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船舶检验对船舶安全的影响

2022-09-15钟小强赣州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赣县大队

珠江水运 2022年16期
关键词:航行船舶检验

钟小强 赣州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赣县大队

我国针对船舶检验设置了系统化的法律法规,对国内航行的船舶检验证书格式、船体颜色标识、水尺勘划、船舶自动识别系统检验、船舶改装检验、老旧船舶定期检验等进行了明文规定,规范了船舶检验工作,对船舶检验机构提出了全面的要求。在以往的船舶检验工作中,船舶结构和船舶装置是故障发生频率较高的两个部分,船舶检验机构需要加强对这两个部分的检查,不断提高检验人员的技术素养,引入先进的检验技术和检验设备,优化船舶检验工作的开展。

1.船舶检验和船舶安全概述

1.1 船舶检验

船舶检验工作对船舶航行具有重要意义,检验人员需要从技术角度进行全面检验,确保船舶安全航行,防止船舶对江水造成污染。在船舶检验工作中,工作人员需要对通信设备、燃料存储设备、船体材料等进行全面检测,确保船舶安全稳定,对检验合格的船舶提供检验证书。船舶检验涵盖了船舶零部件、船舶材料、内部设备等,这些检验项目直接关系到船舶的航行安全。船舶检验可以依据检验性质划分为船级检验、法定检验、公证检验。船舶检验的对象是整个船体,涉及到船舶的各类机械设备,是船舶开展水上航行的重要关卡,检验人员的技术素养、检验设备的质量会直接影响检验效果。

1.2 船舶安全

船舶安全直接影响航行安全,船舶检验是提高船舶安全程度的重要方法,在船舶投入使用的过程中,自然条件、船舶设备性能、人为损坏等都会影响船舶安全,只有加强安全管理,科学开展试航,提前发现船舶的质量问题,才能做到科学防护,降低航运风险。为确保船舶营运安全,有关部门需要对“人”“机”“环境”等要素进行深入研究,加强对船员、货物、船舶、航道、港口以及船公司的管理,确保各要素正常,使船舶安全、经济、高效地完成航行任务。船舶安全涉及到多方面的内容,船舶安全管理是对船舶航运环境、船员、船体等各方面的检查,从这个角度上来说,船舶安全管理是对船舶检验的延伸,属于日常性、规范化的管理和监督工作,二者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总而言之,船舶检验是确保船舶安全的重要手段,要想进一步提高船舶安全程度,就要优化船舶检验措施,改进检验技术和检验设备,提高船舶检验手段的现代化程度。

2.船舶检验的种类

2.1 建造检验

在船舶检验工作中,建造检验能够从源头减少船舶的质量问题,提高船舶的安全程度。在建造检验中,检验人员需要结合我国船舶建造的规范和标准,对船舶整体的建造工序进行检验,检验的内容包括船舶设计图纸、船舶建造标准、船舶建造技术等,能够保证最终建造出的船舶符合航运要求。

2.2 初次检验

船舶初次检验是对国外船舶的规定,这些国外船舶在建造过程中没有经过我国验船机构的监督,建造人员主要依据海外的船舶设计标准完成零部件生产和组装,首次下水也是在海外完成的。针对这种情况,船舶需要在投入营运之前开展初次检验,运营者需要将船舶的有关证明文件、证书等递交给验船机构,我国的船舶检验机构需要依据这些资料以及船舶的初次试验情况,进行科学检验,具体的检验项目、检验内容、检验技术需要按照“海船入级规则”的规定完成,包括图纸审查、结构防火布置检查、水密性检查、救生设备检查、雷达等配置及功能检查、各类电源效用检查等。

2.3 年度检验

在入级检验与特别检验之间,船舶需要进行年度检验,检验人员能够查明船舶的技术状况,判断船舶航行的安全性。《营运船舶检验规程》中明确规定了国内航行船舶的年度检验期限以及相关的检验项目,检验机构的工作人员需要按照相关规定完成船舶的年度检验工作。此外,船舶的起货设备、甲板固定零件、吊货杆等部件也需要进行年度检验,相关的规定记录在《船舶起货设备规范》中。

2.4 中间检验

在两次换证检验之间,船舶还需要进行中间检验,检验机构需要通过中间检验确保船舶安全性,使船舶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在具体的检验工作中,检验人员需要检查船舶的压载水舱、泡沫剂容量、火警探测及报警系统、燃油柜等,此外还需要核查其他的文件。

2.5 换证检验

图1 渔业船舶检验的工作流程图

船舶换证检验的目的是为适航船舶颁发证书,换证检验的主要项目包括船体结构的厚度测量、双层底舱水压试验、首尾尖舱水压试验、燃油舱水压试验、锅炉内外部检验及水压试验、螺旋桨技术情况检验等,此外还包含船舶消防检验、救生设备检验,检验项目十分全面。

