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视角下学生文化自信提升路径探究
——以浙江大学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课“基础英汉笔译”课程为例
2022-09-15徐雪英郭洺菲
徐雪英 郭洺菲
引言
2016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时强调,其他各类课程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习近平,2016)。这一重要论述对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具有重大指导意义。2020 年,教育部印发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提出实施课程思政的根本目的在于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并要求语言类课程要脱离单纯的语言技能教学,将文化自信等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有机融合,在人才培养层面上要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和综合素养(教育部,2020)。课程思政建设由此成为包括翻译课程在内的高校英语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如何在专业教学中深入挖掘思政元素,有待广泛的探索与尝试。作为以符号转换为手段、意义再生为任务、跨文化为宗旨的一项交际活动(许钧,2009:41),翻译不仅涉及国家之间语言文字的转换,还涉及思维习惯和价值观等多方面的沟通,承载着文化交流的功能,实质上是一种跨文化的业态(黄友义,2018:7)。因此,翻译类课程的教学目标不能仅局限于语言转化相关的知识和技能训练,更要积极引导翻译人才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使命感。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国家所需的高级翻译人才不仅要具备立体化的知识结构、较高的综合素养和能力,更应主动承担传播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的使命,这使得翻译类课程思政建设尤为迫切,将思政元素融入翻译课程已成为提升翻译人才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
正是在这一背景下,2018 年至2020 年期间,浙江大学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了3 批课程思政项目建设。2020 年,浙江大学评选出两门文科类校级研究生思政示范课程,翻译硕士专业(MTI)学位必修课“基础英汉笔译”即为其中一门。在注重“知识与技能”和“过程与方法”的基础上,“基础英汉笔译”课程强化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实现。课程对标教育部《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基本要求,在注重翻译素材基础训练的同时,增强学生翻译的综合素养和文化自信。目前,大部分翻译课程思政的讨论均侧重理论研究,而本文为实践性案例研究,以浙江大学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课程“基础英汉笔译”的教学为例,探索翻译类课程思政建设的一般性规律。本研究主要从课程理念、内容、教学活动和效果等方面入手,探究如何帮助学生提升学校、地方和国家3 个层次的文化自信,弥补已有研究的不足,以期为翻译专业思政课程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
一、翻译人才素养和翻译专业课程思政建设
1.国家高层次翻译人才需求和综合素养要求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对全球经济与政治治理秩序的影响力日益提升,对外政治、军事、科技和经济交流渠道日益多元化,参与国际多边和双边组织的活动日趋频繁。这一发展趋势使我国对新型高层次翻译人才产生了大量、迫切的需求。
与此同时,时代发展对翻译人才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高层次翻译人才不仅需要具备娴熟的翻译技能,更需要具备较强的跨文化交流能力、领导与组织能力、责任担当和使命意识,兼具家国情怀与国际视野,能够回应国家战略发展需要,具备讲好中国故事、提供中国方案、分享中国智慧、消除误解、建立互信的翻译能力。这就要求高校对翻译人才的培养理念、培养模式和教学方式进行改革,翻译课程的教学思路有待改变和突破。而课程思政所要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为:面对这种新的需求,如何将文化自觉意识的培养嵌入到课程教学环节中,以文化自信为切入点,提升翻译人才的基础能力和综合素养,从而提高翻译课程思政建设和新时期翻译人才要求之间的内在契合度?
