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物流业绿色发展水平测度
2022-09-19尚银斐初铭畅张晓芬
尚银斐,初铭畅,张晓芬
辽宁省物流业绿色发展水平测度
尚银斐1,初铭畅1,张晓芬2
(1.辽宁工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辽宁 锦州 121001;2. 沈阳理工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辽宁 沈阳 110159)
物流业一直被看作是制造污染的“重灾区”,因此实现物流业绿色发展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论文以辽宁省物流业作为研究对象,借鉴前人学者的研究成果,构建了以经济水平和环境质量为要素的物流业绿色发展水平测度指标体系。用辽宁省物流业2005—2019年的历史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利用CRITIC客观赋权法确定辽宁省物流业绿色发展的指标权重;再利用TOPSIS方法测度辽宁省物流业 2005—2019年的绿色发展水平。实证结果显示在辽宁省物流业绿色发展水平中,经济水平占主导地位,客运量重要性增强,且绿色发展呈现上升趋势。通过对辽宁省物流业绿色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可以为辽宁省物流业绿色发展提供参考依据,以此促进辽宁省物流业的进一步发展。
物流业;绿色发展水平;测度
可持续发展是一直被关注的一个热点话题,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国对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依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社会物流总额为300.1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3.5%。2021年第二季度,我国货物和服务净出口拉动GDP增长0.5%,扭转了第一季度向下拉动的态势,因此可以看出我国物流业的国民经济地位逐渐提升。
学者们对物流业绿色发展问题提出的各自的观点,为我国物流产业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近年来,辽宁省颁布了物流业绿色发展的相关文件和方案,使得物流业绿色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提升。在物流业与其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前提下,辽宁省构建绿色物流发展模式已迫在眉睫,既满足绿色发展也促进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基于此,本文以辽宁省物流业绿色发展现状为始点,构建辽宁省物流业绿色发展水平指标,用CRITIC和TOPSIS计算方法来测度辽宁省物流业绿色发展水平,为提高辽宁省物流业绿色发展水平提供理论基础,也为辽宁省物流企业的发展提供经验借鉴。
1 文献回顾
当前,物流业绿色发展问题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重视,研究成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许多学者从绿色物流方面对物流业绿色发展内涵进行阐述。钟聪儿[1](2021)认为绿色物流是在给顾客提供绿色商品和服务的同时实现物流过程的环保化;蒋鹏等[2](2018)认为绿色物流是以环境效益为目标,通过各种技术实施和规划物流活动;吴爱萍[3](2019)认为绿色物流是在满足顾客需求的前提下,对产品活动中的各环节进行绿色化。
(2)还有学者通过构建指标体系对物流业绿色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和测度。Wu等(2021)和LIU等(2021)[4-5]从环境、经济水平方面构建物流业绿色发展水平指标,测度物流业的绿色发展水平;除此之外,还有学者从创新、技术方面构建物流业绿色发展水平指标,测度物流业的绿色发展水平(陈小何[6],2020;龚雪[7],2020;张鹏等[8],2021);另有一些学者从创新和开放两个维度构建物流业绿色发展水平指标,测度物流业的绿色发展水平(朱翔宇[9],2021;刘明[10],2021)。
