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党员直联群众的机制运作及价值意蕴
2022-09-16方木欢
方木欢
(中山大学 粤港澳发展研究院,广东 广州 510275)
一、研究问题的提出
政党是现代政治的主导性力量,根据不同标准将呈现出不同类型的政党。以政党的执政基础为标准,当今世界政党大致可区分为“使命型政党”和“选举型政党”。以美英等国家为代表的西方政党属于选举型政党,它们走选民路线,以赢得选举并夺得和掌握国家政权为行动目标。与此不同,使命型政党①作为另一种政党类型,以中国共产党为代表,坚持走群众路线,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作为对人民群众履行的使命与承诺,以赢得人民群众的支持与拥护来奠定政党的执政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密切联系群众,是党的性质和宗旨的体现,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也是党发展壮大的重要原因;能否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决定着党的事业的成败。”[1]中国共产党能不能处理好党群关系,不仅事关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国家治理成败,也关乎中国共产党能否长期执政的前途命运。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不仅促成了经济社会的稳步发展,而且实现了自身从革命党向执政党的成功转型,这与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履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使命是分不开的,更源于其始终将群众路线视为党的生命线。群众路线的核心问题要解决党如何紧密联系群众的问题,而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凝聚群众是中国共产党作为使命型政党的最大政治优势,因为“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党,也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党……中国共产党从人民中走来、依靠人民发展壮大,历来有着深厚的人民情怀。”[2]10-12
2021年11月,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提出“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全党必须永远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3]。因此,在一个拥有14亿多人口的大国,中国共产党已然发展为一个拥有9500多万名党员的世界第一大执政党,如何从制度机制上保证党员和群众紧密联系在一起,对于建党已有百年历史的中国共产党来说,是体现其在新时代践行初心使命的关键性问题。全国各级党委和政府高度重视在基层治理实践中推动党员联系群众,并构建了相应的制度机制。本文提出的研究问题是:从具有创新性的基层治理实践来看,是否逐渐形成了一种将党员和群众紧密联系起来的新趋向?如果是,如何从理论上对这种新趋向予以充分解释、为党和政府践行群众路线并达成紧密联系群众的目标提供可行性的制度机制?本文将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之上建构出一个新的分析框架,从理论上解释和回答党员如何联系群众的实践问题。
二、党员直联:一个分析框架
执政党如何与群众进行联系是群众路线的一个核心问题。在实践中,中国共产党紧密联系群众的工作是由党组织和党员发挥“双重纽带”作用来维系其有效运转的。如邓小平所言,“党是依靠全体党员和全党的各个组织来联系广大的人民群众的。为了从人民群众中收集他们的意见和经验,为了向人民群众宣传党的主张,把它变为人民群众自己的主张,并且组织人民群众加以执行,一般地都必须经过党员的努力,经过党的下级组织的努力。”[4]225因此,党联系群众一般有两种路径:一种是基于党组织层面来推进,另一种是通过发动党员个体来实施。
