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D对多囊卵巢综合征女性生育能力的影响
2022-09-19吴景丽李月李婕娜
李 燕 吴景丽 曹 丹 李月 李婕娜
山东省菏泽市立医院妇科,山东菏泽 274000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是最常见的内分泌失调疾病,发病率高达10%,患者出现内分泌失调、排卵障碍、肥胖及胰岛素抵抗等代谢综合征等。维生素D 是一种类固醇激素,对钙和骨代谢有影响,25-羟基维生素D 下降与多种疾病相关,包括肥胖、代谢紊乱、性腺功能减退、PCOS 和女性生育能力下降。最近的一项荟萃分析评估了2700 名不孕妇女的生育结局,发现良好的妊娠结局与充足的维生素D 状况有显著的相关性。据推测,维生素D作用于卵泡,可能改善卵母细胞质量,具体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旨在分析维生素D 对PCOS 不孕女性生育结局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12月至2021年5月菏泽市立医院妇产科收治的25-羟基维生素D 水平<20 ng/L 的270例不孕女性为研究对象,其中PCOS 患者150 例,非PCOS 女性120 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维生素D 组与安慰剂组,各135 例。维生素D 组研究对象根据是否患有PCOS 分为A 组(是,n=75)与B 组(否,n=60),安慰剂组研究对象根据是否患有PCOS 分为C 组(是,n=75)与D 组(否,n=60)。A 组与C 组研究对象的年龄、体重指数及25-羟基维生素D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1),具有可比性。B 组与D 组研究对象的年龄、体重指数及25-羟基维生素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2),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PCOS 患者符合鹿特丹PCOS 诊断标准:必须有月经稀发或闭经,合并高雄激素血症或排卵障碍;②非PCOS 女性选取标准:不明原因不孕的健康女性;③均未行卵巢手术或放化疗。排除标准:①卵巢早衰及内分泌疾病;②3 个月内行促排卵及激素治疗;③合并严重心、肺、肾功能障碍者。本研究中所有患者均通过菏泽市立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并征求所有研究参与者的知情同意。
表1 A 组与C 组研究对象一般资料的比较(±s)
表2 B 组与D 组研究对象一般资料的比较(±s)
1.2 方法
维生素D 组研究对象口服维生素D滴剂(青岛双鲸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12293,规格:400 U/粒,60 粒/瓶)2000 U/d;安慰剂组研究对象口服无维生素D 的油性滴剂 (菏泽市立医院自制,性味、外观、质地与维生素D 油滴相近)50 滴/d,均治疗12 周。治疗后月经周期第3 天开始促排卵治疗,连续3 个促排卵周期,方法为口服枸橼酸氯米芬(上海衡山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号:180801,规格:50 mg/粒,20粒/盒)50 mg/d,连用5 d,卵泡发育至18 mm 时给予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丽珠集团丽珠制药厂,生产批号:201904,规格:2000 U)10 000 U 肌内注射,并指导同房,排卵后均口服地屈孕酮(Abbott Biologicals BV,生产批号:362711,规格:10 mg/粒,20 粒/盒)10 mg/次,2 次/d,连用14 d 进行黄体支持,排卵后14 d 随访了解是否妊娠及其最终的妊娠结局。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收集PCOS 和非PCOS 研究对象的基础血液样本,于空腹上午8:00 至9:00 测量25-羟基维生素D、卵泡刺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抗苗勒管激素(anti-mullerian hormone,AMH)、硫酸脱氢表雄酮(dehydroepiandrosterone sulfate,DHEAS)及雌二醇水平。观察A 组与C 组研究对象治疗后内分泌激素水平变化,观察B 组与D 组研究对象内分泌激素水平变化。比较A 组和C 组研究对象的月经恢复、排卵及妊娠情况。指标均采用迈瑞6000 全自动化学发光法测定。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A 组与C 组研究对象内分泌激素水平的比较
A 组研究对象的25-羟基维生素D、FSH、DHEAS水平均高于C 组,LH/FSH 低于C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研究对象的LH、AMH、雌二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3)。
表3 A 组与C 组研究对象内分泌激素水平的比较(±s)
2.2 B 组与D 组研究对象内分泌激素水平的比较
B 组研究对象的25-羟基维生素D 水平高于D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研究对象的FSH、LH、LH/FSH、AMH、雌二醇、DHEAS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4)。
表4 B 组与D 组研究对象内分泌激素水平的比较(±s)
2.3 A 组与C 组研究对象月经恢复、排卵及妊娠情况的比较
A 组研究对象的月经恢复率、排卵率均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研究对象的妊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5)。
表5 A 组与C 组研究对象月经恢复、排卵及妊娠情况的比较[n(%)]
3 讨论
尽管多数研究指出维生素D 缺乏与肥胖、代谢紊乱和排卵障碍有关,但目前支持女性生育能力指标的研究较少,本研究旨在研究PCOS 女性中维生素D 对AMH 水平以及生殖相关的其他内分泌参数对生育能力的影响。
本研究显示,A 组研究对象的25-羟基维生素D、FSH 水平均高于C 组,LH/FSH 低于C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 组与D 组研究对象的FSH、LH、LH/FSH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OS患者下丘脑-垂体-卵巢轴起着重要作用,LH 相对于FSH 释放的增加是由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分泌模式的紊乱引起。因此,许多PCOS 患者出现排卵障碍。据报道,维生素D 会改变卵泡刺激素的敏感性,这表明维生素D 在卵泡发育和黄素化中可能具有生理作用。在PCOS 模型大鼠中,维生素D 治疗后FSH 升高及LH 减少来增加正常卵泡数量,调节LH/FSH 比率来促进卵泡生成和卵泡发育。本研究的结果证明,PCOS 女性服用维生素D 可能对女性内分泌激素有改善,考虑维生素D 作用于卵泡,可能会提高卵母细胞质量。
本研究显示,A 组与C 组研究对象的AMH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 组与D 组研究对象的AMH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数研究表示PCOS 女性的AMH 水平更高,AMH 被认为是PCOS 重要的诊断和预后指标。一项前瞻性研究发现维生素D 对AMH 水平有积极影响。与本研究相反,本临床数据显示维生素D 对AMH 水平没有显著影响,考虑维生素D 可能会增加健康女性的AMH 水平,但会降低PCOS 女性的AMH 水平。
本研究还显示,A 组研究对象的月经恢复率、排卵率均高于C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 组与C 组研究对象的妊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系统综述和荟萃分析显示维生素D 充足的女性有更多阳性妊娠试验及临床妊娠,与本研究一致,生理水平的维生素D 可能对PCOS 女性月经恢复及排卵有益。
综上所述,本临床试验研究维生素D 与生育力相关的替代参数,结果支持维生素D 可能对PCOS 女性的生育能力产生潜在积极的影响,为临床实践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