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索基于租赁设备自我评估的管理决策模型

2022-09-20胡文静周欣邱杰

中国卫生产业 2022年13期
关键词:监护仪科室设备

胡文静,周欣,邱杰

北京协和医院医学工程处,北京 100730

医学工程处作为医院的医疗设备管理部门,在过去的职能定位中将工作重心更多的放在采购、维修维护等基础管理方面。随着国家公立医院高质量建设的不断深入,其职能定位必将转向以质量控制为核心的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监护仪、注射泵、输液泵等生命支持类医疗设备的应用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对其进行精细化管理,充分发挥设备使用效益,不断提高质量安全是医学工程部门与医学工程技术人员共同的责任[1]。

监护仪、注射泵、输液泵等医疗设备通用性较强,涉及的使用科室较多,各科室对设备的需求量会随着患者数量及病情的变化而变化。 在配置管理中,如果按照最大需求量为每个需求科室都配备此类设备,可能在使用低峰时造成医疗资源的闲置浪费;如果按照最小需求量配置设备,仍然可能出现患者使用高峰设备数量不足的情况。 因此成立院内租赁中心,对此类平台设备进行集中管理,使用科室按需租赁的专管共用的管理模式就成为最佳选择[2]。由此可以为急诊科、重症医学科等使用频率最高的科室配备适量的急救设备。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北京协和医院租赁中心对监护仪、注射泵、输液泵等平台设备实行集中管理,按需租赁的管理模式。 这种“专管共用” 管理模式的好处是带来了设备使用的规模优势,同时降低了设备管理及维护成本;但是,也存在权责分离、响应不及时等弊端。

“专管共用” 管理模式优点: 避免临床科室分散配置、重复购买,提高设备使用率和周转速度,减少设备资金占用,实现使用效益最大化。

集中管理可以通过带量采购降低设备购置成本,统一设备型号、规格,避免配套耗材、备件型号的多、繁、杂,以及维修、维保等服务水平的参差不齐,有利于今后批量集中采购配套耗材、购买维保服务等,节约采购成本,提升后续服务水平[3]。

医院租赁中心集中管理,由专业的医学工程师对设备状态进行技术评估,统一进行巡检、维修、计量、检定,能够对租赁设备进行有效的质量控制管理,提高设备管理专业化水平[4]。

“专管共用”管理模式缺点:使用科室对租赁设备维护责任意识不强,加之设备被频繁搬运,造成过度损耗,影响设备使用寿命;设备损坏易产生责任不清;设备质量安全隐患直接影响全院诸多科室临床安全。

1.2 方法

目前,本院上线了租赁设备管理信息系统,将全部租赁设备纳入线上管理,对租赁起止时间、设备种类、数量、租赁科室、分布位置等信息都可通过系统进行查询。但是对于租赁设备的使用情况及由此带来的经济效益等方面缺乏追踪评价考核机制,未能够对租赁设备进行全生命周期管理,这也是未来在二期设备管理系统建设中需要继续优化完善的方面。

以本院租赁设备为例, 其相关成本-收益情况分析见表1。

表1 租赁设备成本-收益情况

医疗设备租赁中心建立的意义在于盘活通用性较强的医疗资源,通过合理流转与动态配置,提高周转率,充分发挥设备使用效益,通过集采规模优势降低设备采购成本。 因此,设备管理部门应定期对租赁中心共享设备实际使用时长进行分析,通过定量考核的方法,分析租赁设备配置效能。如果每年租赁时间可达保本租赁时间,则说明设备使用情况良好,配置合理;否则,则说明设备闲置率较高,配置冗余,不仅占用保管空间及固定资金,而且增加维护费用,近期内不应再采购买新设备[5-6]。

1.3 观察指标

为了能够更加科学灵活地配置租赁设备,使其发挥最大的使用效益,医疗设备管理部门根据科室全年租用设备时长可以计算出科室对该类设备的需求量,同时根据临床科室租用共享设备的情况,设置一个租赁时长占比的分界点,例如10%,租用时长超过这个比例的科室,可以根据不同设备的租用特点来设定不同的配置参考百分比。 以监护仪为例,其租用时长相较于泵类设备较短,可以将此比例设置为50%,泵类设备长期租用的数量比例更高,因此需要对配置参考百分比进行相应的调整,可将设备调剂比例设定为75%。 以此为基础将相应数量的设备划归为科室资产,从而既保证设备的使用率最大化,又避免频繁调用增加时间成本及对设备频繁搬运而造成的损耗成本。 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科室对设备的需求量=科室租赁时长(d)/365

