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职业院校职业培训质量的路径探析

2022-09-16重庆唐芳北京于志伟

汽车维修与保养 2022年6期
关键词:职业培训职业院校技能

◆文/重庆 唐芳,北京 于志伟

随着国家加快调整产业政策,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开展高质量的职业培训,为产业升级转型提供各类紧缺型技能人才,解决重点人群就业和鼓励人民创新创业,是职业教育的重要功能。2019年2月,国务院颁布《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了实施学历教育与培训并举是职业院校的法定职责,要求职业院校开展高质量职业培训。因此,在我国经济及产业升级转型的大背景下,如何促进职业院校职业培训工作的质量,成为当下我国职业教育的新课题。

一、技工院校开展社会培训的意义

1.体现社会担当

众所周知,职业院校具有开展职业培训的社会责任。当今社会对职业院校承担技能人才的培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之间的竞争其实就是人才的竞争,在产业转型升级的背景下,每一个企业最迫切的任务就是进行人才的选拔和培养。对于职业院校而言,就应该积极主动对接社会需求,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产业结构调整服务,为提高广大劳动者的就业能力服务。

2.产业升级的需要

产业的转型升级要求人才培养模式更新。近年来,尽管我国技能人才队伍不断发展壮大,但技术工人特别是高技能人才占就业人员总量的比例仍不高。在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职业院校开展职业培训可在很大程度上缓解对技能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压力。

3.反哺学校发展

职业培训能很好地反哺学校发展。开展社会培训不仅能为职业院校带来收益,也可以让教师了解社会需求,掌握市场情况,与现代生产工艺、管理水平保持同步,更能进一步了解市场最新的职业领域发展现状,这对于职业院校师资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也有利于在职业院校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完善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标准,促进专业建设可持续发展。

二、技工院校在职业培训中面临的问题及挑战

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职业培训在职业院校完善教育体系、拓宽发展渠道、扩大社会影响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同时师资力量、保障制度、培训标准和监管体系等都面临着挑战。

1.重视度不足

从职业教育发展来看,有很多职业院校一直依靠职业培训创收,并没有重视职业培训的规范建设,也没有对职业培训和学校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统筹兼顾,甚至有职业院校为了迎合企业需求,唯证培训,未认真落实培训,更无从谈起提升技能。在这种情况下,很多职业院校对于现时代背景下职业培训的质量要求和改革创新表现出严重缺乏的现象,甚至有的职业院校还在职业培训的资金投入上大打折扣。

2.专业师资力量不足

经调查发现:职业院校中专门从事职业培训的教师数量普遍少,占教师总额比例低,不能满足培训需求。究其原因是因为学校自有的师资队伍忙于学校常规教育教学工作,没有多少经历投入到职业培训中。而其他企业导师、行业专家及具备技能人才培训资质的教师都以兼职的形式存在,这些人员也有自己的本职工作需要处理,投入在职业培训的精力比较有限。

3.竞争日趋激烈

从当前职业培训现状来看,政府为了鼓励职业培训颁布了不少利好政策,许多民办院校积极争取政策支持,虽然他们的总体办学条件较差,设备简陋,师资落后,但是体制灵活,流程简单,更能满足企业需求,这对公立职业院校也是一大冲击。

4.绩效制度不完善

虽然有很多职业院校都建立了专门从事职业培训的管理机构,但因具体工作涉及面广、资源的调配较为复杂,大部分职业院校的职业培训管理部门和专业教学院系平级,因此不能很好地整合校内外的资源,这对于职业院校职业培训本身的转型升级存在较大的阻碍。此外,受制于职业院校的绩效制度局限,相应的职业培训激励无法保障。

5.培训标准和监管体系不健全

目前,职业培训市场比较混乱,没有统一的培训标准、规范的考核体系,也缺乏有力的监督。因此许多职业院校开展的职业培训无法保障培训质量。另外,由于国家没有规范职业教育课程标准体系,更没有实现职业培训和普通学历教育的融通,证书对等使用,导致职业培训积极性不高。

