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益肾化湿颗粒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2022-11-04吴玲玲李彩蓉刘欣然

中国当代医药 2022年22期
关键词:介素肾功能肾病

吴玲玲 陈 勇 李彩蓉 刘欣然

1.湖北科技学院医学部,湖北咸宁 437100;2.湖北省咸宁市中心医院肾内科,湖北咸宁 437100

益肾化湿颗粒是一剂中成药,成分有人参、黄芪、白术、茯苓、泽泻、半夏、羌活、独活、防风、柴胡、黄连等,其中人参可大补元气,茯苓、泽泻可健脾利水,黄芪可利水消肿,白术可燥湿利水等。整方以人参和黄芪为君药,白术、茯苓、半夏及泽泻等药物为臣药,多药联合应用可有升阳补脾、益肾化湿和利水消肿等功效。益肾化湿颗粒具有抗炎、抗凋亡、调节免疫等功能。临床上可用于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慢性肾小球肾炎(chronic glomerulonephritis,CGN)、肾病综合征(nephrotic syndrome,NS)、膜性肾病(membranous nephropathy,MN)、过敏性紫癜性肾炎(henoch-schnlein purpura nephritis,HSPN)、狼疮性肾炎(lupus nephritis,LN)、尿毒症和胡桃夹综合征(nutcracker syndrome,NCS)等肾脏疾病。故本文对益肾化湿颗粒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1 益肾化湿颗粒的药理作用

1.1 抗炎作用

益肾化湿颗粒具有显著的抗炎作用。张敬等在脓毒症急性肾损伤动物模型中发现,益肾化湿颗粒可以下调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的表达水平。此外在IgA 肾病大鼠模型中发现益肾化湿颗粒可以保护IgA 肾病大鼠的肾功能,其机制可能与调控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γ,PPARγ)/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信号通路有关。李惠等在临床研究中发现,益肾化湿颗粒联合用药对炎症因子血清黏连蛋白(fibronectin,FN)、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的表达有抑制作用,同样另一项临床研究发现益肾化湿颗粒联合用药可抑制炎症因子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IL-6 和TNF-α 的表达。

1.2 免疫调节作用

益肾化湿颗粒中的成分人参多糖、茯苓和黄芪等具有增强免疫的作用,在肾脏疾病中被广泛应用。有研究表明联合应用益肾化湿颗粒可以上调CD4和CD4/CD8的水平,下调CD8水平。黄绮秋等通过使用益肾化湿颗粒联合绷沙坦治疗慢性肾炎的研究发现,联合应用益肾化湿颗粒后CD3、CD4、CD4/CD8及CD8水平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单用缬沙坦组。上述研究表明联合应用益肾化湿颗粒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

1.3 抗凋亡作用

近期一项研究通过建立糖尿病肾损伤动物模型发现,益肾化湿颗粒对肾损伤的保护作用与抑制凋亡通路蛋白磷脂酰肌醇激酶-3(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s,PI3K)/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的活化密切相关。该研究发现应用益肾化湿颗粒后凋亡相关的PI3K、Bcl-2 相关X 蛋白(Bcl-2 associatal x protein,Bax) 以及半胱氨酸蛋白酶-3 的表达水平下降,Akt 磷酸化水平降低,而B 细胞淋巴瘤-2(B-cell lymphoma-2,BCL-2)的表达水平增高,同时益肾化湿颗粒治疗后糖尿病肾损伤动物模型的肾功能得到明显改善。

1.4 抗氧化应激作用

氧化应激与肾脏的发病密切相关,益肾化湿颗粒具有抗氧化应激的作用。一项meta 分析表明益肾化湿颗粒可以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的水平。另外益肾化湿颗粒在与骨化三醇合用时可以通过调节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SOD 和晚期蛋白氧化产物(advanced oxidation protein products,AOPPs)水平,来改善DN 患者的氧化应激状态。同样涂元宝等研究发现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益肾化湿颗粒可以下调氧化应激相关因子8-羟基脱氧鸟苷(8-hydroxy-2′-deoxyguanosine,8-OHDG)和MDA 水平,上调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和SOD 的水平。

2 益肾化湿颗粒的临床应用

2.1 DN

益肾化湿颗粒临床治疗DN 疗效显著。一项meta分析显示加用益肾化湿颗粒可以明显改善DN 患者的肾功能,减轻临床症状,延缓肾功能衰退。有研究发现益肾化湿颗粒联合雷公藤多苷片可以改善DN 患者的肾功能,减少药物不良反应。此外益肾化湿颗粒联合替米沙坦可以明显减轻早期DN 患者的症状及炎症反应,有效延缓病情,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同样益肾化湿颗粒联合舒洛地特治疗可以改善早期老年DN 患者血管内皮功能,有效缓解早期DN 的发展。另外近期一项临床研究发现益肾化湿颗粒合盐酸川芎嗪治疗DN 具有良好的降低血脂、保护肾功能作用。