从党组织层面推进党与群众联系是党巩固执政之基的重要支撑,表现为党在基层社会构建具备完善管理服务功能的组织机构或制度机制,由这些组织机构通过特定的制度机制在日常实践中与群众进行沟通互动而发生组织关联。党组织联系群众是通过组织结构和组织制度两种进路推进的:第一条进路强调从组织结构上发挥党组织在基层社会的功能地位,聚焦分析党组织联系群众的角色作用。作为农村各项事业的领导核心,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组织农村群众进行农村建设的重要力量,是农村治理的“领航者”[5]。徐勇将党组织视为乡村治理的权力主体,“政党下乡”的两大功能是组织农民和动员农民,通过基层党组织把广大农民团结在党的周围并置于其领导之下,经由基层党组织动员广大农民实现党的目标。[6]在城市社区,“对于中国共产党的基层组织来说,就是党的基层组织如何作为一种相对独立的政治力量在社区中、在单位中,时刻关怀和表达民众的利益,全面服务国家与社会,从而在全面赢得民众与社会的基础上,真正成为凝聚社会、整合社会、动员社会的政治核心”[7]。第二条进路则主张从组织制度上解析中国共产党联系群众的制度机制,包括国家政治制度如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也涵盖党内组织制度如党代表常任制、“两委员一代表”制等,从诸如村居民自治选举、决策咨询、民主恳谈等制度创新视角分析执政党与民众联系的机制与方式[8];或将群众路线定位为一种决策模式,整个决策过程是党员干部与群众不断互动的循环往复过程,重视群众在决策过程中的作用[9];或从协商民主视角研究作为决策模式的群众路线,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循环反复视为科学决策、优化决策执行的重要机制。[10]49
“党员是党的肌体的细胞和党的活动的主体”[11],推动党员个体与群众紧密联系是有效践行群众路线的制度纽带。相对于党组织层面,党员个体层面的实际操作更为具体化、落地化,是群众路线实施的重要着力点。海外研究者早期较关注群众路线中党员的影响与作用。费正清认为,延安时期“党的工作者和农民同吃同住,一同劳动,想群众所想。只有这样,党的工作者才能领导群众获得新生”[12]480。麦克法夸尔建构分析了中国政治的“三角模型”[13],包括最高领导人、意识形态、军队、党员干部等要素,共产党员及领导干部在三角形左边、人民群众则居于三角形内部,党员干部与群众的互动变化影响着中国政治的走向。裴宜理从感情纽带视角探讨了中国共产党与群众发生联系的机制,认为中国共产党群众路线通过党员“系统地发展情感联络工作”而做出“对群众的感情动员”,“情感工作是中共取得革命胜利的重要因素”[14]。然而,国内少有研究集中关注党员个体层面,尤其对日常实践中党员联系群众的作用机制未能予以重视,无法在学理上形成系统化的理论概括。在当前不少政治学研究者提出把“政党”带进中国政治学研究的学科自觉下[15][16][17],更需将“党员—群众”的研究主线贯穿起来,重视党员联系群众的主体作用,从而在基层治理的实践经验中建构一种恰当的理论解释,为理解中国共产党群众路线与中国治理变革提供独特视角。
中国共产党实施群众路线,需要广大党员积极参与执行,因为“党员是党的肌体的细胞。要严格党员日常教育和管理,使广大党员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急关头豁得出来,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18]。因此,本文尝试从基层治理实践中提出“党员直联”的分析框架,聚焦分析党员与基层群众发生直接联系或联结状态的作用机制。作为群众路线有效运转的制度纽带,“党员直联”强调党员联系群众的主体性作用,其制度运行表现在促使党员与基层群众之间进行密切联系的动力驱使、平台路径以及反馈监督三大机制。“党员直联”的本质在于以服务群众达到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目标,彰显出“为人民服务是共产党人的天职”[19]127,其支点是建立在有效推动党员联系群众的动力驱使、平台支撑与反馈监督三大机制之上的,构成了“党员直联”的路径选择:首先,“党员直联”注重寻找有效的动力驱使机制,从制度体制上广泛动员党员与基层群众进行联系沟通;其次,仅仅为党员联系群众提供动力机制还不足以使“党员直联”发挥功效,需采取多种平台载体为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提供途径,从组织通道上最大限度地聚合党员力量;最后,需建立反馈监督机制来对“党员直联”效果进行监督考核,持续推进党员密切联系群众。“党员直联”的动力驱使、平台支撑及反馈监督三大机制并不是断然分开的,而是层层递进、环环相扣、依序推进的有机整体(见图1),缺少任何一部分都将影响到“党员直联”的整体性功效。
图1“党员直联”的机制逻辑
为了更好地理解“党员直联”的运作机制,本文将考察新时代基层治理中党员联系群众的创新探索,选取全国范围内具有典型性的创新实践为案例样本,归纳“党员直联”的动力驱使、平台支撑及反馈监督三大制度机制及其逻辑关系。通过比较案例之间的相似性或共性,不仅能发现“党员直联”的机制原理,也能增强“党员直联”的经验基础,强化研究结论的准确性。
