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舟山新型职业农民数字化培育体系构建研究

2022-09-15

关键词:舟山市培育数字化

高 芳

(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 港口管理学院,浙江 舟山 316021)

美国人类学家沃尔夫认为,传统社会学意义上的农民身份,是等级制度下被动烙上的一种“身份”,主要追求维持生计。[1]相对而言,职业农民则具有经济学意义上的职业属性,是伴随着农业现代化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兴职业。新型职业农民是“以农业为职业、具有相应的专业技能、收入主要来自农业生产经营并达到相当水平的现代农业从业者”[2]。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在生产收入、文化程度、社会地位、行业价值等方面较传统农民更高,具有一定的生态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具备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特点。

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三农”问题备受社会关注,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日益成为推进我国农业发展、扶助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策略,国内学界相关研究屡掀热点,成果丰硕,主要以培育模式和策略研究为主题。张亮等[3]根据不同培育主体,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分为政府主导、政企合作和市场导向三种并存模式。王桂芝[4]通过介绍日韩的东亚模式、英法的欧洲模式、美国的北美模式等,提出了政府、社会和高校三位一体培育模式,以实现面向全体农民的主题全面的职业培育。吴易雄[5]分析了分产业认证、分层级培养、分行业鼓励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模式。单武雄[6]运用 AHP-Fuzzy 模型分析了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技术、环境和效益等参数,为科学选择培育模式提供了理论支持。另有一些学者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进行了对策性研究。赵帮宏等[7]主张依据区域经济产业发展现状出台新的农民培育政策。郝志瑞[8]提倡通过政策支持构建新型职业农民职业技能认证体系。章炳杰[9]认为政府须加大经费支持,并提出多渠道融资,多元化、分批次培育等措施。从职业农民培育内容研究上看,国外学者也有类似研究。克劳德尔(van CROWDER)[10]主张以市场需求为依据设置农民培育课程,并借农业机构大力推广新技术。津纳(ZINNAH)等[11]提出以农村劳动力现状为基础,确立培育内容体系。本奈尔(BENNELL)等[12]指出应建立评审机制,并通过提升课程的实用性来增强农民参加培育的兴趣。

已有相关研究成果无疑为深入探索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模式提供了研究基础。然而,从数字化视角研究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还较为鲜见。2019 年5 月,国务院发布的《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13]指出,数字化发展是乡村振兴的战略性方向。2022 年国家农发〔2022〕1 号文件[14]指出,要加强农村高层次人才培养,培养一批乡村工匠;加强高素质农民培育,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计划,面向家庭农场主、农民合作社带头人开展全产业链培训,面向种养大户、退捕渔民和专业农机手开展重点培训。在数字化赋能各行各业的国家政策号召下,构建舟山新型职业农民①数字化培育体系研究,既具有理论意义又具有实用价值。

一、舟山市构建新型职业农民数字化培育体系的SWOT 分析

SWOT 为英文Strength、Weakness、Opportunity 和Threat 四个单词的首字母缩写,其分析是指对事物优势与劣势、机遇与挑战作内外部竞争环境和竞争条件下的态势分析或解读。对舟山新型职业农民数字化培育体系构建的SWOT 分析,实际上就是把握新型职业农民数字化培育的现状与基础,以分析构建新型职业农民数字化培育体系的特征与策略。