调剂设备数量 (监护仪)=科室对设备的需求量×50%

调剂设备数量(泵类设备)=科室对设备的需求量×75%

通过对经济效益、租用时长、使用效率的统计分析,可以对租赁设备进行全面评估,发现在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便于及时调整管理策略,并为新设备的引进或更新提供决策依据。 从本院近年来管理实践中看,将租赁设备纳入信息系统进行统一管理,不仅可以降低人力成本, 而且可以挖掘临床使用中产生的隐性数据,通过大数据监测提高设备的质量安全及监管水平,降低设备故障率,充分利用医疗资源,实现效益最大化[7]。

2 结果

2.1 使用效率

科室租用累计时长=∑(该科室年度单笔订单租赁台数×单台设备租赁时长)

总时长=租赁设备总数×365

设备总租用率=租用累计时长/总时长×100%

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要求发展方式从规模扩张转向提质增效,运行模式从粗放管理转向精细化管理。 这一转变要求设备管理部门应更加关注共享设备的实际使用情况及产生的经济、社会效益。

通过统计设备租用时长可知,本院设备租用率均在80%以上, 实际租用时长远远高于保本年租赁时间,设备租用率、经济效益较好。 见表2。

表2 2019 年租赁设备使用效率

2.2 租用时长

为了促进医疗设备的合理配置, 应允许设备权属在医院内各个核算单元之间自由流转。 设备管理部门应定期对各个科室的租用时长进行统计分析, 租用时长占比较高的科室,说明其对设备需求量较大,应考虑将该设备资产台账转至使用科室;如果租用时长占比较低,设备则由租赁中心管理,科室按需租用,用毕归还[6]。 见表3、表4、表5。

表3 2019 年租用监护仪前五位科室

表4 2019 年租用注射泵前五位科室

表5 2019 年租用输液泵前五位科室

2.3 决策模型改良结果

2.3.1 基本满足科室长期租赁需求 以监护仪为例,全年租赁时长大于10%的科室只有基本外科,租赁时长占比为18%。

基本外科全年租赁时长为15 715 d

科室对设备的需求量为15 715/365=43 台

调剂设备数量为43×50%=22 台

再以科室对监护仪的实际租赁情况来对此数据进行验证。 见表6。

表6 监护仪租赁时长大于10%科室租用情况

基本外科二级科室中,全年租赁天数在200 d 以上的设备共有23 台,由统计数据可知,这些设备基本常年在科室使用,为便于对设备的管理和使用,应将这些设备划归至相应科室资产台账中。实际统计数据和测算的调剂数量基本一致。

以输液泵为例,全年租赁时长大于10%的科室包括基本外科和儿科,租赁时长占比分别为32%和21%。

基本外科全年租赁时长为8 536 d

科室对设备的需求量为8 536/365=23 台

儿科全年租赁时长为5 466 d

科室对设备的需求量为5 466/365=15 台

调剂设备数量为(23+15)×75%=28 台

再以科室对输液泵的实际租赁情况来对此数据进行验证。 见表7。

表7 输液泵租赁时长大于10%科室租用情况

基本外科和儿科全年租赁天数在200 d 以上的设备共有26 台,实际统计数据和测算的调剂数量基本一致。

2.3.2 降低设备重复购置相关成本 选取2019 年租赁设备相关数据,将原有的管理效果与代入自我评估模型实行动态配置的管理效果进行比较,将采用传统管理方式的设备纳入对照组,将代入自我评估模型配置标准的设备纳入研究组。 见表8。

表8 监护仪采用不同管理模式下折旧及维修/维保费用

通过对租赁设备进行动态配置,将设备调转至有长期需求的科室,既可满足临床需求,减少设备长期占用,又能够节约为科室单独购置设备而带来的设备维修、维保等成本支出。 见表9。

表9 输液泵采用不同管理模式下折旧及维修/维保费用

2.3.3 提高周转率,高效响应临床需求 周转率=租赁设备总台次数/设备数。 通过以上数据分析可知,采用自我评估决策模型进行设备管理, 可以提高设备周转率,使设备调配使用更加灵活快捷,减少设备长期在外租赁占用而导致的有些科室有需求时借不到设备的情况, 最大化满足临床需求。 见表10、表11。

