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丹阳县域融入苏锡常都市经济圈的路径探索
2022-09-20汤子暄
汤子暄
(中共丹阳市委党校,江苏 丹阳 212300)
全面对接苏锡常、成功融入苏锡常经济圈,一直是丹阳市经济发展的美好诉求和愿景。丹阳市“十四五”规划提出了努力打造“强富美高”新丹阳,到2035年,丹阳要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在全国县域经济排名中实现争先进位。因此,对接苏锡常, 对于志在领跑镇江、争先苏南的丹阳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
此外,融入苏锡常都市圈对苏锡常、宁镇扬和长三角的区域经济发展同样大有裨益。苏锡常都市圈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遭遇用地紧张、产能淘汰、用工紧张、产业链补给不足等诸多瓶颈,那么,丹阳作为临近地区的老字号制造工业名城,如果能够充分对接、实现产业供给,就能发展成苏锡常都市圈的“经济后花园”,为都市圈发展做出贡献。因此,丹阳市应提前谋篇布局,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尽快对接和融入苏锡常都市圈。
1 丹阳市对接苏锡常都市圈遭遇的“瓶颈”
1.1 受到本地政策支持的限制
丹阳市作为百强县,年均GDP排在全省县市的前列,但是产业政策在针对性和优惠力度上很多都不及苏锡常,导致招商引资力度不足。很多民间企业在综合对比之下,大多会选择苏锡常地区进行投资;甚至丹阳本地发展不错的企业也会受到其他企业和地区的影响而外迁;加之在以往招标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不良情况,如过多的考虑本地人情、惯性思维,有部分实力派企业也被竞争出局,没有得到妥善安抚。可以说,在对接苏锡常都市圈相关政策的制定过程中,大破大立的“魄力”和“步子”迈得还不够大、不够坚定;“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情况依然存在;全面对接苏锡常的系统性政策还未完全成熟。面对新形势、新业态,丹阳市一直犹豫不决,容易错失最佳时机,陷入恶性循环,形成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经济“马太效应”。
1.2 受到特殊地域范围的限制
双都市圈夹缝中的丹阳位于镇江东南部,地处长江三角洲、上海经济圈腹地;东邻常州市武进区、新北区,西接句容市、镇江市丹徒区,南与金坛区接壤,北接镇江新区,并与扬中市隔江相望。可以说,处于宁镇扬和苏锡常的交界地区,处理得好可以形成贯穿“东”“西”,贯通宁镇扬、苏锡常两大经济圈的重要纽带,若处理不得当,没有及时抓住机遇,就会成为“两不靠”地带。而且,苏锡常经济圈中,从地理粘连性来说,与苏州、无锡两市仍有一段距离,在交流发展上会受到限制,更多的是单边向常州靠拢发展。所以,在对接无锡、苏州都市圈过程中会遭遇地缘阻力,丹阳市需要提供其他更加有力的对接和融入诚意,寻求对接合作的契机。
1.3 受到隶属行政辖管的限制
从行政隶属关系看,丹阳处于镇江行政辖管,丹阳市与镇江市的经济发展一脉相承、紧紧相连。丹阳市在制定本地发展规划和政策的时候,要充分遵从和考虑镇江市制定的既定方向和路线,政策要保持一以贯之的连续性和统一性。但是,苏锡常都市圈的经济发展状况和经济宏观政策会因行政属性的不同,呈现出与宁镇扬地区经济发展规划的不同步和侧重点不同;此外,因为行政岗隶属的影响,苏锡常都市圈在产业合作发展中,在同等情况下,会优先考虑本都市圈地区的发展,大部分都在本辖区发展充分以后才有可能和意愿将更多的合作机会与其他行政辖区共享。因此,丹阳市在对接苏锡常都市圈的过程中,因为行政隶属关系,有时不可避免地会陷入进退两难的窘境,出现一些不匹配的难点和尴尬点。
2 深度挖掘丹阳对接苏锡常的融合要素
