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液体物料的输送》教学设计

2022-09-19顾莉洁

化工设计通讯 2022年8期
关键词:离心泵液体教学

顾莉洁

(江苏省徐州医药高等职业学校,江苏徐州 221116)

1 教学分析

依据药品生产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学生能够熟悉制药设备,掌握制药合成所必须的化工单元操作。《制药设备及化工单元操作》正是达到此目标的专业核心课程。这门课也是学生学习后续专业课程的基础。本门课程要求理论实践一体化,在教学中理论以必需、够用为度;强化应用、培养技能;突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因此,对教材内容进行了优化整合,结合学校实际情况,设计了针对性实训项目。本次学习单元为液体物料的输送,这一项目是学习后续单元操作的基础,离开了它将无法进行其他的单元操作,更无法进行制药化工生产。本项目分三个子项目完成。子项目一:液体物料离心泵输送;子项目二:液体物料真空输送;子项目三:液体物料高位槽输送。

职业学校的学生文化基础薄弱,对理论学习兴趣不大,学习积极性不高;但学生活泼好动,热情容易被激发。所授课的班级学生是三年级的学生。全班46名学生,其中男生3名,女生43名。学生毕业后主要进入化学制药企业从事制药生产和管理。

在知识储备上看,学生学过了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等专业基础课,已具备了化工管路、流体力学的理论知识,但知识的底子还较薄弱。从学习能力上看,学生学习积极性较高,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不强,学习条理性不强,不能将前后知识有机联系。心理特点上学生对本门课程的学习有较浓厚兴趣,但学习自觉性不足。

因此在整个教学中始终以学生的活动贯穿整个教学,再辅以教师引领,师生共同努力完成任务。希望通过教学中教师的做中教,学生的做中学来讲清重点,突破难点。

2 教学知识点

1)能说出常见液体物料输送方式。

2)能区分不同类型的离心泵,能识别常见其他类型的泵。

3)熟悉离心泵的主要工作部件及其作用。

4)知道汽蚀现象,熟悉离心泵的安装高度。

5)熟悉离心泵主要性能参数与特性曲线。

6)知道气缚现象,理解离心泵的工作原理。

7)会对离心泵规范地开车、停车,能正常输送流体;会判断离心泵常见故障并正确处理。

8)认识水喷射真空泵的主要工作部件,认识真空系统的设备。

9)认识液体物料高位槽输送的主要设备。

10)会采用泵的方式、真空的方式、高位槽的方式输送液体物料,能正确处理操作中出现的不正常 现象。

11)建立安全、质量、环保的职业意识,养成规范操作、严谨求实的职业习惯,养成细致入微、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3 教学设计

本次教学坚持以素质为基础、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实训为手段、以学生为主体、突出能力目标的培养为原则进行设计。

3.1 设计理念

本门课程要求理论实践一体化,考虑到所带班级学生的特点:基础知识薄弱,尚缺乏良好的岗位精神、职业素养等因素。设计理念:以实用够用为原则,简化理论知识讲解,强化应用技能实训,突出理论实训结合,融教、学、做为一体。

3.2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①掌握离心泵的主要工作部件及其作用;掌握水喷射真空泵的主要工作部件。②认识真空系统的设备;认识液体物料高位槽输送的主要设备;熟悉实训车间设备布置、设备流程。③熟悉离心泵、真空泵的工作原理。④了解气缚现象。

能力目标:①能熟练应用离心泵输送液体物料;能熟练应用真空系统输送液体物料;能熟练应用高位槽输送液体物料。②能正确处理操作中出现的不正常现象。

素质目标:①激发学生竞争意识,培养团队协作的精神,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②明确努力的方向,树立远大的职业理想和信念。③培养学生安全生产、规范操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①主要工作部件及其作用。②输送液体物料的操作。③安全生产、规范操作的意识。