三、提升技工院校职业培训的路径

2019年1月,由国务院颁布《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全国各大职业院校在实施学历教育的同时必须要加强高职量的职业培训,而且是强制执行的校的法定职责。因此,对职业院校的职业培训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职业院校必须尽快的全面深化改革,从师资和管理中存在的短板入手,完善现有政策,加强师资保障和校企合作,创新社会培训跟踪管理、培训内容和方式,做强做优培训品牌项目,争取形成品牌效应,促进学校更好发展。

1.加强政策保障,完善绩效制度

近几年,为了给职业院校更好地开展职业培训提供较完备的政策保障,从中央到各省市都马不停蹄地出台了一系列大力推进终生职业技能培训的相关政策。但是,职业院校如果想要顺利发展高质量职业培训,就必须与时俱进,具备更新更符合时代需求的培训理念。一是要积极争取地方政府,特别是人力社保部门的政策支持,紧贴企业的生产实际;二是要将职业培训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放在同一层面,甚至更高的层面,在国家大规模推进职业技能提升的前提下,更新理念,巩固职业培训为学校带来的社会效益,才能在职业培训机构大军中优势突围;三是要建立职业院校内职业培训职能部门内部科学的激励机制,鼓励和引导员工积极开拓市场,提升社会服务能力。

2.充实师资力量,提升培训能力

新时代,职业院校"一体化"或"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要求教师既要熟练掌握专业知识,又要具有熟悉实训操作。职业院校应以开展职业培训为契机,一方面要从社会、企业、行业、学校中“选、育、聘、用”一批“工匠型+专家型”的职业培训教师,建立教师人才库;另一方面将教师参与职业培训的工作量和业绩作为年终考核的重要指标,鼓励教师参与到职业培训中去,打造一支“业务素养高、技术水平硬、企业评价好”一体化师资队伍,为适应新时代职业培训发展提供良好的师资保障。

3.加强校企合作,实现工学交替

竞争激烈已是当今社会的重要特征,当然包含为社会输送各类人才的教育行业。职业教育要想谋求跻身于发展快车道,提高教育的质量,回归“能力”本位,就需要深入落实国家提倡的企业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有针对性的为企业培养产业型人才,在如何提升人才培养的实用性,符合社会发展的实效性上需要重点研究。在过去的传统教育模式下,基本上是偏向于理论教育而常常忽视了实践的重要性,培养的学生进入岗位后很难适应社会的高速发展。深度校企合作,产学结合,社会提前介入的教育模式,正好弥补了传统教育模式的重大缺陷。专家带专业,大师带教师的双元教学,促进企业工程师走进学校给学生授课,促进培训产业化,教师于专业同时服务于企业与学校,形成双赢局面。

4.加强培训全过程管理,开辟互联网+新途径

创新社会培训跟踪管理,做好社会培训前、中、后的全过程管理,提升社会培训对企业发展和员工发展的全过程覆盖能力。在产业转型升级的背景下,企业对复合型人才和国际型人才有迫切需求[8]。信息化的社会产物要针对性地进入培训产业,在传统培训模式的基础上,实现互联网+等跨时代的培训手段的有机结合,积极创新培训方式增加培训设施和手段的多样性。

5.探索培训新机制,形成培训品牌效应

加快地域产业结构和特色的调研总结,围绕促进当地经济结构优化、产业升级而服务,通过培养特色,打造品牌,探索形成一些高质量的职业培训新道路。要着力推进终身职业技能培训,紧密结合区域经济,充分利用自身的课程、师资、实训设备等资源,积极探索职业培训的新机制、新方法,探索多元培训模式,创新实践校企合作、校校联手、行业合作、超市式、中介式、双元制、订单式、创业式等多种培训模式,力争实现符合学校实际、独具竞争力的品牌培训项目。要积极围绕国家战略,打造多种特色培训品牌,如围绕乡村振兴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围绕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开展研修交流、围绕提升文化自信开展教育活动等,力争实现一校一品、一校多品。

