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折点”之际的普京扩军计划
2022-09-16曹然
曹然
5月9日,俄罗斯在莫斯科红场举行阅兵式,纪念卫国战争胜利77周年。图/法新
8月29日,乌克兰扎波罗热州恩纳霍达尔市,炮火声又持续了一天。控制当地的俄罗斯官员表示,连日来,乌克兰军队在第聂伯河另一岸的多个市镇发起袭扰,动用了来自美国的无人机、火箭炮和大口径榴弹炮。虽然防空火力网阻止了大部分攻击,但一些炮弹还是命中了目标——该市近郊的扎波罗热核电站。一栋储存核废料的建筑屋顶,遭榴弹炮击穿。
与此同时,乌克兰军方宣称俄军在核电站周边设置阵地,对第聂伯河附近的乌军控制城镇发动无差别袭击。“核讹诈”是双方相互指责时使用的新词汇。可以确定的是,一旦扎波罗热核电站出现泄漏,波兰、匈牙利、斯洛伐克等欧洲国家都将遭受波及。8月29日,国际原子能机构宣布,派往扎波罗热核电站视察的专家组已经启程。
此前,扎波罗热的新动向曾被视为乌克兰危机“转折点”的象征之一。随着俄罗斯对乌克兰发起“特别军事行动”达半年,双方的东线主战场顿巴斯逐渐陷入僵持,得到西方重火力武器支援的乌克兰在南线扎波罗热、克里米亚对俄军开启小范围反攻,局势一定程度上如乌克兰统帅部所言,从最初的“速战速决”转入长期对抗和拉锯。
然而,扎波罗热核电站迫在眉睫的危机,以及俄乌冲突加剧半年之际各方的一系列新动作,都使得欧洲再次面临“战争扩大”的威胁。就在这样的时局下,俄罗斯总统普京宣布扩军13.7万。这项自2012年军改以来的最大规模扩军计划实施后,俄罗斯武装力量总规模突破200万。在乌克兰政府和一些西方媒体看来,这次扩军是俄军为战事中的“巨大损失”采取的补充措施,也是对北约最新的“常规战争威慑”。
8月25日,普京签署总统令,更新俄罗斯武装力量的编制规模,军人编制从此前的101万增长到115万,包含边防军等其他部门的武装力量总人数也因此从190万升至203万。新编制将于2023年1月1日生效。
美国智库“战争研究所”认为,俄军的扩军并非直接“补充损失”,但和俄乌局势的战线变化有关。关于俄乌双方在战争中付出多大损失,双方各执一词。俄方近期并未公布损失数据,基辅当局则宣称俄军半年来的伤亡人数超过4万人,损失坦克近2000辆。《纽约时报》等西方主流媒体对俄军损失的估算约为乌方数据的一半。
在战局变化方面,今年6月以来,俄乌双方一度聚焦于乌克兰东部顿涅茨克、卢甘斯克两州的战场,即进行所谓的“顿巴斯决战”。7月,俄军基本控制卢甘斯克全境,沿公路逼近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交界的乌军所占重镇巴赫穆特。但直到8月29日,俄乌双方仍在巴赫穆特东南郊区相互试探。据亲俄的顿涅茨克“共和国”当局消息,乌军甚至在8月下旬对该战线多处进行反攻,但被击退。与此同时,乌军在南线赫尔松州、扎波罗热州和克里米亚地区对俄军发起了更大规模的反击,宣称“收复”部分市镇。
根据乌克兰官方的说法,战局变化缘于西方在重火力武器上对乌克兰的全力支持。2月24日俄“特别军事行动”开始前,美国和欧盟国家不愿触碰莫斯科的“底线”,乌克兰军方仅能购得少量肩扛式近程防空武器等落后装备,在2月底坐视俄军以远程火力打击基辅、哈尔科夫等主要城市的关键设施。在军事行动开始的第一天,乌克兰国民卫队总部就被炸毁。
