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鸡蛋香油”的文化意蕴及其教学价值
——杨绛《老王》的教学解读

2022-09-19苑青松胡艳玲

中学语文 2022年22期
关键词:事理香油物象

苑青松 胡艳玲

“鸡蛋香油”是散文《老王》中的特殊物象,它对解决散文事理的参悟有着决定性作用。然而,在诸多教学设计和课堂展开中,对“鸡蛋香油”这一在农业文明背景下的特殊物象内涵,大多数阅读者都采取了漠视的态度。特殊物象的被悬置必然造成读者在焦点问题(“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理解上的价值消失,使读者对焦点问题之“悟”失去了所“感”材料之中的关键元素,焦点问题自然也就无法得到有效的解决。

一、“鸡蛋香油”问题在文本结构和教学实践中产生

杨绛先生的散文《老王》是一篇哲理性散文,哲理性散文以个体对事、物以及某一瞬间的感悟而赢获生命之理的特点被赋予最具生命教育的文体称谓。无论是叙事性散文或是状物类散文,从文本结构看都表现为二元结构形态,即事(物)和理,从外在结构来讲,事(物)和理是两个有着本质区别的独立存在,二者的关系应该表现为并列关系。但事实上不是这样,任何文本都是“我手写我心。”[1]文本这种从所遇之事、所见之物到生命之理的结构,恰恰有作者感悟这一主观过程的参与,这使文本的客观结构有了主观性,正是作者的感悟把事情与事理从逻辑上联系起来。因此从逻辑关系来看,二者表现为因果、递进、条件、承接等结构关系。叙事性散文的灵魂并不在叙事上,而在事理上。因此叙事性散文的叙事部分基本上都十分简单,真正难懂的地方在于对事理的理解。这是因为散文文本从事到理的过程体现着由感性到理性、特殊到一般、现象到存在的转换过程。人要跨越认识层次并不容易,需要人在所感基础上的参悟,因此,事理是作者感悟的结果,而读者要理解事理还需通过作者的文字、形成对作者感悟的感悟,也就是说读者处在双重感悟之中,理解难度自然增大。再则,散文事理的表达往往以多元化形态来出现,诸如表现为哲理、隐喻、动作、态度等等,这也为读者对事理的理解带来了困难,事理成为散文教学的重点、难点和考点也就不难理解了。

从文本结构的分析来看,要想获得对散文事理的理解,文本中的特殊物象是事理理解的关键凭依。《老王》中“鸡蛋香油”就是焦点问题解决最为关键的物象凭依,也是从事到理的转换门槛,如若不能对其物象内涵形成准确的认知,散文教学从事到理的理解转换就无法形成。

从教学实践来看,散文事理内涵的高度概括性和表达多样化而往往成为学习者的难点,也往往成为试题中的考点,如何解决这一具有“重点”“难点”和“考点”三重属性的问题成为学界的关注点。在解决这一问题上,教学目标有着很大的决定性,“教学目标明确、具体、可操作、可检测。”[2]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更有利于聚焦问题并集中发力,我们把它以焦点问题的形式提出来是对教学目标属性的遵循,也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老王》中的焦点问题在哪里呢?只要读读课文就不难发现:“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3]焦点问题在于对“愧怍”的理解。而“老王送鸡蛋香油”的内容对于焦点问题的理解具有决定性作用,因为它不但使作者用文字为“老王”完成了人物形象的审美定型,更为关键的是它触发了作者对自我的痛切反思和对生命的深刻领悟。由此我们可以作出这样的判断:“鸡蛋和香油”成为由“感”到“悟”的枢纽,它决定着读者在焦点问题理解上的效果——或悄然冰释或生硬给定。