2.翻译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探索和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为应对高层次翻译人才匮乏的问题,许多高校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翻译人才培养教学改革,翻译课程思政建设便是这一系列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些高校已对翻译专业课程思政的目标和实施手段进行了探索性尝试。曹进、陈霞(2019:105)讨论了翻译硕士素养类课程“国策与省情”教学的尝试性改革实践;基于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特点,代正利(2020:61)探讨了翻译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的4 种具体策略;依据情感学习理论中价值观形成和内化过程的分级描述,李志英(2020:22)讨论了激发翻译课程中思政资源效力的有效方式;司显柱(2021:97)根据语言(言语、语篇、话语)价值与主流价值观和意识形态的关系将所有话语和语篇区分为有益性话语、破坏性话语和中性话语3 种类型,并对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翻译本科专业课程“英中笔译基础”进行了案例分析;杨正军、李勇忠(2021:104)强调翻译课程思政建设应将品德培养和专业教育作为中心环节,翻译课程思政的实施包括目标、内容和手段的整体规划,同时还应从多方面形成翻译课程思政的多路向保障体系。
总体而言,外语翻译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尽管已取得了较大进展,但仍存在一些普遍性问题,主要包括思政目标与语言目标“两张皮”、思政内容和学科内容各自独立、为凸显思政内容而淡化学科内容教学、教师将自己提炼的思政元素“填鸭式”灌输给学生、机械套用已有评价模板而对评价内容缺乏关注等典型误区(胡杰辉,2021:56)。解决这些问题亟需对更多的实践性案例进行分析和经验总结。
二、翻译专业课程思政与文化自信培养的结合
1.翻译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主要切入点
寻找思政元素的切入点是翻译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环节。翻译专业的宗旨在于培养复合型翻译人才,他们应该能够适应国家与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王立非,2021:9)。作为翻译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翻译类课程教学需要重视培养学生的中译外能力、从事国际交流的本领和为国家战略服务的意识(黄友义,2018:7)。外语课程思政的根本在于立德树人,通过外语教学各个环节的共同作用,塑造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文秋芳,2021:48)。微观上,翻译作为一种语言实践,译者在选择策略和使用技巧方面需要树立自觉意识。宏观上,翻译作为一种跨文化交际行为,译者在对待多元文化时需要秉承求同存异的态度(刘孔喜、许明武,2018:89)。因此,无论是微观还是宏观层面的翻译行为,具体目标的实现都要求译者能够充分了解本国文化,既要避免文化自卑,又要避免文化自大。外语教学身处中西方意识形态和主流话语交流对比的第一线(王军哲,2020:53),其背后蕴藏着不同国家的文化价值观(杨金才,2020:48)。在讨论翻译硕士人才培养的结果时,曹进、陈霞(2019:105)曾指出,翻译硕士在翻译实践和语言服务中机械式背诵远多于自主创造性贡献,部分翻译硕士缺乏专业热情、专业信念不坚定,对中国文化和中国特色的表达积淀不足,导致翻译质量不高。因此,引导学生了解国情省情和文化、树立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应当成为翻译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切入点和落脚点。
2.翻译人才的文化自信与翻译课程思政
当前,我国文化“走出去”面临西方国家的话语霸权、恶意抹黑中国等一系列问题和挑战(王军哲,2020:53)。高层次翻译人才需要对中西文化差异有正确的看法和立场,只有对自己的文化具备了自信,才能更好地传播和发扬中华文化,促进中西文化交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多个场合反复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习近平,2019)。文化自信的基础是文化自觉。费孝通(2007:190)认为,文化自觉是一个艰巨的过程,并非易事,只有在认识自己的文化、理解并接触到多种文化的基础上,才有条件在这个正在形成的多元文化的世界中确立自己的位置,然后经过自主的适应,与其他文化一起,取长补短,一起建立一个有共同认可的基本秩序和一套多种文化都能和平共处、各抒所长、联手发展的共处原则。因此,翻译人才首先需要经过长期熏陶获得文化自觉,并在此基础上逐步确立文化自信。
对于高层次翻译人才培养而言,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工作就是要把文化自觉这一重要的思政元素融入翻译技能和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实现翻译技能和综合素养的良性互动,最终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只有通过中西文化的比较,深入领会中西文化的要义与精髓,译者才能做到翻译的“信达雅”。融入文化自觉思政元素可以引导学生尊重并包容多元文化,对文明交流互鉴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形成更鲜活、更深入的理解(文秋芳,2021:48)。