三、促使“党员直联”有效运转的机制逻辑
(一)动力驱使机制:触发党员联系群众
“党员直联”的动力驱使机制指向解决党员“为何能”联系群众的问题,包含内在动因与外在压力两部分:前者表现为党员有意识、有意愿地联系群众,具有主观性;后者则由党组织提供约束性的制度机制来督促党员联系群众,具有客观性。动力驱使机制的内在动因与外在压力是不可分割的,二者合力于推动党员联系群众,增强党员的党性意识和群众观念,从而激发党员个体参与治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党员的党性自觉是内在动因,需要通过多种形式学习党的理论知识来获得,是党员联系群众的内生动力。责任制和激励制的创新形式则从外在压力上强化党员的责任意识,以激励党员自觉履职为目标。党性自觉、责任与激励构成了“党员直联”的动力驱使机制的多重元素。
基层党组织主要基于两种方式培养与提升党员的政治觉悟。一是传统意义上正式的、规范的组织生活制度。基层党组织根据党章及党内法规采取“三会一课”及“党员活动日”等形式,党员在学习党章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过程中提高对联系群众、服务群众重要性的认识。二是现代意义上非正式的新形式。在基层推行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学习强国”的深度融合,以更新颖、有特色的学习方式促进党员主动学习,让党员参与各具特色的教育实践活动。在全国城乡社区普遍建立党群服务中心,向广大党员宣讲党的中央全会精神、宣传榜样人物的先进事迹,持续推进融入式、浸润式党建活动,让党员随时随地接受党性教育,在联系群众的行动中“亮身份,树形象、做表率、争先锋”。
党员责任制是从外在压力上推动党员联系群众的一种动员机制,强调从责任承担上促进党员与群众发生联结,精准对接群众所需。江苏江阴推行“党员领办制”是党员责任制的代表类型,根据党员的不同专业特长以及群众的不同诉求,分类培育“五型”党员,包括政策宣讲型、矛盾调解型、事务协管型、暖心帮扶型和便民服务型。按照“承诺领办、规范运作、限时办结”的要求,将群众诉求分为普通件、急办件、重要件进行派件,实现“谁来解决”与“解决什么问题”的精准对接。党员个人认领和集体认领相结合,签订《党员领办事项承诺书》,对党员领办事项的推进措施、完成目标、完成时间等作出承诺,有助于党员及时帮助群众解决问题。
党员激励制是指通过建立奖励机制来推动业主党员参与城市社区治理。城市社区治理是社会治理的重要部分,业主党员是基层党组织联系群众的依托力量。然而,现代城市社区治理面临的难题是小区业主中在职党员较多,一般不主动参与小区治理,而离退休党员精力有限,参与小区治理的深度不够。针对小区业主党员的不同情况,广东珠海分类设计了“评价激励机制”:一是建立在职党员联络服务机制。在小区建立在职党员联络服务点,组织党员在社区认领微公益、微心愿、服务岗,由党组织和群众定期评议。二是建立离退休党员岗位责任制。将小区事务划分出若干责任区,设立责任岗,由离退休党员认领,鼓励具有党务工作经验的离退休党员担任社区党建指导员,对党员履职情况实行积分制管理,给予积分排名靠前的党员通报表扬。评价激励制有助于正向激励业主党员参与治理,协助社区群众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
内在动因与外在压力构成了动力驱使机制的基本内容。内在动因重在党员的党性自觉及学习机制,外在压力体现在责任担当与激励评价。“责任”元素突出党员的担当意识,唤醒党员的初心与使命感;“激励”元素体现对党员积极作为的褒扬与肯定,调动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责任”与“激励”是形成“党员直联”的外在动力来源,由外到内地提升党员联系群众的自觉性。
(二)平台支撑机制:为党员联系群众提供载体
面对社会急剧转型及伴随而来的治理难题,需要党组织调动广大党员带动周围群众参与治理,通过多样化的平台载体把党员力量正确作用于直接联系群众上。
一是促使党员服务重心下沉。佛山市三水区探索在村民小组上建立红色驿站,成为村民小组党组织定期向党员、群众提供培训、拓展、帮扶等服务的平台与载体。红色驿站通过整合与对接区、镇、村三级的“民生微实事”“党员微服务”等资源,将党员服务下沉到村民小组一级,向村民提供多元化服务,搭建起连接千家万户的组织网络,在最基层单位形成“党员直联”。红色驿站推行农村党员设岗定责,对接区、镇驻点团队,设置收集民情、解决问题的“绿色通道”。红色驿站成为驻点联系群众团队直接对接村民小组党支部的载体,村组党员带头实施民生微实事,依托红色驿站总部专业社工力量,着力解决治理水平不高、集体经济发展薄弱等问题。
