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底腺型腺癌二例临床病理分析
2022-09-20陈芳关玉峰杨文婷邓辉王浩
陈芳,关玉峰,杨文婷,邓辉,王浩
广州市番禺区中心医院病理科1、消化内科2,广东广州 511400
胃底腺型腺癌(gastric adenocarcinoma of the fundic gland type,GA-FG)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种少见的胃癌类型,其生物学行为比其他胃癌类型要温和很多。它最早于2007年由日本的TSUKAMOTO等[1]报道,于2010年由日本的UEYAMA等提出将其作为胃腺癌的一种新亚型,现在已经收录到2019年第5版WHO消化系统肿瘤中[2-3]。国内2018年报道首例GA-FG[4]之后迄今累计报道50余例,男性多发,男∶女约为2.2∶1,好发于39~85岁,平均年龄66岁,发病率<0.01%[5],由于少见目前仍然缺乏大数据分析,很多病理医师对GA-FG认识不足。本文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1年6月广州市番禺区中心医院病理科确诊的2例GA-FG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进行总结学习,以提高诊断认识。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2例患者平时均无不适,皆因体检行胃镜检查发现,病例1发现胃体大弯侧息肉(直径0.5 cm),颜色稍浅,表面隐约可见扩张的小血管(图1A),钳除送检。病例2胃镜黏膜下剥除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术中见胃体中段前壁近小弯有一直径8 mm 0~Ⅱa样发红灶,表面绒毛粗大,放大内镜窄带成像(magnifying endoscopy with narrow band imaging,M-NBI)下见增粗血管(图1B),完整切除送检。病例2快速尿素酶试验Hp均为阴性,影像学检查其他脏器均未见肿瘤。病例1剖宫产术后,无其他病史;其姐姐有“乳腺癌”病史,其母亲有“结肠癌”病史。病例2病史有结肠息肉、高脂血症、胸椎退行性病变、肝吸虫病、肝囊肿、肝胆管扩张(轻度)。
图1 肿物胃镜图
1.2 方法病理标本由4%中性甲醛液固定,ESD标本上、下切缘分别用蓝、黑墨汁标记后间隔2~3 mm依次切开全取材,常规石蜡包埋、制片后HE染色,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染色,DAB显色显微镜观察。所用一抗包括MUC2、MUC6、MUC5AC、CEA、p53、Ki-67、Desmin、CK、CD10、β-catenin、CDX-2均购自福州迈新公司和北京中杉金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用已知阳性病例作阳性对照,严格按说明书操作,由资深病理诊断医生判读。
2 病理结果
2.1 肉眼观病例1:送检活检标本直径0.2~0.5 cm灰白组织3粒,质中,全取。病例2:直径0.3 cm灰白组织1粒,质中,全取;ESD标本,取材见黏膜大小2.2 cm×2.2 cm,黏膜中央有一浅表隆起型病变,灰白界清,大小0.9 cm×0.8 cm,高出黏膜0.1 cm;切面灰白,质地稍硬,距最近切缘0.2 cm(图2)。
图2 病例2 ESD标本大体图
2.2 镜检两病例低倍镜下均见肿瘤呈浸润性生长,与周围组织分界欠清,腺体不规则增生,形成迷路状或“绵延不尽”的腺体模式,部分腺体扩张。瘤细胞只有轻度异型,大部分瘤细胞形似主细胞,核圆形,位于基底;约10%的瘤细胞类似壁细胞,三角形或卵圆形,胞质嗜酸性,核位于中央,核仁不明显;两种细胞均未见核分裂象,未见肿瘤性坏死。病例1病变表面的胃小凹上皮未见异型,病例2病变表面个别胃小凹轻度异型。例1病变侵犯黏膜肌层,未见黏膜下层;例2浸润至黏膜下层;浸润处均见少量淋巴细胞聚集,但未见明显的促结缔组织反应;均未见脉管、神经侵犯;周围胃黏膜均未见萎缩性胃炎改变;均未见Hp。镜下HE形态如图3。