三、“基础英汉笔译”课程思政设计理念与实现路径
1.课程思政设计理念
2.课程思政设计理念的实现路径
首先,“基础英汉笔译”课程基于“三维目标”确定课程内容。如下页图1所示,三角形第一层的基础部分代表课程思政理念的“三维目标”,尤其强调课程教学实施过程中培养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文化基础”,进一步围绕“文化基础”设计课程内容,从“学校文化自信”“地方文化自信”“国家文化自信”3 个相互包容的层面,递进式地组织课程内容和活动,形成一个由点到面、由局部到整体的文化观念的延伸,引导学生增强文化自信。课程内容设计既充分考虑了笔译课程的知识积累、方法训练和技能培养,也强调了翻译综合素养的提升,通过提高学生的课程兴趣度和参与度,使学生立志成为传播中华文明的使者,实现思政元素“润物无声”的教学效果。
图1 “基础英汉笔译”课程融入文化自信的体系构建
其次,课程内容设计兼顾多元目标。“文化基础”是核心素养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自主发展”和“社会参与”的重要保障。具体课程目标设计做到“文化基础”和翻译技能的高度融合,即在“知识与技能”目标维度上,一方面要求学生掌握翻译方法、翻译策略和翻译技巧,提升汉英语言表达能力和转换能力;另一方面通过引导学生着重理解不同语言材料中的关键词句翻译,如文化负载词、考古科技词汇等,使学生有机会涉猎不同专业领域的知识,掌握和理解翻译过程中译语和原语在文化上的差异,并进一步考虑译文能否最大程度地被目标语观众认可和接受等问题,从文化的维度来评价翻译的质量。
最后,教师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提高思政课程的成效。为此,该课程一方面丰富课堂教学形式,包括问题导向、教师点评、学生讨论、译文鉴赏四个环节;另一方面,课程特别增加了丰富的课外翻译实践,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专业比赛、科研项目和翻译实习实践等活动。这些实践活动能够使学生在翻译过程中实践并掌握翻译的方法,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开展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和交往学习,提高学习效率;让学生从“喜欢学翻译”逐步发展到“尝试实践如何翻译”,最后实现“学会如何翻译”;引领学生在翻译学习的基础上,准确理解学校文化、地方文化和国家文化,培养学生对学校、地方和国家的情感和认同,在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基础上,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开拓国际视野。
四、“基础英汉笔译”课程主要内容和思政元素
1.课程主要内容:七大模块
课程紧紧围绕文化自信这一思政切入点选取翻译素材,基于树立学校文化自信、地方文化自信和国家文化自信3 个层次的培养目标,确立了七大模块的内容。模块内容均来自课程负责人主持或参与的口笔译项目,内容贴近现实,反映热点,易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共鸣。七大模块的素材既覆盖自然生态方面的内容,又蕴含人文历史的元素,在注重文化积淀的同时也关注时事热点,具体包括:①浙江大学纪念建校120 周年宣传片解说词翻译(以下简称“浙大校庆解说词翻译”);②浙江大学学术年报翻译;③G20 杭州峰会宣传资料《印象杭州》翻译;④浙江省自然博物馆展陈文本翻译;⑤浙江电视台国际频道纪录片《浙商抗疫》字幕翻译;⑥良渚古城遗址申遗材料翻译;⑦习近平重要讲话关键词翻译。这些课程内容全面涵盖了3 个层次的文化自信,其中模块①②关涉学校文化自信;模块③④关涉地方文化自信,模块⑤⑥⑦关涉国家文化自信。
2.文化自觉的思政元素
“浙大校庆解说词翻译”模块是校园文化自信思政元素的代表性素材,其内容体现了浙江大学120 年的发展历史,以及浙江大学积累的光荣传统、价值理念和创新精神。尤其是通过对浙江大学校训“求是创新”、浙江大学共同价值观核心词“勤学、修德、明辨、笃实”以及浙江大学精神“海纳江河、启真厚德、开物前民、树我邦国”的学习与传承,翻译专业研究生可以对学校的文化底蕴和核心精神有更深刻的理解。“浙江大学学术年报翻译”模块聚焦浙江大学2020 年度学术建设总体概况,从人才队伍、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国际交流与合作、学术治理六大方面展现了学校在“双一流”建设中深化改革、学科生态繁荣发展的良好态势,能够增进学生对学校学术建设成就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并激励学生自觉端正学术态度,树立学校文化自信,展现爱校敬校、求是图强的精神面貌。
“G20 杭州峰会宣传资料《印象杭州》翻译”模块选取了G20 杭州峰会对外宣传资料《印象杭州》中有关杭州总体概述、行政区划、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历史沿革和城市标志等方面的内容。学生在材料研读和字句斟酌的过程中对脚下的这片土地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入的认识,无形之中便会对这座城市产生更加深沉的感情。“浙江省自然博物馆展陈文本翻译”模块选取了浙江省自然博物馆“生态主题展馆”的展陈资料,包含“生命支持系统——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价值”和“生态浙江”三大单元。学生透过地方生态文明建设这一窗口,可以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发展理念,并学习生态学的相关知识,引发对如何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的思考。这些模块将翻译学习和对地方文化的详细解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有助于加强学生对地域与民族文化多样性的理解,并激励学生自觉做文化遗产的保护者、传承者和宣传者。
