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海市徐汇区区域健康数字化平台建设实践与思考

2022-09-15甘荣兴缪有刚阮亮亮顾文钦沈福来施骥达樊长旭

卫生软科学 2022年9期
关键词:徐汇区中心数字化

孙 雅,甘荣兴,缪有刚,阮亮亮,顾文钦,倪 敏,沈福来,施骥达,樊长旭,周 融

(1.上海市徐汇区卫生事业管理发展中心,上海 200237;2.上海医药临床研究中心,上海 200237;3.上海市徐汇区卫生事业管理发展中心数字健康项目组,上海 200237)

数字化已成为全球重要共识,各国纷纷发布国家数字战略,开启并加速数字化进程。华为公司发布《数字化转型,从战略到执行》报告,该报告结合100多个国家的案例与数据,指出数字化转型从战略到执行将经历6个角度(个人-家庭-企业-城市-行业-国家)、4个层次(国家-城市-行业-企业)、4个阶段(基础信息化-应用数字化-全面系统化-智慧生态化)的系统性建设路径[1]。我国“十四五”规划中将“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单独设篇,并用4个章节明确了国家推进数字化的目标和决心,标志着数字化转型已上升为国家战略。

上海市人民政府于2021年1月5日发布了《关于全面推进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的意见》[2],开启了上海市数字化建设升级和深化的新局面。在全市乃至全国齐头并进推动数字化建设的进程中,区域作为一个城市的核心构成单位,立足卫生和健康大局,应当如何参与、投身、做实、做好、助力全局的数字化建设?是一个值得深思和必须回答的问题。上海市徐汇区在区域健康数字化建设的探索上起步较早,迄今已建成促进全专联合与分级诊疗的“全专云”、线上问医送药及家庭医生签约的“汇家医”、5G智能健康服务舱和社区医院等项目。2021年8月,徐汇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又于新形势下提出“一脑、一网、一体”的新一轮数字化建设方针[3]。在这一实践过程中,徐汇区数字化建设团队已基本形成一套较为清晰稳健的运行机制,覆盖区域健康数字化建设的功能定位、组织架构、发展目标、建设流程、实施方案等方面;同时,由于数字化建设成效的外部凸显需要时间来沉淀,本文拟重点介绍徐汇区区域健康数字化建设在功能定位、组织架构、建设流程3个方面的具体做法,并从建设者的角度汇报数字化运行机制运转后所产生的系列变化,以助力数字化建设工作的高效优质推进。

1 具体做法

1.1 徐汇区卫生健康服务系统基本情况

上海市徐汇区是上海市区域典型代表,区内共有8家三级甲等医院、3家二级综合性医院、1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61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及民办医院与门诊部、疾控、妇幼、牙防、临检、卫监等专业防治机构,全区共计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356个,专业医务人员2.69万人(其中医师7927人、护士10,164人),服务于全区111.3万的常住人口。

1.2 徐汇区区域健康数字化建设具体实践

为专项推进数字化建设工程,徐汇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委托其下属独立的综合型法人机构徐汇区卫生事业管理发展中心(以下简称管发中心),专项负责区域的数字化建设工作。历经几轮数字化建设实践,形成了清晰的区域健康数字化建设的功能定位,形成了与之相匹配的组织架构,并形成了一套与功能定位、组织架构高度配套的区域健康数字化建设流程。

1.2.1 功能定位

区域健康数字化建设工程的功能定位上,徐汇区通过明确建设战略和核心优势来细化(见图1)。建设战略确立为“数字战略驱动科技创新与人人健康”,其中“数字战略”是驱动和引领,“科技创新”是靶标和尺度,“人人健康”则是终极愿望:①具体的实施路径确立为“数字人人、人人数字、人人数字驱动人人健康、人人健康构建可持续生态”,通过数字化人人的健康行为,形成人人的健康数字,对人人的健康数字进行训练和优化,形成属于人人个体的健康计划,通过数字反馈提示人人基于个人的人人数字反馈结果,进行行为改进,驱动人人健康的实现[4];②具体的落实抓手确立为“居民侧数字化建设”与“医生侧数字化建设”的双需求侧数字化驱动;围绕这一战略,将区域健康数字化建设的核心优势确立为“构建可持续的健康数字生产体系、应用体系和自进化体系”,包括健康数据标准建立、基于社区邻里网络的低成本数据生成体系、多点补给的数据价值支付与补偿体系。