教学难点:操作中的不正常现象的处理。在教学中以学生的活动贯穿整个教学,再辅以教师引领,师生共同努力完成任务。

3.3 教法

在本次教学中,采用了情境教学、小组讨论探究、分组练习竞赛、多媒体课件演示等多种教学方法,来完成知识、技能的学习。其次,讲授新课时,采用多媒体课件演示,给学生在视觉上以冲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教学效果,使教学气氛始终处于活跃状态。教学中学生是主体,要让学生真正地参与教学,采用小组讨论,分组练习竞赛。课前在学习通上发布学习任务,要求学生课前收集资料,课上每一学习小组通过组内成员之间的交流讨论,确定完成项目的具体工作步骤,然后分组完成工作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和学生讨论交流、分工合作,最终完成工作任务,这样培养了学生关键能力和职业素养。最后对学生活动进行总结评价,让学生体验到完成任务的喜悦,同时提出新的任务。希望学生学习中既动手、又动脑更用心。图1为教学方法设计。

图1 教学方法设计

3.4 学法

①看(看内容)、听(听讲)、思(动脑思考)、说(回答问题)。使学生运用最基本的学习方法,掌握知识点。

②自主探究学习:学生自己收集资料。进行汇报交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引导学生通过知识迁移和自主探究,确定项目实施步骤,在实际操作中掌握知识、运用知识,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③小组合作讨论练习:学生通过小组讨论,说出自己的想法,倾听别人的看法。出现问题时,可通过咨询老师,通过老师的引导讲解获取知识。在分组练习中鼓励学生互相交流、互相帮助、协作学习,从而培养团结协作的能力,也能锻炼与人交往的能力。图2为学习方法设计。

图2 学习方法设计

4 教学实施

下面以子项目一:液体物料离心泵输送为例,来看看具体教学实施过程。液体物料离心泵输送安排了6个学时,分两个学习任务完成:任务一为认识离心泵(2学时),任务二为液体物料离心泵输送(4学时)。图3为教学实施流程。

图3 教学实施流程

实施计划如下:

1)向学生明确学习任务,提出任务要求,明确学习目标;

当前的软件工程专业的教学目标应该是培养职业化的具备软件、硬件、网络等各学科综合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因此,软件专业的教学目标可以基于S-CDIO培养模式,将培养高层次、实用型、复合型的人才培养作为教学目标,同时强调培养学生扎实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强力的实践能力和理论应用能力。此外,还要引导学生时刻关注软件工程及相关行业的各种新技术,如大数据、云计算、VR等。通过明确教学目标,从而能够有针对性地设置课程体系和培养学生能力。

2)按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分成学习小组(能力强学生和能力弱的学生合理搭配;男生、女生尽量搭配;不熟悉的学生尽可能在一个组;性格不同的尽可能分到一个组);

3)学生进行前期准备工作,收集有关资料,课堂上进行汇报交流;

4)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学习,小组长负责管理组织本小组成员按时完成各项任务的实施和操作,此过程中每组以表格的形式将每个成员的工作态度和完成情况进行记录,以便更科学地管理;

5)每一组派出学生代表向同学和老师汇报任务的完成情况;

6)老师讲评各组完成情况,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和要求,评比出优胜组;

7)课后追踪。

首先,采用“情景教学”,在学习通上创设工作情景:恩华制药三厂现需将池子里的水送至10m高的凉水塔,水能自动地流上去吗?抓住学生对新知识的好奇心理,不失时机地提出学习任务:怎么送上去呢?这样既能使学生明确学习任务,又能让学生对学习内容充满兴趣,乐学、好问。学生按照学习能力,男女生搭配组成学习小组,按组领取工作任务,选择汇报专题,利用网络和图书馆资源收集相关资料。

到了课堂上,通过情景导入新课,每一学习小组派代表用海报的形式对专题进行汇报、交流。在学生汇报时对学生及时表扬、肯定。

接着用准备好的课件向学生展示离心泵的主要工作部件及其作用。给学生视觉上的冲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教学效果,节省教学时间。