然而,自美国、德国、法国等西方主要国家5月解禁对乌克兰的大口径榴弹炮、自行火箭炮援助后,习惯苏制武器的乌克兰炮兵部队经过系统培训和战场检验,逐渐形成战斗力。与此同时,乌克兰军事情报局宣称,俄罗斯军队前期重火力和远程打击武器消耗过大,战前武器库中的远程导弹储备所剩已不足一半。
目前,乌克兰情报部门的说法未得到俄方证实,多位俄方军政官员近日表示,乌军仍未改变俄军在战场上“全面压制”的现实。俄罗斯国家安全委员会副主席梅德韦杰夫8月27日表示,乌克兰的美制武器“迄今为止还没什么威胁”。
不过,8月中下旬以来,乌军对俄军的火力打击在量和质上有明显提升。据俄罗斯军方公布的信息,8月22日至28日,乌军对扎波罗热核电站周边地区进行了38次轰炸,强度比此前一周“又增加了70%”。同样型号的美制155毫米榴弹炮也出现在顿巴斯战场,仅8月29日就参与了乌军在顿涅茨克的12次对俄军阵地及市镇的炮击,这体现出不同战线的乌军炮兵都已形成新的战斗力。
值得注意的是,在扎波罗热、克里米亚等地的袭击中,乌军都采用了无人机配合远程火炮攻击的新战术。据塔斯社报道,缺乏制空权的乌军将无人机作为“敢死队”使用。8月20日,一架乌军无人机试图袭击克里米亚半岛上的俄军黑海舰队总部,在飞抵舰隊院区后被击落。28日,另一架无人机携带炸药冲进扎波罗热核电站,在接近核设施前被防空火力拦截。
克里米亚半岛自2014年被俄罗斯占领后,就成了黑海舰队的驻地。今年3月,扎波罗热核电站也被俄军控制。两地都是俄军的重点防卫地区,有完备的防空监测和火力网。乌军无人机能飞抵核心目标上空,颇让军事观察人士意外。
5月22日,顿涅茨克地区马里乌波尔市,俄军士兵在亚速钢铁厂厂区排雷。图/人民视觉
“战争研究所”指出,正是在此背景下,扩军成为莫斯科“在不进行总动员的背景下扩大战斗力”的一种方式。面对乌军袭击,南线赫尔松州的俄方行政长官斯特雷穆索夫近日表示,真正的解决方案不是增强防空能力,而是“把战线推进到尼古拉耶夫市(乌军控制区)”。但目前,俄中央军区、北方军区、南方军区主力部队均在乌克兰及周边地区执行军事任务。在不停止“顿巴斯决战”的情况下,如何调集足够的力量投入“南线决战”,对俄乌双方都是考验。
乌克兰情报机构8月28日发布消息称,俄军正借扩军之机培养约9万名可投入乌克兰战场的合同制军人。俄罗斯媒体的消息则显示,俄本土一些地区组建的“志愿营”正开赴前线,多地政府已将此类部队的一次性入伍津贴提高到30万卢布(约33561元人民币),相当于普通入伍兵四到五个月的工资。与此同时,乌军也在其控制区内招募市民,增加“领土防御志愿营”的建制。
一些军事分析人士指出,当前,俄乌双方在远程火力较量上的差距正被西方军援缩小,但双方仍需通过大规模进攻获取战场优势。而在扩军的能力上,目前俄军仍保有较大优势。
本次扩军前,“裁军”曾是俄罗斯军改的主轴。
苏联解体时,俄罗斯军队继承的武装力量总人数约280万。考虑到外部环境变化、经济不景气等因素,1992年到1999年间,时任俄罗斯总统叶利钦通过六轮较大规模裁军,将俄军兵力缩减到120万人规模。2000年普京正式就任俄罗斯总统后,开启新一轮强军计划。随着第二次车臣战争打响,俄军裁军步伐减缓。但2008年俄罗斯-格鲁吉亚战争结束后,俄军根据自身指挥体系、武器装备及部队战斗力暴露出的问题,在两任国防部长谢尔久科夫和绍伊古的领导下开启全面现代化改革,裁军再次被提上日程。