图3 病理图
2.3 免疫组化结果、病理诊断2例MUC-6(弥漫+),MUC2、MUC5AC和CD10均阴性,p53野生型,β-catenin呈膜阳性核阴性,CEA和MUC5AC(小凹上皮+),Ki-67(3%~8%+),Desmin示黏膜肌断裂。结合HE形态及免疫组化表型,最终病理诊断为GA-FG,主细胞为主型。病例1浸润至黏膜肌层。病例2 ESD标本肿瘤宽度7 mm,浸润深度2 mm,浸润最深到浅表黏膜下层;基底和两侧切缘阴性。免疫组化表型特点整理见表1,免疫组化结果见图4。
图4 免疫组化图
表1 二例GA-FG患者的免疫组化表型特点
2.4 临床治疗随访情况病例1确诊后临床未进一步手术,随访8个月未见疾病进展。病例2 ESD术后随访7个月未见疾病进展证据。
3 讨论
GA-FG是一种罕见的胃泌酸黏膜肿瘤,发病率<0.01%,占因胃早癌ESD切除标本的1%,占胃腺癌的1.6%。它看似具有一个“相对良性”的临床经过,但ICD-O编码为3,生物学行为属于低度恶性[3,6],即使瘤体很小也出现黏膜肌层或黏膜下层浸润。GA-FG之前被欧美学者称为泌酸腺腺瘤(oxyntic gland adenoma,OGA),最早于2007年由日本TETSUYA等[1]报道有独特的恶性的生物学行为,现已作为胃腺癌的一种新亚型收录到2019年第5版WHO消化系统肿瘤[3]中。总体而言,GA-FG肿瘤男性多发,好发于中老年人,病变较小、浸润较浅,完整ESD剥除即可[3],仅有个别病例报道GA-FG发病10年后进展为浸润癌伴淋巴结转移[7]。UEYAMA等[8]2021年最新研究认为有一个胃底腺黏膜系上皮肿瘤谱(gastric epithelial neoplasm of fundic-gland mucosa lineage,GEN-FGML),根据肿瘤组织结构、是否浸润转移等特征大致分为OGA、GA-FG和胃底腺黏膜型胃腺癌(gastric adenocarci-noma of fundic-gland mucosa type,GA-FGM)。
3.1 临床、内镜表现GA-FG男性多发,男∶女约为2.2∶1,好发于39~85岁,平均年龄66岁;常见泛酸返流,绝大多数发生于胃上1/3处,肿瘤体积小,平均直径1 cm,最常见为息肉状黏膜下隆起型,其次为平坦型,最少为凹陷型。内镜特征性表现为病变处颜色稍浅发白;病变表面常有扩张的分支小血管;背景黏膜无萎缩和肠化;内镜医师多加注意可提高其检出率[2,7,9-13]。FUMIAKI等[14]报道说Hp根除治疗后萎缩的黏膜中产生的GA-FG导致病变区黏膜导管上皮覆盖层厚度降低,因为胃底腺数量的增加和覆盖肿瘤导管的小凹上皮变薄,M-NBI下更容易发现。该组两病例为43岁女性和73岁男性,平均年龄58岁,平时均无不适,均因体检行胃镜检查发现,病变部位、大小、内镜下表现均与文献一致。
3.2 病理特点根据文献[2,4,6,8,10-11,15-16]总结GA-FG诊断性病理特征大致如下:(1)病变肉眼观大多呈隆起形态,与周边正常胃黏膜有明显分界;(2)镜下病变表面被覆胃小凹上皮无异型;周围黏膜未见萎缩、化生改变;Hp阴性;(3)镜下腺体结构明显不规则,呈迷路样“绵延不尽”的模式,偶尔可见筛状结构;(4)两种瘤细胞分别类似正常胃底腺的主细胞和壁细胞,细胞分化好,罕见核分裂和坏死;根据细胞类型和占比将其分为主细胞为主型,壁细胞为主型及混合型,主细胞为主型占99%,HE染色下基本可以识别;(5)浸润很浅,最多到黏膜下层,几乎没有转移;(6)免疫组化显示主细胞样细胞pepsinogen I和MUC6阳性,壁细胞样细胞H/K-ATPase阳性,两种抗体都阳提示混合型[2];MUC2、P53、MUC5AC阴性,表面正常胃小凹上皮MUC5AC阳性,肠型上皮标记MUC2及CD10均阴性,Ki-67增殖指数低(一般<10%)。该组两例均为GA-FG主细胞为主型,以上几条特征基本符合。