二是吸纳动员各类党员服务群众。小区是城市治理的基本单元,在小区建立党组织是小区党员与社区群众直接联系的重要载体。厦门市开创党支部建在小区的形式,将党的领导植根在城市基层最末梢。小区党支部根据小区党员分布情况而建立,以领导小区治理为重要职能,优先推选群众信得过的在职、退休党员干部担任支部书记,小区所有党员包括在职、退休、流动党员均需进入支部,按楼幢分布情况下设党小组。小区党支部组织党员定期入户了解,设置征集意见栏和全覆盖建立小区微信群,定期收集居民服务需求和意见建议。小区党支部在各小区建有小区党群之家,开展治安巡逻、纠纷调解、垃圾分类宣导等服务,依托小区党群之家发挥小区党员干部心理疏导、专业调解等优势资源,帮助居民解决问题、调解纠纷。
三是以党员志愿服务联系群众。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伍参与城乡社区治理,是基层推动“党员直联”的普遍方式。《中国共产党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条例》规定鼓励和引导党员参与志愿服务,党员应当积极参加党组织开展的志愿服务活动。[20]11南京市栖霞区仙林街道由党组织倡议、党员带头,组建“百事帮”“搭把手”“爱飞扬”等数十支志愿服务队并成立联合党支部,在各支队伍中注入红色基因,党员队长和党员志愿者长期服务活跃在社区。参与党员志愿服务队的党员出于党性自觉,充分发挥了党员自身特长与优势,以灵活多样的形式提升服务群众的效率水平。
尽管各地推动“党员直联”的平台载体各具特色、形式不一,却具有共同特征:一是为推动党员参与治理创造了平台条件、筑牢了党建阵地。“党员直联”的平台支撑是促使党员嵌入基层的结构形式,为党员采取先锋行动提供了多种可供选择的方式,使党建阵地向纵深推进。二是为推动党员服务重心下移而设定了路径方向。“党员直联”的平台支撑作为村(居)委会、村民小组等组织机构的辅助方式,将党员服务下沉至基层单元,协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难题。三是促使党组织、党员与其他治理主体相互协调配合。“党员直联”通过不同平台载体把各个组织层面的党员的积极性调动了起来,把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贯穿在政府、自治组织、社会组织等多方主体中,将政府、基层组织和群众有机连接起来。
(三)反馈监督机制:促使党员持续联系群众
推动“党员直联”仅仅依靠动力驱使和平台支撑等机制还不够,建立行之有效的反馈监督机制来维系“党员直联”持续运转亦同等重要。反馈监督机制以群众对党员服务的满意度为标准,在评价终端上对党员服务群众、联系群众、沟通群众的行动表现进行指标化考核,以对日常实践中的党员表现起到监测、督促和纠正作用。一些地方推行党员联系群众的评议考核制,从数据上精准丈量党员联系群众的先进性行动。先锋指数制是汕头市濠江区动员党员联系群众的监督反馈机制,其把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量化为考核指标进行综合评价。党员“先锋指数”以组织关系在社区的党员为考评对象,考评标准由基本指数、正向加分指数和反向扣分指数构成。基本指数为基础项,从理想信念、纪律作风、服务群众等方面对党员进行评定。社区党组织根据党员各方面表现进行加扣分,最终确定党员的综合得分。先锋指数的评定结果用于树立标杆,与党员评先评优直接挂钩。对于季度和年度考评分数未达到最低规定分数的党员,由所在社区党组织对其进行诫勉谈话或“一对一”“多对一”的结对帮扶。党员积分记实管理制则是江阴市在基层实施党员联户过程中的一种考核制,由党组织制作下发《党员活动证》,由党支部对党员参加党的组织生活、交纳党费、奖惩情况、志愿服务、联系群众等情况进行量化积分,每年度对积分情况进行考评,通过公开栏、党员大会等途径公示并反馈给党员本人,以积分量化考评教育引导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江苏太仓推行“党员行动积分”制度,制定党员履责的正面清单和负面清单,把党员履行党员义务、参加组织生活、具体行动成效纳入支部党员的“积分考核”,各支部根据党员记实表现和积分情况进行“星级党员”评定,明确对不合格党员的评定标准和处置程序,推动党员在参与基层治理中做好表率。
从整体来看,增强“党员直联”的反馈监督机制具有三方面特征:一是实时动态性,通过正式化、制度化的考核评议机制促使党员参与基层治理处于动态运作过程,既及时反馈党员的思想动态,也定时督促党员以切实行动展现先进性;二是可衡量性,不同的反馈监督机制以特定的数据形式衡量党员在基层治理中的先锋模范作用,使其更具可视性;三是扎根性,“党员直联”的反馈监督机制有利于把群众路线落地化,将党员联系群众延伸至基层治理最末梢,通过提升党员服务群众的宗旨意识、责任意识,有效推动党员深深扎根在中国基层社会。
四、“党员直联”的价值意蕴
