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幼儿园办园理念的践行路径

2022-09-20

考试周刊 2022年32期
关键词:办园理念幼儿园

陈 佳

一、 办园理念的提出

幼儿园创办至今已有六十余年办园历史,园址位于老城区,街区历史建筑数量相对集中,地方特色明显。如今幼儿园搬迁至新址,幼儿园内四季分明,山清水秀,有着丰富的生态环境资源。立足于实际,与本园的办学历史与文化积淀相结合,鲜明提出“顺和自然,蒙以养正”的办园理念。

(一)分析办园理念的内涵

1. 立足于儿童观的视角

立足于儿童的自然本性和儿童身心发展的特殊规律来认识儿童、发现儿童,儿童虽然未成熟,但这并不是儿童的弱点,实际上这里酝酿着儿童成长的能力和要求,真正理解这点,才能理解什么是“以儿童为中心”。我们认为在“顺和自然,蒙以养正”的办园理念背景下,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的教育就必须依据自然的本性和儿童的年龄特征进行教育,应以儿童为本,认识儿童、尊重儿童,遵循儿童天性自然发展的方向,促进儿童一切天赋能力和力量的全面、和谐发展。

2. 立足教师观的视角

教书育人是一个群体引领另一个群体的成长,师幼距离要近,师幼关系要亲,构筑有温度的教育,这样才能使幼儿“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我们认为:世间上百年名校无非育人,天下第一等职业还是教书。“顺和自然,蒙以养正”的办园理念背景下,从教育上说,儿童未成熟状态的很大优点,就是儿童可塑性强,教师是学生天然的榜样和模范,好老师对学生的影响是深远的,要让每一个老师都成为师德高尚、指导得法的好老师。

(二)确定“顺和自然,蒙以养正”办园理念的内涵

“顺”:顺,循也。循其理也,玉得其治之方谓之理。凡物得其治之方皆谓之理。顺之所以理之。我们要顺应幼儿成长的自然规律,教育和教学工作要顺应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要顺应自然的本性和儿童的年龄特征来进行,要顺应儿童的天性和个性差异,在顺应他们本性的基础上施教。

“和”:“和”是中国传统哲学的重要范畴,老子说“冲气以为和”。荀子说“万物各得其和以生”,认为“和”是自然的最佳境界和终极状态。我们追求合和与共的校园氛围,自然和谐的师幼关系,培养幼儿具有爱的能力的健康情感和个性等综合素质的社会人。

“自然”:自然者,道也。幼儿园地处山水田园之中,自然环境幽美,具有物的自然丰富特性,同时我们倡导自然教育的原则,解放孩子的天性,让儿童在自然的环境中,在自然的教育中成长,让学校成为儿童的乐园。

“蒙以养正”:山下出泉,蒙。君子以果行育德。“蒙”这里指儿童处于蒙昧的状态,从童年开始就要施以正确的教育。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学前教育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园所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奠定了民族未来的走向和国家发展的最初高度。幼儿园位于千年历史的古城中,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挖掘本土传统文化,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对引导儿童更加全面准确认识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办园理念的理论依据

古书籍的智慧:《周易》蒙卦写道:“蒙以养正,圣功也。”指的是儿童处于蒙昧状态就培养正确的方向,是使他们成为圣人的工作。易经取自天地间自然现象,由此,这是顺乎自然的道理。人在童蒙时期,一片天真,未染恶习气,由有刚中之德的老师来发蒙,教他学为圣人,实最幸运。而学为圣人的入手功夫就在一个正字,无论身心言语,都要正而无邪,如此慢慢培养,就具备了学圣的基础,然后可建圣功。

王守仁的“自然教育论”:关于儿童教育,教育家王守仁的基本思想是“教育儿童应根据儿童生理、心理特点,从积极方面入手,顺导儿童性情,鼓舞兴趣,循序渐进、量力而施,因材施教、各成其材,全面诱导、不执一偏,促其自然发展”。王守仁提出符合儿童特点的自然教育论对当今幼儿园的活动仍有其指导及借鉴价值。因此我园以自然教育论为依据,践行顺和自然办园理念。

儿童教育家陈鹤琴“活教育”理论:儿童教育家陈鹤琴认为,提倡“活教育”,到大自然、大社会中去寻找“活教材”。教育家陈鹤琴的“活教材”是指取自大自然、大社会的直接的书,即让儿童在与自然和社会的直接接触中,在亲身观察中获取经验和知识。“活教育”的课程强调历来为教育所忽视的活生生的自然和社会,而书本知识则应是现实世界的写照,应能在自然和社会中得到印证,并能够反映儿童的身心特点和生活特点。

