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型写作教学的路径探究

2022-09-17杨静

读写月报(语文教育版) 2022年6期
关键词:监考支架目标

杨静

以语言文字为媒介的写作是人们表达情感、感知世界、感知自我的主要方式之一。中学语文教育中的写作教学,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心智发展、培养学生基本的写作能力。目前中学语文写作教学的基本现状是:多知识,少方法;多要求,缺过程。基于此,需要探寻写作教学的新路径,微型写作课程应运而生,成为合宜写作课程样式的选择之一。

一、何为微型写作

著名教育家王荣生先生指出:“大多数学生在写作上的困难通常都是局部‘梗阻’而非全体‘坏死’,因此,教师要改善学生的写作现状,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改善学生的写作并不需要面面俱到的写作知识,可以针对学生的关键困难选择必要的知识,就能够有效地改进学生的写作学习。”[1]经分析教育家与名师们对微型写作所做的研究,笔者对“微型写作”进行了归纳总结:微型写作是教师针对学生的具体真实的写作学情定位,以学生在写作上的需求为基础进行分析,给出有针对性的微型化目标,从而制定具体的写作教学内容,为学生构建写作的微型化情境后,提供必要的知识和具体明确的指引的写作形式。

二、微型写作教学的路径

微型写作教学是近年来我国在语文作文教学中基于序列化和活动化写作教学进行改良、补缺的新尝试,灵感来自美国微型写作课的基本理念,可以通过以下路径进行探索。

(一)依据学情确定微型写作教学目标

学情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动态的,会随学生的学习过程而产生变化。学情在不同的学习阶段所呈现出的状态不同,想要了解学生的写作状态和问题,就要对其作文样本和写作行为进行分析,然后确定写作教学的目标,组织相对应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克服困难。与传统课堂上向学生灌输面面俱到的、且高度系统化的写作知识不同,微型写作课堂注重学生在真实或拟真场景中所可能遭遇的、符合实际情况的写作问题,以此去建立一个完善的训练目标,并将目标进行细分,得到一个纯粹并且单一的微型目标。王荣生指出:“教师想通过教学指导‘变构’学生的写作知识状况,就必须针对学生的写作关键问题。一般而言,学生的写作问题不会太多,但即使有许多问题,为了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对于有些问题不妨暂时搁置,这样可以集中时间和精力解决当下突出的问题或核心问题。”[2]学生的写作能力从来都不是从零开始的,而是由“少”向“多”,由“不完善”到“较完善”的过程。中学生的写作能力水平低,主要因为其写作能力的部分缺少或者有误而非结构上的全面缺失。在一个特定的微型作文课中,教师们只需根据学生在实际写作中存在的某一个具体的缺失成分进行改变或弥补。经过有针对性的写作训练后,几乎每个层级的学生的写作能力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因此,分析“写作起点”,确定写作目标,根据动态的“写作状态”进行及时调整目标和对习得后的“写作结果”进行研判,在微型写作课程中显得尤为重要。

举个例子,不论在小学还是中学教育阶段,描写训练总是教师们的“心头好”,老师们习惯于将“描写要具体、生动”挂在嘴边,但对于如何才能写得具体生动却只字不提。在真实的写作课堂上,学生描写不具体、不生动的具体学情并不相同,笼统并抽象的要求与指导对解决这个问题毫无作用,找准学情最为关键。根据不同的学情找准一个训练点,确立一个核心目标,找到一条具体明确的写作路径,通过“阶梯式”地指导与训练,引导学生逐步实现描写从不精彩到精彩的蜕变。以郑桂华老师执教的“描写的奥秘”为例,说明如何依据学生写作实际确定教学目标。

授课伊始,郑桂华老师向学生出示了一幅图片,并请学生用文字描述。一名学生写道:“两只青头鸭子,在碧波荡漾的河水中结伴嬉戏。它们在初春的阳光下欢快地鸣叫着,在水上互相追逐,拍打着翅膀,激起了一片片珍珠般的水花。真是春江水暖鸭先知。”而另一位学生是这样写的:“一对鸭子在那水平如镜的水面荡漾着清澈的涟漪。它们悠然自得,不时探出头去找鱼,不时还会回头梳理一下身上的羽毛。它们悠闲地在湖面上游动,与湖面融为一体,形成一幅美好的美画。”第三个学生的描写也差不多,只是用了些诸如“淳朴自然、了无杂念、时间骤然停止”等词语。不难发现,他们三人的写作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很擅长使用修辞。然而,他们对画面中的真实事物如湖水、鸭子等却视而不见。教师询问后发现,全班40 个学生中居然有27 个同学只写到一个对象,没有写到湖水和鸭子。此时的教师清楚地了解到,这个班级的学生虽有很强的语言张力,但在描写上却没有切合实际,喜欢“想当然”。因此,教会学生“有什么就写什么”就成为郑桂华老师这堂写作课程的主要目的。

