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脑出血的发生与血脂、血压及营养状态等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2022-09-15姜晓颖张晓磊翟瑞杰赵晓燕任文娟

系统医学 2022年14期
关键词:维持性脑出血血脂

姜晓颖,张晓磊,翟瑞杰,赵晓燕,任文娟

1.昌邑市人民医院透析中心,山东潍坊 261300;2.淄博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肾病内分泌科,山东淄博 255000;3.昌邑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山东潍坊 261300;4.昌邑市人民医院神经内一科,山东潍坊 261300

血液透析为治疗终末期肾脏病常用手段,可快速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值得注意的是,终末期肾病患者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期间,极易并发脑出血[1]。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脑出血具有起病快、出血多、病情进展快等特点,严重危及患者生命安全,需引起临床重视,明确诱发原因,对症处理[2]。观察临床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合并脑出血病因与发病机制研究现状发现,至今尚未得出有效定论,但随着临床学者不断探析,诸多研究表明,诱发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脑出血的发生与血脂、血压、患者营养状态等因素密切相关。本研究为进一步探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脑出血的发生与血脂、血压及营养状态等因素相关性,对2019年1月—2021年9月昌邑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3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13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是否并发脑出血分为对照组66例、观察组66例。对照组,男36例、女30例;观察组,男35例、女31例。两组研究对象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家属知情研究,签署同意书。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研究对象均为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者;②临床资料完善;③透析时间均≥3个月。

排除标准:①合并传染性疾病者;②精神疾病者;③先天性心脏病者。

1.3 方法

收集记录两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一般资料,并进行单因素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发脑出血的危险因素。

其中营养状态采取营养风险筛查量表(nutrition risk screening,NRS2002)进行评估,总分≥3分时需进行营养支持、总分<3分时暂不进行营养支持,即分值越高,患者营养状态越差。

血脂相关指标:三酰甘油正常值:0.56~2.30 mmol/L。总胆固醇临界值:5.17~6.45 mmol/L。低密度脂蛋白正常值:<3.12 mmol/L或<120 mg/dl。高密度脂蛋白正常值:0.78~2.00 mmol/L。上述各项血脂水平均低于正常值范围即为血脂水平过低。

1.4 观察指标

①观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脑出血发生单因素分析结果。

②观察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以是否发生脑出血为因变量,将单因素分析结果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作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线性回归分析。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采取单因素法分析可能诱发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脑出血的影响因素,采取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危险因素。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脑出血发生单因素分析

两组血脂过低、合并高血压、NRS2002评分≥3分、年龄≥60岁、长期使用肝素、合并糖尿病、存在肾性贫血患者人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脑出血发生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血脂过低、合并高血压、NRS2002评分≥3分、年龄≥60岁、长期使用肝素、存在肾性贫血、合并糖尿病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发脑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见表2。

3 讨论

临床中针对终末期肾病患者治疗,以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为主,其在保护患者残余肾功能,提升患者生存质量方面有积极作用[3]。但不可忽略的是,随着透析时间延长,治疗期间各种脑血管并发症也伴随而来,较为常见且最严重的即为脑出血,本病是导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死亡的首要原因,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4-5]。因此,临床上分析、明确影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发生脑出血的危险因素亟不可待,以期针对性开展防治措施,最大程度减少脑出血情况发生,改善预后[6-7]。

表1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脑出血发生单因素分析[n(%)]

表2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脑出血发生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本次研究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与对照组血脂过低、合并高血压、NRS2002评分≥3分、年龄≥60岁、长期使用肝素、合并糖尿病、存在肾性贫血患者人数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诱发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发生脑出血可能与以上因素相关,遂对其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结果显示,血脂过低、合并高血压、NRS2002评分≥3分、年龄≥60岁、长期使用肝素、存在肾性贫血、合并糖尿病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发脑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

血脂是人体内中性脂肪,是人体不可缺少的生理物质,以往研究表明,血脂水平越高,脑出血风险越高[8-10]。如在刘国军等[11]研究中表明,观察组高血脂人数81例,对照组50例,观察组血脂过高人数显著多于对照组(P<0.05),证实高血脂水平为诱发脑出血发生危险因素。但本次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血脂过低人数29例、对照组16例,观察组血脂过低人数显著多于对照组(P<0.05),与刘国军等[11]研究结果背道而驰。对其原因进行分析,虽低血脂水平诱发脑出血风险增大的机制尚未完全阐释清楚,但笔者认为,可能是血脂中胆固醇参与胆汁形成、多种激素合成及组织构建、血管壁构建等生理过程相关,当体内血脂水平过低,胆固醇水平过低,不利于血管壁组织结构构建,也会对其产生不良影响,如影响颅内小血管内皮细胞完整性,加剧血管内皮损伤,弱化内皮功能,加剧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导致脑出血风险增高[12-13]。由此,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治疗,在预防脑出血发生同时,切忌一味要求将胆固醇水平降至越低越好,应将其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以维持患者血管内膜完整性,降低脑出血风险[14-15]。分析高血压诱发患者并发脑出血原因发现,患者处于终末期肾病阶段,血液透析时,因血流动力学改变,加之受透析时将降压药物排出体外、促红细胞生成素应用影响,会加重高血压,增大血管脆性,导致脑动脉相比其他脏器所承受的机械性压力更大,一旦患者出现激动,运动或用力时,则会引起血压急剧升高,超过血管壁所承受的压力时,脑血管就会发生破裂出血,导致脑出血的发生。由此提示临床,透析全程需注意密切观察患者血压变化,维持血压平稳,预防脑出血并发症发生[16-17]。

从营养状态方面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发生营养不良时,会加快动脉硬化进程,加重机体炎症反应,加之受长期低脂、低油饮食及透析期间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影响,导致胃肠道吸收能力降低,进一步影响患者营养状态,加重血管动脉硬化程度,增大脑出血发病风险。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NRS2002评分≥3分人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临床需加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支持,降低脑出血风险。年龄越大,患者脑动脉硬化发生率较高,对血压耐受较差,脆性大,脑出血发生风险越高。长期使用肝素抗凝药物时,会降低血小板聚集功能,且营养不良也会降低血小板水平,进一步升高脑出血风险。肾性贫血可降低血液黏稠度,影响血小板与血管壁的接触,从而加大脑出血的可能性。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年龄≥60岁、长期使用肝素、存在肾性贫血患者人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证实上述说法确切。提示临床需加强以上高危因素防范。合并糖尿病是影响脑出血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原因可能是机体长期处于较高血糖水平中,全身脏器负担较大,导致颅内血管变薄、脆性增加,继而增大脑出血风险。提示临床,还需注重患者血糖监测与控制,最大程度降低脑出血发生风险。

综上所述,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脑出血的发生与患者血脂过低、合并高血压基础疾病、营养状态较差、长期使用肝素、年龄≥60岁、存在肾性贫血等因素密切相关,提示临床需加强对高危因素患者防护。

猜你喜欢

维持性脑出血血脂
脑出血联合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刺激抑郁模型大鼠的行为学相关性分析
调节血脂要靠有氧运动
八段锦运动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睡眠质量改善有效性的meta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护理干预在脑出血患者肺部感染中的预防
血脂常见问题解读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现状及研究进展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体液分布情况与营养状况的关系
扩大翼点入路改良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并脑疝疗效观察
人文关怀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临床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