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不同手术方式对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治疗的比较效果
2022-09-15冯兴波唐文东杨方武贾静叶朋
冯兴波,唐文东,杨方武,贾静,叶朋
1.枣庄矿业集团中心医院胃肠外科,山东枣庄 277000;2.枣庄矿业集团中心医院肛肠外科,山东枣庄 277000
食管胃结合部腺癌较特殊,病变位置为食管和胃的临界点,作为恶性肿瘤,常造成鳞柱状上皮上移的情况。此类腺癌一般在晚期检出,常存在胃壁浸润等情况,肿瘤细胞可能会向胃部、食管及其他位置的淋巴结转移,加重癌变程度。手术可切除病变的食管胃组织,控制肿瘤细胞的浸润等情况,但复发率高,仍有较多患者在术后存在复发的情况,需调整腺癌治疗措施[1-3]。针对食管胃结合部特殊的结构,以往多采用经胸手术方式,切除食管胃病变组织,帮助患者重建消化道功能。但此手术存在清晰度差的问题,可能会遗漏食管胃结合部的肿瘤组织,造成腺癌复发,增加患者预后不良风险。经腹食管裂孔手术则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可清除观察到食管胃结合位置存在的肿瘤情况,提高肿瘤清除彻底性,也能清扫附近淋巴结,预防肿瘤的遗漏,且创伤小,能缩短腺癌患者术后恢复时间,但临床对该手术下产生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未能明确[4-7]。对此,选取2020年11月—2021年11月枣庄矿业集团中心医院收治的74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重点评估不同手术的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收治的74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选时间分为经腹组和经胸组,各37例,前者行经腹食管裂孔手术,后者行经胸手术。经腹组:年龄44~70岁,平均(57.68±3.62)岁;女15例,男22例;病程1~8个月,平均(4.39±1.61)个月;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17~30 kg/m²,平 均(23.85±1.99)kg/m²。经胸组:年龄45~71岁,平均(58.35±3.17)岁;女16例,男21例;病程1~9个月,平均(4.80±1.24)个月;BMI指数18~31 kg/m²,平均(24.03±1.75)kg/m²。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通过。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确诊为食管胃结合部腺癌;签署同意书;此前未行腺癌治疗;符合各经腹、经胸手术适应证;有完整腺癌病历。
排除标准:继发性腺癌者;远处转移者;此前有腹部或胸部手术史者;有其他恶性肿瘤者。
1.3 方法
经腹组:经腹食管裂孔手术,术前检查后,平卧,垫高腹部,标记腹部症状位置、胸骨剑突位置,在两位置之间做切口,经切口探查腹腔,观察腹腔基本情况,掌握腹水、贲门肿物情况,游离脾脏,解除粘连情况,游离胃大弯网膜,对其行离断结扎操作。经电刀帮助患者切开膈裂孔,准备一次性食管带,经其辅助牵拉食管,保持较好的胃动脉暴露效果。观察肿瘤细胞的转移浸润情况,针对病变的食管及胃部组织行结扎离断处理,同时要清扫附近淋巴结。癌变细胞切除后关腹即可。
经胸组:经胸手术,术前检查后,行复合麻醉,经左胸位置做切口,入路点为第7肋间,撑开肋骨后,提拉肺部,观察食管、胃部的肿瘤病灶情况,经食管带完成肿瘤组织的牵引,针对附近淋巴结完成清扫操作,关闭胸部切口即可。
1.4 观察指标
手术指标即在腺癌切除期间记录手术时间,统计术中出血量及输血量,同时统计各腺癌患者的淋巴结清扫数目。
恢复指标即在腺癌手术后记录患者恢复进食时间,统计导管留置时间,以及住院时间。
并发症常见吻合口瘘、胸腔积液,还可能出现切口感染等事件。
生活质量的评估,即在术后由患者自主填写世界卫生组织的生活质量-100(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Quality of Life-100,WHOQOL-100),在此辅助下通过多个维度判断腺癌患者的术后生活,包括生理、信仰、社会、独立、环境、心理,均100分,分值越高,说明腺癌患者术后生活好。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4.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指标对比
经腹组手术时间短于经胸组,出血量、输血量少于经胸组,淋巴结清扫个数多于经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指标对比(±s)Table 1 Comparison of the surgical indicator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s)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指标对比(±s)Table 1 Comparison of the surgical indicator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s)
