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策略研究

2022-09-20李连梅

考试周刊 2022年31期
关键词:正方体试题布置

李连梅

随着新课改的落实和发展,小学数学学科必须要重视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也就是注重培养学生数学知识应用能力。作业作为课堂教学的前置准备和后置延伸,不仅是课堂和教学活动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更对学生数学能力培养起到直接锻炼和反馈的作用。因此,个性化、可行性的作业设计成为教育领域必然的趋向,小学数学教师应依照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基本诉求,摒弃“一刀切”“机械化”的作业,使得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素养培育双线并行,从而实现提高作业质效的目的。

一、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一)小学数学作业缺乏趣味性

受传统教育理念和应试教育的影响,大部分教师为了应付考试和教学目标,只是一味地布置作业,学生按部就班地完成作业,这样不仅容易导致学生产生厌烦和枯燥情绪,而且致使作业形式单一、学生缺乏兴趣及探究心理,对提高作业设计效率不利。再加上辅导材料上课后作业难度较高,学生如果无法胜任这类难度时,就会产生不耐烦、不积极的学习心态,长此以往,不仅学生认识不到做作业的真正意义,而且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发展,加之大量的机械、重复性作业及烦琐的练习,给学生带来的厌学、懒惰心理,致使学生学习兴趣不高,课后巩固提高质量一直达不到理想的水平。

(二)小学数学作业缺乏实践性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可见实践性在教育行业的重要性。数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其内容与现实生活、社会都息息相关。纵观当下传统作业形式,大多都是以教材和课外辅导为依托,注重大量练习和强化,对学生直接经验重视不足,不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阻碍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

(三)小学数学存在“一刀切”现象

虽然大部分教师在数学教学和作业设计中融合了生本理念,但仍然存在个体差异的情况,目前教师在布置数学作业时都是统一布置的,在作业内容上没有区分难度,在作业数量上没有区分多少,这样做显然没有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不利于小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从而导致很多原本有数学潜力的孩子逐渐丧失学习数学的兴趣。因此,这就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应避免“一刀切”现象,应结合学生的特点、兴趣、能力等,布置针对性、个性化的数学作业,从而因材施教,提高作业的效率。

二、核心素养提升视角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策略

(一)基于作业设计趣味性,发展素养

受传统教学和应试教育的影响,小学数学作业形式枯燥、单调,作业评价缺乏针对性与层次性,长此以往就会降低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加上从情绪上讲,做作业不仅是一件被动的事情,而且还有负担,这样就会使学生产生厌学、懒惰心理,致使课后作业效果不佳。对此,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中增强趣味性是提高作业质效的前提。例如,在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轴对称和平移”一课中,针对“对称图形”相关内容学习时,教师布置这样的作业,让学生在生活中搜寻相关的对称图形和对称物体,让学生在搜寻和探知中识别轴对称图形,引导学生领略自然世界的美妙与对称世界的神奇,激发学生的数学审美情趣,为建立空间观念做好铺垫。通过生活化的作业设计,学生们不仅加深了对轴对称的理解,使所学内容得到巩固,而且还学会发现、观察,提高了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体验到学习的趣味性和挑战性。

又如,创设教学情境,将作业设计通过多样化的体验方式进行有效活化和加强,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仅能让学生学好知识,还会影响学生的情感,促进学以致用,进而实现高质量教学效果。比如还以“轴对称图形”为例,教师针对本课的知识点为学生布置相应的课后作业,并组织学生开展“剪纸”的游戏,让学生课外搜寻各种各样的树叶,针对本课学习内容,剪出一幅自己喜欢的图案,教师在一旁进行巡视和辅导。在整个设计中学生们的积极性高涨,思维开阔,在游戏中巩固了知识点。随后教师组织“图案比拼”活动,让学生选出自认为较好的图案,并说出原因。这样的练习,与课中内容紧密联系,巧妙地促使作业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确保增强学生审美素养的同时,提高作业设计的实效。

(二)基于作业设计实践性,发展素养

课后作业不能拘泥于书面上的一板一眼,单一的作业形式凸显了教师的课堂地位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感受,因此在作业形式中应使学生切实地参与,实际感受课外实践活动,尊重学生的主体身份。

试题1:在师大版六年级学习“百分数应用”时,教师布置这样的作业:

假如你有300元压岁钱,年利率如图上所示,计算以下存一年期整存整取,到期时的利息;再计算一下,存三年期,到期时的利息。把2000元存入银行,存期5年,可得税后利息多少元?

试题2:在师大版五年级“确定位置”学习,教师布置这样的课后作业:

五年级学生组织了一次“夺宝”游戏。在一个神奇的森林中,发现了一个宝箱,且里面藏着一张藏宝图,但是需要找到三把钥匙才能打开,下图显示了藏宝图的具体位置,请同学们以宝箱为观测点,找到三把钥匙的位置。

“勇气钥匙”的位置是北偏东40°,距离宝箱1米。

“智慧钥匙”的位置是北偏西75°,距离宝箱3米。

“爱心钥匙”的位置是南偏东30°,距离宝箱2米。

试题3:小学六年级“图形的运动”一课,布置这样的实践性作业:

如图所示,4盏霓虹灯安装在大正方形的4个小方框里,3秒后,上下的灯互换图案,又过了3秒,左右的灯互换图案……请画出经过1分后霓虹灯的图案。

这类实践性作业以教材为依托,紧扣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为学生提供充分观察、质疑、探究、表达、交流的机会,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经验和所学知识。这使得学生在做作业过程中充分思考、积极参与、不断创新,符合学生认知规律,极易促使发展核心素养不断形成,是大力提倡的一种作业形式。

