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脊柱站立位数字X 线摄影与仰卧位磁共振成像矢状面影像学参数之间的差异及相关性
2022-09-19张煜楠
张煜楠
天津市北辰医院 (天津 300400)
脊柱退行性疾病也被称为骨性关节炎,好发于中老年人群。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脊柱呈进行性老化、退化,从而导致脊柱退行性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后纵韧带、前纵韧带、椎间盘等退变及骨质增生、椎间盘后凸等[1]。临床医师在治疗脊柱退行性疾病患者前,首先需准确鉴别脊柱的病理特点,据此制定不同的治疗方案,以最大限度改善患者预后。数字X 线摄影(digital radiography,DR)是诊断脊柱疾病的常规方法,扫描范围广,但分辨力较低。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作为一种较新的影像学诊断方法,具有多方位成像、软组织分辨力高、无骨伪影等优势[2]。受脊柱长度影响,常规DR、MRI 只能对脊柱进行分段扫描,经软件处理或人工拼接后才能获得全脊柱图像。但在实际扫描过程中,患者体位不同、照射投照不同、图像处理技术差异等均会影响图像观察的准确性[3]。基于此,本研究分析全脊柱站立位DR 与仰卧位MRI 矢状面影像学参数之间的差异及相关性,旨在为临床选取合适的方法进行脊柱疾病的诊断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55例退行性脊柱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男30例,女25例;年龄45~78岁,平均(63.51±3.81)岁。本研究已获得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审核批准,所有患者均自愿参与研究,且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纳入标准:入院后均接受全脊柱DR、MRI 检查,且检查的时间间隔不超过24 h;脊柱间歇性疼痛超过6个月;均经病理检查确诊;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伴脊柱恶性肿瘤;伴脊柱畸形、先天性脊柱侧弯等其他脊柱疾病;伴脊柱外伤、感染等疾病;既往有脊柱手术史;存在MRI检查禁忌证。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站立位DR及仰卧位MRI检查。
站立位DR:选择数字X 线摄影机(岛津,ZUD-L40D 型),并采用自动曝光控制系统;患者取站立位、侧位时,身体冠状面与探测器保持垂直状态,矢状面与探测器保持平行状态,双手屈曲,放松肩膀;辅助摄影架标尺距离患者2~3 cm,依据患者身高进行2~3 次曝光;采集图像后,在DR采集工作站进行图像分析,并对扫描图像进行半自动无缝拼接。
仰卧位MRI:使用Siemens Skyra 1.5T 磁共振扫描仪,选择头颈正交16通道线圈、脊柱5通道相控阵线圈;患者取仰卧位,检查时头部先进入扫描仪,采用total spine 序列,设置T2WI 矢状位扫描参数(TR为3 000 ms,TE为120 ms,层厚为4 mm,层间距为0.4 mm,回波链长度为4,FOV为200 mm×370 mm,矩阵为200×294,激励次数为2),以脊髓为中心,分颈胸椎段、腰骶椎段两个部位进行扫描;将扫描图像传输至MRI 工作站,采用后处理软件半自动无缝拼接扫描图像。
以上检查均由2名高年资的影像学医师(临床工作时间超过10年)采用独立、双盲法进行阅片。
1.3 观察指标
脊柱图像质量:采用5分法评价两种检查方式的图像质量,5分为所呈现的图像细节、结构均清晰,无伪影出现,椎体、脊髓显示连续,无缺失,可用于临床诊断;4分为图像成像清晰,轻微伪影,椎体、脊髓显示较好,不影响临床诊断;3分为部分图像成像较为模糊,有伪影,可显示椎体、脊髓的主要节段,尚可辅助临床诊断;2分为图像成像较模糊,有伪影,难以辅助临床诊断;1分为图像出现明显伪影,难以辅助临床诊断。
椎体显示质量:优为图像拼接部位无椎体重影或缺失,椎体无移位,可进行临床诊断及测量;良为图像拼接部位的椎体存在重影,但不明显,或拼接水平部位有移位,但能进行疾病诊断;差为图像拼接部位的椎体充盈较为明显,或拼接水平部位的移位较为明显,难以进行疾病诊断。
矢状面参数:在正中矢状位图像上进行测量,CL 为C2与C7下终板之间的夹角;TK 为T4上终板与T12下终板之间的夹角;LL 为L1与S1上终板之间的夹角;SS 为S1终板与水平线的夹角;SVA 为经C7椎体中心所做的铅垂线与S1后上缘的水平距离,正值表示铅垂线落在S1后上缘前方,负值表示铅垂线落在S1后上缘后方。
分析全脊柱站立位DR 与仰卧位MRI 图像矢状面测量参数CL、TK、LL、SS、SVA 之间的相关性。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图像质量
全脊柱仰卧位MRI 的图像质量评分为(4.83±0.21)分,高于站立位DR 的(4.01±0.5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667,P<0.05)。