四、职业院校开展社会培训的实践

目前,许多职业院校在职业培训工作中已有成熟做法,且初具特色。当初,我校开展职业培训的初衷只是为了创收,经过近几年的探索和实践,学校深刻认识到开展社会培训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活水之源。近年来,学校职业培训规模不断扩大、年培训规模达3万余人次,层次不断提高、高级工及以上占比达三成;工种范围不断拓宽,培训质量和社会信誉也不断上升。学校现已成为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国家职业训练院、国家示范性职业教师培训基地、国家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等。

1.适应产业转型升级,探索建立终身职业技能培训体系

重庆作为长江中上游经济中心,西部地区经济高地,一直以发展智能产业,加速提升制造业智能化水平,在各行业推广智能化应用为转型目标,致力于建设高现代化的经济体系。所以,为适应地方性政策,寻求学校发展与地方发展的契合,技能型人才必须具备对经济智能化转型升级的支撑作用。学校谋求各方支持,推进政、企、校三方联动,依托以往优秀的教学资源和理念,创建全国首批职业培训训练院,探索出适用于各阶层各年龄段的终身型职业技能培训体系。一是服务于城乡务工人员,建立从用工前的准备,到最终实现成功就业或者创业的全过程的终身技能指导培训架构。这一架构在顺利完成以后,实现每一位登记在册的务工者都能够接收到自身所关注的行业或者企业对于能力方面要求的前端信息,还可以根据自身的要求、性格、兴趣、能力等特点获得培训任务的个性定制计划,是所有人都对自身的职业规划有一个整体的认知,并能根据需求实现动态调整。二是致力加强提升政府项目申报的成功率,围绕外来务工人员、下岗再就业人员、更换职业等高需求人群,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实现职业培训的高质量发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要大力争取相关产业的企业参与,通过针对性的岗前认知、观察模仿、在岗实战、业务研修、能力比武、以赛促学等方式,对企业新进职工进行岗位技能匹配度的提升;第二是需要学校、企业、第三方科研机构等多方的高程度配合,对于当下社会上紧缺的用工岗位或工种,开展新知识理论传授、新技术的岗位实践、新工艺的培训。据统计,近些年来,学校开展各种类型技能年培训量高达2万余人次,30%以上参培人员通过相应的高级及以上职业资格认证并成功取得证书。通过与政府、行业、企业、科研机构的全方位、多层次合作,以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训模式得以健全完善,学校和企业合作共赢的发展局面基本形成,教育和产业良性互动发展格局正在酝酿,期待未来对区域经济发展有所贡献。

2.高位引领做好社会培训,反哺学校发展

高品质打造引领式培训体系使学校站得高,看得远。学院依托世界技能大赛国家队集训基地、国家高基地、国家职业训练院等优势资源,打造培训鉴定重庆标杆。借鉴世赛考评机制,将世赛命题和评价思路运用到职业培训等各类考核评价中,借鉴世赛项目标准,将世赛项目转化成职业培训内容、为行业企业开发技术标准、推进国际化合作助力。高规格打造一站式服务平台使学校走得远。近几年,学校在职业培训的对象、内容和形式上做文章,探索出一套适用于企业和学员的多个一站式服务平台,从点上创建线上+线下便民培训服务平台,从面上涵盖入企必读、职业素养、工匠精神、法律法规、安全生产、疫病防控以及职业工种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人才必需学习内容,从链上打造“培训+就业+再培训”人才成长闭环服务模式。

五、结语

职业院校只有积极适应新时代党和国家对技工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的新要求,承担新任务,自觉服从和服务于职业培训和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大局,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中寻求立足之本,谋划发展之道;在技能提升行动中,形成长效机制,提升办学活力和核心竞争力,挖掘自身特色,打造职业培训品牌,才能真正实现转型发展。

猜你喜欢

职业培训职业院校技能
九成白领认为职业培训重要
请参加天津万里路职业培训学校的培训!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秣马厉兵强技能
河南:推动职业培训步入法治轨道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拼技能,享丰收
画唇技能轻松
支持水利职业院校发展
先前学习在职业培训中的认证及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