(三)基于作业设计分层性,发展素养

无论哪种学科,“因材施教”都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原则,俗话说:“学者,千差万别,天赋不一,性格各异”。对小学阶段学生来说,他们的认知水平、性格等逐渐养成,教师要结合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性格爱好等,分层布置作业,对基础较好中等、优等生进行拔高教学,对基础较差、能力较低的学生进行基础知识的教学,促进不同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例如,在北师大版六年级“百分数”教学中,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分类布置,如试题1,可针对基础较弱的学生开展,教师可及时了解学生基础知识掌握的熟练程度,并以此为起点设计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相关练习。

试题1:选择下表中的三组数,用画图形式分别表示出这三组数的大小。

百分数11%84%12.5%分数15034小数0.240.05

对基础较好的学生,教师可通过下图试题检验学生对百分数、分数、小数之间关系的理解程度,促使学生灵活选用所学知识、方法解决新问题。

试题2:根据下图规律,在A、B、C中分别填上合适的数。

对优等生,教师则可布置拓展练习,让学生自编问题,如“你编,我解”,以此增强解决问题的趣味性,培养其思维扩展能力,发展新知。

试题3:天天家9月份用水10立方米,10月份比9月份节约15%。

(1)10月份用水量多少立方米?

(2)9月份的用水量是10月份的百分之几?

(3)10月份节约的水量是10月总用水量的百分之几?

通过自编问题,学生不仅熟练掌握了知识运用,而且理清了数量关系,为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做好了铺垫。由此可见,分层教学具有一定的针对性,是针对不同层面学生进行的教学,旨在使每位学生取得相应的进步。分层级设计作业,不仅是尊重学生的体现,还可为满足不同层面学生学习需要创设条件,以达到提升学生解题策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

(四)基于作业设计整合,发展素养

学科进行整合不仅能将原本孤立的知识变得丰富,而且还能吸引学生注意力,使其学习兴趣得到很大程度上的提升。因此,教师可整合语文、科学、美术等学科知识,设计具有探索性和研究性的作业项目。例如,结合时事,教师设计了“万众一心,共抗疫情”统计数据作业:

(1)搜集数据,武汉的肺炎疫情牵动着岛城人民的心,青岛积极组建医疗救治队驰援武汉!

第一批第二批日期1.25人数

(2)整理数据,请你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进行统计吧!

(3)你想对这些“逆行白衣天使”说点什么?

又如在建党百年时,教师借助学校开展的“走进身边场馆,学红色党史”的活动,设计“红色场馆,我该怎样去”的实践作业,引导学生利用假期时间,综合运用知识,采用地图搜索、实地研究、动手绘制等方式,对比、选择和确定去各大场馆的最佳路线和出行方案,为大家出谋划策。

(五)基于作业设计反思,发展素养

作业设计是一个循环的过程,包括设计、反思、再设计等环节。主动反思不仅能让教师意识到自身优势和不足,还能培养学生善于反思、勤于反思的良好学习习惯。因此,在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中,教师要善于加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安排一些反思性的数学作业,将学生平时的错误转化为促进学生学习的有利资源,从而促进学生的知识巩固,增强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学生反思时,不仅要深刻总结反思自己的一些错误,还要反思别人的错误。在反思自己的错误时,可以引导学生认真梳理本单元的典型错误并分析错误产生的原因,然后非常详细地写出正确完善的解决方案。

(六)基于作业设计评价,发展素养

由于学生间存在差异性,因此要求所有学生达到同样的目标是不现实的。这就需要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作业评价进行分层,这样不仅可以让成绩好的学生为其他学生树立榜样,还能对成绩一般或成绩差的学生起到鼓励的作用,使不同学生逐渐提升自己的学习水平,从而确保作业设计的实效。

(七)基于作业设计层次和对比性,发展素养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因此,我们在设计课堂作业时应遵循学生数学思维的特点,由易而难,循序渐进,并强化对比性练习的设计,让学生在比较中理解并掌握好所学知识。

例如,在学完“长方体”这部分内容后,教师布置了这样的作业:

试题1:一个长方体(不包括正方体),最多有( )个面的正方形。

A. 1 B. 2 C. 3 D. 4

试题2:把下图补充成完整的长方体。

试题3:下列( )图形可以折成一个正方体。

试题4:现有棱长相同的小正方体22个,至少再加上多少个这样的小正方体才能摆成一个大正方体?至少再减去几个这样的小正方体才能摆成一个较大的正方体?

试题5:把一个长方体兔笼(如下图)改焊成一个正方体鸡笼,鸡笼的棱长是多少?

这是一组有关长方体的试题,从易到难,富有层次感,体现了学生的不同思维度,也可供不同能力层次的学生自行选择解答,其中也渗透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过程中,教师教学要抓住作业与课堂教学的关键点,明确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以学生的“学”为出发点,因生制宜,因课制宜,因时制宜,用高效的作业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注重作业设计的趣味性、实践性、分层性,也要实现与其他学科的有效整合,同时,还要注重作业设计的反思、评价与层次化,真正让作业成为培养和发展学生能力的一座桥梁,切实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正方体试题布置
2021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四)
给正方体涂色
多少个小正方体
数小正方体
2019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五)
《陈涉世家》初三复习试题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二)
拼正方体
活动室不同区域的布置
CTCS-3至CTCS-2等级转换应答器组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