(3)物流业绿色发展还受许多影响因素的约束。部分学者关注到物流业绿色发展受经济发展水平、人力和技术等方面的影响。YAO等[11](2021)认为经济水平、地理位置和技术对物流业绿色发展水平有正向影响;ZHANG等[12](2020)认为经济发展水平、技术和人力是影响物流业绿色发展的重要原因;ZENG等[13](2021)认为能源也是影响物流业绿色发展的重要原因;李永峰[14](2021)认为物流环境、创新理念、新技术的研发应用等也是影响物流业高质量发展的因素。
综上所述,已有学者对物流业绿色发展概念、指标体系构建和影响因素等方面开展了多角度的研究,但仍存在以下不足:(1)学者们主要是以物流行业为研究对象,缺乏对同一区域对比分析的相关研究;(2)本文采用一种新的指标评价方法对物流业绿色发展水平进行测度;(3)通过梳理相关文献发现目前尚无学者对辽宁省物流业绿色发展水平进行测度。
2 辽宁省物流业绿色发展指标体系
构建
2.1 指标选取
物流业绿色发展是一个较为丰富的概念,它既与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水平等环境因素有关,又受到经济效益等因素的制约。方应波[15](2021)在我国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综述一文中,提到目前学者们对绿色发展评价维度前两位为经济水平和环境质量。因此,本文从经济水平和环境质量两个维度构建辽宁省物流业绿色发展水平,在此基础上本文借鉴学者林双娇等[16](2021)、曹允春等[17](2020)、李娟等[18](2019)和胡海等[19](2020)的研究,环境质量维度设能源消耗、排放水平和公路里程3个二级指标,经济水平维度设行业发展规模和发展水平2个二级指标。在众多文献的基础上,根据二级指标下设15个三级指标,指标体系构建如表1所示。
表1 辽宁省物流业绿色发展指标体系构建表
一级测量指标二级测量指标三级指标方向表示 经济水平行业发展规模快递量/万件+A11 货物周转量/亿吨公里+A12 旅客周转量/亿人公里+A13 货运量/万吨+A14 客运量/万吨+A15 港口货物吞吐量/万吨+A16 行业发展水平物流业从业人员/万人+A21 物流业增加值/亿元+A22 海关进出口贸易总额/亿美元+A23 物流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A24 环境质量能源消耗物流业能源消耗量/万吨标准煤-A31 物流业能源消耗量占全省能源消耗量比重/%-A32 排放水平物流业CO2排放量/万吨-A32 物流业CO2排放量占全省能源消耗量比重/%-A33 公路通车里程公路通车里程/公里-A34
行业发展规模下设快递量、旅客周转量、客运量、货运量、港口货物吞吐量和货物周转量6个三级指标,以此来代表辽宁省物流业行业规模。
行业发展水平下设物流业从业人员、物流业增加值、物流业固定资产投资和海关进出口贸易总额4个三级指标,测量辽宁省物流行业发展水平。
能源消耗下设物流业能源消耗量和物流业能源消耗量占全省能源消耗量比重2个指标,将能源消耗量换算成万吨标准煤,用于测度辽宁省物流业的能源消耗情况。
排放水平下设物流业CO2排放量和物流业CO2排放量占全省能源消耗量比重两个指标,用于测量辽宁省物流业污染情况。
2.2 数据来源
国家统计局从2006年开始发布《中国第三产业统计年鉴》,把物流业单独作为一个类别进行分析,根据往年的统计数据分析,发现交通运输、邮政及仓储业占据物流业83%以上的份额,较大程度上可以反映物流业的发展状况,且目前学者们主要利用交通运输业、邮政业及仓储业的统计数据来替代物流业的统计数据。因此,本文借鉴学者们已有的数据来源,选取辽宁省2005-2019年交通运输业、邮政业及仓储业的统计数据对辽宁省物流业绿色发展水平进行测度。数据主要来自《辽宁统计年鉴》、《辽宁省统计公报》、《中国第三产业统计年鉴》、《中国能源统计年鉴》和IPCC公布的《碳排放系数指南》。其中,CO2排放量和各类能源消耗量数据是在辽宁省物流业能源的使用基础上,根据IPCC公布的《碳排放系数指南》和《中国能源统计年鉴》各类型能源的折算标准煤系数计算得到,即各种能源使用量乘各自相对应能源的CO2排放系数和各类型能源的折算标准煤系数相加,得到每年的总CO2排放量和能源消耗量。CO2排放系数表和各类型能源的折算标准煤系数表如表2所示。
