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党生命力曲线及其时代价值探赜
2022-09-16徐玉生高梦冉
徐玉生,高梦冉
(江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无锡 214122)
一、导言
“确保我们党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是党的十九大对新时代党的自身建设提出的历史任务。何以为之?首先得厘清何谓政党生命力。政党生命力是指一个政党为实现其使命而不断增长或持续战斗的能力[1]。中国共产党如何在长期执政的历史进程中永葆旺盛生命力?影响政党生命力的因素众多,总体可以分为两类:党自身的因素、党执政的环境因素或者说政治生态。前者,包括党的队伍规模、意识形态、领袖和党员、说服和动员社会公众的能力等,从党治国理政的角度来看,这些都是管理学中所说的“可控变数”;后者,包括执政的国内外因素,如经济发展状况、社会和谐或对抗程度、生态环境状况、国际环境等,这些都是“不可控变数”。管理学的基本原理揭示出,在一定时期内实现组织目标的最佳途径是以可控变数去适应不可控变数,或者可以认为,不可控变数在一定时期内对于组织目标的实现是一个常数。当然从长期来看,所有的因素都是可变的,例如国际上的外部势力能够通过种种手段影响一个国家政党的生命力,苏联共产党的垮台在某些势力看来就是其“和平演变”的结果。
如果我们忽略除政党队伍规模外其他因素的变化,或者说把这些因素都看成既定的条件,那么政党生命力就可以简化为政党规模的单变量函数。由此用来描绘政党生命力随政党规模变化而变化的曲线,就称为政党生命力曲线。总结和研究各国政党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可以得出这个曲线的变化规律:政党建立初期,随着政党规模的扩大,政党生命力逐渐提升,即正相关阶段;当政党规模进一步扩大到一定程度后,政党生命力呈现出衰减趋势,即负相关效应,这两个阶段的转折点就是政党规模的拐点。在这个拐点前后,政党生命力对政党规模的反应处于黏滞。这样,相对政党的规模,可以把政党生命力曲线划分为正相关、黏滞和负相关三个阶段,从而使得政党生命力曲线呈抛物线形(见图1)。
图1 政党生命力曲线
政党生命力曲线揭示的政党规模与政党生命力之间的关系,首先是各国政党发展进程的经验性结论。例如,从苏共曾经取得的辉煌来看,政党诞生后随着规模的逐渐壮大而日益成熟,政党的利益表达、利益综合、政治录用以及政治社会化等功能随之得以充分发挥,政党生命力也由弱变强。然而,在20 世纪后期苏联共产党的土崩瓦解、墨西哥革命制度党的选举失败、日本自民党几经丧失执政地位等的失败或挫折中,可以发现政党规模与政党生命力之间并不是线性关系,规模扩增反而导致政党生命力的衰减,从而产生负和化现象。最为典型的例证当数苏联共产党。苏联共产党成立初期,在逐步壮大的进程中取得了节节胜利,在拥有20万名党员时,建立了苏维埃政权;在拥有200万名党员时,取得了卫国战争的胜利,打败了不可一世的法西斯;而在拥有2000万名党员的宏大规模时,却丧失了执政地位,亡党亡国[2]。政党生命力曲线的变化规律有其理论逻辑,但不同政党可以采取适当举措阻止拐点出现,中国共产党就实现了这一目标。
二、政党生命力曲线的理论解析
从经济行为逻辑和社会行为逻辑可以对政党生命力曲线进行解析[3]。前者着眼于政党的集体利益与成员的个人目标之间的一致性;后者从深层次的社会大环境来考量政党所处的外部环境对政党使命实现产生的推动或阻碍作用。
(一)正相关阶段的理论解析
首先,从经济行为逻辑来看,政党初创期或者说政党规模较小时,集体利益呈现相容性,即政党的整体利益与成员的个体利益具有高度一致性,并且随着规模的提升带来的规模效益对政党生命力产生正向的促进作用。依据规模经济的变化规律,政党在初创期由于规模较小、成员数量较少,完成政党使命需要的平均成本即每个成员分担的初始成本较为昂贵,随着人数的增加可以降低平均成本、提升报酬收益,进而产生规模经济效益,最终增强政党生命力。因此扩大政党规模便成为政党在发展初期的必然选择。同时,党员的绝对数量不多,党员数量占人口总数的比例也较小,政党通过规模增长来提升总收益水平,平均收益即每个成员从中获得的收益(包含但不完全是经济收益,在某一阶段政治收益可能是主要追求)在不断提升,这就使得每一名成员都有极其强烈的意愿为集体利益的增进而采取行动。换言之,在政党发展的上升阶段,政党所面临的是“做蛋糕”的问题,做的人越多,蛋糕就能做得越大,因此政党规模越大越有利于政党生命力的提升。此时,政党内部成员整合的程度较高,集体行动的统一性与协调性较强,政党整体的凝聚力、执行力、战斗力随着政党规模的扩大而不断提升,也就是政党规模与政党生命力呈正相关。