在另一个班执教时,学生则是直接写到:“两只浅黄色的小鸭在清澈的湖面上自由自在地游着,他们看上去很悠闲。”有的人甚至是这样写的:“这是一个湖泊,湖泊中有两只小鸭在玩耍。”显然,学生并不知道什么是写作,或者说只会简单地叙述。于是教师教会学生描写的三要素“有什么”“怎么样”“像什么”,并设计了四个训练环节,让学生不断练习。

由此可见,郑桂华老师指导课的教学目标是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的,整个写作教学都是顺着学生的习作样本展开,因此教师对于学生的指导也就更加具有针对性。上述两个课例给我们的启示就是目标不同,内容也不同,方法、步骤自然也会随之发生改变。但最关键的一个点就是要基于学生写作实际设计写作教学方案。

(二)联系生活实际创造微型写作情境

荣维东老师指出:“写作教学的主要目的应该是‘学生的真实生活应用与生命成长本身’,是具体语境下的表达交流,作文教学应该模拟或还原生活中各式各样、功能各异、目的不同的写的活动。”[3]微型写作课程应该与实际生活有着一定程度的关联,才能建立一个贴近学生的写作情景。比如,“举办世博会期间,有一位优秀的老师就针对这个创建了一个写作任务:在举办世博会的这段时间,上海政府发起了关于‘穿睡衣睡裤不能上街’的提议,假如你是一名世博会义务宣传员,请你写一篇遵循这个倡议的劝说性文章。”[4]写作是为了读者的写作,“每个写作的人都是写给某人看或为某人而写,不管他心目中的读者对象不明确到何等程度。”[5]因此,教师通过模拟现实生活创造微型写作情境、设计真实的写作任务十分重要。此外,联系生活实际创造微型写作情境还可以为学生提供写作内容的素材,如现场游戏、做实验、做动作等。以下是结合对微型写作教学相关内容的研究进行的写作活动设计:

活动的情境:请学生尽量屏住呼吸,写出屏息过程的感受。

知识内容:用语言通过对心理活动、具体动作与周围环境等的描写,将短暂的时间写充实。

教学过程:首先通过姚明灌篮的录像和《灌篮高手》流川枫进攻的视频进行对比,引导学生体会到动画中灌篮的时间与实际录像的时间不同,其原因是动画中增加了有关场外教练、观众、球员等的心理活动、神情与动作,以及周围环境的场景,从而得出如何将短暂的时间写充实的基本策略。接着最重要的环节——创造学生屏息的环境,在此教师的语言引导与将一个简单的屏息过程切割开来十分重要,因为在活动的过程中,老师不能为了活动而活动,而是要让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边体验边表达。通过老师的语言提示,运用之前所学知识,引导学生记忆容易遗忘的活动细节,如屏息前的内心想法,自己是如何为屏息做准备的,屏息时自己的动作,周围同伴的动作,与他们的不同,谁屏息得更长,屏息时自己有没有联想到以前或者以后的事,屏息完是否难受,有何表现,周围同学的表现与想法等等,这样就可以获取写作的素材。可见,联系生活实际创造微型写作情境并将有效的知识融入到写作活动情境中十分重要。

(三)写作过程中基于学情构建微型写作支架

不会写作的学生常常会有一种朦胧的“感觉”,不知道该如何将自己脑袋里的内容表达出来,因此,好的写作教学方式是能够将成熟写作者在写作上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提取出来,并转化为学生最容易接受的具体知识或例子,借此形成有效的教学内容。同时创设特定情境,构建写作情境的支架,指导学生在微型化的写作情境中学会写作。教师设计微型写作支架时,要依据学生实际情况,设置有一定阶梯性的支架,给学习者留出适当的努力幅度,遵循“摘桃子”原则,使学习者通过支架,再“跳一跳”,经过努力顺利获得知识的果实。在微型写作活动的初始阶段,教师一般会为学生提供较多的脚手架,作为提升某种写作技能的学习支援,随着学生写作能力逐步增强,教师便创设另一个类似的写作任务,让学生能够逐步利用支架来完成写作任务。

以一次考试作文题目“监考老师”为例,运用微型写作支架,在考试后为学生提供写作帮助。由于监考老师不是学生的任课老师,学生并不熟悉,因此无从下手。于是本人搭建了一个专门的学习支架——“监考老师相关情况搜集表”。如下表:

情形片段考试前在等待监考老师来时监考老师在讲台说话监考老师发完试卷考试时监考老师停留在你身边心理状态原因/情境给你的印象

这张表格通过提供不同的情形,构建起整体支架,使学生从不同的场景入手,如在考试前希望监考老师是怎样的,见到老师时,和你想象的是否相同,哪里不同等等,如此获取可写的内容。再者,不止是直接描写,还有间接描写,如监考老师走上讲台说了什么,当时情境下你的心理状态如何,导致老师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印象,或者是在考试过程中,监考老师在你身边停留过吗?如果停留了,把当时的情境描绘出来,再或者是考完试后他人对监考老师的看法等等,可以通过不同角度去写“监考老师”。这样可以让学生从没有内容可写到有话可说,有丰富内容可写。微型写作通过构建写作支架,有助于学生梳理思路,支架设立得当,可帮助学生整理可写的内容,将必不可少而非教学核心的知识巧妙转化为学习支架,借助简练的教学步骤,短时间内为学生破解困境,取得一定的教学成效。