图1 区域健康数字化建设的功能定位

1.2.2 组织架构

区域健康数字化建设工程的组织架构上,徐汇区分别包括“1个总体、3个中心、5个层级”(见图2)。基于以上清晰明确的组织架构,可确保各项工作得以顺利的推进和开展。

图2 区域健康数字化建设的组织架构

首先,数字化建设的实施总体(主体)命名为“数字汇康创新中心”,“汇康”既意指徐汇健康,也意指汇聚健康,下设3个中心,分别是数字健康研究中心、场景应用开发中心、创新成果转化中心,逐一承担创新中心的规划发展工作、设计开发工作、运营实施工作。

其次,数字化建设的工作开展,由各个中心负责具体模块。①研究中心(规划发展)下设数字中心、科技中心、人人中心三大模块,分别负责数字化技术开发、临床科学技术开发、健康公众传播技术开发3个模块的规划和深耕及发展;②开发中心(设计开发)下设产品中心、工具中心两大模块,分别负责从落地数字化建设的医疗之难点、堵点、痛点、重点项目切入、及对应的数字化工具开发切入,进行数字化产品的设计与开发;③转化中心(运营实施)下设业务中心、营运中心两大模块,是在数字化建设的功能定位之指导与约束下,针对区域健康数字化建设的两大核心抓手——居民端数字工具和医生端数字工具,由业务中心负责推动前述各种医疗项目的线上线下运营和实施工作,直至专项项目达到预期的目标数量值(目标用户、目标数据、目标数量要求),以及配套的营运中心负责整个体系的日常财务、人事、行政等支持性工作。

最后,在项目类产品下一级设平台类产品,数字工具下一级设诊疗工具、货币工具、算法工具等的数字化基础建设和设施[5],其理论上应是来自左侧研究中心的成果输出,但在一些数字化创新程度不高的项目中,则是直接采用通用的数字化建设基础配置,如云平台、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5G、区块链、大数据等。而未来,左侧研究中心的数字中心将有望在数字人系统反馈算法、推荐算法等各类与健康相关算法上、科技中心在生物标记物上和人人中心在社会网络及传播技术上产生突破。

1.2.3 建设流程

在区域健康数字化建设的实施流程上,徐汇区紧抓区域健康数字化建设的核心优势,以区域居民的健康指标(高)和医疗成本(低),医生的时间产出(高)和成长成本(低)为切入口,开展立项研发,并多点并举,共同推进建设进程。

从居民端来看,要升健康和降成本。这是数字化能解决的问题,且几乎是唯一性价比最高的对策,由此延伸出徐汇区“数字人人、人人数字、人人数字驱动人人健康、人人健康构建可持续生态”的实施路径,并最终落实为居民端的数字化工具——“汇心”。首先,其产品原型上是由组织架构中的工具中心进行初步设计,而其内在的自我管理算法(如数字三体人),则由组织架构中研究中心提供算法支持,其远期的公众普遍应用则由研发中心的公众流行技术来支持。于是,居民端的数字化建设从问题提出、到基本结构设计、到精细打磨、到广泛应用,基本形成清晰线路并有清晰的对应实施部门及角色。同时,在研发中心的算法没有形成时,可先通过研究中心下的科技中心提供临床支持,确定基本需要采集的参数;公众流行技术还未生成时,可先通过产品中心的各类项目支持采取分层分类策略、分批开发各类关键人群,再通过业务中心的居民端运营团队所提供的公众画像来优化数字化工具的端口、结构和页面流转。具体进入实战层面时,先通过产品中心的场景选择,确定目标人群,并在目标人群确定后,进一步打磨人群画像特征,提高数字化工具的用户粘性,再依托产品中心设计好的各类项目路径,在业务中心运营团队的线上线下运营中,收集终端人群流量和健康数据,最后达成目标人群的阶段性收集量指标以及后续的维护及同好传播。