(一)构建新型职业农民数字化培育体系的优势与劣势

舟山市构建新型职业农民数字化培育体系有其独特优势(Strengths),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1)农业生产经营数字化提速扩围。截至2020 年底,全市累计建成数字农业工厂10 家,22 家种养基地完成数字化改造,全市农业生产数字化水平达35%,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1.2%;田间气象监控、耕地质量监测、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质量安全追溯等技术实现全生命周期、全种养环节数字化:全市16 家规模猪场全部建成美丽牧场并实行一场一码,“养殖场管理码”使用率达100%;全市物联网设备应用生产面积0.467×104 公顷,智能农机作业面积0.25×104 公顷,水稻机械化栽植率达53.1%、水稻高效植保机械化率超60%以上;全市54 个集体经济组织完成农村集体经济数字管理系统信息采集,6个乡镇已完成上线。(2) 农村电商效应渐成规模。家庭农场、渔农家民宿等向农业休闲综合体转型;直播带货等新模式逐步得到发展,渔农产业链下游“电商换市”,涌现出白泉皋泄网创服务驿站、传奇庄园等一批农村电商企业和青年创客,通过线下培训、线上“云课堂”开展电商技能培训,截至2020 年底,参训人数达1 846 人次。全市累计培育电商专业村12 个,省级重点电商平台企业2 家,建成农村综合电商服务站522 个。全市涉渔农网店超过6 000 家,2020 年渔农产品网络销售额达20.5 亿元。舟山晚报农产品公共直播基地单场直播观看量均超万人次,普陀区村直播基地建成启用,已组织直播带货70 余场,成交1 700 多万元;“舟叁鲜”区域公用农产品品牌得到大力推广,晚稻杨梅、登步黄金瓜、舟山梭子蟹、舟山带鱼、嵊泗贻贝等一批优质农产品走向全国。[15](3)乡村数字化建设技术基础雄厚。通过调研各乡村数据平台信息发现,舟山本岛乡村数字化建设类目丰富:数字平台建设涉及智慧养老、智慧医疗、智慧旅游、智慧农业等领域,以线上线下互动展销为特色的“浓郁小沙”、马岙社区的“智慧村社”等舟山本岛特色数字乡村建设品牌。(4)农村人口素质较高,文盲率较低。据2020 年11 月1日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公报,舟山市常住人口1 157 817 万人,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325 427 人,占全市常住人口的28.11%;文盲人口(15 岁及以上不识字的人)为20 856 人,文盲率仅为1.80%。[16](5)农业技术推广渠道较为畅通。市区镇三级政府大力推广农业技术,积极实施科技强农、机械强农行动,通过科技下乡、农产联合、融媒科普等渠道和手段,统筹推进高效生态农业、现代乡村产业协同发展。

尽管舟山乡村拥有良好的数字化农业生产、经营、培训、技术基础与农村人口素质,以及通畅的技术推广渠道,使其开展新型职业农民数字化培育具备一定优势,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劣势(Weaknesses),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数字化培训意识不足,缺乏参与数字化培育的技术素养。因长期受历史文化、地理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舟山农民的整体文化素质仍旧偏低,部分农民参与数字化培训教育的技术能力不足。由于许多农村青壮年放弃土地外出打工,农村劳动力已呈现老龄化趋势,新生代农民补充力量不足,缺乏接受数字化培训的技术技能。(2)监管机制尚不完善,培育精准度和含金量有待提升。农民职业培育管理涉及许多单位,目前虽已初步建立市县区镇村五级政府的协调运作体系,但尚缺乏统一、细致、有效的系统规划和常态运营,工作效率有待改进。例如,部分地区缺乏对农民实际需求的细致考察,培训存在局部盲目性,培训目标不够清晰,内容未能与时俱进,重理论、轻实践,培训方式传统、单一,精准性不够,从而削弱了农民的学习兴趣。此外,由于宣传引导不到位、经费投入力度不足、缺少培训设备以及专业人才等原因,培训的实际效果不尽如人意。

(二)构建新型职业农民数字化培育体系的机遇与挑战

当前乡村振兴战略下,舟山新型职业农民数字化培育将迎来新的机遇。在全球经济重心加速东移的大背景下,舟山的区位、资源、开放优势愈加彰显,显示出链接国际国内双循环的海上枢纽节点的巨大潜力。“十四五”及今后一个时期,是舟山市经济能级、开放层级、城市品质跃升的战略机遇期。2035 年实现农业现代化是舟山市“十四五”规划的重要目标之一,亦是其形成现代海洋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舟山市将拓宽农产品的营销渠道,推进国际农产品贸易中心、进口粮食保税储存中转基地建设;推动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推进工业、渔农业、服务业数字化转型;持续发展海水养殖业,打造渔业全产业链;发展现代高效生态农业,重点发展粮油、蔬菜、瓜果、茶叶和生猪五大生态产业。加快渔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进农业生产基地和休闲采摘、海钓捕捞、民俗文化、文体赛事的融合,发展休闲渔农业、渔农家体验、渔农村电商、民宿经济、运动康养等新产业;建设海洋牧场综合体,培育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农创客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深入推进以渔农村实用人才、新型职业渔农民为重点的渔农民素质提升工程,鼓励和扶持渔农村电商创业。[17]

