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先天性上睑下垂手术治疗后眼睑闭合不全及随访复发的评价分析

2022-09-17付俊洪天津市泰达医院天津300457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2年18期
关键词:术者术式眼睑

付俊洪(天津市泰达医院,天津 300457)

先天性上睑下垂属于眼科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主要是指上睑缘部位相较于角膜缘与瞳孔上缘之间中线水平更低,从而使得上睑部分或完全遮挡瞳孔[1-2]。临床上根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将其分成轻度、中度以及重度,中重度患者往往由于视线遮挡情况较为明显,若不予以及时有效的治疗可能引起视线受阻以及形觉剥夺性弱视,进一步对患者外貌造成影响。手术是目前临床上用以治疗该病的重要手段,常用术式有提上睑肌缩短术以及额肌瓣悬吊术等[3-4]。然而,无论是何种手术均会对患者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继而引发一系列并发症,且患者往往有一定的复发风险。眼睑闭合不全属于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可能会对手术效果产生负面影响[5],因此,需要一线医务人员继续加深对如何做好先天性上睑下垂治疗的临床研究,不断提高临床治疗的有效性,同时降低眼睑闭合不全及术后复发风险的治疗方式显得尤为重要。鉴于此,本文通过研究先天性上睑下垂手术治疗后眼睑闭合不全及随访复发的评价,以期为该病的临床诊疗提供参考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医院2017年10月-2019年8月期间收治的83例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将其以随机双盲对照法分为A组41例及B组42例。A组男性25例,女性16例;年龄6-18岁,平均(13.02±2.16)岁;体质量指数16-30kg/m2,平均(20.10±1.35)kg/m2。B组男性26例,女性16例;年龄6-18岁,平均(13.09±2.17)岁;体质量指数16-30kg/m2,平均(20.15±1.40)kg/m2。各组上述资料差异较小(P>0.05),可比性较高。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入组标准[6]:①所有受试者均经相关检查确诊为先天性上睑下垂;②年龄在6-18岁之间;③均拟行手术治疗;④临床病历资料完整;⑤患者及其家属自愿参加研究项目。排除标准:①心、肝、肺等脏器功能发生严重障碍者;②无自主意识与能力患者;③无法自主配合医护人员的患者;④存在精神障碍问题患者;⑤同时接受其他临床医学实验研究的患者;⑥在实验中途出现退出意愿的患者。

1.2 研究方法 A组开展提上睑肌缩短术治疗:术前均进行划线全麻处理,划线标准如下:若对侧眼睑较重,则保持重睑线和对侧眼相同的高度,其余受试者均涉及3-5mm,同时画出去除皮肤的范围,选择鼻背部皮肤进行上睑缘位置的标记。随后根据事前画好的切线,对患者手术区域的皮肤进行切割,随即完成皮下组织的分离处理。术者需要找到患者皮下组织中的轮匝肌,然后对切割下宽度大约在4mm±1mm的轮匝肌,切割宽度不能过窄或者过宽。完成上述操作后,术者再对患者进行分离提上睑肌处置,一直分离至结膜表面。借助虹膜恢复器从切口置入,翻转眼睑,于直视条件下分离提上睑肌和结膜。术者沿着虹膜恢复器,缓缓将血管钳深入进皮下组织,然后钳夹住提上睑肌,避免继续出血,随后术者需要顺着血管钳的夹住痕迹,缓缓切开提上睑肌,再对提上睑肌采取分离处理。高度以直至节制韧带上为宜,宽度尽量宽。剪开内外角直至节制韧带上,保证肌肉的彻底分离。为了起到抗感染、消除炎症的作用,需要对患者给予地塞米松进行敷贴治疗,此外,还需要使用肾上腺素对患者的手术创面进行敷贴,需要注意的是,敷贴使用的纱布片必须要保证洁净。选择提上睑肌目标缩短部位作3对褥式缝线,挂穹窿部结膜,将其固定在患者眼睑上部和中部的交界区域。术者应当根据实际情况控制好患者的提上睑肌缩短量。术后缝合皮肤,加压包扎。B组开展额肌瓣悬吊术治疗:选择额肌分离部位进行划线,从滑车朝颞侧宽以15mm左右为宜,高度选择眉上10mm为宜,其余均和A组一致。术者在进行手术之前,应当做好手术方案的设计工作,做好皮肤以及皮下组织切割处理,最终完成轮匝肌的分离处理,确保眼睑板上缘部位的暴露量。紧贴皮下朝上方分离直至眉弓上10mm,双侧不得超过标记线,实施3min的压迫止血。在术后缝合过程中,可以选择采取3针褥式缝线处理方法。在缝合过程中,术者需要灵活调整缝合线的位置与高度,确保手术切口缝合质量符合操作要求,在缝合完毕后对其进行包扎处理。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术后1个月、6个月的矫正效果,术后随访并发症、复发情况。矫正效果的评估指标涵盖正矫、欠矫以及过矫。术后并发症涵盖眼睑闭合不全、暴露性角膜炎、结膜脱垂以及倒睫。

