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球变局语境下英语文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之思考与建言

2022-09-15王玉洁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崇高文明思政

王玉洁

引言

2018 年6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提出了一个重大论断:“当前,我国处于近代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是对国际格局发生巨大变迁的重大判断。2020 年以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在全世界的不断蔓延加速推动了国际格局的演变,疫情对大国关系、世界经济和全球治理等重大问题产生了持续的影响。以美欧为主导的西方世界加快了衰落的进程,西方联盟分裂加剧;而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力量则快速崛起,无论在政治层面还是经济层面,与美国等老牌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差距都在逐步缩小。同时,世界文明格局也随之发生变化。马克思、恩格斯(2002:536)认为,文化和文明是社会实践的产物,是政治经济现象的反映。随着国际政治经济图景的改变,以美欧为代表的、强调个人权利和自由的西方文明与强调自我约束、重视集体利益、崇尚“和合共生”理念的东方文明发生了正面较量。“西方中心论”与“西方文明优越论”的观念开始在人们心中弱化坍塌,而东方文明,尤其是古老的中华文明,则重新走进了人们的视野。

一、全球变局语境下英语文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习近平总书记对世界格局作出的判断是从整体上对人类文明发展进程所处时空坐标的科学把握,其背后所折射出的是多种文明中心并存的世界格局以及世界文明重心转移的必然趋势(卢喻成、林春逸,2021)。简言之,中华文明必将在此进程中发挥巨大的推动作用和影响力。

近代以来,随着西方国家工业革命后在全球的殖民扩张,西方阵营逐步炮制了“西方中心论”。秉持这一理念的政客和学者认为,以美英为代表的西方文明象征理性、科学、民主、进步,非西方文明则被视为落后、愚昧、劣等的代名词。进入21 世纪后,随着世界格局的演变,“西方中心论”逐渐走向没落,“多元主义文明并存论”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认可。2020 年以来,新冠疫情的全球大流行重创了世界各国的经济结构和政治体系,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的威胁。在这场灾难中,许多人认清了这样一个事实:西方文明所倡导的自由主义其实是自私利己的防弹衣,而自律和利他主义才是更为先进的价值观。西方中心论因其自身的局限与弊病已经走向衰落,无法应对人类发展的现代性难题,因而已经阻碍了世界历史进程的发展。西方掠夺式、排他式的文明范式已经给世界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华文明以其包容、共享、利他等特征脱颖而出,必将引领人类文明价值观的新的转换。

文学作为人类文明发展的产物及其表述方式,可以展现不同文明的精神风貌。“文学是人学”(钱谷融,2013),而“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恩格斯,1995:56)。纵观世界文明史,文学始终随着文明的发展而产生、变化。与政治、经济不同的是,文学是人类情感的载体,是人类精神力量的传播途径,同时也是国家意识形态领域的重要宣传阵地。在如此复杂动荡的国际社会形势下,在东西方文明交错缠斗的历史性时刻,作为文学工作者和文学传播者的高校英语文学教师,应该如何应对才能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客观呈现世界文明格局变迁的事实,助力推动文明重心的转移,从而真正帮助国家守好教育阵地?2016 年12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为我们厘清了思路。习总书记提出,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各类课程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推动“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转变(习近平,2016)。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一直比较重视对学生的政治思想素质的培育,在各高等院校的教学体系中,政治思想教育从未缺席。但是,几十年来,在“西方中心论”话语体系的影响下,英语文学类课程的教学往往以“西方文明优越论”为底色,因而在文学意识形态的领域中,培养了许多认为个人权利和自由应该大于集体利益的西方文明和西方价值观的崇拜者,这一事实十分令人不安。当前,我国高校思政教育面临前所未有的内外部环境的挑战,必须承担起新时代的使命,课程思政建设已经成为新时代高校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正是由于认识到问题的迫切性,2020 年6 月,教育部发布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提出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纲要》明确指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立德树人成效是检验高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不可割裂”(教育部,2020)。以此为背景,传统的英语文学课堂应该进行实质性的思政教学改革,以纠正“西方文明中心论”及其所引发的现象,促发英语文学教学的批判性思维,培养具有家国情怀的青年学子。基于此,作为高校英语文学教师,笔者对当前我国高校英语文学课程的思政改革建设提出以下几点思考和建言。

二、在英语文学课程教学中弘扬“崇高之美”

英语文学课程主要讲述西方文学,特别是对英美文学的主要流派和名家作品进行阅读赏析,而这些流派与作品反映的恰恰是西方国家思想意识潮流发展的历史。如果只是一味地欣赏赞美,对西方文明的认知和审美就会产生偏差,从而导致学生对西方文学流派和作品所传递的思想盲目崇拜和模仿,进而影响学生的批判认知能力,这便是英语文学课程教学可能踏入的误区。