表2 CO排放系数和各类型能源的折算标准煤系数表
能源名称CO2排放系数各类型能源的折算标准煤系数 原煤1.9003 kg/kg0.7413千克标准煤/kg 焦炭2.8604 g/kg0.9714千克标准煤/kg 原油3.0202 kg/kg1.4286千克标准煤/kg 汽油2.9251 kg/kg1.4714千克标准煤/kg 煤油3.0179 kg/kg1.4714千克标准煤/kg 柴油3.0959 kg/kg1.4571千克标准煤/kg 燃料油3.1705 kg/kg1.4286千克标准煤/kg 油田天然气2.1622 kg/m31.3300千克标准煤/m3 电力0.9439 kg/kWh0.1229千克标准煤/kWh
2.3 测度方法
学者们对物流业绿色发展水平评价时主要使用熵权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和DEA方法,本文采用CRITIC客观赋权法和TOPSIS方法对辽宁省物流业绿色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具体步骤如下。
2.3.1 CRITIC客观赋权法
(1)无量纲化处理
为了消除因为量纲不同对指标评价结果的影响,需要对评价指标做归一化处理,转变成无数量级差别和无量纲的标准值。指标的特性分为两类:对于正向指标,指标值“越大越好”和对于逆向指标,指标值“越小越好”。本文选取的15个三级指标中,有10个正向指标,5个逆向指标。原始数据指标按式(1)进行归一化处理。
(2)计算冲突性
使用相关系数来表示指标间的相关性,与其他指标的相关性越强,则该指标就与其他指标的冲突性越小,反映出相同的信息越多,所能体现的评价内容就越有重复之处,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该指标的评价强度,应该减少对该指标分配的权重。因此,用相关系数计算指标间的冲突性,如式(2)所示。
式中:r表示评价指标和之间的相关系数。
(3)信息量计算
由于指标的冲突性和指标间的对比强度,构建包括2种信息的指标C,则第项指标所包括的信息量如式(3)所示。
式中:C为指标的标准差,C越大,第个指标包括的信息量越大,指标的相对重要性越大;s为第j个指标的标准差。
(4)指标权重
计算辽宁省绿色发展水平各项指标的权重,第个指标的客观权重w如式(4)所示。
2.3.2 TOPSIS方法
TOPSIS模型是依据理想化目标和评价对象的详尽程度进行排列的一种评价方法,通过测量指标体系和最劣解、最优解的距离进行排序。用CRITIC计算权重和TOPSIS进行评价互相结合有利于解决传统TOPSIS无法反应评价指标间相关性和重要度的缺点[20]。
(1)计算加权矩阵
式中:z=A*ω,A为归一化后的数据,为第j项指标的综合权重。
(2)确定正负理想解
(3)计算各指标与+和z-的距离D+和D-。
(4)计算各指标体系与最优方案的C
3 测度过程及结果
3.1 测度过程
根据公式(1)~(4),利用CRITIC客观赋权法,运用SPSS软件对辽宁省物流业各项指标权重进行计算,结果如下表3所示。
表3 辽宁省物流业绿色发展各权重计算结果
一级测量指标二级测量指标三级指标权重合计 经济水平行业发展规模快递量/万件0.10320.5899 货物周转量/亿吨公里0.0847 旅客周转量/亿人公里0.0710 货运量/万吨0.1076 客运量/万吨0.1220 港口货物吞吐量/万吨0.1014 行业发展水平物流业增加值/亿元0.09270.3868 物流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0.0882 海关进出口贸易总额/:亿美元0.0964 物流业从业人员/万人0.1095 环境质量能源消耗物流业能源消耗量/万吨标准煤0.00250.0062 物流业能源消耗量占全省能源消耗量比重/%0.0037 排放水平物流业CO2排放量/万吨0.00650.0109 物流业CO2排放量占全省CO2排放量比重/%0.0044 公路通车里程公路通车里程/公里0.00630.0063
根据公式(5)~(10),利用TOPSIS计算辽宁省物流业绿色发展水平综合得分并进行排名,结果如表4和图1所示。
3.2 结果分析
3.2.1 辽宁省物流业绿色发展权重结果分析
从表3中可以看出,经济水平的权重总和为0.9767,环境质量的权重总和为0.023 4。
