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学习能力个案分享
2022-09-20■文/陈鑫
■文/陈 鑫
一、婴儿学习能力的特点
蒙台梭利指出,人在出生后就拥有一种神奇的力量,即吸收性心智,0~6岁幼儿就处于吸收性心智阶段。吸收性心智最强的时期是人类刚出生的前三年,即0~3岁时的无意识吸收阶段。在这个阶段,婴儿接触到的任何事物、语言,都将在他的大脑中留下印记。有学者指出,婴儿是天生的学习者,他们一出生就具备多种技能,特别喜欢探索周围的世界,这打破了人们长期以来对婴儿不具备学习能力的认知。艾莉森·高普尼克认为,婴儿有能力瞬间从大量资源中收集广泛的信息,而这种能力是成人所没有的。国外一所研究院早期儿童教育委员会的一份报告指出,早在诞生之初,新生命就已经开始渴望学习了。婴儿一出生就成为积极的学习者,他们参与环境探索、学习交流并在较短的时间内开始建构有关事物运作的想法和体系。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婴儿具备学习能力,且婴儿的学习能力是原始的,是一种基于其本身的生物能力。
二、个案描述
在在是个女孩,在0~1岁时,在在一直和奶奶、爸爸、妈妈一起生活。在在平时由奶奶照料,爸爸妈妈下班回来会拥抱在在,和在在说话、做游戏,给在在讲睡前故事,与她进行积极的互动。在在的父母均是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师,他们赞同卢梭倡导的自然主义教育,认为婴幼儿的教育应该“回归自然”,相信婴幼儿在自然中具有自我发展、自我学习的本能,因而十分在意在在的自然成长。同时,在在的父母也赞同蒙台梭利提出的吸收性心智,认为宝宝具有内在吸收的本能。因此,在早期教育中,在在的父母并没有过多干预在在的发展,而是尊重并相信她的成长。
三、婴儿学习能力的表现
(一)婴儿在生活中学习
人们通常认为儿童,尤其是婴幼儿是无忧无虑的,这个阶段是他们人生中压力最小的阶段。因此,在面对诸多压力时,成人常羡慕婴幼儿那种无忧无虑的状态,实际上,婴幼儿一直处于不断学习的状态中。感知觉是婴儿出生后认识自我和世界的主要手段,视觉、听觉、触觉、味觉、物体知觉、空间知觉等为0~3岁的婴幼儿开启了认知世界的大门。例如,在进餐时,在在会依靠嗅觉、味觉等享受食物本身,感受食物的味道,这正是在在积极认识世界和了解事物的表现。又如,在父母组装好新买的小推车后,在在会用手转动小推车的脚蹬子。当脚蹬子不断旋转时,在在会非常开心,这是在在投入游戏的专注性学习,而这样的专注性学习引发了有趣的事情,在在对此很开心。
(二)婴儿在模仿中学习
婴儿不能自主进食,而是由主要照料者喂食的,在这个时候,他们就能学会喂食的动作,并对此产生兴趣。例如,9个月大的在在就特别喜欢并不断地拿着食物给爸爸妈妈吃。在看到爸爸妈妈吃了食物露出笑容并夸奖她时,在在会开心地发出“咯咯咯”的笑声并蹬腿。这表明,婴儿会不断练习新学会的技能并享受这一过程。随着在在年龄的增加,这个技能也有了新的变化,她学会了逗父母玩,即先伸手把食物递给父母,当父母准备咬食物时,她再把手缩回去。这时,如果父母说“在在哄人呀”,在在就会开心地笑起来。
(三)婴儿在关注中学习
婴儿会关注其照料者所关注的事情,这种关注是“共同关注”。例如,在在爸爸在客厅的墙上贴了一张上海市的地图。某次,在爸爸看地图时,在在也关注到了这张地图。爸爸用手指点着“上海市地图”这五个字并读了出来,在在也“嗯嗯”地示意爸爸抱着自己用手指去点这五个字。在在关注这些汉字的过程,也就是她的读写意识萌发的过程。在在父母认为读写意识的萌发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并注意为在在创造良好的环境,使在在自然而然地走进读写的世界。于是,在一个充满文字的生活环境中,在在不到一岁就对文字产生了最初的感觉和兴趣,萌发了读写意识。例如,在爸爸看书时,在在也会拿起一本书,用手指翻书玩。在在妈妈给在在买了一个画板,在在会在画板上画线玩。
8个月大的宝宝可能会对微小的东西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会皱着眉头仔细观察某些小东西。例如,八个月的在在尤其喜欢探索细小物体,会采用观察、触摸、用嘴感知等方式进行探索。在在很喜欢细线,看到爸爸运动裤上细线式的腰带,她会用手抓、用嘴咬,直到把细线腰带抽出来为止。在爬行时,在在看到被褥上的细线会停下来,并用手指往外抠。