与此同时,世界治理体系加速重构加大了舟山市外向型经济发展风险,区域一体化可能导致人口外流加剧,高质量发展对海岛型城市农业生态保护、环境容量、用地用海、节能减排等要素保障提出了更大挑战。

众多的城市涉农政策机遇和现实挑战,必将带来更多的农业人口就业机会和人才需求。舟山必须深刻把握新发展阶段、新发展格局的新特征、新要求,增强战略思维、底线思维、危机意识,积极落实国家和城市农业发展战略,持续改革,不断创新,努力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二、舟山新型职业农民数字化培育的体系特征

从上述SWOT 分析来看,舟山新型职业农民技能培育体系应具备以下几个特征。

(一)数字化培育体系网格化

新型职业农民技能培育要分区域、分行业、分产业链、分劳动力对象交叉实施。众所周知,一个城市发展的涉农行业及其衍生出来的产业链有可能因为局部区域的优势与特色分布在城市内部的不同区域,也可能因特定类型劳动力的聚集而形成特定行业与产业链,这些要素交织在一起,形成了网格化的行业职业体系。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就是要通过教育培训,使特定区域的传统农民具备适应就近地区新型涉农行业产业发展需要的劳动素质和能力,从而有效满足区域行业产业发展的劳动力需求目标。而行业产业与区域特色的交织决定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的网格化特征。参加过立体网格化培训的新型职业农民所具备的从业素质也将是全面的、综合的、专业的,岗位适应力也更强。

分行业实施培育就是要根据舟山市目前主要生产行业进行横向数字化培育。舟山市2016—2020 年生产总值增幅较大的行业依次为工业、金融业、农林牧渔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零售业。这一趋势从一个侧面表明了这五大行业的人才劳动力需求走势,具体见表1。为此,近几年面向农民的数字理论课程培育可以集中在这五大行业。在舟山市农业构成中,渔业产值占比最高,整体保持在95%左右,农业、林业产值亦相对稳定,表明渔业、农业、林业从业人员的行业需求较为稳定;牧业产值2020 年比2019 年有显著回升,预示着牧业从业者的社会需求呈现增长趋势,具体见表2。因此,舟山新型职业农民技能培育的内容体系应当划分为渔业、农业、牧业、林业和非农五大行业板块系列,近期可加大牧业人才培育力度。

表1 2016—2020 年舟山市主要行业、产业生产总值[18]24

表2 2015—2020 年舟山市分行业农业总产值[18]68

续表

分产业链培育指纵向课程链群体系培育。农发〔2022〕1 号文件[14]指出,要“拓展农业多种功能、开发乡村多元价值,促进农业高质高效,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农业产业链日益完善,部分农业人口开始涉入第二、三产业。具体到一个特定的产业链,可以设置专业技能、创新创业、社会生活和生态保护等四个课程链。以狭义的农业产业链为例,可以开发科学耕作、农机驾驶与维护、病虫害防治等涉农专业技能课程链,也可以开发电商采购与销售、农产品仓储与运输、农家乐经营管理、民宿经营管理等创新创业类课程链,还可以开发5G 手机的使用、社区舞蹈等社会生活课程链以及农林牧渔业生态保护课程链。产业化的课程链群体系有利于帮助农民以个体家庭为单位,快速建立自身农业原料的供应链和农产品的销售链,是延伸农业产业链,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有效举措。

分劳动力对象专项培育指除专业技能和创新创业类课程链之外,社会生活课程链可以按培育对象来设置。例如,可以面向村镇政府、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开展集体培训,也可以面向单个渔农民、家庭妇女、中老年人等给予特定主题的个别指导。