根据辽宁省物流业绿色发展权重计算结果可知,在2005—2019年间,对比辽宁省物流业经济水平和环境质量的指标发现权重变化差异较大,在该时间内,辽宁省物流业的经济水平增幅较大,是辽宁省物流业绿色发展中的相对重要指标。其中,经济水平指标中行业发展水平的权重为0.386 8,小于行业发展规模权重0.589 9,表明在辽宁省物流业的经济水平中,行业发展规模为主要评价因素,从而说明了辽宁省物流业行业发展规模越大,物流业运转状况越好,为辽宁省的经济增长动力。环境质量指标中能源消耗量权重为0.006 2,小于排放水平权重0.010 9,而公路通车里程权重为0.006 3,表明辽宁省物流业在绿色发展过程中,更关注CO2排放量这一因素。从而体现出辽宁省物流业CO2排放量越低,使用的能源越清洁,有利于辽宁省物流业的绿色发展。物流业的绿色发展离不开包装、运输等内容,在各个环节中CO2排放量和能源消耗是不可忽视的因素,因此,在物流业的发展中,应该重点关注这两项指标。
表4 辽宁省物流业绿色发展水平表
年份正理想解距离D+负理想解距离D-相对接近度排名 20053.0550.4220.12115 20062.8340.4920.14814 20072.5950.6660.20413 20082.2891.0640.31712 20092.2771.1220.3311 20102.1421.4250.410 20111.781.6530.4829 20121.6041.9220.5458 20131.3292.220.6256 20141.1512.4030.6764 20151.3941.9650.5857 20161.1162.3010.6735 20171.0132.4190.7053 20180.9862.4630.7142 20190.5533.0330.8461
图1 2005—2019年辽宁省年度物流业绿色发展水平图
3.2.2 辽宁省物流业绿色发展水平分析
从图1中可以看出,辽宁省物流业绿色发展水平总体呈现前期上升、中期波动到后期上升的情况。以2014年为分界点,具体表现为2005—2014年呈现上升趋势;2014—2015年呈现下降趋势;2015—2019又呈现上升趋势,从2014年的0.676增长至2019年的0.846。其中,2014—2015年物流业绿色发展水平下降的原因考虑是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增加以及能源使用率比其他年份较低造成的。总体来说,辽宁省物流业绿色发展水平呈上升趋势,考虑原因可能是辽宁省政府对于绿色发展要求的不断提高,使得辽宁省物流行业规模迅速扩大,行业分工更加细致,加快了节约资源、技术进步等对辽宁省物流业绿色发展提供重要积极影响因素的发展,也加快了辽宁省物流业的发展步伐。
4 结论
本文以辽宁省物流业为研究对象,构建辽宁省物流业绿色发展的指标体系,根据权重计算结果和绿色发展水平综合得分,得出以下结论。
(1)经济水平占主导,客运量最重要
在辽宁省物流业绿色发展过程中,经济水平的作用强于环境质量,两个一级指标的权重比值为9∶1。在环境质量指标中,物流业CO2排放量和能源消耗权重较大,为环境质量指标的重要内容,表明在仅仅考虑环境质量中,辽宁省能源结构调整及优化比较明显,是辽宁省物流业绿色发展的重要指标;在经济水平指标中,行业发展规模指标权重大约为行业发展水平指标权重的1.52倍,表明辽宁省2005—2019年行业规模扩展速度较大,同时快递量和客运量为主要经济水平指标,展现了快递量和客运量的绿色发展在辽宁省物流业整体的绿色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2)绿色发展呈现上升趋势
在2005—2019年,辽宁省物流业绿色发展水平呈上升趋势。在2010年前后物流业绿色发展水平较低的原因可能是环境质量占据主导作用;2010—2014年辽宁省物流业增速较快,为辽宁省物流业的主要提升时期,考虑原因为经济水平为主要内容,带动辽宁省物流业绿色发展水平迅速提升;2014—2015年有一定的停滞现象,2015年以后恢复上升趋势,表明辽宁省物流业绿色发展过程中,有明显的瓶颈期。因此,我们认为在现有的物流业绿色发展基础上,保持原有的发展水平,解决瓶颈问题,实现经济和环境效益的相统一,是实现辽宁省物流业绿色发展的基本方案。
[1] 钟聪儿. 低碳视角下发展绿色物流的思考[J]. 物流技术, 2021, 40(3): 38-41.
[2] 蒋鹏, 刘广东. 绿色物流发展的关键因素—基于辽宁省的实证研究[J]. 生态经济, 2018(7): 137-143.
[3] 吴爱萍. 中国物流发展历程及其演变—基于绿色发展理念[J]. 价格月刊, 2019(4): 59-62.