其次,从社会行为逻辑来看,政党力量的强弱主要取决于群众支持的规模以及制度化的程度[4]。政党在初建时期,从政党自身来说,往往面临成员人数较少、组织结构设计不健全、规章制度设置不全面、政党文化建设不完善等问题。从政党外部来说,社会基础较为薄弱、社会影响力不强、政治地位不高,无法获得大规模的社会支持,只能在政治体系外部或边缘活动。这就需要扩大政治参与规模来提升社会支持。一方面,政党要通过扩大规模以争取政治参与,宣传政党纲领与政治目标,加强意识形态教育,引导和参与社会活动等方式强化社会吸引、营造心理氛围,提高自身在社会群体中的影响力与号召力,以此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与政治认同;另一方面,需要建立丰富完备、成熟全面的制度系统,从而保障政党行动的统一性、政党运行的稳定性、政党发展的可持续性,以此在推进政党目标实现的过程中逐渐壮大政党力量。正如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所说的,依靠共享观念来推进群体的结合,创造具备高度同质性、高度协调性的“机械团结”模式,以此聚合个体成员的行为意识,从而形成具有极强凝聚力、组织力和动员力的群体组织[5]。
政党初创时期,通过积极塑造共享观念,在政党组织与社会群体之间搭建相互联系的精神纽带,将民众紧紧维系在政党周围,并以此为基点继续扩增社会吸引的规模数量,为政党渗入政治体系的核心内部从而夺取政权或是参与执政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共享观念对于推动政党从初始阶段顺利发展到成熟阶段起到了关键作用:依靠共享观念对内不断推进政党制度化建设,强化政党文化的统一认同,保证数量不断增加的党员能够在高度同质化的基础上依靠程序流畅、分工明确的制度化管理过程产生正向的合力作用并持续扩增效力,以强大的行动执行力来扩大政治参与、实施政治动员,以此提升社会支持规模,最终推动政党生命力的不断强化,使政党规模与政党生命力之间呈现正相关效应。
(二)黏滞阶段的理论解析
首先,从经济行为逻辑来看,在政党发展步入成熟期后,随着政党规模的继续扩大,政党所能获得收益的增长水平开始逐渐放缓,由此产生的规模经济效应逐渐减弱,逆向经济学现象初步显现。也就是说,虽然随着政党规模的扩增,政党利益还是处于持续增长态势,但是明显受到了边际效益递减规律的支配,政党利益的向上增进开始被政党规模的扩大所带来的负面黏附作用所拖累,凭借规模扩大带动政党生命力提升的规模化效益达到极值,政党的整体利益不再增加,成员的边际收益也趋于零,政党生命力曲线出现拐点。
一方面,这是由于成员人数的增多,政党内部的整合压力加大,需要采取分化的纵向和横向组织结构来应对在内部管理方面对于人员进行整合、协调与分工的需要,而且随着整体规模扩大而变得日趋复杂,开展集体行动需要各层级、各部门进行协调配合的执行成本陡然提升,导致内部协调成本急剧提高。可以说,扩增党员数量原本是为了降低党外交易成本,即使也会产生用于内部组织管理的协调成本[6],然而随着政党规模的持续扩张,组织结构变得日趋复杂,从而造成内部协调成本开始超过由此而带来的外部交易成本的降低,进而导致规模化发展效益的递减。
另一方面,党员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不断提高、党员绝对数量的持续增加,导致社会容量开始趋于饱和状态,从而造成政党所能达到的利益增加水平不再快速上升,每个成员所能获得的报酬水平开始有所缩减,从而极大地削弱了成员为政党共同利益的增进而去采取行动的积极性,导致政党规模与政党生命力处于黏滞状态。新增加的成员已经开始削减他们对于集体利益进行分享的消费量[7]56-58。随着成员数量的持续增加,集体利益的相容性部分不断缩减,排斥性程度却持续提升,直至相容性完全消失。
其次,从社会行为逻辑来看,随着政党通过规模化发展跨入成熟阶段以后,继续扩增规模往往导致通过共享观念所造就的“机械稳定”状态逐步发生松动,从而使得实现政党运行的平稳性与协调性的阻力持续加大,渐渐削弱为获取政党目标而开展集体行动的有效性程度,就此造成政党生命力的提升速度与政党规模的扩增速度不再同步。
虽然共享观念在扩张外部支持与推进内部制度化的政党成熟之路上能够发挥最为关键的维稳作用,以此消除不安定因素的威胁,但是随着政党规模的持续扩增超过一定规模,全员意识的协调难度逐渐加大、全面统筹兼顾愈加不现实,无法在最大程度上将全党思想维持在高度统一的认识水平上,从而造成部分党员的意识无法得到统一,由此削弱了共享观念在全方位控制与多方面协调方面的最终效果。而共享观念的控制效用发生衰减,就必然会导致“机械稳定”状态发生松动,由此致使同质化程度降低、异质化力量增加,引起成员间协作分工的失调,进而造成集体行动无法有效地开展,从而削弱政党的凝聚力、动员力、执行力等诸多构成政党生命力的重要因素,造成政党规模化发展与政党生命力提升之间不再呈现同步发展趋势,政党生命力甚至发生衰减。所以,列宁在苏共建设初期就认识到了在政党发展过程中,增加党员数量与通过强化共享观念提升党员质量之间的关系,指出“党内总的任务不是在数量上扩充党的队伍,而是改善它的质量,提高全体党员的觉悟,加强他们的共产主义教育。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并在这一基础上达到全党队伍的统一”[8]。
(三)负相关阶段的理论解析