组别经腹组(n=37)经胸组(n=37)t值P值手术时间(min)218.95±13.64 251.40±22.08 7.605<0.001出血量(mL)139.64±20.15 163.47±20.64 5.025<0.001输血量(mL)261.95±18.07 301.28±24.74 7.809<0.001淋巴结清扫个数(个)14.05±1.02 11.91±1.84 6.187<0.001
2.2 两组恢复指标对比
经腹组进食、导管留置及住院时间均比经胸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恢复指标对比[(±s),d]Table 2 Comparison of the recovery indicator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s),d]
表2 两组患者恢复指标对比[(±s),d]Table 2 Comparison of the recovery indicator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s),d]
组别经腹组(n=37)经胸组(n=37)t值P值进食时间6.07±1.43 7.75±1.62 4.729<0.001导管留置时间5.03±1.82 6.95±1.44 5.032<0.001住院时间11.83±2.20 15.79±2.75 6.840<0.001
2.3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经腹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40%)比经胸组(35.14%)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n(%)]Table 3 Comparison of the complication rat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n(%)]
2.4 两组生活质量对比
经腹组术后生活质量比经胸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对比[(±s),分]Table 4 Comparison of the quality of lif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s),points]
表4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对比[(±s),分]Table 4 Comparison of the quality of lif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s),points]
组别经腹组(n=37)经胸组(n=37)t值P值社会72.04±5.19 66.28±5.43 4.665<0.001环境75.86±5.08 69.69±5.27 5.127<0.001信仰73.41±5.99 67.12±5.40 4.744<0.001生理74.95±5.23 69.01±5.17 4.913<0.001独立77.23±5.54 71.69±5.38 4.364<0.001心理76.02±5.91 70.18±5.30 4.475<0.001
3 讨论
食管胃结合部有结构复杂的特点,此位置出现恶性肿瘤后,常被纳入腺瘤范围,存在局部视野欠佳的情况,增加腺瘤治疗难度。腺瘤出现后,一般经手术切除腺瘤组织,但肿瘤清除过程中可能有清除不彻底的情况,需调整腺瘤清除手术方案,以预防腺瘤的复发,并改善食管及胃肠功能。由于腺瘤有局部浸润转移的情况,需在手术期间彻底切除原发肿瘤,并清扫附近的淋巴结,此机制下可增强腺瘤治疗效果[8-11]。以往针对腺瘤多行经胸手术治疗,该方案下可切除病变的食管组织,能保证食管肿瘤切除彻底性,但经胸手术也有较多不足,经胸部向食管胃结合位置进行手术操作,存在创伤大的情况,无法提高腹腔位置的视野,存在肿瘤组织暴露欠佳的情况,可能会降低肿瘤清除彻底性,较小的肿瘤不断增殖后会反复发作[12-14]。
近年,经腹食管裂孔术得到推广,该术式可提高腹腔内淋巴结清扫彻底性,有效控制肿瘤转移扩散情况。腹部做切口后,可提高食管胃暴露效果,清晰视野下完成消化道的重建工作,可减少膈肌损伤,维持心肺功能的稳定性。经腹手术可直接观察到食管胃的肿瘤组织,扩大病灶切除面积,且不会对胸腔造成过多影响,除减少胸腔积液事件外,也有利于吻合口瘘愈合,对维持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手术安全性有正面作用[15-17]。本研究中,经腹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40%)比经胸组(34.15%)低(P<0.05)。吴飞马等[18]的研究中,并发症数据在观察组(8.3%)比对照组(23.3%)低(P<0.05)。即经腹食管裂孔术有较高安全性,能降低食管胃结合部腺瘤治疗风险,改善腺癌患者的预后,加速食管以及胃肠功能的恢复。
综上所述,经腹食管裂孔手术可推广,能减少腺癌治疗并发症,可增强腺癌治疗效果,加速食管及胃部功能的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