融入困难并不意味着不能实现苏锡常的有效融入。深度思考丹阳本地融入苏锡常的可能性,深度挖掘主客观融合要素,也能为融入苏锡常经济圈提供依据和方向。
丹阳位于宁镇扬一体化板块的外围和边缘,但又紧邻苏锡常经济圈,处于两大经济圈的交汇地带。从表面看,丹阳的处境很尴尬,但换个角度看,这正是丹阳所具有的最独特的优势。丹阳的产业发展不仅要“埋头耕耘”,更要“抬头看路”。要精准的定位丹阳的历史和现状,寻求与苏锡常都市圈共舞的机遇。
2.1 挖掘有历史渊源的属地关系
历史上丹阳与相邻的现在常州市辖区的武进、金坛、镇江辖区的丹徒等地在行政区划分上曾多次出现过交叉,特别是在新中国成立前后。1949年4月成立镇江专区,下辖镇江市和丹徒、扬中、丹阳、江宁、句容、溧水、武进、溧阳、金坛、高淳11个市县。1958年8月,镇江专区改名为常州专区,专署由镇江市迁至常州市。1959年9月,又改为镇江专区,专署又回迁至镇江。正是基于千丝万缕的属地关系,与常州部分地区相邻的地缘位置与“同在一个锅里吃过饭”的兄弟县市情谊,为丹阳进一步挖掘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人文的共通性,成为贯通两大经济圈重要纽带提供了前提条件。
2.2 挖掘“吴头楚尾”的文化纽带
丹阳是吴文化的发祥地,与楚文化又自然相融,呈现“吴韵楚风”之特色。丹阳方言有“四门十八腔”之称,究其原因是吴楚文化相互碰撞、相互交融,仿佛江海交汇处所产生的景观,呈现千姿百态之万象;此外,由于文化的粘连性和通贯性,丹阳地区的语言体系、生活习俗和风土人情都颇为相似,加之地区人口流动和发展,这些都让丹阳与苏锡常地区有皆是一家人的心理认同。丹阳市要想融入苏锡常都市经济圈,就不可忽视人文与经济之间相得益彰的促进关系,丹阳文化的这种特殊性也为丹阳对接苏锡常提供了独特的文化条件。
2.3 挖掘产业发展和市场化的潜力
在“十四五”开局之年,丹阳市提出“紧抓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和创新带发展机遇,坚持产业引领、全面提升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主动推进产业链现代化,构建10+X的产业链体系;围绕九大制造业产业链和立足制造业领域的未来产业链,探索了不同制造业产业链的差异化发展道路;提速发展现代化服务业,聚焦创新驱动,夯实县域创新驱动发展根基。”一方面,产业发展的强大冲动和市场发展的内在驱动,都要求丹阳在产业发展方面绝不可故步自封,要以更积极的姿态,寻找与苏锡常产业对接发展的支点;另一方面,丹阳是一座古老的工业名城,以眼镜产业、医药产业为龙头的产业发展成绩骄人,这说明丹阳本身具有孕育高强产业发展的能力。因此,进一步开发和挖掘与苏锡常经济圈发展的互补性产业,深度挖掘新兴产业的市场化潜力, 也是丹阳产业自身发展的题中之义。
3 以大破大立精神,打通对接苏锡常的“肠梗阻”
究竟如何才能够把握苏锡常的经济节奏, 与苏锡常都市圈实现精准有效对接,打破现阶段产业对接和融入苏锡常的窘境呢?笔者认为,要有不破不立、破而后立的思维。
3.1 破除“旧制”建立“新规”,发挥“招引政策”先导作用
现阶段,丹阳对接“苏锡常”的相关政策还处于探索阶段,政策制定不能闭门造车,想要吸引产业进驻丹阳,必须要制定出实际的、优于其他地区的优惠配套政策:一方面,政策本身需要制定和调整。在“旧制改革”方面,要甩开膀子、迈开步子。对于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旧的制度,要敢于及时调整和制定增补、修改方案;涉及因政策调整所带来的企业不满、部门不配合,或遭遇客观阻力的时候,要多方积极协调、尽最大努力克服。在新政制定方面,要力争进入苏锡常一体化合作峰会;定期组织由政府领导、专家学者、企业家参与的论坛,反复进行头脑风暴,对比分析各地招商引资政策,提供决策参考;另一方面,在招引对象上也要转变思路。苏锡常部分产业发展已经达到领先水平,丹阳本地类似产业要想实现互补和对接确有难度,但是可以转变思路。苏锡常地区也并不是所有产业都处于领先水平,部分次优产业或者中等发展水平产业在丹阳仍然处于高水平。因此,可以对接和引进这些企业,实现丹阳本地产业逐步升级。此外,需要多部门联动,才能发挥最大效用。招引政策还涉及本地交通、工业用地、人才引进等诸多配套政策,如规划用于招引项目的专用地;积极主动对接苏锡常,携手加快实现苏锡常快线西延线丹阳站的美好愿景;引进产业领军人才,变“驻扎式”引进为“客座式”,最大限度促进人才交流等。多部门需联动制定苏锡常对接方案,打通各个环节的堵点。
