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糖尿病的孕期血糖管理对妊娠结局的影响分析
2022-09-15房琼英
房琼英
惠安县医院,福建泉州 362100
妊娠期糖尿病是在妊娠期阶段,首次发现或发生的一种较为特殊的糖尿病,已经成为目前临床上公认的,能够对母婴结局造成较大影响的妊娠期合并症[1]。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机体长时间处于高血糖状态,对母婴结局产生一定的不良影响,使围产期并发症、新生儿并发症等不良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增加[2-3]。随着近些年来科学和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加之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节奏持续加快,生活和工作中所承受的压力程度增大,日常饮食和生活习惯发生了较大改变,我国妊娠期糖尿病的临床发生率水平呈现逐年升高的发展态势,已经成为临床产科及相关领域所关注的一个重点问题[4-5]。本文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0年12月惠安县医院收治的64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接受孕期血糖管理干预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在本院进行孕检并分娩的64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根据干预方式的差异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中32例患者接受常规孕期干预,观察组中32例患者在常规孕期干预的基础上,接受孕期血糖管理。对照组中初产妇23例,经产妇9例;孕周34~41周,平均(39.7±1.1)周;年龄19~41岁,平均(26.4±0.8)岁。观察组中初产妇25例,经产妇7例;孕周34~41周,平均(39.4±1.5)周;年龄19~43岁,平均(26.7±0.5)岁。两组研究对象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妊娠期糖尿病的诊断标准者。
排除标准:①孕前有糖尿病史者;②合并多囊卵巢综合征、心脑肝肾等疾病者;③有造血系统或凝血功能障碍者;④服用过其他影响本次研究结果的药物者。
1.3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血糖监测、干预,包括健康教育、血糖监测、饮食建议等内容。观察组:孕期对孕妇开展血糖管理,具体内容包括:①饮食干预。在饮食方面应少吃高热量、脂肪高含量的食物。严禁辛辣食品的过度食用,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新鲜的蔬菜、水果中所含的维生素、类胡萝卜素、纤维素以及微量矿物质,对于人体内血糖均衡有积极的促进作用。②适量运动。嘱咐孕妇在日常活动方面应注意适度运动,可根据孕期的特殊性采用较为缓和的有氧活动,比如饭后散步,多参与户外活动等。避免过度活动造成滑胎、流产等严重后果。③如果在孕期血糖指标严重过高,在饮食和日常活动方面进行调整后仍不可改善。需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相应的降血糖药物,勿私自用药以免药物作用对胎儿造成不良的影响。④血糖监测。没有明显饥饿感、餐前30 min血糖水平控制在3.3~5.3 mmol/L之间,餐后2 h血糖水平控制在4.4~6.7 mmol/L之间,夜间血糖水平控制在≥3.3 mmol/L的水平。⑤分娩期处理。积极做好母儿的监护,确定临产后,仍然保持糖尿病饮食,产程期间通常情况下,停用胰岛素。⑥新生儿处理。归属为高危新生儿,重点防止低血糖,开奶的同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分次喂20 mL浓度为10%的葡萄糖水,对血糖水平的变化情况进行持续24 h的监测。⑦产褥期。胎盘排出,全身激素恢复到非孕水平,对血糖水平进行监测,防止低血糖,减少胰岛素用量。给予饮食指导。产后6~12周之间接受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OGTT)检查。
1.4 观察指标
①并发症发生情况和剖宫产例数;②对孕期干预模式的满意度;③干预前后血糖水平。
1.5 评定标准
满意度:采用本院自拟的不记名打分问卷进行调查,100分为满分,<60分不满意,≥60分且<80分基本满意,≥80分满意。
1.6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和剖宫产例数比较
观察组产后出血、伤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剖宫产妊娠结局例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和剖宫产例数比较[n(%)]
2.2 两组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满意度比较[n(%)]
2.3 两组干预前后血糖水平比较
干预后,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较干预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干预前后血糖水平比较[(±s),mmol/L]
表3 两组干预前后血糖水平比较[(±s),mmol/L]
注:与对照组干预前比较#P<0.05,与观察组干预前比较*P<0.05
组别对照组(n=32)观察组(n=32)t值P值空腹血糖干预前9.37±1.24 9.94±1.43 1.140>0.05干预后(7.31±0.86)#(5.27±0.75)*12.127<0.05餐后2 h血糖干预前15.37±2.06 15.89±2.04 1.261>0.05干预后(12.09±1.37)#(10.30±1.72)*11.786<0.05
3 讨论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将会对其妊娠结局产生较为重要的影响,在孕期阶段接受规范化的血糖管理,可以使该类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明显提升[6-7]。但部分患者,在接受血糖管理后,控制效果仍然不够理想,分析导致这一问题出现的具体原因:①存在遗传、胰岛细胞等对降糖药物敏感性不够理想的一些不可控的影响因素[8];②孕妇在孕前和孕期阶段的体质量水平的增量过大[9];③孕妇对妊娠期糖尿病的认知存在严重不足,或其他原因的影响,导致血糖管理依从性明显降低[10]。因此,在临床实际工作中,需要特别针对该类,实施更加深入的血糖管理干预,对于一些存在孕前肥胖、糖尿病家族史等妊娠期糖尿病高危因素的孕妇,需要尽可能争取在早期阶段发现病情[11-12]。对于病情已经被确诊为妊娠期糖尿病的患者而言,需要尽早对其实施规范而有效的降糖治疗,给予个体化饮食和运动方面的指导,根据血糖水平监测结果,对治疗方案做出相应的调整[13-14]。疾病认知程度较差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应做好产前宣教,告知患者及家属,病情的具体危害,使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的警惕性明显提高,增强重视程度,督促患者完成血糖管理的各项内容,从而达到改善妊娠结局的目的[15-17]。
本次研究中,在常规孕期干预的基础上,接受孕期血糖管理的观察组患者对干预模式的满意度达到96.87%,高于单纯接受常规孕期干预的对照组患者的78.13%,且观察组的并发症率和剖宫产率仅为3.13%和6.2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00%和28.13%(P<0.05),与唐慧[18]所进行的相关研究所得结果一致(剖宫产率25.81% vs 65.63%,并发症率5.65%vs 21.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充分说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在常规孕期干预的基础上,接受孕期血糖管理的优势性和必要性,今后临床上可以将其作为妊糖患者的常规干预方式应用,从而在最大程度上保证母婴安全。
综上所述,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接受孕期血糖管理干预,能够帮助改善血糖水平,减少并发症的出现,使妊娠结局更加理想,从而提高干预模式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