2008年到2012年间,俄军进行了一次大规模裁军,重点指向此前几轮裁军未能触及的臃肿军官体系,学习西方将官兵比降低到1:5到1:6之间。俄军军官规模因此从35.5万人降到15万人,其中将军级军官裁减比例为20%,上校军官裁减65%,整个中央指挥体系的军官从2万余人减少到8500人。此轮特殊裁军后,俄军兵力保持在100万人规模。
然而,自2014年顿巴斯战争爆发以来,停止裁军、开始小规模扩军,成为了俄罗斯军改的新趋势。2015年,随着俄军现代化改革深化及国防经费缩减,曾有传闻称俄军可能再次裁军。时任俄国防部副部长舍夫佐娃当时公开表示,尽管预算削减,但国防部不打算裁员,也不准备降低军人工资及津贴。与传闻相反,两年后的2017年,普京进行了第一次小规模扩军,将俄军军人核定编制增加1.3万人。
这些新动向被普遍认为和俄罗斯军改的进程有关。“军官裁军”时期,俄军急于解决的难题是理顺指挥体系和军队架构。而裁军完成后,俄军得以实现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一直希望形成的“军区主战”格局,将全国军力重新划分为四大军区,将作战指挥职能从军兵种转移到军区,并进行了“师改旅”和多兵种的联合作战集团军建设。2022年开始的对乌“特别军事行动”,是该体系的第一次大规模实战检验。
指挥体系改革完成后,现任俄罗斯防长绍伊古更侧重现代化升级。到2020年,俄军装备的现代化程度从六年前的16%增长到70%,仅陆军就更新5000多辆新型坦克和装甲车。但在此过程中,俄军开始面临技术人才短缺的新问题。
塔斯社曾援引俄罗斯地缘政治问题学院院长、俄罗斯导弹和炮兵科学院院士西夫科夫的分析指出,需要经受长期训练的高科技职位自然要有更专业的合同制军人出任,而非应征入伍的士兵。但现代化改革后,过去的征兵制甚至难以满足机械化部队基层岗位的需要,因为征兵服役仅一年,但“驾驶卡车需要多年的实践,获得专业的坦克驾驶技能更不是一年可以实现的”。
与此同时,俄军在体系架构上的现代化改革也需要人员补充。在军兵种建设上,俄军自2015年起重建空天军;计划将作为战略投送力量的空降兵规模扩大一倍;扩大海军航空兵规模,重建在波罗的海等处的海军航空兵基地;重组军事政治部门和信息部门,应对“综合战争”的需要。俄罗斯国际事务委员会总干事科尔图诺夫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俄方也希望在集体安全组织内建立更大规模、更有效的快速反应部队。俄军旧有体系难以满足这些局部扩充的需要。
而西方分析人士多认为,在对乌“特别军事行动”中,俄军联合作战集团军的实践暴露出后勤保障体系上的不足。一位多次参加俄美军方“易北河对话”的人士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历经谢尔久科夫和绍伊古的改革后,俄军指挥能力和军官素质有很大提升。但是,借鉴美军而建设的联合作战集团军,在后勤保障上采用美军方式,一个集团军仅有一个旅级后勤保障单位。
该人士认为,一方面,俄军后勤装备技术相对落后;另一方面,美军地面部队多依赖立体式空中打击支援,而俄军地面部队仍重视炮兵,所以集团军内炮兵等重火力编制规模远大于美军。这种情况下,集团军应配备更大规模的后勤单位。俄军发起对乌“特别军事行动”后,美军分析认为,俄联合作战集团军的后勤保障能力只有50公里左右,若前方部队突破过快,后勤补给链出现断裂,并不令人意外。