(二)专项实践培育基地化

农民职业技能培育课程按属性可以分为管理型技能培训和操作型技能培训。管理型技能培训是指职业经理人管理技能的课程培训,其目的是使职业经理人拥有更加优良的管理技能,使公司能更加高效地发展。具体指涉农行业企业的管理技能培训,如精准农业经营、农产品产销经营等。操作型技能培训是指对器械进行控制的基本运动技能培训,具体指涉农产业操作技能,如渔业养殖、科学农耕等。操作型技能培训需要实训基地的支撑,故而实训基地专项培育必不可少。众所周知,舟山市是群岛城市,农林牧渔产业资源分散在不同岛屿。据2021 舟山统计年鉴记载,大麦、晚稻、番薯是舟山市种植面积较大的农作物,主要集中在定海、普陀、岱山等地,嵊泗也少量种植番薯和玉米。蔬菜、瓜果在上述各地均有适量种植。养殖海产品主要包括贝、螺、对虾、蛏子、蛤蜊、海带、紫菜等。嵊泗是贻贝之乡,普陀、定海、岱山都有丰富的对虾养殖经验,岱山有最大的蛤蜊养殖场,蛏子养殖规模较大的地区是普陀和岱山。海带和紫菜养殖场也集中在普陀。[18]50-51为此,可以根据这些区域产业特色,借助嵊泗中心渔港(新港区)扩建工程、普陀区六横镇悬山海洋牧场综合体项目、岱山数字化万头猪场、岱山现代农业观光园区等重大项目建设,将定海、普陀、岱山设立为农作物种植技能培育基地和对虾养殖技能培育基地,将普陀和岱山设为蛏子养殖技能培育基地,将岱山设为蛤蜊养殖技能培育基地,将嵊泗设为贻贝养殖技能培育基地等。

(三)线上线下理实一体化

基于舟山市农业人口低文盲率的优势,以及岛屿众多、渔农业人口分散等特点,舟山新型职业农民数字化培育仅靠线下组班实施并不现实,需要采用线上线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互补化方式。开发数字化培育课程体系在建设初期可能投入较大,但是由于数字化培育资源具有可重复学习利用的增长价值,从长远来看,其培育成本将大大降低,且培育效果可能会优于线下培训。

(四)多元主体数媒联动化

舟山市目前已经开始探索以政府为主导、职业院校为主体、农业村镇为客体、专业研究机构与涉农企事业单位参与的多方联动、数媒互动的培育机制,充分利用政府的引导作用和政策优势,鼓励专业研究机构履行技术指导义务,支持职业院校与村镇政府及涉农产业机构相互协作,铺开面向新型农民的普及培训,探索农学交替的弹性学制,构建乡村振兴智力支撑、农村农业技能培训、基层后备干部培养三位一体的综合平台,为舟山市乡村振兴走在前列作出积极贡献。

三、新型职业农民技能培育体系数字化建设路径

针对上述舟山新型职业农民技能培育体系特征,发展农民数字化培育体系,是解决农村普遍存在的“信息脱节”问题的关键环节,要充分利用新一代数字信息技术,将其转化为新的生产要素和治理工具,促进乡村振兴。为此,笔者提出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建设新型职业农民技能培育体系数字化路径。

(一)搭建凸显地方特色的数字乡村主平台,弥合城乡“数字鸿沟”

从宏观环境看,可搭建具有地方特色的数字乡村平台,促进政企校农深度联合运作,助力形成集产业动态、服务、培训于一体的产业联动信息链。比如搭建一个名为“舟村云”的平台,内容涵盖乡村数字治理、乡村产业服务、农民培育援助三大版块,分别提供党建、法治、办公等信息,下设乡村党建、政策法规、生活娱乐、民政救助等模块;提供产业动态、便民流程等数字乡村信息化服务,可设置诸如集体经济、特色农产品、乡村文旅、农村就业、产业数据等次模块;提供农民培育援助板块,设置数字课程、零星微课、专家连线、技术服务等内容模块。每一版块设置即时在线互动链接,保证一天18 小时联络畅通。借助平台整合资源,为农村产品找到创造财富的途径。