从医生端来看,要升产出和降成本。本质上,这也属于数字化技术表现出优势的领域,徐汇区在考虑医生的命题时,深层次考虑了区域内医疗机构之间的动力关系、不同医学学科之间的动力关系、不同类型医疗机构之间的业务关系,并特别考虑了徐汇区所独有的优势。最终通过“数字战略驱动科技创新和人人健康”的建设战略,统合所有的医生群体,且必须要考虑的是,区域健康数字化建设的起点和终点更大程度是医务人员的满意和获得感,而不同机构和不同学科的医务人员有不同的发展需求和成长路径,基于求同的基础上构建一个协作网络,则必须确保达成的目标是所有医务人员都能够接受、切实获益和实际拥护的。科技创新与人人健康的目标不仅激发了共同的目标和价值感,也指明不同背景医生之间的协作机制。于是,建设医生端的数字化工具——“万医”,让医务人员在该数字化工具上,获得服务对象且降低不必要时间投入、获得健康数据并可以投入使用、获得同行分享的知识技能和协作资源、分享投身科技创新带来的荣誉、分享投身公众健康管理带来的业务回报。

因此,在建设区域内医务人员之间的医、教、研、管协作网络的同时,同步“构建可持续的健康数字生产体系、应用体系和自进化体系”,以解决健康数据标准建立、基于社区邻里网络的低成本数据生成体系、多点补给的数据价值支付与补偿体系等问题。而医生端,最终将链接居民端,使得技能有出口;双方互动的具体落地,依然是基于项目的开发和营造,来分层分类突破对各个人群(儿童、白领、居家康复人群等)的长期管理问题和科学探索问题。

2 取得的成效

2.1 对实践的指导性强

从建设流程的回顾中可以看到,徐汇区区域健康数字化建设的功能定位、组织架构、建设流程实现了高度统一,并在实践中互为映射、互为佐证、前后呼应、相互促进,体现了功能定位提出的合理性和适宜性要求以及组织架构设立的科学性和必要性要求[6],对实践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2.2 建设团队反应速度升级

该系统还具备了可快速承接和快速落地各类信息化建设的功能,针对区层面任一数字化建设方针的提出,徐汇区数字化建设团队和响应系统能立即在成熟稳健的框架中,组装出“首脑、躯干、思维”的具体内涵和实施步骤,即从数创中心“首脑的定位与布局”开始,推进多元化“躯干的场景设计与建设项目”,建成数字三体人“创新思维驱动的成果需求和对应数据网络搭建”。

具体体现在:①区域健康数字化建设工程对市级和区域重大发展策略的响应时间大大缩短,仅为既往碎片式反应模式的7.8%(3个月缩短到1周);②形成可运行方案所需的时间大大缩短,既往短则3个月,长则半年甚至1年,当前机制下,仅需1个月就能拿出成熟的方案投入研发,如前述针对不同人群的“汇系列”运行方案;③获取公众健康数据的成本大幅降低,但鉴于推进进度,目前尚缺乏精确的定量数据来反映;④医务人员调取公众健康数据的成本大幅降低,几乎可降到零,响应时间有望大幅缩短,可做到即时获取。

这种基于稳定模型和运营机制训练出的快速问题解决能力,正是数字化建设的精髓和优势之处,能在反复训练中,快速发展出成熟的决策流程和逻辑算法。

2.3 有延展性和发展性

区域健康数字化建设作为整个区域数字化工程的建设者和落地者,徐汇区的实践经验表明:“构建可持续的健康数字生产体系、应用体系和自进化体系”可以解决健康数据标准建立、基于社区邻里网络的低成本数据生成体系、多点补给的数据价值支付与补偿体系等问题,这一优势适合于所有区域健康数字化建设工程,也体现了区域层面参与数字化建设的独特优势。