在诸多因素的综合作用下,2014年后的一系列小规模扩军和调整中,俄军恢复了“军官裁军”时被缩减的大量基层军官、士官编制,以补充基层技术协同能力,仅空天军就增加了7万个军官编制。另一方面,面对技术、后勤等岗位对合同兵的需求,俄军大规模扩招合同兵,并放宽对社会人才的限制。2014年,俄罗斯空降兵招录首次对女性开放。同年,俄军合同制士兵数量首次超过应征入伍军人,达29.5万人。
目前,俄罗斯官方尚未宣布本次扩军将侧重哪些领域和部门,但俄罗斯国防部已计划到2025年将合同兵的规模进一步扩大到47.6万人,并进一步发展空天军、空降兵等新型军兵种。俄国防部官员介绍,新增的合同兵将主要前往与技术装备使用相关的岗位。
对于从裁军到扩军的变化,普京曾指出,军事改革不会一蹴而就,“一些问题需要反复多次,才能得到最佳结果”。不过,有西方分析人士认为,普京在对乌“特别军事行动”半年之际宣布扩军,除了战争和军事发展的自身需要外,也是再次向北约及西方国家释放威慑信号。
普京宣布扩军的第二天,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8月26日对外披露,白俄罗斯已重新部署可以搭载核武器的空军力量,这是今年6月卢卡申科和普京达成的协议的一部分。“他们(周边的北约国家)应该意识到,如果他们选择升级局势,没有什么武器能救他们。”卢卡申科表示。
西方媒体认为,卢卡申科发布的新消息和普京在今年3月的“核威慑”动作相似,都展现出俄军在战略核力量上对北约国家的压制。而普京的扩军计划则宣告,俄军将进一步增强在常规战争中击败更大规模敌人的能力。
对于西方世界的判断,俄罗斯地缘政治问题学院院长西夫科夫近日撰文指出,当前欧洲确实面临更大规模战争的风险,这取决于西方世界和俄罗斯围绕乌克兰危机的根本目标到底是什么。他认为,随着战事变化,西方世界最终追求的目标不只是“保卫乌克兰”,而是击败俄罗斯。而俄罗斯的目标亦非“占领乌克兰”,而是要终结西方世界向“后苏联空间”扩张的企图。双方在根本目标上有本质性的矛盾,反映在乌克兰危机中就是冲突和威慑不断升级。在8月26日的最新讲话中,梅德韦杰夫已将这场冲突称为美国和西方世界的“代理人战争”。
8月24日乌克兰“独立日”当天,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表示,乌克兰“随着俄罗斯的入侵而重获新生”,将重新夺回克里米亚和东部的被占領区。泽连斯基此前还表示,乌克兰将不再与其他国家协商,会用尽一切方式让俄军撤出克里米亚半岛。而针对俄军目前的攻势受挫,俄罗斯国防部长绍伊古则表示,俄军是故意放缓其在乌克兰的军事行动,目的是为了减少平民伤亡。在一些分析人士看来,俄乌之间最有可能出现的情况是长期而激烈的僵局,而且双方都对外交途径不感兴趣,接下来的半年内仍然看不到“和平的希望”。
科尔图诺夫指出,在乌克兰危机上,俄罗斯关注的是“更大的问题”,也即欧洲安全问题,其核心是北约东扩、美国向北约的持续增兵和支持,以及芬兰、瑞典加入北约带来的西方军事同盟对俄进一步扩张。然而,战争的爆发已限制了所有对话的可能。更进一步说,欧洲已经不存在30年前那样追求军备控制、回避军备竞赛的文化。因而,短期内,各方相互之间的回应方式还会更加激烈。他还指出,当前俄罗斯国内对乌克兰危机、北约扩张及俄罗斯继续“特别军事行动”的看法,已经变得更加趋于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