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教学法在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与思考
2022-09-19浦绍且
李 雯 浦绍且
(临沧卫生学校 云南 临沧 677000)
药理学是药学专业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核心课程,也是学生今后参加各级各类考试必考科目之一。它主要是研究药物与机体间相互作用规律及其药物作用机制的一门科学,主要包括药效动力学和药代动力学两个方面的内容。在药理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会讲解药物的作用机制、药理作用、临床用途、不良反应及合理用药等方面的内容,需要理解记忆的知识点纷繁复杂。且还要涉及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等多学科的相关知识。学生在前期的基础知识根基没有打牢,学习起药理学的相关知识更是难以理解掌握。基于此药理学的教与学都面临着很大的困难。为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乐于学习,笔者将案例教学法融入到药理学教学过程中,与现有的传统教学模式进行对比分析。
19世纪70年代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院长首创案例教学法,我国则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期才开始引入这种教学方法[1]。案例教学法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知识的主动性,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人人都需要参与其中进行分析、讨论并得出结论。缩短了教师上课理论讲授的时间,在设置案例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接受程度选择典型案例,利用音频、视频图片等多种媒体手段引导学生进行分析[2]。同时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合理的对案例进行分析,并提出问题或解决问题。案例教学法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在很大程度上也刺激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1.研究方法
1.1 对象 2018级药剂专业1、2班和药学专业共计158人。
1.2 实施方案及教学流程
1.2.1 案例准备
搜集临沧市第一人民医院、第二人民医院、临沧卫生学校附属医院常见病例及其处方若干,根据教学内容并结合学生目前的学习能力进行典型案例选择。
1.2.2 课前准备
将每班学生随机分配为8个组,每组6人左右,选举小组长1名,组长按照分配到的案例分解任务,并将任务分配给每位组员,要求所有组员都必须参与到案例的课前准备活动中。
1.2.3 课堂教学
每组选一名代表阐述自己组在该案例分析过程中采取的方法,最终的分析结果,是否存在问题,并对其他组的提问进行答疑解惑,最后进行本案例的总结。教师根据各组的过程记录、课堂阐述及分析结果进行评分。
1.2.4 课后调查
本次教学活动结束后,请学生用手机点击问卷星链接或扫描二维码完成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案例教学法教学模式的认可程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是否存在需要改进的方面。
2.结果
本次问卷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158份,收回有效问卷158份。经初步统计研究高达92.41%的学生认可采用案例教学法较传统教学模式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146/158),并且97.47(154/158)的同学认为今后应继续在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法。但是也有学生提出课堂中如果仅使用一种教学模式会比较单一,建议多种教学模式并存或者交叉出现,可以使学生持续保持较高的学习热情。同时学生也建议案例的收集范围应更宽泛更具有代表性。说明学生对案例教学法的认同程度较高,并在学习过程中有一定的思考能力。
2.1 案例教学法对教学质量的影响
在本次案例教学法教学过程中,94.94%(150/158)的学生认为案例教学法有利于提高自身主动学习的能力。在此过程中需要自己利用多种渠道积极查阅资料,进行有效信息的筛选,并先行分析案例得出结论。避免了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占主导,学生被动接受的弊端,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还课堂于学生,学生在各方面的能力都有显著的改善,学生也非常认可该教学模式。相较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的参与度高,课堂氛围更融洽。
2.2 学生的建议与意见
案例教学法对学生的自学能力以及综合知识的运用能力要求较强,有些学生认为自身不是很适应该教学模式,反而凸显了自身能力的短板,在学习过程中跟不上其他同学的节奏,学习效果甚至还不如传统授课模式时。建议教师在分组中首先尽量平衡每个学习小组成员的学习能力,再次案例难易程度应大致匹配本组学生的学习能力。学生虽然认同案例教学法的教学模式,但认为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运用多种教学模式,例如可以加入情景教学法,让学生扮演案例中的患者、医生、药师等角色,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还可以加深学生的印象,不断保持学生对教学的新鲜感。笔者在教学过程中还发现案例的选择对整个教学质量也是有非常大的影响,较难的案例对学生的挑战性更大也更易挫败学生的自信心和继续学习的动力。
3.讨论与反思
3.1 案例教学法强调教师综合教学能力,在实施过程中应统筹兼顾,合理安排
课前教师是案例的准备者与筛选者,要求教师熟练掌握教材的重难点及学生的学习情况,能有针对性的选择出典型案例。课中教师是课堂的引导者和把控者,需要教师根据学生课堂表现随时进行调整,使学生跟上上课的节奏。课后教师又是评审者和反思者,思索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案例设置的合理性,学生对目标知识的掌握程度和接受程度,教学模式与学生的学习情况是否相符合等。所以既需要教师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还需要教师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勇于探索新的教学模式的魄力,对于教师的整体能力要求都较高[3][4]。
3.2 学生自身的素质和配合程度影响最终的教学效果
一部分学生由于自身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且缺乏主动学习的能力,在此过程中出现配合程度较差的情况。首先表现在案例的分析上,不能抓住案例中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点,无法得出正确的分析结果反而纠结在一些无意义的内容上,或者不能做到举一反三,延伸知识点。其次表现为不会查找资料,只会百度搜索,相关的专业网站几乎不知道。最后表现为团队意识薄弱,不听从组长的安排也不和同组成员交流,仿佛自己置身事外。基于上述几种情况的学生往往在课后教学质量反馈中表现平平,甚至处于下游水平。
3.3 多种教学模式并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由于学生课程的多样性,在教学中不能单一使用某种教学模式,应结合教材重难点的要求和学生的学习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5]。也可以多种教学模式同时或者交叉出现在教学中,让学生在新型教学模式下能持续保持对学习的热情和兴趣。
3.4 积极总结思考,不敷衍教学
作为教师任务是传道授业解惑,我们不仅仅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上课,成为上课的机器。而是从授课前一直持续到授课结束,都应当多去思考怎样上课才能让学生有效的汲取到知识,课后主动撰写课后记,反思在授课中的优点与缺点,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对本次授课模式的接受程度等内容。针对缺点寻找解决的办法,还能同时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水平。
3.5 专业人员参与教学
通过远程会议连线、现场观摩等模式,邀请药师共同参与教学,请药师根据学生的表现一同进行点评,教会学生利用药师思维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实际工作中展现如何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总结
通过案例教学法实现师生之间的共赢状态,作为教师为了达到教学目的,自身在课前、课中、课后都需要进行大量的准备工作以及后续的追踪调整工作,对自身的业务素质也是极大的提升。作为学生改变了以往的被动学习的局面,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学生在课堂中获得了成就感和满足感,并且以小组的模式进行学习还可以互相促进,扬长补短。根据问卷结果也可看出案例教学法的优势,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要求和学生的整体情况设置合理的、合适的案例教学,提高教学趣味性和学生学习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