从地理文化学的角度看,“鸡蛋和香油”也因地域的差别而形成着阈限。我国幅员辽阔,并由此形成“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构型,以长江、黄河流域为时空范围的农业文明成为中华民族的主流文明,在时空、称谓、风俗、物事等方面的定义上,大都以中原为空间基准来设定,作为文化载体的教科书也自然以此为背景,许多经典文本的物象、意象选用都彰显着这一点。“鸡蛋香油”是中原地区在长期的农业文明背景下形成的特殊物象,地理文化差别造成了“鸡蛋香油”在不同地区读者头脑中的不同感知——或是文字表述出来的物象想象,或是生活在其中的活生生的物象体验。你若问中国西南、东南的学生“香油”是什么油,大多含糊不清,只有解释后才明白“香油”就是“芝麻油”,仅此而已,这样师生头脑中的“香油”就变成了与“花生油”“大豆油”“菜籽油”等毫无区别的概念了。此时我们不仅会问:油都是香的,为什么“芝麻油”叫“香油”呢?如果把它与其他油进行无差别的理解,一方面上述问题无法解释,另一方面也使其在乡土文化中的特殊意蕴荡然无存,这种差别现象是由地域文化造成的,因为“文化是人与环境长期互动的产物,具有区域性、功能性和保守性。”[4]由地域差形成的理解差是由文化区域性决定的,就阅读教学而言,阅读是作者表达和读者理解表达的统一体,双方站在共同地理文化背景下来对话是十分必要的。

二、“鸡蛋香油”物象的文化学阐释

“鸡蛋香油”价值判断和问题产生弄清之后,其作为文化符号的内涵理解也随之而来,“鸡蛋香油”是一种什么样的礼物?送“鸡蛋香油”到底意味着什么?

我们怎样来弄懂“鸡蛋香油”的内涵呢?“文化不能被证明,而只能被阐释。”[5]那么,“鸡蛋香油”是一种存在于中原地区人们的记忆深处、好像又“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要想用概念对其进行定义几乎是不可能的,我们在“鸡蛋香油”内涵的探讨上也只能采取文化叙事的方式来实现,因为口头记忆能够提供“一个已经消失或快要消失的时代的整个图景。”[6]

“活命与图存是人类发展的全部要义。”[7]在人类活命与图存图景中,以土地丰盈和劳作苦难为特征的农业文明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并形成着相应的乡土文化。“鸡蛋香油”作为礼物之所以成为长存于我国中原地区人们心中的神性记忆,在于它比较上的高价值和由此产生的思想观念。

芝麻是中原地区谷物种植当中产量最低、价值最高、种收最繁的种类,在温饱问题尚存的时空里,它显得尤为珍贵,中原人家偶尔在烙焦馍时撒上几个芝麻就已经很难得了,何况由芝麻磨成的香油呢!“香油”的在人们心中的地位令人吃惊,两则来自田野的信息。

田野拾遗一:

一个妇女住在生产队香油坊的对门,中间只隔着一条丈余宽的巷道,磨油人出身不好,是那个特殊时代所谓的“地主羔子”,平常是不招人待见的,也不可能娶来老婆,而这个对门的妇女总是天天端着面条碗到油坊里去,眼巴巴地看着磨油锅里的香油,在除了盐几乎没有味道的时代里,香油实在是太诱人了,平时趁磨坊里无人,磨油人用筷子在油锅里戳两下,往妇女碗里滴两滴香油,令人想不到的是,就是这平时的两滴香油让她出卖了自己。

田野拾遗二:

中原地区河流偶尔因为放闸的缘故会出现鱼上浮的现象,俗称“过鱼”,捉鱼俗称“逮鱼”,在河里“过鱼”的时候,却出现了一个特殊的情况,即村里人喜欢逮鱼,不喜欢吃鱼。究其原因,那时候因为属于本地物种的缘由,家家户户会有极少极少的香油,但根本不可能舍得用它来做鱼,村里人就用面粉把鱼拌一拌,放到大铁锅上干煎,这样不是为了好吃,而是为了鱼不粘锅,没有油,鱼的腥味就很大,而且锅上的腥味一个礼拜也难以褪去,不是人们不喜欢吃鱼,而是舍不得用香油做鱼。