国家的强大离不开个体的努力和奋斗,在2020 年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中国行动中涌现了大量感人的故事,是激发学生爱国热情的极佳素材,也是帮助学生理解并确立国家文化和道路自信的重要思政元素。“浙江电视台国际频道纪录片《浙商抗疫》字幕翻译”模块选取了“中国抗疫人物故事”系列视频的字幕作为翻译素材。该纪录片生动讲述了疫情期间浙江商人和企业团队迎难而上、化危机为转机的故事。在翻译过程中,学生可以真切地感受到普通中国人不畏艰辛、共克时艰的坚强意志,深刻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品质和中国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这一模块的学习可以坚定学生对中国智慧、中国精神、中国文化、中国道路的自信,激发其爱国热情。良渚古城遗址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和首批“浙江文化印记”名单,“良渚古城遗址申遗材料翻译”模块是呈现中国悠久历史并帮助学生树立文化自信的代表性素材之一。良渚展示了一个存在于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早期区域性国家形态,它以稻作农业为经济支撑,并存在社会分化和统一信仰体系,印证了长江流域对中国文明起源的杰出贡献(李志鹏,2019)。这为学生认识地方文明、探索中华文明打开了重要窗口。“习近平重要讲话关键词翻译”模块是理解中国重大时事政策的重要素材,该模块选取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科技、外交等多个领域的重要讲话关键词。学生在研读和翻译的过程中能够深刻感受习总书记高远的目光和视野、赤诚的为民情怀和崇高的人格魅力,更能自觉地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在对外传播中讲好中国故事。这一模块的学习有助于学生将理论与现实相结合,树立对中国文化、中国道路和中国制度的自信,鼓励学生积极进取,为实现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五、“基础英汉笔译”课程思政教学活动设计和成效评估
1.思政教学活动设计——以“浙大校庆解说词翻译”模块为例
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是有效实现课程目标的“最后一公里”。笔译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互动性,学生需要大量的翻译实践才能熟练掌握翻译的基本理论和技巧。该课程包含丰富的课堂教学活动和课外实践活动,为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和交往学习提供了充分的机会。课堂教学主要流程包括问题导向(查找文献、实地考察)、教师点评、学生讨论、译文鉴赏4 个环节。下文以“浙大校庆解说词翻译”模块为例讨论课程思政教学活动设计方案和实施过程。
课堂教学设计主要围绕以下两个教学重点:①文化负载词的翻译。通过引导学生领悟解说词中文化负载词如“勤学、修德、明辨、笃实”和英文“Diligence, virtue, wisdom and honesty”之间的对应关系,不仅可以让学生深入理解文化负载词所蕴含的中国文化,体会中西文化的差异,同时也可以让学生明白以下道理:“勤学”,即不但学思悟践,更要格局宽广,所以需要勤奋(diligence);修德,即德才兼备方可成就大业,需要美德(virtue);明辨,即要是非分明,方向判断正确,需要智慧(wisdom);笃实,即扎扎实实干事,踏踏实实做人,需要诚实(honesty)。②视频字幕的翻译。视频字幕的翻译受到时间和空间的双重限制,要求译者必须准确把握语句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以最大限度地向观众直接传递信息,同时进行语言和文化的转换。译者必须使用最简练的文字表达最丰富的意思,才能使视频字幕翻译达到最佳效果。例如:在翻译“与时代同频共振,奏出强音”时,教师引导学生用最简洁生动的文字进行翻译,译为“making a resonant sound with the times”,其中“resonant ”一词既可以表示“共振的”,又可以表示“洪亮的”,一语双关,准确地传达了原文的含义。
在具体的教学实施过程中,主讲教师首先采用问题导向法,引导学生了解浙江大学的历史、校训、共同价值观和精神等。其次,主讲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文中出现的重点与难点——文化负载词的翻译,解释其现代汉语的意思,并要求学生尝试进行翻译。然后,主讲教师对学生的翻译进行点评,讨论译文是否能在传达中文含义的同时也便于西方读者理解,从而引出译语和原语在文化上的差异问题。主讲教师同时提出该模块的另一学习重点——视频字幕的翻译,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开展讨论,并总结要点。最后,主讲教师呈现参考译文,供学生讨论和鉴赏。
这一模块的思政元素体现为:在将校训“求是创新”转化为译文“Seeking Truth, Pursuing Innovation”的过程中,学生通过理解中性词“seek”和褒义词“pursue”分别与“truth”“innovation”搭配时所起的作用,深刻领会浙江大学的校训、共同价值观和精神在学校发展进程中所起的引领作用,从而激发其爱校爱国、求是创新的精神。
其他模块的教学实施过程大体上同样分上述几个环节展开,即课堂教学设计、教学方案实施和课堂教学总结等。各个模块所涉及的翻译理论、翻译技巧、翻译方法和思政元素各不相同。例如,“良渚古城遗址申遗材料翻译”模块的重点为讨论文书文本的翻译方法、考古科技词汇的翻译,掌握归化和异化策略的平衡、译文和原文文化功能的对等。通过该模块的学习,学生可以感受中华文化和历史文脉,从而增强文化自豪感。
