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快推进“融合转轴”,壮大主流思想舆论

2022-09-16赵念民

中国记者 2022年1期
关键词:大众日报融合

2021年,我们深化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大众日报创刊80周年重要批示精神,锚定高质量发展要求,围绕建党百年主题主线创新开展宣传报道,扎实推进以新媒体为主轴的全媒生产传播机制建设,新闻宣传、融合发展、队伍建设的创新力明显增强,新型主流媒体建设展现新变化新气象。

2022年,做好党的二十大宣传报道是我们的最大任务,也是谋划一切工作必须要把握好的“国之大者”。我们将据此来谋划新闻宣传、推动融合发展,努力在关键之年展现新作为新担当。

2021年的重点新闻宣传——坚持守正创新,重大宣传报道聚焦准、落点实,传播广、影响大

2021年,重大宣传报道任务重、节奏快、要求高,我们坚持守正创新,突出主题主线,着力壮大主流思想舆论传播力影响力。

一年来,我们把宣传好、阐释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把做好山东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工作重要指示要求的宣传作为重中之重,大型全媒体报道贯穿全年。“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前进”“山东之变”“黄河滩区调研行”“两创的山东实践”等全媒体报道,成规模、有声势、见影响,通过山东实践山东故事生动展现了新思想的真理伟力。紧扣建党百年主题主线,统筹党史学习教育、脱贫攻坚、全面小康、疫情防控、经济民生宣传,统筹“七一”、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宣传,统筹主题宣传、形势宣传、成就宣传、典型宣传,推出一批主题鲜明、内容扎实、形式新颖的报道、评论、理论文章和新媒体产品。

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关键是提高质量和水平,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让群众爱听爱看、产生共鸣。2021年,我们精心策划“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宣传报道、蹲点调查报道、“我为群众办实事”融合报道,突出分众化、互动化、精准化,在干部群众中引发热烈反响。《沂源红》《追光》《诞生在沂蒙根据地的新山东》等短视频产品,小故事浓缩大叙事,获得全国“建党百年共创佳作”主题短视频大赛优秀奖、全省党史故事短视频大赛金奖、全省优秀党员教育电视片特别奖。2021年10月,围绕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并主持召开深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我们报端微号聚焦发力,全媒体报道反应迅速、浓墨重彩、生动鲜活,全网总点击量达到4.64亿,其中独家原创内容点击量达到3.24亿,实现了该类报道的新突破。

2021年的媒体融合发展——推进融合转轴,全媒生产传播体系建设取得新成效

经过媒体融合的努力探索,我们实现了“融为一体”,但这个“一体”是以报纸生产为主轴的,新媒体更像是报纸的延伸。近年来,我们的新媒体矩阵渐成规模,有了推动生产主轴由报纸向新媒体转换的条件,加快建设以新媒体为主轴的全媒体业务框架和生产传播机制,势在必行。

□ 左图为2021年5月26日,为庆祝建党百年,大众日报线上线下联动打造系列融媒活动,推出“90后”老党员对话90后年轻党员特别策划。

□ 右图为2021年10月,黄河秋汛最严峻之时,大众日报记者奔赴一线蹲点采访。大众日报舆论监督部(应急报道组)记者李丽(中)和聊城站记者高田(左)来到东阿县黄河防汛现场,冷风细雨中采访5个多小时。

“轴”即是枢要的地位,其势在影响全局,其要在力的均衡,其成在坚实和韧性。“以新媒体为主轴”有两层意思:一是稳定报纸业务。报纸是基础,在组织属性上表现为政治地位,在媒体属性上表现为权威性、公信力。在融合发展格局中,办报任务更重、标准更高、责任更大,不能有丝毫放松。二是遵循内容生产传播规律。“全媒体”是我们深化融合发展的目标,报纸不再是内容生产的全部,而是“全程、全息、全员、全效”要求的一个环节。主力军要上主战场,不单是政治要求,也是业务要求。新媒体作为新传播格局的定义者、引领者,已然左右所有形态的内容生产和传播,“以新媒体为主轴”是新传播格局下遵循生产传播规律的必然要求。