有学者指出,从8个月左右开始,婴儿的兴趣焦点似乎从自己的运动技能逐渐转移到手中的物体上,婴儿掉落、击打和扔出物体的行为预示着他开始对物体的特征及其运动产生兴趣。例如,11个月大的在在喜欢拿起东西扔到地上,让照料者捡起来她再往地上扔。对此,在在奶奶显得不耐烦,而在在父母则更有耐心一些,因为他们知道这是在在探究世界的一种方式,她想看看不同的东西扔到地上会有怎样的反应。同时,这也是在在探究人类行为因果关系的一种方式,想看看自己的行为会导致什么样的后果。
(四)婴儿在练习中学习
埃里克森认为,0~18个月是婴儿自主性发展的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他们想自己做每件事情,照料者也应该尽量让他们自主去做。例如,在用餐时,父母会给在在穿上罩衣,引导在在自主用餐。虽然在在会把食物弄得到处都是,处理起来很麻烦,但这能锻炼在在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如果照料者费精力从小培养婴幼儿的自主性,那么婴幼儿长大后就能照顾好自己和身边的人与物。这一点,在在父母深得蒙台梭利教育理念的精髓,在保障安全的情况下,他们会鼓励在在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帮助在在练习自我照料的能力。
(五)婴儿在试探中学习
婴儿会通过试探的方式逐渐掌握和理解社会规则,这时,父母应以尊重而坚定的方式来应对婴儿的这一行为,采用正确的方式引导婴儿,帮助他们掌握社会规则。例如,在12个月大时,妈妈给在在买了一个玩具娃娃,在在很喜欢这个玩具娃娃,会通过拍一拍或摸一摸的方式与玩具娃娃进行互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在开始用手抓玩具娃娃的眼睛。刚开始,在在父母并没有特别在意她的这个举动。后来,父母发现在在会像和玩具娃娃互动时一样抓其他人的眼睛。对此,在在父母高度警惕,严肃地告诉在在抓别人眼睛这种行为是无法接受的。但是,在在还在继续这种行为。于是,父母以严肃而坚定的态度向在在表明这种行为是不能再出现的,向在在摇食指、摇头说不可以。渐渐地,在在明白了这类行为是不被允许的,在后续也很少出现这一错误行为了。
四、启示
(一)婴儿具备学习的本能
从蒙台梭利提出的吸收性心智、卢梭倡导的自然主义教育以及其他学者关于婴儿学习能力的探究中,我们都可以得出婴儿具备学习本能的结论。因此,我们要肯定婴儿的学习能力,相信婴儿是天生的学习者。
婴儿通过爬、翻、滚、抓、旋转、坐等大肌肉的活动来认识和了解世界,并逐渐对外部世界形成稳固的印象,而爬、翻、滚等活动能力就是婴儿基本的学习能力。在掌握抬头、翻身、坐、爬、站、走等技能后,婴儿会反复练习并乐于向成人展示他的练习成果。从这个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婴儿具有很强的上进心,他们会为掌握下一项技能做充足的准备。
(二)理解并尊重婴儿的学习行为
婴儿是以有能力、有自信的学习者和沟通者的身份成长的,他们身体、心理、精神健康,有安全感与归属感,在不断的自我学习中成长。因此,成人应理解和尊重婴儿的学习方式和探索行为,满足他们对世界的好奇心,明白婴儿的内在需要,并为他们创造合适的条件,以促进他们的发展。
(三)正确引导,满足婴儿的发展需要
在教育中,我们一直提倡反思,家长应明白,婴儿学习能力的发展是需要成人的正确引导的,只有成人做好反思,才能正确引导婴儿。在引导过程中,家长应相信婴儿的学习能力,理解和尊重婴儿的学习本能,并注重反思,根据婴儿的实际情况和具体的教育情境,选择合适的引导方法,以满足婴儿的发展需要。例如,当婴儿出现自我意识时,抢玩具是一个典型特征,他不能忍受别人触碰他的玩具。这时,有的家长就会告诉婴儿要学会分享,但婴儿只会护着自己的玩具哭闹,不愿意给别的幼儿。其实,此时的婴儿是进步的,自我意识的发展说明他已经萌生了对物品所有权的意识,对世界有了新的认知。由此可见,家长不能总是站在成人的角度去看问题,而应多反思,并不断调整自己的教育和引导方式,帮助婴儿获得更好的发展。
综上所述,婴儿具备学习的本能,婴儿学习能力的表现在他们出生后的一日生活中随处可见。因此,家长应时刻细致地观察婴儿的表现,及时发现婴儿的学习行为,并引导婴儿进行学习。此外,家长要根据婴儿的学习能力和实际情况,及时反思自己的教育和引导方法,正确地引导婴儿,让他们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