2.成效评估
“基础英汉笔译”课程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关注学生的自觉反思和自主探究。课程负责人在教学过程中及时引导学生,与学生探讨课程的优化问题,不断完善课程教学模式。学生们普遍认为,该课程有助于其了解国情,理解本土文化,拓宽文化视野,增强文化自信。该课程引导学生在夯实翻译能力的基础上,将翻译素材和翻译实践活动中蕴含的文化自信和家国情怀内化为个体的价值观,并在课外的专业比赛、科研项目和实习实践等活动中进一步得到巩固加强(如图2 所示)。
图2 “基础英汉笔译”课程教学成效
六、课程思政的经验总结与展望
翻译硕士研究生“基础英汉笔译”课程是浙江大学文科“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课程教学团队对学生文化自信的培养贯穿于教学理念确立、教学内容设定、活动设计和教学实施等各个环节,探索了翻译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深层内涵和提升翻译人才文化自信的有效路径,其中可供借鉴的经验总结如下。
1.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明确教学理念
为深入贯彻落实《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教育部,2020)的基本要求,高校翻译专业课程应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开展教学。教师需要不断提升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意识和能力,加深对课程思政内涵的理解,寻找思政元素和翻译课程内容的有机结合点,针对翻译专业课程的学科特征,确立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位一体”的教学理念。在明确这一教学理念的基础上,课程教学实现了翻译知识与道德品质的相互促进、翻译能力与价值观念的共同发展、思政教育与专业教学的有机融合。
2.以中国故事为重点素材,创新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的选择可以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兴趣、动机和效率。翻译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能够“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的复合型高素质翻译人才,因此,中国故事应当是教学内容最基本和最关键的来源。相比枯燥单一的理论知识,中国故事兼具历史性、现实性和未来性,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社会等多样性议题,意蕴丰富。教师应从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出发,结合学校和地方文化特色,精选生动鲜活的材料作为教学内容,并设计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在深入解读翻译材料、进行翻译实践的活动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以学生为课程主体,丰富教学活动
只有通过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确立学生在课程中的主体地位,翻译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才能逐渐内化为学生的价值观。教师在组织丰富多样的课堂活动和课外实践时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探索、主动实践。具体而言,教师在课堂活动中可构建问题导向、小组任务、班级讨论、译文赏析等多层次的教学环节,为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和交往学习提供平台。同时,教师应鼓励并指导学生踊跃参加课外翻译实习和实践活动,如专业比赛、学术会议、科研项目、翻译实习、志愿服务等活动,以进一步强化学生翻译实践中课程思政元素的融入。
结语
本文以浙江大学翻译硕士专业学位必修课“基础英汉笔译”的课程教学实践为例,具体分析了翻译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内涵、切入点、教学理念和实施方法。该课程依据《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设定人才培养目标,以培养学生文化自信为切入点,从学校、地方和国家3 个层面的文化自信出发构建课程思政的内容,挖掘其中的思政元素,并将之融入课堂教学中,使得学生愿意学、主动学,并自觉树立文化自信。
“基础英汉笔译”课程思政的教学实践活动表明,高层次翻译人才的能力培养和思政教育可以实现有机融合,达到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效果。课程思政建设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拓宽学生能力,提高其综合素养,提升教学质量,实现思政元素“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开设英汉翻译课程的高校可以结合所在高校和地方的历史人文以及学生关心的时事热点,选取生动活泼的翻译素材,挖掘其蕴含的思政元素,并将之巧妙地融入课堂教学中,以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文化自信。希望该案例的讨论能够为翻译专业有效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