二、 办园理念的形成

幼儿园所在县市是一座1800多年建县史的历史文化名城,福建历史上最早设置的府,文化底蕴十分深厚,幼儿园园址地处古城政治文化中心街区,深受本土历史文化熏陶,如今新园置身山水田园富有诗意,兼具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美。我们把优良的传统和文化不断进行总结、提炼和升华,并推动达成共识,固化下来、传承下去并在新的形势下发扬光大。

(一)紫芝文化的传统

我园旧址坐落于省级历史文化街区,街区历史建筑集中成片、保存文物比较丰富,较完整和真实地保留着明清以来的街巷格局和以15座各级文物保护单位为特色的建筑群,较好地展现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因此我园一直重视挖掘本土优秀民间文化资源,探访光孝禅寺、建宁府孔庙、东岳行宫、通仙门太保楼、坑里天后宫、五凤楼等人文景观和名胜古迹,从地理、历史、人物、语言、文学、民俗等多个角度全方位初步形成闽源课程,让孩子在生活中处处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在探究和体验中了解和传承。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培养幼儿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同时塑造民族性格,树立文化自信,促进幼儿个性和谐发展。

(二)自然教育的传统

幼儿园环境层峦叠翠、四季分明、植被丰富。《纲要》明确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也强调,自然环境在游戏中为幼儿的学习和探索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结合古建州历史文化底蕴,打造园林式幼儿园,湖光山色,亭台楼阁,小桥流水,移步换景。通过地形、山水、建筑群、花木等作为载体衬托出人为主体的精神文化,利用人文生态环境让幼儿接近大自然、让幼儿喜爱大自然。孩子在自然环境中学习、玩耍,更易释放天性,塑造乐观向上的性格,户外活动如户外讲座、音乐会、种植课、博物馆等与室内课堂相辅相成,户外的学习小径、观景台和植物区犹如成长的年轮围绕着建筑。在亲近自然教育研究的基础上,完善幼儿自然教育的目标、内容、组织形式、评价方法等,建构具有园本特色、地域特色的幼儿园课程。

三、 办园理念的践行途径

“顺和自然,蒙以养正”办园理念被提出以来,在教师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在教育实践中所形成的教育思想观念,它既反映一所学校的文化传统,也反映一所学校的价值取向和追求。通过实践,全体教师对办园理念的认识和体验不断深入,重新审视了原本课程体系,从“寻源—转型—提升”三个阶段,构建以“闽源”课程为基本内容的整合课程,进行课程建设改革实践。

闽源课程立足于幼儿的“真问题”“真需求”“真探究”,以“源学习、源生活、源游戏”为实施策略,践行“价值塑造,游戏精神,启迪智慧”三位一体的课程核心理念,给予孩子丰富的经验积累和体验获得。(图1)

图1 闽源课程框架图

(一)顶层架构

闽,福建的简称,福建之名源自福州、建州各取首字。建瓯是福建省历史上最早的政治、经济、交通和军事中心,素称八闽首府,中国历史上罕见的以皇帝年号直接命名的县,福建历史上最盛大繁华的城市。闽北各地的老百姓在民间至今仍在传颂着:“去了三天建宁府,回家讲得一年古。”现在被评为福建省历史文化名城,通过闽源课程的学习让孩子熟悉了解家乡的历史,增加亲切感、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

源,是指来源与起始,启生人之耳目,穷法度之本源,建瓯地属闽越,是开闽始祖。同时,源也指源于幼儿身边的生活环境获取教育资源,用幼儿喜闻乐见的方式给予幼儿源远流长的深厚影响,为幼儿一生的发展奠定早期的基石。另一方面,源又指我们的教育源于幼儿成长的自然规律,源于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源于儿童自然的本性和年龄特征,源于顺应儿童的天性和个性差异施教,以儿童为本,认识儿童,尊重儿童,遵循儿童天性自然发展的方向。

(二)课程目标

根据指南精神培养趣探索、慧发现、善思考、乐创新的幼儿。趣探索指能主动运用多种感官和工具探索周围事物,并运用已有经验,主动思考并解决学习、生活和游戏中的问题。慧发现在学习、生活和游戏过程中能自主观察,会运用各种观察方法发现问题或现象,并积极寻求其原因、规律。善思考在主动学习、深度研究中,能积极思考,大胆质疑,主动提问,与同伴协商思考中实现共同的目标。乐创新在探究过程中能大胆表达自己的奇思妙想,并能借助一系列载体工具创造性地表现。(图2)