3.2 破重“个体”轻“共赢”观念,善用“文化共融”纽带作用
丹阳融入苏锡常具有一定艰巨性和复杂性,究其根本,最大的难点在于认可度问题,即苏锡常都市圈对于丹阳实行“互联互通”的情感意愿。实现了情感认同,在遭遇急难愁盼的融合难点和堵点问题上,苏锡常经济圈就能有更大的情感意愿和动力克服,更有利于实现多地的发展“共赢”。
丹阳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有着6000多年的文明史,在今天江苏常州西北与江苏丹阳东北一带,关于“齐梁故里”文化归属地的争论持续了多年。最激烈的时期,甚至出现了跨城辩论法院诉讼等,由此引发的丹阳、金坛、武进老百姓之间的口诛笔伐、相互谩骂敌对,民间舆论沸沸扬扬……这些对丹阳融入苏锡常经济圈都产生了不良影响。
其实,“齐梁故里”在常州西北、丹阳东北,属于两地交界的地方,这本也是丹阳和常州同为“吴楚文化”的见证。
因此,如若能摒弃地方文化的“个体化”保护思维,以长远的思维去看待这个“齐梁文化”之争,或转“封疆为界”为“合作共赢”。
一是可以主动与常州携手,通过借助于常州在旅游项目开发比较成功的经验,与其携手开发打造“齐梁文化”旅游品牌,与常州、江阴联合打造季子文化的旅游线路,再配合讲好丹阳故事,以“文化共融”理念拉近与常州的距离,借此提升丹阳文化旅游的知名度和发展水平;二是要正面引导民间舆论,加强对网络平台的监督和管理,对消极言论积极引导;加深两地的文化交流,开发更多的异地文化平台和形式,增进互通;三是倡导形成上下同心、团结向上的地域发展观,不盲目攀比和相互诋毁,让“同源同根”的价值思维深入人心,凝聚起更加磅礴的基层力量。
3.3 变“政府端菜”为“企业点菜”,巧用“个性化定制”
为进一步增强涉企政策科学性、规范性和协同性,营造稳定、透明、可预期的政策环境,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目前全国多地都已出台企业家参与涉企政策制定的相关办法,从“政府端菜”转向“企业点菜”,政府重大经济决策主动向企业家问计求策的程序性规范已基本确立。
第一,事前问计,征询企业个性化意见。设立涉企政策制定企业家代表库。统计各个行业的企业家代表,选取具有业界影响力和代表性的企业家,邀请其进入政府资政企业家代表库。定期组织座谈会和意见交流会。在政府的相关政策出台以后,企业家代表们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及时提出不同的修改意见和个性化需求,遵循求同存异的原则,制定更完备的不同招引政策。
第二,事中反馈,解决企业个性化问题。在招引过程中,不同企业在具体政策落实中,可能会出现一些前期不可预知的困难点。此时可以及时跟进企业发展近况,组织现场走访和交流会,了解和掌握企业在本地的运营情况和发展现状,根据市场和企业自身实际,对于企业的特殊需求可以针对性沟通,在政策允许范围内,个性化问题进行个性解决。
第三,事后宣传,要注重招引口碑的打造。丹阳市在做大做强产业发展方面依然任重道远。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丹阳对接苏锡常都市圈是一个渐进式的过程,不可一蹴而就。丹阳市在新领域初探、产业引进过程中,要理性客观地认识看待引进的全过程,不能一味追求大而多,切记贪多嚼不烂,注重口碑的营造。对每一个引进的产业和企业,都要密切关注,以真诚、务实的招引态度,打造本地招引的良好口碑,扩大招引的影响力。让每招引一个企业,就成为一张城市招商引资的成功名片,努力实现“蝴蝶效应”,让丹阳的招商引资进入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