表10 监护仪采用不同管理模式下周转率及租用率

表11 输液泵采用不同管理模式下周转率及租用率

3 讨论

在当前通过信息系统管理租赁设备的基础上,未来可以通过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平台设备智能租赁系统进行管理,这样不仅能够提高设备管理效率,还可以节约管理成本。

平台设备智能租赁系统是通过网络科技与物联网等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该系统以计算机网络通信为基础,采用二维码以及物联网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identification,RFID)技术,使用Web 和微信小程序作为用户操作端, 以RFID 智能租赁柜为主要硬件管理端,对平台设备进行租赁管理、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设备档案管理、系统权限管理及报表管理等模块[8]。以租赁管理为核心,开展其他业务模块功能,从而对平台设备实现全生命周期管理。

科室根据临床需求,可在手机客户端或者电脑Web系统进行共享设备数量、状态查询及预约[9]。 预约成功后,科室凭借RFID 身份识别账号登录共享设备智能租赁系统,身份验证识别后自动开柜领取设备。 系统自动记录请领时间。 设备使用完毕后,归还至共享设备智能租赁系统,通过RFID 账号登录后将设备存入智能租赁系统指定柜箱。 智能租赁柜通过RFID 身份识别自动识别归还设备信息,确认归还,记录归还时间[10]。

共享设备智能租赁系统以租赁管理为核心,同时还能根据设备状态进行全生命周期管理, 包括故障维修、质量控制、维护保养等工作。 租赁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故障,科室设备管理员可通过手机或电脑客户端进行设备报修[11]。 智能管理系统也可根据设备质量控制、预防性维护等相关工作周期,进行自动提醒。 所有全生命周期管理记录电子存档至共享设备智能租赁系统,形成共享设备闭环质量控制,保障设备使用质量安全[12]。

共享设备的维修维保、预防性维护可由设备管理部门统筹管理,统一向原厂购买维修、维保服务,维护成本由设备管理部门统一支出[13]。 租赁设备采用月巡查、季保养和年质量控制三级保养的模式,保障租赁设备使用安全。设备管理部门维修工程师定期进行租赁设备质量控制检定,同时综合评估租赁设备使用质量,保障临床使用安全[14]。

采用基于RFID 物联网技术的共享设备智能租赁系统,实现平台设备智能化租赁,通过RFID 标签、智能租赁柜及配套租赁系统,可实现全天候无人值守智能租赁,有效提高医疗资源利用率,相比传统设置专人保管的租赁模式,节约人力物力成本,提高租赁设备的周转率,同时还能大幅度提升医疗机构应急保障能力[15]。 而且智能租赁系统维护维修采用购买原厂维保的模式,由厂家进行专业维护维修,保障设备质量安全,极大提高了全院共享设备的安全性,降低设备故障率,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4 结语

对本院租赁设备按照自我评估决策模型分析可知,改变传统单一的管理方式,通过对部分设备进行动态配置,可基本满足科室的长期租赁需求,明晰权责,节省设备调配、重复购置及相关维修、维保成本。而且提高了剩余平台设备在租赁中心的周转率,可以更及时、高效地响应临床紧急需求,全面提升科室的满意度。 另一方面可见该模型可能会降低租赁设备租用率。

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要求医学工程处从过去注重医疗设备采购、维修维护等行政管理事务中转变为以质量控制为核心的专业化管理。

综上所述, 通过对共享设备实行动态配置管理,可以有效控制不同科室重复购置出现的设备过剩闲置、浪费医疗资源等问题。设备管理部门通过对租赁设备实施动态配置管理,不断提升管理效能,在盘活医院资产的同时,也可以为医院设备购置提供参考指标。 通过对设备成本-收益情况、 租用率及科室设备配置情况等因素的全面评估,不仅可以提升对临床的服务水平,还可以不断推进医疗设备的精细化管理,推动医院实现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监护仪科室设备
消毒供应中心与临床科室建立有效沟通的实践与探讨
适用于航空救援的除颤监护仪设计
胎心监护仪的多发故障解析与日常维护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多参数监护仪检定相关问题分析及建议
医用多参数监护仪计量检定中常见问题与质量控制
调试新设备
爱紧张的猫大夫
新医改形势下的科室文化建设
基于MPU6050简单控制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