1.4 统计学方法 以SPSS22.0软件实现对本研究数据的分析,计量数据通过(±s)表示,分析前予以正态性与方差齐性检验,呈正态分布,即开展t检验。计数资料的表示以[n(%)]实现,进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术后1个月矫正效果对比 两组术后1个月矫正效果对比不明显(P>0.05)。见表1。

表1 两组术后1个月矫正效果对比[n(%)]

2.2 两组术后6个月矫正效果对比 两组术后6个月矫正效果对比不明显(P>0.05)。见表2。

表2 两组术后6个月矫正效果对比[n(%)]

2.3 两组术后并发症对比 A组术后眼睑闭合不全发生率为48.78%,低于B组的80.95%(P<0.05);而暴露性角膜炎、结膜脱垂以及倒睫发生率对比均不明显(P>0.05)。见表3。

表3 两组术后并发症对比[n(%)]

2.4 两组术后复发情况对比 两组术后1个月、3个月以及6个月的复发率对比均不明显(P均>0.05)。见表4。

表4 两组术后复发情况对比[n(%)]

3 讨论

先天性上睑下垂多见于男性,且单侧病变患者人数多于双侧患者,早期及时有效的手术治疗可预防患者弱斜视以及屈光不正,继而改善其视觉功能[7-9]。目前,临床上针对该病的治疗方式较多,主要分成两类:①依赖增强提上睑肌肌力外科手术,主要是通过缩短、迁移以及两者联合等方式实现;②依赖额肌力量实现眼睑的上抬,主要是通过一系列内植材料间接借助额肌力量上抬眼睑[10-12]。有研究报道指出,手术方式的合理选用主要参照提上睑肌肌力完成制定,针对提上睑肌肌力不足4mm的患者,首先考虑依赖额肌力量的手术,可获得较为确切的效果[13-14]。手术治疗后眼睑闭合不全及随访复发均是影响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预后的主要原因,如何有效降低术后眼睑闭合不全及随访复发风险显得尤为重要。目前,临床上关于不同手术治疗先天性上睑下垂的研究并不少见,但主要集中于疗效对比方面,而对术后眼睑闭合不全及随访复发的影响研究鲜有报道。

本文结果发现,两组术后1个月、6个月的矫正效果对比不明显。这说明了两组治疗方案在治疗先天性上睑下垂方面的效果相当。分析原因,A组治疗术式主要是通过对上睑提肌和节制韧带实施分离,并对韧带两端予以剪断处理,进一步实现韧带对上睑提肌限制的解除。同时,该术式可通过对上睑提肌两侧拓展部内外角进行剪断处理,实现了对上睑肌的有效游离,进一步提高了提上睑肌肌力,最终达到改善上睑的目的。B组治疗术式则是经典手术方案,主要是通过额肌收缩实现眼睑的上提。其中靳慧霞[15]等人的研究报道显示,相较于上睑提肌缩短术而言,额肌筋膜悬吊术对于患者眼睑状况的改善具有更为理想的效果。这和本研究结果不同,其中主要原因比较复杂,有可能与患者年龄、体质、病情严重程度等因素存在关联,也有可能与实验样本选取量多少存在关联。此外,A组术后眼睑闭合不全发生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这反映了A组治疗术式可有效降低眼睑闭合不全发生风险。究其原因,A组治疗术式上睑自然悬挂部位较低,在术后患者的眼睑手术部位闭合难度相对较高;而B组治疗术式的上睑自然悬挂部位较高,势必导致闭合难度的增加。另有研究报道显示[16-17],提上睑肌缩短术的作用方向与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生理符合程度更高,因此术后并发症较少。B组治疗术式上抬眼睑方向即垂直向上,因此术后极易出现长期睑裂闭合不全以及上睑迟滞等并发症。本文结果还显示两组术后1个月、3个月以及6个月的复发率对比均不明显。这反映了不同手术治疗方案应用于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中的预后效果相当,复发风险无明显差异。笔者体会,开展A组术式时应注意下述几点:①术者应当做好患者眼睑部位内外角的剪切处理,同时,严格控制分离高度;②控制好麻药用量,做好眼睑翻转处理,合理运用虹膜恢复器,同时,分离好结膜与上睑提肌;③为了避免患者手术切口在术后出现炎症、出血、增生等不良术后反应,应当及时给予地塞米松以及肾上腺素对伤口进行敷贴处理;④选择提上睑肌缝到睑板部位下缘2mm部位,斜行切开提上睑肌并对折,可实现对提上睑肌力的增强。

综上所述,提上睑肌缩短术及额肌瓣悬吊术治疗先天性上睑下垂均可获得一定的疗效,但前者在降低眼睑闭合不全发生风险方面的效果更优。

猜你喜欢

术者术式眼睑
经皮冠脉介入术中术者头颈部辐射强化防护效果研究
袖状胃加,我们该如何合理选择?
心血管造影辐射剂量检测与防护控制研究
论《塞翁失马》中的“善术者”
眼睑病的一些常识
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术式及手术时机的选择
皱眉视物或因上眼睑下垂
69例宫颈肌瘤的手术途径及术式研究
患上眼睑假性黄色瘤要紧吗?
说“父fǔ”道“父f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