“党员直联”是对中国共产党作为使命型政党实践群众路线的一种理论解释,着眼分析党员联系群众的主体性及运作机制。“党员直联”的生成与持续作用得益于其内部构成的动力驱使、平台支撑和反馈监督三大机制,它们之间具有层层递进、相互联系的逻辑关系,系统地回答了三个层次的问题:第一,动力驱使机制回答了党员“为何能”联系群众的问题,确立了党员联系群众的根本出发点与起始点。党员的党性自觉是内在动因,使党员能在日常生活中主动作为,自觉联系群众;责任与激励则是从外在压力上推动党员联系群众的双重元素。第二,平台支撑机制回答了“怎样能”聚合和发挥党员力量的问题,为构造起党员联系群众的重要载体提供了实践路径。在基层创建红色驿站、小区党支部和党员志愿者队伍等平台载体,为党员在日常治理实践中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建立了通畅便捷的平台条件,拓宽了基层党员与群众双向互动的渠道。第三,反馈监督机制回答了“何以持续”促进党员联系群众的问题,是确保党员联系群众持续推进的关键机制。党员先锋指数制、积分评议制等实施形式的共同点是重在考评,利用数据的可视性、可操作性来精准丈量党员行动的先进性,对党员服务群众的日常表现进行动态性、常态性的监测反馈,督促党员在实践中服务群众。
正是通过“党员直联”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党组织在基层社会才得以实现了纵深式发展,不但促进基层治理有效运转并提升了基层治理能力现代化,还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维护社会秩序及巩固执政基础提供了支撑力量。具言之,“党员直联”对政党自身发展、国家治理现代化及夯实政党执政基础等均具有重要的价值意蕴。
其一,从政党发展角度来看,中国共产党的生命力系于群众路线,“党员直联”则是群众路线的制度性纽带,不但维系和增强了党的生命力,也保证党与群众紧密联系在一起,从而夯实了党的执政根基。与党组织视角相比,“党员直联”是从微观个体层面解码党何以能实施群众路线获得长期执政的奥秘。在党员直联过程中,党员个体实现与党组织的相互结合、相互支撑。从此角度看,“党员直联”的解释框架将党组织与党员个体的两种视角有机结合起来,为理解群众路线提供了一个更贴切中国实际的理论切入点。对党员个体而言,“党员直联”发挥了党员的主体性作用,从行动上激发了基层党员参与治理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对党组织建设而言,“党员直联”使服务成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鲜明主题,推动基层党组织在强化服务过程中更好地发挥领导核心作用,消除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及弱化、虚化、边缘化等现象。此外,“党员直联”的平台载体将个体化、分散化的党员聚合组织起来,最大限度集中利用广大党员的有生力量,打造建成一支具有组织力、战斗力、凝聚力的党员队伍,提升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确保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基层贯彻执行到底。由此来看,“党员直联”有利于中国共产党建立具有严密组织性和强大内聚力的组织结构体系,促进中国共产党深深扎根于中国大地,与群众紧密联系在一起。
其二,从国家治理现代化角度来看,“党员直联”在确保党建引领的前提下通过提高基层治理能力、促进治理有效和扩大人民有序政治参与三方面目标的有机结合实现了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的“善治”格局。首先,“党员直联”通过党组织调动多方主体力量参与,在基层社会构建起“一核多方”的治理格局,即在党的核心领导下,推动基层群众组织、社会组织、普通群众等多方主体参与治理实践,进一步提升和增强基层治理能力。其次,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党组织服务与政府的政务服务相互配套、相互补充:一方面,党组织通过党员联系群众的形式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难题;另一方面,政府通过向基层群众输送公共服务和公共物品而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断提升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进而促进党的领导与国家治理有机统一,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基础。最后,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坚持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党员直联”就是通过党领导人民有序政治参与来确保人民当家作主的,其以动力驱使、平台支撑两大机制为党组织、党员与群众的互动开辟渠道,把不同领域的党员与群众整合成为治理共同体,由党员带动周围群众参与基层自治,增强了党组织与群众彼此之间的互信,从而推进政府治理、社会调节和居民自治良性互动。