首先,从经济行为逻辑来看,当政党规模越过政党生命力拐点后继续扩大,政党生命力将会出现明显的衰减态势。这是由于政党成员的平均收益即通过分配集体利益而支付给党员个人的收益水平远远低于他们愿意为集体服务而采取行动所支付的成本代价,从而导致政党内部关于人员整合的不成功,造成政党系统的正常运转陷入无法统一、协调与开展的行动困境,致使政党内部凝聚力、组织力与执行力下降,最终引起政党的衰落与败亡。
当政党规模越过拐点,政党所遇到的挑战就是在“做蛋糕”越来越难的情况下如何“分蛋糕”,而且每名成员作为独立自主的利益主体,在追求集体利益时实质上就处于互相排斥的零和博弈状态[7]5。此时,党内成员之间对于利益的分享完全处于彼此无法包容的状态,集体利益因而完全是排斥性的而非相容性的,党内成员往往为了获取更多的个人利益而采取行动,导致全党上下整体的认知、意见与目标无法达成最低限度的统一,造成以追求集体利益为目标的理性行动方案宣告破产,消解政党存在的意义与根基①,由此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会削弱内部凝聚力、战斗力与动员力,随之也就引发政党生命力的衰减。
其次,从社会行为逻辑来看,随着政党规模越过拐点后继续实施规模发展战略,共享观念将完全瓦解与破裂,导致“机械团结”状态的崩溃与丧失[9]。虽然没有立刻出现明显的政党内部分裂,但是在反映整体的政党生命力上将会染上浓重的衰败色彩,由此步入政党规模扩大的同时政党生命力缩减的畸形发展轨道。
共享观念以营造主张集中、提倡服从、强调程序、注重纪律的组织生态环境作为基本方向[10]80,但是规模过度发展促使共享观念发挥维稳作用的有效范围被不断缩小,进而共享观念对党员队伍实施全面而统一的意识调控作用弱化,削弱个人依赖于组织的程度,从而造成服从意识降低、个性意识突出,随之引起异质思维的四处横生、异质力量的频繁显现,因而使得组织的同质化运作基础不断被消解。随着政党规模的持续扩大、人员数量的逐渐增多,异质化程度将会加快积累速度进而成为从内部撕裂政党的重要力量,导致政党内部集体意识分裂、集体心理溃散、集体反应滞缓等方面的组织运行困境,共享观念逐渐失去其支配与控制的功能,最终使政党变成一个毫无组织力、凝聚力、团结力、战斗力与执行力,且没有明确目标意识的松散组织。虽然可能政党还维持着一个作为集团组织的庞大躯壳,但是成员仅仅是因为传统、习惯等原因而暂时地聚集在一起[11]。由于共享观念的消亡进而缺乏形成向心力的基础,信任的逐步瓦解与公信力的持续下降,将会造成用以维持政治系统自我运转的认同输入(即大众忠诚)极度不充足,进而在动力缺失的情况下造成合法化危机[12],最终走向政党生命力逐渐缩减的衰败之路。可以说,党员对于本党共享观念的认同及其所表现出的实际执行力与行动力,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政党生命力。列宁在谈到增加党员人数过程中关于党员入党标准问题的讨论之时,一针见血地指出:“宁可十个实际工作者不自称为党员……也不让一个空谈家有权利和机会做一个党员。”[13]此外,规模越是庞大的组织通过总结过去经验来设计规章、程序与结构,以此提升效率从而获得成功之后,往往在组织未来的发展之中就越会被制度化所束缚进而造成组织运行的僵化,甚至面对现实不愿改变,从而无法跳脱制度化怪圈,最终在沉溺于过去理性经验造就的辉煌之中使得组织发展受挫[10]335-336。
三、政党生命力曲线的实践证成
中国共产党1921年从南湖启航,党员规模由当时的50余人发展至建党百年前夕的9514.8万人,成为世界第一大党。随着中国共产党党员队伍规模的不断扩大,共产党的生命力也愈发强盛,“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看似不可攻克的难关,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14]16。
(一)中国共产党百年来始终处于生命力曲线的正相关阶段
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建党伊始就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统一,带领广大人民赶走了侵略者,洗刷了百年耻辱,迎来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伟大时代。
新中国的成立,特别是过渡时期“一化三改”的基本完成,标志着世界东方最古老的国度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制度,有着“世外桃源”和“天下大同”深厚情怀的中华儿女对人类社会美好的未来充满无限的憧憬和无尽的激情。但是,任何新生事物的发展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在新中国成立后的30 年间,尽管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国民经济发展遭受挫折。生死关头,中国共产党人展现出自我革命的优良品格,发动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在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上进行全面的拨乱反正。随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战略决策,开启了中国人民由“站起来”到“富起来”的历史新篇章。