2.2 CGN

益肾化湿颗粒在CGN 中效果显著,与保肾药物联合使用可以明显改善肾功能。一项meta 分析表明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类药物等常规西医治疗CGN 的基础上联合应用益肾化湿颗粒疗效显著。缬沙坦是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益肾化湿颗粒联合缬沙坦治疗CGN 患者,可以降低尿蛋白、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血清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血压等指标,降低不良反应;两药联合使用还可以抑制炎症因子CRP 和TNF-α 的表达,改善肾功能,提高CGN 患者免疫功能。此外氯沙坦钾联合益肾化湿颗粒可以促进CGN患者肾功能,降低炎症因子细胞介素-13、CRP、TNF-α水平,且安全性高。另外近期有研究报道,益肾化湿颗粒联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类药物贝那普利可以明显改善CGN 患者的肾功能,提升治疗效果。

2.3 NS

NS 是由多种病因引起肾小球基膜通透性增加,临床表现为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度水肿、高脂血症的一组临床症候群。吴玉霞将38 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9 例,糖皮质激素泼尼松片)和治疗组(19 例,糖皮质激素泼尼松片联合益肾化湿颗粒),治疗后治疗组24 h 尿蛋白、SCr、BUN 水平以及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血清白蛋白和总蛋白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样高杨等研究表明在糖皮质激素治疗肾病综合征的基础上加用益肾化湿颗粒疗效显著,较对照组(40 例,糖皮质激素)而言,观察组(40 例,糖皮质激素联合益肾化湿颗粒)不良反应发生率更少,肾功能指标改善幅度更大。

2.4 MN

MN 是肾病综合征的一种,常见于老年人。王莎莎研究表明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在颉沙坦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益肾化湿颗粒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效果,有效降低尿蛋白,提高生存质量。高杨等给与激素加免疫抑制剂(0.5 mg/kg 强的松加环磷酰胺)联合益肾化湿颗粒在提升血浆白蛋白、降低尿蛋白和改善肾功能等方面的疗效比激素加免疫抑制剂组更显著,且不良反应更少。

2.5 HSPN

在糖皮质激素治疗HSPN 的基础上加用益肾化湿颗粒效果显著。魏磊等将符合HSPN 诊断标准的患儿分为常规组和联合组,分别给予泼尼松和泼尼松联合益肾化湿颗粒,治疗8 周后,结果显示联合组的治疗有效率(95.24%)高于常规组的治疗有效率(82.54%),血清胱抑素C、尿β微球蛋白、24 h 尿微量白蛋白的等肾功能指标得到改善,白细胞介素-5、白细胞介素-10 和白细胞介素-17 水平均降低,IL-2和干扰素γ 水平均升高。

2.6 LN

LN 是系统性红斑狼疮常见的肾脏并发症。徐威等将符合LN 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8例,甲泼尼龙-环磷酰胺)和观察组(68 例,甲泼尼龙-环磷酰胺联合益肾化湿颗粒),两组均治疗6 个月,治疗后结果显示观察组免疫球蛋白G 和BUN、SCr、24 h 尿微量白蛋白等肾功能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补体C3、C4 明显高于对照组。

2.7 尿毒症

尿毒症是慢性肾衰竭的终末期。史添立等将尿毒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血液透析治疗,41 例)和治疗组(血液透析治疗联合益肾化湿颗粒,42 例),治疗后两组低密度脂蛋白、甲状旁腺素、CRP 和钙磷乘积均下降,治疗组下降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刘秀艳研究发现益肾化湿颗粒联合缬沙坦有利于保护尿毒症残存肾功能,同时降低炎症因子IL-6、TNF-α 和CRP 的水平。同样杨军等研究表明终末期肾病患者在腹膜透析的基础上联合应用益肾化湿颗粒,可以有效保护患者残存肾功能,改善微炎症状态。

2.8 NCS

左肾静脉受压导致出现血尿、蛋白尿和左腰腹痛等肾脏损伤的一系列临床表现时,称为NCS。刘艳等选取符合NCS 诊断标准的30 例患者,给予益肾化湿颗粒联合氯沙坦钾片,治疗3 个月后发现左肾瘀血得到明显改善,左肾静脉内径比值较小,尿红细胞含量减少。

3 总结

综上所述,益肾化湿颗粒具有抗炎、免疫调节、抗凋亡和抗氧化应激等药理作用。可用于CGN,也可在治疗DN、NS、MN、HSPN、LN、尿毒症和NCS 等肾脏疾病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益肾化湿颗粒(10 g/次,3 次/d,共8 周),不仅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效果,改善肾功能,并且联合用药时副作用明显减少。然而目前的研究方向基本集中在复方的研究,对于复方中单体的研究较少,并且对于益肾化湿颗粒治疗肾脏疾病的具体机制和靶点的研究并不深入,难以为临床用药提供合理的药理理论支撑。

猜你喜欢

介素肾功能肾病
预防肾病,维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心力衰竭患者白细胞介素6、CRP表达水平与预后的相关性探讨
中医怎样治肾病?
肾病防治莫入误区
“重女轻男”的肾病
吸烟对种植体周围炎患者龈沟液中白细胞介素-1β表达的影响
急诊输尿管镜解除梗阻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
慢性肾功能不全心电图分析
白细胞介素17在湿疹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同型半胱氨酸与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的相关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