文学大思政必须做到正本清源,呼唤崇高。这种“崇高”,不同于西方美学中对于“崇高”的解读,指的是中华文化语境下的“崇高之美”。朗吉努斯(2009:23)对“崇高”的解释是“庄严伟大的思想、慷慨激昂的热情、构想辞格的藻饰、高雅的措辞以及尊严高雅的结构”。之后,博克、康德、席勒等也都对“崇高”进行过美学阐释,通过梳理可以作出如下概括:崇高是由于人自身受到某种震撼而产生的痛感,这种痛感又经由我们的理性思考在认知当中转化为一种审美的愉悦感(王菲,2021:50)。西方美学上的“崇高之美”,更多的是强调文章的雄浑壮美和理性思考的力量;而我们中华文化的“崇高之美”则有着更为深刻丰富的内涵:文章的华美壮丽倒在其次,更重要的是作品中应蕴含“善良”“奉献”“利他情怀”等精神内涵之美。2500 多年前,伟大的思想家孔子在欣赏《韶》乐时不禁发出感叹:“尽美矣,又尽善也。”意思是说,真正的美不仅在于能给人带来感官上的愉悦,更在于能让人领会到仁德的崇高力量。换言之,崇高的,一定是美的(关铭闻,2021)。按照朗吉努斯对“崇高”的解读,莎士比亚的作品无疑是符合要求的,他的作品无论是思想、热情、藻饰、措辞还是结构都契合朗吉努斯对“崇高”的解读。但是,莎翁的作品也往往反映了西方人的利己主义思想和没有温度的“理性”精神。我们不妨拿他的诗歌和屈原的诗歌作一个对比,二者中谁的作品更具有“崇高之美”便会一目了然。

所以,在英语文学课程的思政改革上,我们必须首先强调弘扬作品的“崇高美”。文学的“崇高美”对于读者灵魂的塑造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作为精神事业,文化文艺、哲学社会科学当然就是一个灵魂的创作,一是不能没有,一是不能混乱”(习近平,2020:322)。在鉴赏国外文学作品的时候,作为英语文学教师,不能受作家名气的影响而一味地为他们的作品鼓掌欢呼,而是要仔细鉴别、清醒认知,要弘扬作品的“崇高之美”,展示真正能够撼动人心、鼓舞人心的作品。只有在这样的鉴别、鉴赏的过程中,学生的甄别、认知能力才能得到提升,才能对真正有着“崇高之美”的作品产生进一步的体悟和理解;只有优秀作品的正能量得到弘扬,学生们的精神世界才会得到进一步的净化。弘扬“崇高之美”是英语文学课程思政改革中教师们必须要牢记并内化的认知。

三、在英语文学课程教学中站稳“中国立场”

近年来,中国崛起的速度令西方震惊,也引起了部分西方政客的担忧。从几年前开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就对中国采取了全方位的打压行动。他们在经济上遏制中国、在政治上污蔑中国、在文化领域渗透中国,无所不用其极。其中,在文化领域,他们多年来一直没有放弃向我国渗透和灌输西方的价值观,寻找西方价值观的代言人,期望中国的青年一代能够认同并呼应他们的价值观和政治经济制度。苏联的解体仿佛给他们开启了希望之门,他们盼望同样的事情会发生在中国。