通过设疑,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好奇心,使课堂气氛始终处于活跃的状态。

通过提问,让学生思考回答,老师再归纳,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是一个思考、认识、提高的过程,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用动画演示离心泵的工作原理,是一个吸液,排液的过程。此时提出前面的问题:为什么泵壳要作成截面积逐渐扩大的蜗牛壳形状?学生恍然大悟:在蜗壳中,由于流道的逐渐扩大流体的流速逐渐降低,这样才将部分动能转变为静压能,最后以较高的压力流入排出管道。不是把答案直接告诉学生而是让学生在学习中自己找到答案。特别强调离心泵在启动前,首先需在泵壳及其吸入管路中灌满液体。引出气缚现象。

让学生进行实物拆装,把书本知识转化为实物,把纸上谈兵转化为实践演练,通过实物的拆装,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设备的认识。

任务二:液体物料离心泵输送

学生光认识离心泵还不行,关键是要让学生会用离心泵输送液体物料。接下来进入任务二的学习。按以下步骤完成:

(1)提出任务如何把水池中的水送至10m高的凉水塔。

(2)确定实施步骤。每一学习小组通过组内成员之间的交流讨论、向老师咨询请教确定完成项目的具体工作步骤。老师巡视、指导、给出建议,老师扮演引领者的角色。并对难点部分给出离心泵操作中常见不正常现象的引导文,引导学生在实际操作时找出原因及处理措施,从而突破难点。

(3)学生分组实施。方案确定好后,学生分组实施方案,组长负责本小组的情况。在实施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调整实施方案,自己不能解决的向老师咨询。在学生分组实施过程中教师全程跟踪,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引导。在操作之前强调操作中的安全注意事项,并随时发现安全隐患及时解决。

学生把本小组的操作过程拍成视频,课后上传到学习通进行分享。

(4)学生学习成果汇报展示。各组派一名同学介绍本组练习的情况,汇报练习过程中遇到了什么问题、如何解决的、有些什么收获,并进行操作。其他同学指出操作中存在的问题。这既是展示过程也是学生再学习的过程。

(5)教师归纳总结、评价。根据学生练习情况、汇报情况进行归纳总结并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评价。学习过程评价方式更多元化、全面化,不仅考核学时知识掌握和技能掌握情况,还考察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表达能力,以及学习态度和创新精神等。评价不再是教师自己的事,学生也作为评价主体参与了评价,采用教师评价(60%)+互评(40%),得出每个学生项目效果总评分。

评出优胜小组。最后布置作业完成项目实训报告,给学生一小结反思的机会。引出下个项目任务:液体物料的输送除了用离心泵输送外,还可以用什么方法输送?

5 结语

教学过程采用“教、学、练、做”为一体的“做中教”的教学模式,把课堂搬进实训车间,在现场进行相关课程内容的讲解。按照实际生产车间,职场的实际情况进行岗位操作培训,从准备工作、生产操作、后处理、清场工作,体现生产过程的系统化和完整性,突出岗位的操作技能。边讲边练,讲练结合,并配合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锻炼学生动手操作和工程实践能力。

将课程的教学内容设计成若干个工作任务,以工作任务为中心引出相关专业知识;以化工生产运行过程为基础,开展化工单元操作教学。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主体、学生主导作用,教师、学生有机结合,做到人尽其才;充分利用教材、实训基地、图书馆、网络等教学资源,做到物尽其用。对接化学药物合成岗位需求,将岗位规范、行业规范引入教学,着力培养学生安全、质量、环保的职业意识,规范操作、严谨求实的职业习惯,为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奠定良好的基础。

在教学中积极改进教学方法,按照学生认知规律和特点,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设了工作情景,把学生放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通过实践来获得“怎么做”和“怎么做得更好”的经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实现课程教学目标。学生既掌握了知识,又学到了技能,同时也获得了成就感。

猜你喜欢

离心泵液体教学
离心泵在线监控及故障诊断系统研究
轴冷节能双吸离心泵性能优化分析
液体小“桥”
『液体的压强』知识巩固
离心泵流场外特性及激励数值计算
变工况下离心泵性能研究
液体压强由谁定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层层叠叠的液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