠心病、心梗、高血压、心律失常等。近年来因国内居民生活习惯改变、社会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增加等因素影响,心血管疾病发生率不断上升,给国内居民的健康带来了严重威胁[1-2]。而对心血管疾病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积极做好护理工作也有利于改善患者病情。但常规护理模式下,对心内科患者的护理随意性很强,而患者年龄普遍偏大,护理难度较高,故有必要探讨更为可靠的护理方法[3]。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属于在全面质量管理基础上衍生来的护理模式,旨在通过不断改进护理模式,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基于此,该次研究选择2021年1-12月收治心血管疾病患者90例,通过随机对照,探讨了持续护理质量改进的应用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2021年1-12月收治心血管疾病患者90例。纳入标准:(1)满足心血管疾病诊断标准;(2)均为心内科收治住院;(3)认知功能正常;(4)知情同意。排除标准:(1)合并其他严重脏器疾病者;(2)恶性肿瘤者;(3)依从性差者。以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组。对照组45例,男25例,女20例;年龄31~79(54.22±7.81)岁;病程1~27(10.23±2.04)年;疾病类型包括:冠心病18例,心律失常16例,心力衰竭8例,心肌病3例。观察组45例,男26例,女19例;年龄30~78(54.75±8.02)岁;病程1~26(10.53±2.10)年;疾病类型包括:冠心病19例,心律失常15例,心力衰竭9例,心肌病2例。两组基础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已申报伦理批准。
1.2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遵医嘱用药,并开展饮食、运动、疾病知识等的指导。
观察组则采用持续护理质量改进方案干预,内容包括:(1)入院控制,患者入院后仔细进行病情评估,了解并发症风险以及患者危险因素,积极进行预防,强化交接班管理,如患者风险程度较高,应强化监护,配合医师做好救治工作。(2)细节管理,护理时强化护理细节管控,护士长应充分调动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并强化病房巡视,对每日患者监测情况进行记录,注意对患者反馈信息的整理,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3)护理人员管理,心内科患者年龄偏大、病程长,对护理质量要求高,故应促进护士不断学习知识,提高心内科护理知识储备,强化培训,提高技能水平,并通过新老搭配模式,共同进步。(4)护患沟通。护理人员应强化沟通管理,做好健康教育,考虑患者多为老年人,理解能力差,应采用一对一健康教育、视频健康教育、团体健康教育等多种手段进行干预,并耐心解答患者疑惑,以拉近护患距离,提高对患者的了解,并发现患者的潜在问题,积极进行预防。(5)制度完善,严格落实三查七对制度、微小服务制度、缺陷报告制度等,并设计首问负责、夜班查询等制度,强化护士长的监督作用,及时发现护理环节中所存在的问题,督促护士整改,以形成良性循环。
1.3观察指标
(1)两组护理质量比较,采用自制护理质量调查问卷从应急能力、工作流程、沟通能力、操作技术四个方面评价,每个方面评分均为0~100分,分值越高护理质量越好。(2)两组护理风险比较,从护理差错事件、护患纠纷发生率两方面比较。(3)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于患者出院前评价,评价方法采用自制满意度问卷,满分100分,90分以上为满意,80~89分为基本满意,其余为不满意。满意度=满意率+基本满意率。
1.4统计学方法
SPSS21.0处理数据,计量、计数资料以(x±s)、[n(%)]表示,t与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护理质量比较
观察组在应急能力、工作流程、沟通能力、操作技术四个方面的评分均较对照组高(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质量比较 (x±s,分)
2.2两组护理风险比较
观察组护理差错事件发生率2.22%(1/45)、护患纠纷发生率2.22%(1/45),均低于对照组22.22%(10/45)、17.78%(8/45)(P<0.05,X2=8.389、4.444,P=0.004、0.035)。
2.3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高(P<0.05),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风险比较 [n(%)]
3 讨论
目前心内科收治患者数量较多,护理人员工作量大,复杂程度高,这就对心内科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标准。而常规护理工作护理随意性强,不能切实满足患者的身心需求,容易出现护理纰漏,故有必要探讨更为有效的护理方法[4]。持续质量改进作为目前临床常用的管理方法,以服务患者为核心,旨在通过对现有信息的分析,制定改进措施,以形成持续提升的良性循环[5]。而该护理模式在心内科护理中的应用中,通过入院控制,能提高护理人员对患者状态、风险等的了解水平,可为患者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护理服务,强化交接班管理,也可减少在交接过程中的纰漏,对降低患者风险有显著意义。强化细节管理,做好患者监护工作,则能进一步识别患者的风险,并根据患者反馈的信息,进一步完善护理服务[6]。做好对护理人员管理与培训,则提高医务人员的知识与技能水平,可促进护理人员工作能力的持续性提升。强化护患沟通,则能提升患者对疾病知识的认知水平,并可减轻患者不良情绪,有利于拉近护患距离,提高满意度[7]。通过优化制度,则能为持续改进护理方案的落实奠定可靠基础,而由护士长进行监督管理,则发挥出其督促与评估作用,可保障该护理模式落到实处。本次研究中,观察组予持续护理质量改进模式后,应急能力、工作流程、沟通能力、操作技术四个方面的评分均较对照组高(P<0.05),说明该方案可提高护理工作质量。观察组护理差错事件、护患纠纷发生率小于对照组(P<0.05),则提示其能降低护理风险。而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更高(P<0.05),则证实该方法可拉近护患距离,改善护患关系。
综上所述,在心内科护理中采用持续护理质量改进方案可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与满意度,有利于降低护理风险,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