2021年,围绕推进融合转轴,我们聚焦一体化、扁平化、即时化,深化流程再造,初步形成以新媒体为主轴的“1+7+N”全媒体生产传播机制。1,即1个统一、高效、有力的融媒指挥平台,作为全媒体生产传播业务的指挥中枢和责任落实管控中枢,在编委会指挥下负责从信息监控到传播评价全链条闭环管理服务。与之相适应,我们梳理形成全媒全链生产传播责任体系,贯彻全媒一体化管理要求,覆盖从总编辑到一线编辑记者各环节,覆盖“策采编审发传”各流程,覆盖报端微号各类平台渠道,为全媒体生产传播安全高效运行夯实制度保障。7,即全媒体生产传播业务框架,将全媒体业务整合为“三重大”(省委重要会议重要活动重要部署)报道和主题宣传、突发事件和热点引导调查、地方行业、理论文化、报纸编辑检校出版、新媒体运维、经营等7个板块。在推进板块业务运行中,重点抓了9项融合机制建设,包括主题宣传报道机制、蹲点调研报道机制、突发性事件报道机制、网络评论机制、培训考核机制等,明确融合转轴的思路举措和责任分工,强化用户意识,提升内容质量,创新表现形式,增强传播效果。N,即若干融媒工作室,作为项目承担主体,加快补短强弱、重点突破。成立了党媒观察、用户评论、融媒技术、融媒质量检校等9个融媒工作室,为融合转轴多点助力。从一年来的实践看,融合转轴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每一次报道都是全媒体”成为共识,“全媒体立体化即时性”成为基本要求,“一次采集+多次生产+多平台分发”成为流程规范,“重磅产品+轻量化表达+特色化传播”的模式逐步形成,“一个题目多个面目”的产品形态逐步完善。

围绕推进融合转轴,我们创新机制,让人才、内容等要素资源加快向移动端聚集。实行“揭榜挂帅”制。大众日报微信公众号、微博账号分别由一个部门和一个记者团队揭榜运营,新机制激发新活力,微信用户突破680万,比年初增长了13倍,“10万+”产品成为常态,影响力在全国省报官方微信账号和全省媒体账号中位居第一;微博用户也快速攀升,比2021年初增长27倍,千万级产品不断涌现。实行项目制。突出记者编辑主体地位,激发个性创造。由记者编辑自由组合团队运营的《依盟探宝》《民生对对碰》《大众名医馆》《谈金论保》《点睛一下》等新媒体栏目渐成品牌,锻炼出一批能写能拍、能剪能演的全媒体记者。实行新的考核办法。向新媒体生产传播倾斜、向短板弱项倾斜,促使新媒体产能快速壮大。例如地方新闻板块,加快主轴转换,全年采制发布短视频产品1.2万余条。

2021年的平台拓展——聚合社会力量,拓展省报全媒平台影响力版图

在推进融合转轴过程中,我们以媒体融合聚合社会力量,以“新闻+政务服务”拓展省报全媒体平台功能,融入用户工作生活,不断扩大影响力版图。

做强客户端、微信、微博、头条号、抖音号等全媒体矩阵,“主平台+外部平台+拓展平台”的融合力链条日渐清晰,技术、设计、制作基本保障能力和新媒体统筹管理能力明显提升。客户端全新改版,实现理念、功能、技术、呈现等全方位升级,全网粉丝量增长85%,年平均日活增长10%。投资建设的大众日报融媒创新基地即将投入使用,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将获得系统性支撑。

客户端加强UGC功能(用户生产内容),设置学生记者团、干部学习会、拍客行等互动区,推进山东党建云平台、青年育人平台等拓展提升、垂直深耕。《大众红·每天党史2分钟》视频产品,从最初的记者出镜,到基层党支部书记、高校辅导员、大中小学生以及各行业代表纷纷加入,由党报“独唱”拓展升级为社会“大合唱”,成为山东党史短视频第一品牌,全网总点击量超过5亿。联合教育部高校思政队伍研修基地(山东大学),推出山东高校思政队伍党史短视频征集展示活动。联合山东电影院线,在全省推出红色影片公益专场和“红心向党,光影初心”主题党日活动。“融媒+党建示范点”“红歌大家唱”“红色家书经典诵读”“百名党员口述纪录”“打卡红色地标”等大型融媒活动,小切口体现大格局,线上线下交互推进,引发广大用户特别是青年群体的共鸣共情。

“大众号”融媒智慧平台,面向县市区和各行业开放,目前已入驻150余家。其中,与泰安市合作推出“泰山慧治”手机平台和“新泰E键通”民呼党应智慧平台,成为以媒体融合促进社会资源整合、融入社会治理范例。与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合作共建“山东发展智库”,整合省有关部门、研究机构、高校等的专家资源,聚焦山东发展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开展智库业务,在更高水平上服务全省经济社会发展。这些“媒体融合”与“融合社会”互促互动的实践探索,不断重塑着党报在全媒体时代的价值。

2021年的新闻队伍建设——“走基层强‘四力’”,大众特色“蹲点”品牌更加鲜亮

2021年,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对大众日报重要批示精神武装队伍,把党史学习教育与政治业务培训结合起来,以蹲点调研为抓手不断深化“走基层、强‘四力’”教育实践。

“调查研究是新闻工作者的基本功,是新闻工作者成才的根本途径”。我们的体会是,蹲点调研既是一种认识论又是一种方法论,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弘扬沂蒙精神,“走转改”“三贴近”“强‘四力’”,找到了思想、政治、业务、作风建设的契合点和有效的实现形式。为让蹲点调研制度化常态化,我们已在全省村镇社区、企业厂矿等建立了146个基层联系点,同时建立基层联络员QQ群、微信群,随时联络互动;报纸每周一期“蹲点调查”版,客户端开设专题;强化激励保障,考核评价、职称评定、岗位调整、首席选聘等向蹲点报道表现突出者倾斜。