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巨大的政治魄力和强烈的责任担当,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实现了“全面脱贫”世界奇迹,完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政治任务,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主动参与全球治理,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展示新时代负责任大国的姿态。尤其是在面对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严峻考验之时展现出强大的领导力,迅速精准施策,带领人民成功战“疫”,创造出抗击疫情的中国经验和“抗疫精神”,尽管国际上某些政客和媒体极尽抹黑、甩锅之能事,也无法阻挡中国方案被世界各国竞相效仿,再次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强大的影响力和旺盛的生命力。
中国共产党百年辉煌与党员队伍规模不断壮大是相伴相生的,中国共产党的生命曲线始终处于正相关阶段(见表1)。
表1 中国共产党党员规模与同时期辉煌成就
(二)中国共产党百年辉煌证成经济行为逻辑
中国共产党百年风华正茂,党的队伍规模与其生命力始终处于正相关阶段,正是经济行为逻辑“利益一致性”的实践证成,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更是保证“利益一致性”融入党永葆生机的强大基因。
中国共产党走过百年峥嵘岁月,无论是作为革命党还是执政党,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人民立场,始终牢记“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所取得的辉煌也无不源于对“以人民为中心”的坚持、对人民利益的重视以及对人民力量的尊崇。“以人民为中心”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集体利益与每个党员个人理想信念的高度一致性。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人民利益和革命利益以及党的利益具有一致性,就是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无数共产党员为此抛头颅、洒热血,谱写了气吞山河的壮丽诗篇,充分体现了共产党人的党性和先进性,赢得了民心,获得了人民群众的支持与拥护,革命力量由弱到强逐渐壮大,最终完成了党在新民主主义时期的历史使命。在社会主义探索和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宗旨,中国共产党党员始终坚守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第一线,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为了人民的利益和愿望,他们隐姓埋名把“个人利益”融入导弹发射、原子弹氢弹爆炸、卫星上天,他们逆行新冠肺炎疫情重灾区喊出“党员,跟我上”,党和人民的利益就是每个共产党员的“个人利益”。
总之,中国共产党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新时代更是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使得中国共产党在规模不断壮大的过程中始终保持“利益一致性”,通过统一协调、规范有序的集体行动来促使规模发展产生规模效益,为永葆党旺盛的生命力赋予更多价值。
(三)中国共产党百年辉煌证成社会行为逻辑
中国共产党百年来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保持虚怀若谷的胸襟和自我革命的品格,为党创造辉煌提供了不竭动力,正是社会行为逻辑“共享观念”的实践证成。