2.6 船底外部检查

船底外部检查能够确保船舶水下部分处于良好状态,这种检验又被称为坞内检验。《内河船舶法定检验技术规则》(2011)中对内河营运船舶提出了船体外部检查的要求。在检查过程中,验船师需要提前准备必要的船体外部检查工具,进而查阅船舶的技术档案,明确上次检查项目中遗留的问题,进而将其记录在验船师日志中。船体外部检查的具体项目包括船体外板检查、对壳外板开口检查、舷外标志检查、锚链直径测量等,检查项目非常全面。

2.7 特别定期检验

针对有船级的船舶来说,船舶需要在证书到期之前完成检验,严格把握检验时间,如果船舶存在特殊情况,检验机构可以缩减两次检验的时间间隔。当船舶达到一定船龄之后,就要进行特别定期检验,船舶的经营者或管理者需要向管理机构提出特别定期检验的申请,船舶检验机构需要按照相关规定完成检验工作,提供相关的检验证明。

2.8 临时检验

当船舶在航行过程中受到损坏,或者船舶用途、船名、航行区域发生改变时,船舶需要完成临时检验,以提高后期航行的安全度。船舶的所有人需要认真学习我国船舶检验的相关规定,在出现有关情况下自觉申请临时检验,确保船舶安全。

2.9 试航检验

试航检验是船舶试验的最后一项,船舶的试航检验非常重要,关系到船舶检验的最终结果。在船舶试航检验中,船舶检验机构需要与船东、船级社共同确定航行试验的具体内容、试验项目,明确航行试验的方法和程序,制定出航行计划。在实际操作中,船东、船厂以及船舶检验机构需要共同组建领导小组,对船舶的试航检验进行监督,完成试航内容,此外还可以邀请设计单位参加试航。在试航前,工作人员需要确保船舶拥有足够的燃料、淡水、滑油、救生设备等,提前了解气象预报,把握好试验环境中的风速,完成船舶水下部分的清洁工作。另外,船厂需要记录试航过程,将有关数据编入到说明书当中。

3.船舶检验对船舶安全的影响

3.1 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

船舶检验能够确保船舶安全,为船舶安全提供技术支持,加强船舶航运过程中的信息资源共享,全面提高船舶的使用效果。经过漫长的发展时期,我国船舶检验部门、船舶安全检查部门积累了大量的检测数据,形成了独立的船舶检测数据库,这些数据资料对我国船舶事业的发展非常关键,通过推动信息资源共享,两个部门的工作人员可以加强对船舶检验数据的分析和对比,提高工作效率。在船舶发生危险时,信息资源共享能够充分发挥作用,安全管理部门可以通过共享信息数据进行有效分析,快速锁定船舶的故障和问题,无需逐条排查。另外,在日常安全管理中,信息资源共享同样能够起到重要作用,工作人员可以依靠数据库、大数据分析技术等,提高工作效率,为船舶安全航行提供保障。为进一步发挥船舶检验对船舶安全的促进作用,船舶检验与船舶安全检查部门可以创建一套完整的信息共享体系,推动不同地区船舶检验机构与船舶安全检查部门的合作,优化船舶安全检测标准,提高工作水平。

3.2 加强人员之间的交流

为进一步加强船舶安全,船舶检验人员、船舶安全管理人员、船舶所有人需要加强交流与沟通,提高对船舶基本情况的了解,增强船舶检验和船舶安全管理工作的协调性。在实践当中,船舶检验工作人员通常具有较高的检验技术,能够结合自身的检验经验、理论知识对船舶的安全航行提出建议。另外,船舶所有人、经营人同样需要了解船舶的各项检验数据,掌握船舶结构的细节,这样才能结合船舶的检验结果提高船舶使用的科学性,在出现故障时进行整改,尽快消除工作盲区,提高船舶运输的安全程度。在船舶检验过程中,检验人员和安全管理人员需要结合船舶的具体情况主动提出问题,对船舶存在的不足提出解决方案,并将方案落到实处,然后再开展下一阶段的检查。

3.3 强化监督管理

船舶检验和船舶安全检查是相辅相成的,二者都是为了提高船舶的安全度,降低船舶航行风险。船舶检验工作能够进一步加强船舶安全检查工作的科学性,对船舶安全检查工作起到推动作用,加强船舶安全管理的监督效果。船舶安全检查涵盖了船舶配员、船舶有关证书及文件、船舶结构、航行环境、航行管理等方面,包括了“人”“机”“环境”等要素,是一种日常性检查,能够对检验工作进行延伸和拓展。在船舶安全检查中,执行人员能够认真记录船舶的技术状况,检查船舶检验证书,为船舶检验工作提供参考。在船舶检验工作中,验船师需要检查航行日志、轮机日志等,进一步提高船舶检验的科学性。