2.2 椎体显示质量
经内置软件半自动拼接、手工微调后,所有图像均可清晰、完整地显示全脊柱、脊髓的解剖形态、病变部位及形态等。全脊柱仰卧位MRI、站立位DR 图像椎体显示质量优的占比分别为100.00%(55/55)、98.18%(54/55),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09,P>0.05)。
2.3 矢状面参数
全脊柱仰卧位MRI 图像矢状面参数CL、TK、LL 的测量值均低于站立位DR,SS、SVA 的测量值均高于站立位D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种检查方式的矢状面参数测量值比较(±s)
表1 两种检查方式的矢状面参数测量值比较(±s)
注:DR 为数字X 线摄影,MRI 为磁共振成像;CL 为C2与C7 下终板之间的夹角,TK 为T4 上终板与T12 下终板之间的夹角,LL 为L1 与S1 上终板之间的夹角,SS 为S1 终板与水平线的夹角,SVA 为经C7 椎体中心所做的铅垂线与S1 后上缘的水平距离
诊断技术 CL(°) TK(°) LL(°) SS(°) SVA(mm)DR 28.40±2.49 30.15±2.35 46.12±3.65 32.52±4.25 16.51±2.96 MRI 24.21±2.16 22.08±1.96 41.45±3.28 38.10±4.36 36.58±3.18 t 9.427 19.558 7.058 6.797 34.261 P<0.001 <0.001 <0.001 <0.001 <0.001
2.4 相关分析
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全脊柱站立位DR与仰卧位MRI 图像矢状面测量参数CL、TK、LL、SS、SVA 均成正相关(r=0.712、0.698、0.752、0.651、0.689,P<0.05)。
3 讨论
DR 是临床诊断脊柱疾病的常用方法,通过获取患者站立位脊柱分段图像,在扫描结束后采用图像拼接处理技术,从而获得完整的脊柱X 线正侧位图像[4-5]。但DR 检查有一定的辐射性,且成像效果较差,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图像显示质量。MRI 是目前临床用于诊断脊柱疾病的新型方法,具有无创,无骨性伪影,可全方位、多角度成像,扫描速度快,扫描范围广等优点,并可利用相控阵脊柱线圈将全脊柱分为颈胸段、腰骶段两个节段,故可清晰、完整地显示脊柱的结构、细节[6-7]。
本研究结果显示,全脊柱仰卧位MRI、站立位DR 图像椎体显示质量优的占比分别为100.00%、98.18%,表明MRI、DR 均可完整、清晰地显示全脊柱结构,提高脊柱疾病检出率。本研究结果还显示,全脊柱仰卧位MRI 的图像质量优于站立位D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与DR 比较,MRI 显示全脊柱的图像质量较好,伪影少,图像更加清晰。主要原因是DR 可能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图像重叠,图像质量较差,无法清晰显示椎管改变及椎体移位;而MRI 无骨性伪影,可清晰显示脊柱结构及相关细节,图像质量好。
目前,临床评估脊柱病变时,主要是根据X 线或MRI 所测量的脊柱曲度参数变化。脊柱曲度是评估脊柱生理结构形态的主要指标,并能反映脊柱矢状面的平衡性。CL、TK、LL 是反映脊柱整体矢状位平衡状态的主要指标,SS 可反映腰骶部稳定性,其参数变化直接影响LL 值。当腰骶部将脊柱承受重力传递至骨盆环并出现不稳时,表现为SS值增大,L5椎体滑脱,导致患者出现腰痛,而采用仰卧位MRI 可评估腰骶部形态,并能进行SS 测量。SVA 是评价脊柱矢状面平衡的重要指标,亦能评价脊柱的总体功能状态,其参考值为5.0 cm,若SVA值发生变化,表明极可能发生了矢状面失衡[8]。因此,根据X 线或MRI 所测量的脊柱曲度参数变化,可为脊柱疾病的诊断提供依据。
本研究结果另显示,全脊柱仰卧位MRI 矢状面CL、TK、LL 测量值均低于站立位DR,SS、SVA均高于站立位D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种诊断技术图像参数的以上各测量值均成正相关(r>0,P<0.05),表明DR、MRI 在分析脊柱矢状面的平衡性方面有一定差异。主要原因为DR、MRI 分别是对重力、静息状态下的脊柱结构进行评价,如在行DR 检查时,患者需要采取站立位扫描,脊柱需要承受人体大部分负荷,此时DR 扫描获得的图像是人体在重力作用下所表现的脊柱,但在行MRI 诊断时,患者常采用仰卧位,此时MRI 主要显示静息状态下人体的脊柱形态,从而造成脊柱矢状面平衡性存在差异。胡绍勇等[9]的研究结果表明,站立位DR 与仰卧位MRI 测量SVA 值的相关系数仅为0.27,两者相关性不强,与本研究结果不符,原因可能是研究样本量、仪器、影像学医师诊断水平存在差异。
综上所述,全脊柱站立位DR、仰卧位MRI 诊断脊柱退行性病变的图像质量均合格,但两种检查方式的矢状面图像参数存在明显差异,在实际临床应用过程中,必要时应联合两种检查技术共同进行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