首先,中国共产党一直重视政党生态的和谐,主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不断扩展统一战线的新内涵。比如毛泽东把反对一党专制、加强多党合作作为建设和谐政党生态的重要内容和实现路径,在中央红军经过艰难的长征到达陕北后,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中国共产党人不计前嫌致力于与国民党重新合作,达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抗战胜利后,明确提出“和平、民主、团结”的方针,要求国民党立即采取措施避免内战、实现民主政治。在重庆谈判期间,毛泽东等人以共产党人恢宏大度的人格魅力感染了广大民主人士。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指出中国应该多党共存、互相监督。改革开放时期,共产党提出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十六字方针,还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解决了时代的遗留问题。当下,习近平主席适时地向世界发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迅速得到全世界的热烈响应和认可。面对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习近平主席发表的重要讲话都体现着中国同国际社会携手抗击疫情的坚定决心和大国担当。
其次,在强化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认同感中保障中国共产党实现长期执政的统一性、稳定性以及发展的可持续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最大的优势就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对党作为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具有天然的心理认同和归属感,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完善也是从满足人民日益变化发展的社会需求角度出发,遵循了人类历史发展规律,有着“人本”向度,透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得到深刻展现。进入新时代,面对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党在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强政治建设、建设文化强国、推进“中国之治”现代化、生态保护法治化等方面作出了回答,如《民法典》的颁布、“两山”理论的提出等,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为党长期执政凝聚了民心,坚定了执政底气和信心。
再次,“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的鲜明品格,是我们党永葆生机活力、不断发展壮大、日益成熟起来的根本保障和动力源泉,也是中国共产党历经千辛万苦、百般磨炼造就的制胜法宝[1]。“革命”既有用暴力手段推翻现存政治秩序的狭义,又有泛指一切可实现变革和创新的广义。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来,正是依靠这一鲜明品格,不断实现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不断清除党的肌体上的各种“细菌”,始终保持了旺盛的生命力。党通过持续的自我净化、提升与完善来保持党的先进性与纯洁性,发挥聚合效应,构成党永葆生命力旺盛的内外姿态。
四、政党生命力曲线的时代价值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的自身建设需要解决新的课题:“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确保我们党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14]51从政党生命力曲线来看,“永葆党旺盛生命力”就是要阻断生命力曲线拐点的出现。
(一)以高质量理念加强党的建设,保持党员队伍规模适度
中国共产党诞生100 年来,不断清除自身右或“左”的错误,虽历经磨难而日益成熟,千锤百炼终成中华民族之脊梁。从1921 年党的诞生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处于“革命党”生命形态的中国共产党历经幼年期、青春期、成熟期,日益成熟起来。党的七大以后是成熟期,中国共产党已经成长为中国人民、中华民族的脊梁。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共产党作为革命党的历史使命基本完成,成为代表人民执掌全国政权的执政党。新中国的成立意味着处于执政党生命形态的中国共产党又回到了成长的起点,从1949 年到2007 年党的十七大,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历经幼年期、青春期、成熟期而日益成熟起来[15]。