一年来,我们组织记者走进基层深入采访、研磨问题,以脚力带动眼力脑力,以脚力眼力脑力带动笔力,发现能力、思考能力、表现能力、行动能力得到有效锻炼。蹲点调研的出发点落脚点着力点,可概括为“三聚焦”:一是聚焦重点亮点开展蹲点调研报道,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深入一线讲好故事,提升主题宣传质量水平,让总书记思想更加深入人心。二是聚焦痛点难点开展蹲点调研报道,要求“行文五千,必蹲七天”,强化问题意识,引导记者解决报道套路化、模式化、浅表化问题,提升报道的针对性、专业性、精准度。三是聚焦热点焦点开展蹲点报道,做好突发事件报道和热点引导,凝聚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的正能量。我们把蹲点调研融入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围绕总书记关心的、省委主抓的、群众期待的,精耕细作蹲点调研报道。例如,就“一老一小”话题,推出《“守护夕阳”期待增强职业认同》《好保姆,从哪来?》《“托儿所”新传》等系列全媒体报道,得到有关政府部门重视,被100多家媒体转载转发,全网综合阅读量超过1200万。全国新闻战线“三教办”《三项学习教育通讯》对蹲点调研的做法作了介绍。

群众立场、人民情怀是具体的、实践的。通过做实蹲点调研,记者队伍努力走好新时代群众路线,思想政治受到洗礼、业务能力得到提升、工作作风得到锤炼。疫情防控,记者深入医院、社区、车站、企业等防疫一线,聚焦统筹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增强报道的“时度效”,全媒体产品总阅读量突破3亿。河南遭受极端暴雨,记者闻令而动,奔赴开封、郑州救灾一线深入报道,赢得当地干部群众的赞誉和媒体同行的尊重。面对山东黄河流域36年来最强秋汛,记者与防汛人员一起夜探黄河大坝、巡查重点河湖。针对秋汛给秋收秋种带来的不利影响,记者走进庄稼地、合作社,与基层干部群众一起解难题、求实招,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党的立场,群众的报纸”办报宗旨。

2022年的总体考虑——稳中求进,关键之年展现新作为新担当

□ 上图为2021 年3 月,全国两会期间,大众日报推出“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前进·山东之变 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大型融媒体报道。

□ 下图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大众日报推出“宣言·建党100 年 齐鲁问初心”大型融媒体报道,图为2021 年5 月26日记者蹲点报道版面。

2022年党的二十大即将召开,这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大事,新闻舆论工作责任重大。我们正在对标先进同行,梳理思考新一年亟需改进解决的重点问题,包括:主题宣传报道如何生产更精准、表达更到位、传播更有力?经济民生热点引导如何提升针对性、专业性、精准度?全媒体生产传播链条的突出短板如何补齐?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的着力点突破点在哪里?对标以新媒体为主轴的全媒体生产传播,如何激发记者编辑创新力、用户生产力及其可控力?如何加快从“媒体融合”向“融合社会”延展?如何更好地统筹生产传播与安全管理?等等。

做好2022年的工作,总的考虑是,以迎接、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为主线,以融合转轴为总抓手,以统一思想、凝聚力量为中心环节,全面贯彻落实总书记对大众日报重要批示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守正创新,为鼓舞大众、团结大众、服务大众作出新贡献。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旗帜鲜明讲政治,把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任务,与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总书记对大众日报重要批示精神结合起来,始终把坚持党性原则、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二是守正创新强宣传,突出二十大主题主线,确保安全、出彩、有力。要紧紧围绕党中央在关心什么、省委在强调什么、人民群众在期盼什么,把握节点、紧盯热点、突出重点,精心策划、稳扎稳打、多出精品。三是聚焦聚力促融合,推进转轴转型、体系突破。充分认识新媒体在传播格局中从“工具”“助手”到“主导”“引领”的功能转变,充分认识传播技术加速演变、虚拟现实的渗透应用、线上线下彻底打通等对新闻传播带来的革命性影响,深化以新媒体为主轴的全媒体生产传播体系建设,催化融合质变,放大一体效能。四是战略高度育人才,创新队伍建设模式。统筹“育选管用”,全面提升政治能力和专业能力,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铸牢队伍事业心、归属感和忠诚度。

猜你喜欢

大众日报融合
一次函数“四融合”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一体化考核按下媒体深度融合快进键
抗战时期那狄木刻作品研究
融合菜
关于抗战时期《大众日报》刊登美术作品的初步观察[*]
探源《大众日报》红色基因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宽窄融合便携箱IPFS500
《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