其三,从党的长期执政基础角度来看,“党员直联”是中国共产党开辟的一条非多党竞争、非选举政治而获得长期执政的通道,为中国共产党巩固执政基础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与依靠选举竞争夺得或维系执政地位的西方选举型政党有着明显区别(见图2)。现代西方选举型政党是“以选举为中心展开日常活动从而实际上成为通过大众选举以组织政府的工具”[21],而党员在西方政党体系的地位和作用完全不引人注目,他们的作用是在选举中按党组织要求投下自身一票,从而沦为政党的选举工具。[22]50由此,选举竞争成为政党争夺和执掌政权的重要手段,它们必须通过选民路线理解和反映大多数选民的现实需求和政策偏好,“以候选人为中心的组织动员工作构成政党活动的主要内容……政党游说是政党与公民个体之间最重要的接触形式”[23],如何拿到更多选票变成政党的唯一考虑,“选票至上”构成了政党的行动准则与生存底线。同时,正因西方民主选举实行一人一票,政党之间自由和公正的竞争性选举逐渐演变为“争相讨好选民”,不考虑社会共同体的长远利益,而由于功利化、形式化、表面化的“断点式选举”具有“不确定性”与“模糊性”[24],使得政党在选举后无法充分兑现竞选承诺,亦难以持续有效回应民众诉求。因此,西方政党联系选民呈现出临时性、周期性、应急性等特征,致使政党与民众的联系可能随时发生断裂,政党的执政基础显得相对脆弱。
图2 使命型政党与选举型政党的执政基础
与之相较,中国共产党坚持实践群众路线,而“党员直联”是群众路线成功实施的重要支撑,构成中国共产党加强执政地位的制度纽带。“党员直联”尤其突出党员的主体性,通过全体党员自下而上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凝聚群众,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使党获得人民群众的普遍认同与信任,进而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强化党的执政能力。作为使命型政党的中国共产党采取“党员直联”,其实质是在群众路线中坚持“服务”,以“服务”为主题深获人民群众的拥护与支持,使党员联系群众的工作呈现出长期性、日常性、常态化的重要特征,使中国共产党走出一条解决不依靠两党制或多党竞争制而能够长期执政难题的道路。这恰恰是回答为什么中国共产党能够长期执政的关键所在,原因正是在于中国共产党把“党员直联”做深、做细、做实,始终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将党的领导贯穿在“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上,让党员的联系服务渗透在基层社会的各项工作中、辐射到群众生活的各个方面,使党始终与群众保持血肉联系,从而为中国共产党夯实执政基础、巩固执政地位厚植更广泛、更可靠的群众基础。因此,对于全球政党发展面临的普遍性问题,即政党何以能在一国长期执政的问题,“党员直联”或许提供了一个带有中国独特性的治党执政模式的解决方案。
事实表明,推动“党员直联”是新时代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着力点,不仅是以党建引领达到社会善治的重要路径,也是党巩固执政之基与提高执政能力建设的必然选择。
注释:
①不少学者讨论了中国共产党作为一种使命型政党的理论依据、属性特征及其所具备的价值取向、政治功能与治理机制等,具体参见唐亚林.使命—责任体制:中国共产党新型政治形态建构论纲[J].南京社会科学,2017,(7);李海青.使命型政党的治党逻辑——十九大全面从严治党的内在理路[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8,(2);唐皇凤.使命型政党: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能力建设的政治基础[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3);张紧跟.论使命型政党的治理机制[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