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党的生命历程中,仅用了28年就完成了这一历史时期的使命。革命的成功萌生在成为执政党初期急于求成的冒进,且带着青春期的冲动,党员队伍规模发展的加速度明显提高,以“超英赶美”的激情点燃奔向共产主义的伟大目标。但社会主义建设一度遭受挫折,因为“砸烂一个旧世界”可以采取任何措施,而“建设一个新世界”则不可任凭革命的激情尽情挥洒,不仅要遵循社会发展规律,更要遵循自然发展规律,要走的路还很长。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党员队伍规模的增长逐步进入平稳阶段(见图2)。这意味着依靠党员队伍规模的扩大来实现党的使命的阶段已经过去,党的自身建设必须走集约化阶段道路[16],以高质量理念加强党的建设,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规模适度,控制总量”的基本方针。“适度”就是首先保证党员队伍的质量,检验标准是是否能够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升党的执政能力。当前中国共产党党员队伍规模总体上处于适度区间,但作为一个百年大党,在党员队伍的质量建设上还需进一步把好关,继续保持党组织的生机活力,不断提高党自身的建设质量,增强治国理政的能力,永葆中国共产党旺盛的生命力。
图2 党员队伍发展曲线(万人)
(二)把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始终保持“利益一致性”
政党本质上是特定阶级利益的集中代表者,政治属性是政党第一位的属性,政治建设是政党建设的内在要求。目前中国共产党党员队伍中存在的种种“亚健康”问题,特别是面对“四大考验”,存在着有些党员理想信念淡薄、有些党组织凝聚力削弱等阻碍党的肌体健康成长的“病菌”。这些问题归根结底是放松了政治意识的淬炼,政治立场不够坚定,导致判断力、免疫力下降[17]。把政治建设放在首位是对党的肌体“亚健康”进行靶向治疗的最佳方案。
一是以政治建设统领党的其他各方面建设。以政治路线统领党的思想建设:加强党性锻炼,不断提高政治觉悟和政治能力,把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尽职、为民造福作为根本政治担当。以政治规矩统领党的组织建设: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以政治文化统领党的作风建设: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决防止和反对拉帮结派、自由散漫、搞两面派、做两面人。以政治生态统领党的纪律建设:养成尊崇党章、敬畏党纪国法的党内政治生态,自觉抵制商品交换原则对党内生活的侵蚀。
二是把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作为政治建设的指归。当前,突出政治建设这一首要任务,必须牢固树立“四个意识”,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始终跟着党中央令旗走;坚决做到“四个服从”,把加强和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作为重大政治责任扛稳抓牢;不断增强“四个自信”,教育引导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及其骨干,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听党话、跟党走。
(三)建立畅通的党员进出机制,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健康的政治生态是执政党稳固执政的前提和保证,也为党员队伍建设提供更大的张力和更强的韧性。延安时期的执政经验为当下提供了有益借鉴:狠抓党内生态系统建设确保“党风正”,建设和谐政党生态确保“政风清”,营造社会生态文明确保“社风纯”。因此,健全政治生态的免疫机制和服务功能、强化政治生态的健康因子、走“资源节约型”党建道路等就是优化政治生态的必然举措[18]。