鸡蛋也是中原地区人们在贫困时期最重要的经济依靠,乡里人家平时都尽力地攒几个鸡蛋以备生活之需,比如鸡蛋换盐之类的事是必须要做的,人不可能不吃盐,正因为如此,家里人是根本不可能吃到鸡蛋的。两则来自田野的信息。

田野拾遗一:

村里人什么情况下能吃一下鸡蛋呢?生日?节日?生病?这些都不能使村里人吃到鸡蛋,只有一种可能,即妇女生孩子之时往往能得到一碗红糖水荷包蛋,费力的接生婆、帮忙的邻里也能趁此吃上鸡蛋茶。

田野拾遗二:

我小时候见过这样的情景:我母亲七十多岁的舅舅又聋又哑,孩子又多,儿媳很不孝顺,日子特别难过,用农村的话说是“吃没吃的,穿没穿的”。他的村子离我家约两公里,月儿四十的就到我家来,母亲就赶紧给他打鸡蛋茶。见到姥姥时,母亲总是骄傲地说:“我二舅又来俺家了,我赶紧给他打几个荷包蛋,他吃吃就走了。”姥姥听后特别欣慰。现在想起来,妈妈的二舅走两公里路,吃两个鸡蛋茶,使他感受到还有人在关爱他,恰恰这点来自以鸡蛋为表达的关爱,消解了他在家中所有的苦难,使他重拾勇气活下去。

从以上的叙事可知,“鸡蛋香油”是一个特殊的物象存在,其内涵标示着一个人对一个人最高的敬意、最大的善意和最朴素的报答,作为礼物的“鸡蛋香油”蕴含着尊敬、质朴、敞开的情感意蕴,标示着送礼人心灵的完全敞开和情感的全部给予。

三、“鸡蛋香油”意蕴在“愧怍”理解上的价值

焦点问题在于篇末:“但不知为什么,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这段文字说明作者用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进行了痛切地反思,当她好不容易明白道理之后,她也需要用一个最能表达这种明白的词把它表达出来,从这个意义上说,“愧怍”一词虽然生僻但应是最能表达杨绛所悟之理的词语了,在无形的情谊面前语言是苍白的,即使是作者对于关键词语的选用经过万千推敲,因为再准确的词也无法整全地表达它的内涵,这就足以说明《老王》之理难以理解的原因了。那么,怎么通过这个生僻的、死的词语(愧怍)去理解散文之理活生生的内涵呢?“鸡蛋香油”作为《老王》中的关键物象,对于打开散文哲理空间具有决定性的价值,“愧怍”哲理的参悟是建立在“鸡蛋香油”之上的,反过来,“鸡蛋香油”意蕴的理解也必然促成在“愧怍”理解上的悄然冰释。

“愧怍”的理解,一方面反衬出老王的善良、朴实、忠厚、感恩,另一方面也映照出中国知识分子善于剖析自己、进行自我反省的良知。”[8]这是散文教学上普遍存在的“大而虚”理解形态,这种形态无法形成与事或物相对应的精准、具体、明确的理解,“大而虚”的道理无法有效促进心灵感应和自我对话,“小而实”的小道理往往能激活人的生命经验和情感冲动。要想嬴获对“愧怍”的理解,弄清词义是首要的问题,“愧,惭也。”[9]“祚,惭也。”[10]从《说文解字》上看,“愧”和“怍”的本义都是“惭也”,那么,要想得到“愧怍”的具体含义,“惭”字的含义对于解开“愧怍”的含义就显得至关重要。

从文献上看,“惭”字共有四个义项,第一个义项是“媿”,“媿”通“愧”,词义上又循环到“愧”上了,对于我们想得到具体含义来说没有意义。清·彭端淑和《后汉书》中的“惭”字,是其语境运用,对于“惭”字具体含义的理解对我们帮助也不大。《小尔雅》中“不直而失节”是唯一一个具体明确的义项。