图2 闽源课程目标

(三)课程内容

闽源课程与幼儿的学习生活游戏全方位融合,形成玩主题、爱生活、建安园三大主题内容。

1. 玩主题

将我们的传统融入孩子的生活和学习当中去,在沉浸式的传统文化学习与体验中萌发出对传统的敬畏和喜爱之情。基于当地传统主题活动学习下幼儿生发的“真”问题,了解幼儿学习与探究方式的基础上追踪引导,聚焦个性问题,择取共性问题探讨交流,在观察、倾听、欣赏中与幼儿共同成长。

如“探秘建瓯城墙”的活动,在活动的初期,我们引导幼儿用绘画的形式描述出自己对城墙的初印象之后,与家长共同分享孩子们对城墙的了解信息,然后,引导家长们站在孩子的角度,以孩子的视角和目光,陪同孩子们一同去看一看、登一登古老的城墙。孩子们看见巍峨的城墙发出感叹,城砖好大啊,比见到的红砖头大多了,我们以此作为课程的新生成,选择用自己的办法测量城砖有多大,孩子们兴致勃勃地用上了各种办法,最后,我们开始建城墙。孩子们一次次的探究与交流搭建过程遇到的问题,最终成功搭建起古城墙。孩子们在观察中探寻文化的遗迹,在探究中探寻传统文化,不断增进对建瓯文化的理解和热爱。

2. 爱生活

将闽源课程教育理念与幼儿生活各方面相融合,追随幼儿生活,架构起具有园本文化特色的课程模式。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指出“生活即教育”。为了让儿童体验生活、学会生活,我园精心打造了趣味性强、操作性强,促进儿童全面发展的各类生活实践馆。在每个实践馆中,我们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发展需求,设计了一系列的操作活动,如:“建州味道”美食地图、欢乐开学周——人间三月、唯春光与笑容不可辜负、腊月忙年等,在活动中儿童学习了生活技能、积累了生活经验、提高了生活自理能力,养成了健康、乐观、自信的生活态度,促进了幼儿的全面发展。比如,孩子们亲手制作家乡美食糍粑,在尝家乡美食、品家乡味道的过程中对本地物产了解得更为深入,更为家乡自豪。

3. 建安园

利用园所空间设置一系列的“馆”(教室)“室”(功能室)“区”(活动区)“廊”(互动长廊)等全园空间,开辟不同主题的开放式场馆,包括美食馆、阅读馆、茶馆、建盏馆、沙地区、玩水区、运动区、建构区、种植区、植物室、科学探索室、美工走廊、科学走廊和生活走廊。(图3)采用大带小混龄选场馆的开放性模式,针对不同内容幼儿选择感兴趣的主题,展开讨论发现问题生成项目。

图3 “建安园”主题项目图

(四)实施策略

1. 闽域

指在当地文化背景下,利用“馆”(教室)“室”(功能室)“区”(活动区)“廊”(互动长廊)等全园空间,打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融合五大领域内容,整合幼儿园、家园和社区内所有可用资源,为顺利进行传统文化主题活动提供坚实保障。(图4)我们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依托传统节日活动,统筹设计节日活动目标,科学构建传统节日活动内容,充分利用家庭、社区资源,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我们秉承“情感为先、行为在后、认知相随”的教育原则。要实现优秀传统文化在学前阶段的有效渗透,就要把“情感”摆在首位:先要让孩子接纳、喜欢,从而进一步萌发行动的意愿。如在腊月忙年主题活动中腊月集市、腊八节、剪窗花画年画、踩芝麻秸、腊月鸡乳、腊月扫尘等活动,结合五大领域整合资源,让幼儿在游戏、生活、学习中感受到传统文化当中的“真、善、美”,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

图4 闽域空间图

2. 闽研

在闽源课程背景下的研究模式,即组织教研培训上,包括教育理论提升、教育实践探索和教育案例分析反思。培训内容包括闽源教育的概念与内涵、闽源教育途径策略、闽源教育课程建设。

幼儿园课程建设教育与学习融合、教育与生活融合、教育与游戏融合、教育与心理融合、案例教研和课例展示。

比如:我们的早操在编排前,教师深入幼儿中间,去观察他们,了解他们,注意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发现幼儿对建瓯当地节庆常用的民俗活动——板凳龙非常感兴趣,经常自发地进行模仿,并且特别关注,喜欢参与,在活动中,他们不仅非常投入,百玩不厌,而且会将自己创编的动作表现得淋漓尽致。为此,我们想方设法在动作、音乐和形式等方面进行创新,将幼儿喜闻乐见的“板凳龙”这一民俗活动进行早操创编,编排符合幼儿的兴趣和发展需要,内容贴近幼儿的生活,是他们关注和感兴趣的事物,采用“游戏化”“趣味化”及“本土化”的方法使其在活动过程中有愉快的体验。教师们的创编智慧在早操的各个环节、细节中得以体现,在孩子们灿烂的笑脸、专注的眼神中得到光芒绽放。