总之,微型写作课程的设计需要经过如下路径:一是需要根据学情分析学生的障碍,确定写作教学目标;二是设置情境驱动学生开展写作任务;三是建构必要的写作支架,提供指导。

三、微型写作教学实施的意义

这种写作教学方式,最明显的优点是规模小、目标清晰、针对性强、把教学重心聚焦在学生的写作具体困难或者问题上,通过选择核心知识点,解决学生写作要害问题,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从而使教师的作文教学更加有效。

(一)细化目标,降低写作难度,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产生兴趣对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极其最重要,人的行为能力大体上来讲是属于一个系统的。首先最重要的是需要有写作的心理动力。对学生来说,如果缺乏心理动力,写作就会成为一项相当乏味的事情,甚至会排斥。在以往的教学活动中,老师设定的目标大多笼统宽泛,而微型写作课程设立的目标是微化的,具体的,来源于学生实际写作中的关键性困难和不足,它所注重的是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解决学生的关键性问题,将训练的大型目标分解成一个个细小的、容易实现的目标,学生可以在写作过程中尝到甜头,从中获得高峰体验,消除对写作的恐惧心理,培养写作的自信心和成就感,从而对写作产生兴趣。

此外,微型写作的命题设计贴近学生生活,增加写作形式的多样变化,使得学生更容易接受,这也是学生写作兴趣得到提高的关键;另一方面,微型写作课程会设计拟真情境,教师通过学生感兴趣或者熟悉的话题去创造各种写作的具体情境,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使他们体会到写作的生活意义。不仅如此,在微型写作课课堂上,学生可以自由大胆进行创作,想象力不会受到限制,这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开放、自由的课堂,无限贴近于生活、取材于生活的课堂,学生能够体会到写作中的乐趣,不再死板地写作,从而真正地喜欢上写作。

(二)提供具体写作支架,指导学生有效完成写作任务

针对写作过程中缺乏及时性和可操作性指导的情况,在微型写作课中,老师将会关注学生从构思到落笔书写的整个过程,必要时为学生提供一个具体的思路与写作架构,辅助学生去建立一个合理的有益于创思写作的情境,给予学生具体、细致、可操作的写作帮扶。通过不同形式的支架,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可以更快找到更有效的写作方法,改善面对题目无从下手的现状。教师在各个过程中进行具体指导,使得学生实现从“生”到“熟”、由“拙”到“巧”的转变,从而提高作文教学的实效性。

(三)利用情境培养学生读者意识,提高学生交际能力

微型写作注重写作学习的情境,需要提前对各种真实存在的写作对象或者拟真的写作内容进行场景设计,明确读者群体、传达的信息、写作的主体、所采用的写作问题、篇幅大小等,让学生在这个基础上自由地创思创作,以此培养独特的读者思维。读者意识在写作时极其重要,因为“它实质上是在写作过程中模拟了近似真实情境中面对面的‘对话’,可以成为创生或选择写作内容、写作方式的重要依据”[6]。就如同声音交流,写作也是面对既定的或者可预期的群体进行表达交流,其本质上就是创作者与受众的交流。同时,“读者对作者具有重要的启发价值,能够成为作者表达创造的有力工具”[7]。读者意识的树立,有助于作者在写作时更清楚地知道自己所面对的对象是谁,该用什么样的话语,某件事该详说还是略说等。因此,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需要老师通过语境,去创设一个真实的情境,借此引导学生注重将现实生活中所发生的事情融入到写作中来,以此为基底,提升学生的语言交流能力和创思写作水平。此外,注重实用性问题的创思写作也是微型写作课堂的主要内容之一,像会议记录、书信格式、自传格式等,都是未来生活中必将会用到的格式,让学生针对这些明确特指的对象,高效率、明目地选择问题并写作,真正掌握这些生活中实用的写作技巧。

总而言之,微型写作教学是近年来我国作文教学改良、补缺的新尝试。通过确定写作教学目标、设置情境驱动学生开展写作任务、建构必要的写作支架三种路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写作教学课堂的实效性,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全面推动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与发展。

注释:

[1]王荣生:《写作教学教什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第96 页。

[2]邓彤、王荣生:《微型化:写作课程范式的转型》,《课程·教材·教法》,2013年第9 期,第41 页。

[3][4]荣维东:《写作课程范式研究》,2010年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倪文锦,第134 页,第154 页。

[5][英]S.皮特·科德:《应用语言学导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3年,第26 页。

[6]张燕:《小学习作教学的“三大意识”——以三年级下册单元习作教学为例》,《语文教学通讯》,2021年第15 期,第60 页。

[7]胡敏:《基于交流语境的写作教学研究》,《语文建设》,2014年第31 期,第21 页。

猜你喜欢

监考支架目标
基于Excel VBA的考试管理系统设计
支架≠治愈,随意停药危害大
给支架念个悬浮咒
监考时……
前门外拉手支架注射模设计与制造
监考老师
星敏感器支架的改进设计
监考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