面对这样的艰巨挑战,在意识形态领域,我们必须坚守中国立场,如习总书记所说的,“不能混乱”。文学是意识形态领域的重要战场,作为高校英语文学教师,我们首先要有一个旗帜鲜明的态度,那就是站稳“中国立场”。站稳中国立场,意味着我们要清醒地甄别中西方意识形态的差异,不给西方势力当吹鼓手。西方的文学作品,很多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经受住了考验,成为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璀璨明珠,但也有无病呻吟、卖弄技巧、谄媚低俗之作,更有甚者,有些作品竟然赞美殖民主义、美化文化侵略和经济扩张。纵观西方文学的发展史,有张扬个性、追求享乐主义的古希腊罗马文明时期,有宣扬禁欲、钳制心灵的中世纪基督教文明时期,有文化多元、思想解放、以人为本的资产阶级文艺复兴时期,有理性至上、科学先行的启蒙运动时期,有爱憎分明、推崇直觉、热情奔放的浪漫主义时期,有批判现实、揭露社会矛盾的现实主义时期,也有突出异化、展现人类生存困境的现代主义时期和否定中心、解构传统、颠覆意义的后现代主义时期。在这一漫长复杂的演变过程中,文学本体以外的各种现实的、历史的、政治的、文化的力量都在影响着文学,文学作品所映射的价值观反映了西方社会千姿百态的生活风貌。作为英语文学教师,我们应当对此有清醒的认知,从多视角全面审视西方文学作品,在讲解、诠释作品时尤其要从中国视角出发。比如,《鲁滨逊漂流记》是英国文学史上现实主义小说的开山之作,描述了英国资产阶级上升时期开拓者的形象:坚毅不屈、渴望冒险、自我奋斗、乐观向上。可以说,鲁滨逊的形象完美地契合了18 世纪英国的时代精神。这部闻名世界的小说向全世界展示了当时英国的价值观。但是,从中国视角出发,我们就会清醒地认识到:鲁滨逊既是富有开拓进取精神的资产阶级“英雄”,也是充满征服欲和开疆拓土野心的殖民者的典型代表。与此同时,从中国视角出发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发现西方文学艺术对中华文化的吸收与借鉴。比如,法国启蒙时代的著名文学家伏尔泰,文学成就斐然,在诗歌、戏剧、小说等许多方面都颇有建树。我们在介绍其作品的同时,也应格外注意他对传播中国文化的贡献:他的许多戏剧作品借鉴了中国艺术,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他的戏剧《中国孤儿》,就是根据我国元曲《赵氏孤儿》改编的五幕悲剧。他通过这部戏宣传了中国的儒家道德思想,宣传了文明必将战胜野蛮的历史观,这是西方艺术第一次向中国艺术学习(李赋宁,2012:391)。

在讲解西方文学课程中运用中国视角、站稳中国立场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不仅如此,我们还要在“讲好中国故事,重塑我国国际形象”的基础之上“促进中外人文交流”(刘宏等,2020)。唯有这样,我们才能在认识西方文化中根本性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的同时,从不同的角度对人类的生存现状进行有效的反思,才能真正做到汲取其精华、摒弃其糟粕,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认知能力、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使英语文学课程真正向素质教育课程转化。

四、在英语文学课程教学中运用“思辨启智”

“课程思政”意味着教育观、知识观和课程观的重构,要求“知识取向”向“价值取向”转化,教学向深度教学转化,“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化,以凸显课程的精神向度、文化向度和方向向度,从而实现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王卓,2021)。对不同文化的经典文本进行跨文化比较阅读,是培养学生跨文化思辨能力的有效方式。作为高校英语文学教师,我们应该积极帮助学生从跨文化的角度出发,进行信息整合、分析批评和诠释理解,通过运用“思辨启智”,拓展学生成长的平台,完成育人育才的使命。

思辨能力指的是思考辨析的能力,是一种抽象的思维能力。对大学生而言,在不同的层面上对同一个问题展开有条理的分析是非常重要的。在外语专业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引导其进行层次分明、条理清楚的分析和清晰准确、明白有力的说理,是非常有必要的。

比如,在为学生解读莎士比亚的戏剧《哈姆雷特》时,教师可以运用跨文化视角的“思辨启智”。《哈姆雷特》中老哈姆雷特的幽灵可以引发一场关于东西方“鬼文化”差异的讨论。经过溯源讨论,学生会明白西方基督教中的“幽灵”和中国佛教、道教文化中的“鬼”是大相径庭的,从而可以进一步理解《哈姆雷特》中“复仇”主题的复杂性。不仅如此,教师还可以运用跨性别视角来进行思辨启智。还以《哈姆雷特》为例,从不同性别视角对剧作进行的解读诠释可能会得出迥然相异的结论,如此便可以引领学生进一步思考剧中人物和人性的复杂性,从而启发他们对人类整体的生存状况进行深度思考。

通过运用思辨启智,可以培养学生博大的胸怀格局、敏锐的观察能力和创新的思维能力。可以让学生们明白,一方面我们要吸收西方文化中正面的、先进的理论观念,丰富壮大我们自身的文学批评武器;另一方面,我们要坚持立足中国的文化土壤,使西方文化精华为我所用,同时运用我们的聪明才智,让中国文化的声音传出去,以自信奋进、勇于担当的姿态面对全世界,让所有人都听到我们中华文化自信有力的声音。

结语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作为高校英语文学教师,我们要紧跟时代步伐,及时调整自己的思想和思维方式,创新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手段,立足新时代,聚焦中国,主动融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格局中,努力提升行业语言能力和国家话语能力,为守好我国的文学意识形态阵地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猜你喜欢

崇高文明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请文明演绎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漫说文明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无名的崇高
对不文明说“不”
文明歌
Yangjiabu : 500 Years of Pride, Paintings and Ki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