[4] WU P J, XUE J T. Evaluation of Regional Green Logistics Development: A Case Study of the Huaihe River Ecological Economic Belt[J]. Journal of Innovation and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2021, 8(1): 1-8.
[5] LIU Z Y, XUE J Y. Research on the Evaluation and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Environmental Logistics in Hebei Province[J]. E3S Web of Conferences, 2021, 253: 1-5.
[6] 程小何. 物流企业绿色发展水平评价研究[D]. 安庆: 安庆师范大学, 2020.
[7] 龚雪, 夏银. 中国物流业全要素生产率实证研究[J]. 南京财经大学学报, 2020(5): 56-67.
[8] 张鹏, 周恩毅, 卞俊松. 快递业绿色物流生态系统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贡献度测度研究[J]. 工业工程与管理, 2021, 26(5): 100-106.
[9] 朱翔宇. 我国物流业高质量发展评价与预测研究[D]. 北京: 北京邮电大学, 2021.
[10] 刘明. 物流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基于283个地级以上城市的实证分析[J]. 中国流通经济, 2021, 35(9): 22-31.
[11] YAO X, CHENG Y Y, ZHOU L, et al. Green efficiency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the logistics industry in China:based on a kind of machine learning methods [J]. Annals of Operations Research, 2020, 308: 727-752.
[12] ZHANG C M. Research on the Economical Influence of the Difference of Regional Logistics Developing Level in China[J]. Journal of Industrial Integration and Management, 2020, 5(2): 205-223.
[13] ZENG F X. Research on Carbon Emission Scale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Green Logistics Industry in Jiangsu, Zhejiang and Shanghai[J]. E3S Web of Conferences, 2021, 248: 1-4.
[14] 李永峰. 电子商务环境下推动物流业高质量发展的策略研究[J]. 中国集体经济, 2021(21): 123-124.
[15] 方应波. 我国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综述—基于文献计量与社会网络分析[J]. 科技管理研究, 2021, 41(18): 73-79.
[16] 林双娇, 王健. 中国物流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及其收敛性研究[J]. 统计与决策, 2021, 37(8): 9-14.
[17] 曹允春, 李彤, 林浩楠. 我国区域物流业高质量发展实现路径—基于中国31个省市区的实证分析[J]. 商业研究, 2020(12): 66-74.
[18] 李娟, 王琴梅. 我国西部地区物流业发展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物流业效率视角[J].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20, 20(2): 82-93.
[19] 胡海, 王军丽, 王遥飞, 等. 基于指标比较分析的武汉物流高质量发展策略研究[J]. 物流工程与管理, 2020, 42(1): 6-8, 3.
[20] 傅为忠, 储刘平. 长三角一体化视角下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评价研究:基于改进的CRITIC- 熵权法组合权重的TOPSIS评价模型[J]. 工业技术经济, 2020, 39(9): 145-152.
Measurement of Green Development Level of Logistics Industry in Liaoning Province
SHANG Yin-fei1, CHU Ming-Chang1, ZHANG Xiao-Fen2
(1.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Jinzhou 121001, China; 2.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Sheny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henyang 110159, China)
The logistics industry has always been regarded as the “worst-hit area” of the pollution manufacturing, so realizing the green development of the logistics industry is the key to achiev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First of all, the logistics industry of Liaoning Province is taken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e research results of previous scholars drawn on, the index system of green development level with economic level and environmental quality is constructed. The historical data from 2005 to 2019 to determine the index weight by CRITIC and TOPSIS to measure the green development level of logistics industry from 2005 to 2019. The empirical results show that in the green development level of the logistics industry in Liaoning Province, the economic level dominates, the importance of passenger transport volume is enhanced, and the green development shows an upward trend. By measuring the green development level of logistics industry in Liaoning Province, it can provide a reference basis for the green development of logistics industry in Liaoning Province, so as to promote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logistics industry in Liaoning Province.
logistics industry; green development level; measurement
10.15916/j.issn1674-3261.2022.04.011
F250
A
1674-3261(2022)04-0264-06
2022-01-13
辽宁省教育厅服务地方项目(JWF202015401);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L21AJY013)
尚银斐(1997-),女,河南嵩县人,硕士生。
初铭畅(1970-),女,山东文登人,教授,硕士。
责任编辑:陈 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