(二)开发“农学云”培育援助平台,构建形式多样的线上培训资源体系

从中观平台看,可施行分渠道、融媒体、多样态的线上培训链接,消除现场培训的“时空障碍”。具体而言,需要做到以下几点:(1)开发多渠道的数字学习平台和链接,根植数字学习理念。例如将“农学云”微信公众号、微博、电脑网站/学习平台和手机APP 等,全部链接到数字乡村主平台农民培育援助版块,同时借助数字乡村主平台、村镇电子屏幕、定时广播等渠道,发布农民就业信息及培训通知,让尽可能多的农民获取各种培训信息,从内心形成“不断学习是生存需要”的职业理念,让“接受培训教育”的行为成为广大农民的职业习惯,自觉选择所需课程和项目。同时设立农民职业需求申报接口,随时收集并作为之后调整培训安排的理据。(2) 组建政校企农研培育联盟,分担共建数字课程。通过政企院所农等多种渠道,由政府决策管理专家、农企运营经理、农科院所专家、农技实践师傅等组成多元数字化课程建设团队,联合设计数字化课程人才培育方案,依据不同维度,科学设置课程类目。从教育视角出发,大力开发数字乡村平台的农技培训与技术援助版块;从产业链视角出发,由市政府牵头,以乡村振兴学院为主要接洽单位,依据农业产业链的作业流程,由低到高依次设立农民科教培训中心、职业院校乡村振兴学院、科研院所农技服务中心,串联成“一条龙”式梯次培育联盟,分担不同培育任务。(3)开发线下实践基地,落地混合培育模式。该模式以融媒体、多终端、多样态的形式呈现,同时辅以线下技术指导与援助基地建设,以弥补线上培训未能解决的疑难问题。充分利用线上线下混合式培训模式,能有效实现线上课堂和实地指导关联照应,帮助农民快速掌握实用有效的专门技能和生活技巧。优秀村镇经营发展成果和经验分享交流也可以通过适时组织实地参观和线上直播同步并进的方式得以实现。

(三)开发生动活泼的直/录播微课,提升农民在线学习兴趣

从微观资源看,针对农民实际学习能力和条件,细分在线课程资源的上线路径与呈现形式,开发形象直观、内容生动有趣的直播微课、闯关微课、案例微课,用动画、视频等动态、有声的立体形式替代传统的语言、文字、图形、图像等静态平面形式来呈现信息,以激发农民学习者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实现农民从初步尝试到持续学习的心理转变。在线学习还可消除时空障碍,实现循环播放,必将成为稳步推进数字化农民培育的主流形式。同时可派遣兼职记者,以田间采访+直播的方式将学习内容发布到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等媒介平台,同时录制成可回看的微课并上传保存在农民培育网站和APP 端。而行业产业动态类课程,如最新政策解读、最新科技成果、农产品市场变化等知识,可由乡村振兴学院联系政府行业规划专家以可回看的线上直播讲座形式定期发布、保存,以此激发农民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为了迎接舟山市“十四五”期间农业发展的机遇和挑战,舟山市应借势加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利用分工红利做强优势产业、利用共享红利补齐科技人才短板。构建现代新型职业农民数字化培育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要立足本土,与地方实际相结合,根据舟山新型职业农民技能数字化培育所具备的特征,形成独具舟山海岛特色的新型职业农民技能培育体系,运用多元网络系统,创建数字多维途径,培养不同层次的农村实用人才、涉农科技人才、农业产业经营人才、乡村管理与服务人才,为乡村振兴作出贡献。

注释:

①狭义的农业仅指种植业或农作物栽培业;广义的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副业和渔业以及为农业提供生产资料的前部门和农产品加工、储藏、运输、销售等后部门。本文中的舟山农民主要是指从事包括农林牧渔在内的生产资料的采购与农产品生产、加工、储藏、运输、销售等全产业链业务的广义农民范畴。

猜你喜欢

舟山市培育数字化
推动内部审计工作数字化的探究
数字化赋能农业提质增效
好惨好惨的事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舟山市美术教师作品选登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第十道 生相克
蟑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