3. 闽行

践行“顺和自然 蒙以养正”的办园理念,在闽源课程的背景下,在自然、自主、独立的行动体验中,教育孩子如何生活。

在幼儿园里,孩子们学到的第一课,不是列成一排站好和守纪律,而是如何洗手和漱口。在幼儿园的3年时间里,孩子们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如何刷牙、如何排队、如何使用餐具、如何穿衣服、如何把衣服叠好等,这些生活最基本的习惯是我们最注重的教育。幼儿园的教师们将每一个生活习惯,都用纸片+图画的形式做出来,这就是孩子们的“教材”。孩子们每天必需的功课,就是熟悉这些生活上最基本的行为。有的时候,孩子们因为某些原因没来幼儿园,在家里也可以完成幼儿园的“功课”。教师们觉得孩子们天性自由,偶尔不来幼儿园也没关系,教师会把作业和教材寄到家里。实际上,在疫情期间,也确实有很多孩子是在家里完成幼儿园布置的“作业”的。在完成了作业后,教师还会给孩子们寄出手作的小徽章,以激励和表扬孩子们。作业实际上也都是和日常的生活息息相关,比如“到了下雨天,要把湿毛巾拧干”“在家的时候,有没有每天练习怎么穿鞋呀”,都是孩子们的“作业”。

对金钱上的意识,幼儿园也从小抓起,制作了“超级适合我的金钱管理法”的趣味教材,教孩子们如何管理自己每年的“压岁钱”,

为了培养孩子的设计能力,让孩子们设计自己的背包。甚至自己用来玩的小屋,都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小朋友们亲手搭建的!每个孩子都会在幼儿园里,学习怎么种花种地,并在入园期间照料自己种下的花花草草。很多孩子们养的花,甚至比我们这些大人养得都好!

相比起枯燥的死记硬背、练习和大量的作业,我们通过让孩子们在生活中行动体验先教孩子们“如何更好地生活”“如何尊重他人”。

(五)课程评价

闽评,在闽源课程的项目行进中都是伴随着交流、分享、评价。从中我园提炼出了“一本三论”的评价模式,即从幼儿本位出发,通过幼儿自主性评价及“三论(他论、师论、家论)”交互性评价,从多元维度进行客观、科学的评价。

(六)课程成效

幼儿变得更加自信、大方、乐于交流。幼儿通过合作、探索、创新、交流完成项目游戏,在这个过程中幼儿的图表解读能力、合作意识、操作能力、专注力、探索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了显著性提升。

闽源课程的教育理念带来了教师教育观念和教学模式的变革,重塑了教师的游戏观、儿童观、课程观、经验观,成为会指导、会倾听、会合作的反思型教师。通过两年的实践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成果,激励教师更多维度、深层次地进行闽源课程的深化观察与研究,形成有利于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教育管理、课程实施与教学实践新模式。初步形成基于教育教学改革实践的教师专业发展新机制,初步形成体现园本化特征又具有一定推广价值的教育教学新成果。在本教学片区内发挥辐射作用,促进了园际的学习交流,带动了其他幼儿园教育质量的提升。

下一步思路是我们在开展传统文化相关的教育活动时,不要仅局限于可视化的文化实体,更要努力去挖掘那些传统文化中隐性的、内化的一面,牢牢把握住传统文化的精髓和内涵;此外,不要局限于“古代”,而是应当站在古今的交汇点,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进一步展望“未来”。唯有将传统文化中优秀的精神内核与现代化社会发展的需求相结合起来,方能实现我们“顺和自然,蒙以养正”的办园理念。

办园理念的凝练是在继承的基础上求发展,体现时代精神,适应当下教师队伍的需求,办园实践是园长和教师们办园理念产生的源泉,只有坚持实践,并依据不断理性思考才能持续地丰富和提升办园理念,我们要从现在做起,以此次办园理念行动方案为抓手,扎扎实实推进教育教学改革,行动方案涉及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囊括了学校管理各个重要环节。我们相信,办园理念行动方案的落实,一定会显著提升我们教学工作的质量和育人效果。

猜你喜欢

办园理念幼儿园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我爱幼儿园
规范农村教学点办园行为的实践与探索
共享推动学前教育均衡发展——以陇西县巩昌幼儿园实施集团化办园探索为例
欢乐的幼儿园
爱“上”幼儿园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
中医理念的现代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