表2:传统文献信息表

如果在教学中单从这个义项的字面意思理解,学生仍然可能在“直”的理解上含含糊糊、似懂非懂的,为此,我们再联系前面的叙事——“送冰”“ 送默存去医院”“送鸡蛋香油”,前两个事件作者选用的是生活化的一般性材料,旨在作为叙事铺垫,而“送鸡蛋香油”是典型性材料,旨在促成叙事升华。前面已有分析,“鸡蛋香油”作为礼物标示着送礼人心灵的完全敞开和情感的全部给予,另外,“鸡蛋香油”材料又被作者安排到“老王”死亡前的特殊时空里,这标示着“老王”对“我”直接的、没有算计的、毫不保留的爱的敞开,而我却被动地、匆忙地、糊里糊涂地拿钱来回应,两人交往中情感互赠中的差别一目了然。“鸡蛋香油”文化内涵透视的完成,使读者的阅读思路很自然地实现了由物象到情意的转换。物象是什么呢?“人与世界互动中必然会产生生命经验,生命经验是复杂的、个性的、看不见摸不着的和难以表达的,要想表达必然要找到一个与之相匹配的物来为它赋形,物象是作者表情达意的外在赋形物。”[11]由此看来,物象与情意之间存在着物与理、特殊与一般、表达与被表达的关系,二者不同但想通,物象本身不是情意,却能表达情意,作者反思的不是“鸡蛋香油”,但正是通过“鸡蛋香油”来反思的,“鸡蛋香油”的文化张力在读者头脑中形成“老王”和“我”的强烈对比。

表3:二者对比信息表

这样的对比,对于“不直而失节”中“直”的含义就不难理解了,“直”——一个人对另一个人心灵的完全敞开和情感的全部给予,那么,作品中的二人“谁直”“谁不直”的问题也就一清二楚了,自此,我想“愧怍”内涵理解的答案也就无需回答了。

“鸡蛋香油”像一面镜子,既照出了知识分子与小人物交往中其灵魂深处存在的“不直而失节”的弱点,也照出了作者痛切的自我反思,更照出了教学“愧怍”的方法路径。至此,我们是否可以这样说:不弄懂“鸡蛋香油”的文化意蕴,就根本无法真正懂得“老王”。

第一,学生综合评价模型构建。学生综合评价模型的构建不再完全依靠教育学领域专家,而要联结多领域专家共同构建一套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为基础,适应时代发展、共识性与可解释性较强、灵活性较高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模型。

第二,多场域多模态的数据采集。新范式下,数据采集方式、数据来源、数据模态等方面有了根本性的改变。数据采集方式方面,突破传统调查、填报为主的采集方式,转向基于教育信息化基础数据汇聚,走向伴随式数据采集为主的趋势。数据来源方面,不再局限于学校场景,而是延伸至对学生发展至关重要的家庭、社区、科技馆等多种典型场域。数据模态方面,除了文本数据以外,还能够采集包括音频、视频、图像、生理信号等多模态数据。

第三,多模态数据智能分析。通过分析旨在将多模态数据指标与学生发展特征建立关联映射关系。面对复杂的、非结构化的多模态数据,首先要做的就是对其进行包括缺失值处理、无效数据剔除等工作;然后依据评价理论模型,通过特征变量提取等方法提取特征,构建综合评价的各指标与不同模态学生表现性数据特征的映射关系。

——郑勤华,《中国教育报》2022 年07 月13 日04 版

猜你喜欢

事理香油物象
阐释现象 揭示事理——说明文写作六步曲
物象几何——新艺美固整木展厅
如何与物象相处
语 丝
记叙文构思之“物象法”
武术文化中“物象与兴象”的博弈
桃山香油 传承百年味道
摩擦法鉴定香油
香油和醋
顾客们心口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