3.3 发病机制GA-FG起源于胃底腺,其致病因素也与Hp感染、慢性胃炎、胃黏膜萎缩及腺体肠化等都不相关,与普通型胃腺癌不同。分子方面,GA-FG的发生发展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激活有关,具体机制不清。TAKASHI等[17]通过对比胃底腺肿瘤(主细胞型)、胃底腺息肉、非典型增生和普通型胃腺癌(CGAs)中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基因表达情况提示该信号通路激活由基因甲基化介导,与CGAs类似。YUZURU等[18]对比GAFG和CGA的β-catenin和Shh信号相关蛋白和GNAS/BRAF/KRAS测序情况,推断Shh信号通路的下调以及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激活可能与GAFG的发生有关。该组两病例均无Hp感染,无黏膜萎缩性改变,p53为野生型,与文献有所一致。β-catenin呈细胞核阴性,与文献有所不同。两病例均未行相关基因检测,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3.4 鉴别诊断(1)OGA:局限于黏膜内,多见于60~70岁的老年人,80%发生于胃上1/3处,恶变为GA-FG的比率为0.5[16,19]。(2)极高分化腺癌(胃型、肠型、胃肠混合型):大部分发生于胃中1/3处,胃镜下显示边界不清的表浅凹陷,0.3~19 cm,平均3.2 cm,腺体形态及生物学行为相似。胃型腺癌和胃肠混合型也表达MUC6+,胃肠混合型表达MUC5AC可与之鉴别[5,20]。(3)牵手癌腺癌(crawling-type adenocarcinoma,CRA):内镜下腺管稀疏,腺体基底膜不连续、不圆滑,以峡颈部水平为中心发展,肿瘤的界限不明显;组织学表现很相似,但是CRA常伴有小凹上皮异型增生,有时可见印戒细胞,小凹上皮和异型腺体常有延续性,浸润时常伴有促结缔组织反应;构成细胞不是胃底腺样细胞;背景炎症较重,周围黏膜常有萎缩及肠化;MUC5AC阳性,Ki-67相对较高,部分病例p53阳性,不表达Pepsinogen 1、MUC6[21-22]。(4)神经内分泌瘤1级:外观也呈黏膜下层隆起,炎性背景也很轻,周围黏膜一般无萎缩、肠化,镜下表现为腺体结构异型,细胞轻度异型,弥漫表达CD56、Syn、CgA,Pepsinogen 1、MUC6阴性。(5)胃底腺息肉(FGP):细胞构成相同,腺体扩张但是结构无异型,细胞无异型,无浸润。
3.5 治疗回顾分析GA-FG相关文献发现绝大多数病例具有一个惰性的临床经过,ESD完整剥除后随访即可,少数病例复发可能与肿瘤未切干净有关。文献报道个别病例确诊GA-FG10年后进展为浸润性腺癌伴淋巴结转移,但其转移性成分并非“GA-FG”本身而是更具侵袭性的成分,这两例肿瘤均累及黏膜小凹上皮,提示可能与侵袭性增加有关[7],具体机制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证实;所以疑有深部浸润或淋巴结转移的病例,也需要胃大部切除和淋巴结清扫,根据最新文献[8]此时应该诊断GA-FGM。所以,对GA-FG家族的认识可能还需要大病例数长时间的观察研究来进一步总结。该文中病例2局部个别胃小凹上皮异型增生并与下方肿瘤相连续,肿瘤MUC5AC局灶+,它是否会进一步转化为更具有侵袭性的肿瘤?需要继续随访来揭晓。
综上所述,GA-FG起源于胃底腺,是一种组织形态分化良好的新型的胃腺癌,低度恶性,ESD剥除后随访即可。本文总结其临床内镜表现、HE形态学、免疫组化特征并复习目前相关文献,学习其诊断线索、治疗信息。是否有一个GEN-FGML,其具体发生机制、生物学行为究竟如何,有待进一步的病例积累和研究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