着眼于提高党员队伍的纯洁度,严把入口关,同时注重增强党的代表性,尤其是对新的社会阶层中优秀人才的吸纳,创新新时代党的组织发展机制,完善入党积极分子选拔培训机制,建立健全科学的准入机制;畅通出口渠道,建立不合格党员的识别机制和退出机制,运用“四种形态”使不合格党员主动或强制退出机制常态化。着眼于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构建科学规范的分类分层教育体系,充分发挥“思想建党”这一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发扬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鲜明品格,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开展正确的伟大斗争,重构风清气正的党内生态和政治生态。着眼于增强中国共产党执政力,有效应对国内外日益复杂的政治、经济环境,以“强国威、惠民生、保和平”为方针,敢担当、勇作为;建立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加强基层党建与社会治理耦合互动[19],有效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精准定位最有效的传播和教育对象进行靶向传播,以“逆理论生长”推进马克思主义从理论走向实践、从“官”学走向民学[20]。广大人民群众有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武装,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就有了理论自信和行动自觉,从而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焕发党的强大生命力。
(四)以治国理政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强化“共享观念”
以治国理政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就是要使我们做出的决策特别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决策符合客观规律和科学规律,符合人民群众的愿望和真切需求。
一要不断强化执政意识。也就是以“建设”“维护”为己任,始终坚持“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有效发挥社会整合功能、充分利用国家机器,维护好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二要深刻把握执政规律。利用稀缺的执政资源来取得最佳的执政绩效,需要解决三大问题:有效增加执政资源的供给、充分降低执政成本的耗费、实现执政效率最大化的原则和路径。三要深刻把握市场经济规律。借助市场的功能冲破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羁绊,必须认识到市场经济有其内在规定性和本质要求,即市场经济是交换经济、货币经济、科技经济,货币与技术的结合成为现代市场经济中生产力不断发展的推动力。四要深刻把握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从人类社会的发展来看,世界文明的中心在东西方之间转移,当前中国走上了发展的正确轨道,正在重新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正是基于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把握,中国共产党正在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追赶发达国家的中国经验。
五、结语
政党生命力与其规模变化的一般规律,即在政党成长初期,扩增政党规模有助于提升政党生命力,并以此通过发挥正相关效应推动政党发展。在政党发展步入成熟阶段之后,政党成员增加到相当数量之时,政党生命力的提升速度将滞后于政党规模的扩增速度,从而使两者处于不同步的黏滞发展状态,而且依靠规模化带动政党生命力提升的增益效果将会呈现边际效益递减态势。如果进一步推行规模化发展将会最终造成政党生命力的边际效益递增为负,从而使得政党步入规模扩大的同时生命力却在下降的畸形发展轨道,导致政党衰败。回顾中国共产党百年辉煌历史进程,无论是队伍规模不断发展壮大焕发的生命活力,还是“天下为公”雄伟胸怀所展现的魅力,都展露了党始终处于政党生命力曲线的正相关阶段。永葆中国共产党的旺盛生命力,必须保持党员队伍的适度规模,坚持和发扬党自我革命的鲜明品格,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始终保持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一致性,正确处理党员队伍数量和质量的关系,坚持走“质量强党”之路,阻断生命力曲线拐点的出现。
注释:
①亚里士多德认为:“人们为了获得特别的好处,通过为生活的目的提供某些特别的东西而聚到一处;同样,政治社团看来是为它所带来的总的好处而自发地聚到一处并继续存在下去。”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