3 讨论与思考

3.1 把握时间节点,重要的事情优先做

首先,应适时设立研究中心,以持续地推进数字化建设,并在技术的深度上进行与自身定位相匹配的探索,以获得各方的支持。徐汇区三大研究中心的创建是源自于其定位的战略目标,即“数字战略驱动科技创新与人人健康”,以探究和回答前述战略的具体实现技术和落地办法。但不足的是,徐汇区是在数字汇康创新中心建设的中后期才进行补位加入研究中心的,如能更早设立,有望在战略性布局方面更早获得多方支持,减少盲目探索。

其次,应关注开发中心的内涵,开发中心是场景应用开发中心,需从需求出发,面对场景,全景模拟后再进行数字化建设。徐汇区在探索过程中也经历了先技术开发上线,再技术下线推广的历程,容易返修多,推进速度慢,且未必是临床最大需求点。因此,在今后进行专项数字化建设时,应明确其中的技术关键在于选准医疗项目(难点、堵点、痛点、重点)、模拟真实场景、按照从场景到工具的顺序进行快速精准开发。

3.2 数字基座和项目需求分而治之,互相协同

在推进区域健康数字化建设工作时,必须弄清楚数字化建设的基础建设是什么?在基础建设上运行的各类项目是什么?各类项目的来源是什么?项目的目标是什么?以徐汇区为例,本区数字化建设的基础建设是居民端数字化工具和医生端数字化工具,在基础建设上运行的项目来自各医疗卫生机构的改革和发展需求,也包括来自企业的技术创新推广需求,项目与基建必须清晰地剥离开,并向项目要运行数据量和终端满意度,向基建要技术安全保障和运行参数上的卓越表现。

3.3 应有市场思维和投资思维

在推进区域健康数字化建设的过程中,还需要向市场和资本学习,研究品牌效应如何生成,研究如何同步多点推进,形成集成之势,当品牌和产品的链式效应同时并发时,建设工程将具有极强的生活活力。以徐汇区为例,在建设过程中,建设方积极建立品牌簇群,形成集群效应,如两大基建分别命名为汇心(居民端)和万医(医生端),研究中心的三大模块分别命名为汇通、汇枫、汇众,建设于基建之上的各个医疗项目,分别命名为“汇生长”(儿童)、“汇领安”(白领)、“汇家医”(慢病人群)、“汇护理”(老年人)、“汇康复”(机能与功能受损人群),从品牌命名中可以识别出项目或模块的目标人群及终极目标,有助于数字化建设工程逐步深入人心,获得相关方的支持和积极参与。同时,多个项目错开一定周期并行推进,一是可提振建设成功的信心,二是易于经验的沉淀和快速迭代,最终可使得项目在一定实施周期内多点开花、初见成效、巩固前进的势头。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数字化建设工程本身难度大,成本高,成熟经验少,受阻概率高,一般起势容易,可持续困难,其实施具有知识体系广、牵涉学科多、核心技术多、资源要素多、对接人员角色多、实施过程环节多、政策壁垒多、利益关卡多等特征。没有一个清晰的组织架构,几乎难以推行任何项目真正落地,而要可持续发展,则必须建立具体清晰的战略定位和实施路径,否则很容易陷入“都有都没用”的尴尬局面。

猜你喜欢

徐汇区中心数字化
上海市徐汇区枫林街道做好“加减乘除”法持续开展文明提升巩固行动
上海市徐汇区田林第四小学四(2)海燕中队
在打造“两个中心”中彰显统战担当作为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论经济学数字化的必要性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徐汇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暑期系列培训落下帷幕
徐汇区凌云社区举办科学育儿亲子活动
别让托养中心成“死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