4.强化船舶检验,提高船舶安全的措施

4.1 提高船舶检验人员的综合素质

船舶检验人员的理论知识、检验技术、职业道德、工作经验等会直接影响船舶的检验水平,进而影响船舶安全,要想提高船舶安全,首先要从检验人员的综合素质入手,通过专业培训提高船舶检验人员的知识和技能,利用作风建设来发展船舶检验人员的职业道德,不断丰富船舶检验人员的工作经验。在船舶检验人员的招聘与选拔方面,检验机构需要提高人员录用门槛,确保所有检测人员持证上岗,优化招聘考试内容,选拔出具有丰富专业知识、较高职业道德的人才。在专业知识培训方面,船舶检验机构需要定期开展检验知识讲座和技能交流培训,加强验船师与安全检查员的培训对接,融合基础培训和知识更新培训,一方面要提高船检人员的专业技能,另一方面还要增强船检人员对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推动信息资源共享,充分发挥信息数据的价值。在责任划分方面,检验机构需要结合具体的工作内容和工作特征,构建完善的责任机制,将船舶检验责任落实到每一个检测人员身上,确保责任到人。此外,船舶检验机构还需要加强人员管理,制定科学的奖惩措施,采用绩效考核的方法提高船舶检验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督促船检人员认真学习,激发船检人员的内在工作动力。

4.2 注重先进设备的引入和应用

在船舶检验工作中,检验人员需要依靠先进的检验设备来完成基础的船舶检验工作,提高船舶检验的精确度,这样才能发现船舶存在的问题,减少误判。为进一步提高船舶检验水平,确保船舶安全,检验机构需要在检验设备方面投入更多的资金,引入先进的船舶检验设备,同时加强自我研发,提高检验设备的精度,优化检验设备的功能。检验设备在船舶检验工作中非常关键,如果检验机构设备老化、功能不齐全,检验人员就会面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尴尬境地,自身的专业技能也无法得到体现。近些年来,国内外出现了很多功能齐全、检验速度快、检验精度高的船舶检验设备,这些设备能够进一步提升船舶的安全度。在购买先进检验设备之后,检验机构需要安排专门的维护人员对设备进行保养,维护人员需要认真研读设备的使用手册,按照规定的保养方式对设备进行维护,防止设备出现人为损坏。

4.3 强化检验技术的支持

在船舶检验工作中,检验技术的优化非常关键,随着我国现代信息科技的发展,船舶检验机构需要不断引入先进的检验技术,在原有技术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推动船舶检验工作改革。船舶检验技术的创新关系到我国水上航运技术的发展,只有不断开展技术创新,才能更好地迎接航运事业中的挑战,推动我国水上航运高质量发展。当前,我国的船舶检验技术法规更新速度较慢,船舶检验技术发展滞后,这些不但会影响船舶检验规范的权威性,阻碍船舶技术进步,还会影响我国船舶事业的整体发展。针对这种情况,船舶检验机构需要不断加强对船舶检验的技术支持,进一步提高船舶检验的信息化水平和智能化水平,开展“智慧船检”项目,提高船舶检验服务供给能力,全面提升船舶安全。在船舶检验技术的创新和发展中,船检机构需要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程度,加强国际合作和对外交流,吸收发达国家船舶检验技术,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这样才能不断适应我国船舶发展的新变化,满足船舶检验的新需求,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4.4 完善监管制度

船舶检验工作关系到我国航运事业的发展,政府部门需要结合船舶检验工作的特点,加强对船舶技术的关注,适时出台新的政策和法规,完善监督和管理制度。在以往,我国的船舶建造检验一直处于薄弱环节,很多船厂不具备船舶生产资质,内部的生产设备非常简陋,在船舶生产方面管理效率低下,这些船厂生产出的船舶质量较差,在后期的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各类故障,严重影响船舶安全。针对这种情况,立法部门需要结合船舶制造和检验的问题出台法律法规,完善监督和管理制度,明确规定监督和管理的相关要求,管理部门需要加大对私自造船企业的检查和惩处力度,防止劣质船舶流入市场。除此之外,船舶检验机构需要严格落实国家对船舶检验的相关规定,进一步规范检验流程,对船舶安全负责。

5.结束语

船舶检验工作对船舶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只有高度重视船舶检验工作,在船舶建造、船舶营运过程中加强检验,才能有效降低船舶事故的发生几率。船舶检验可以分为建造检验、初次检验等多种类型,检验项目涉及到船舶的各个结构,能够对船舶的机械设备、材料、技术状态等进行全方位的检查,掌握船舶存在的技术漏洞和安全隐患,从而提前采取解决措施。船舶检验工作和船舶安全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检验机构需要加强与安全管理部门的合作,推动信息资源共享,提高工作效率。为进一步提高船舶检验水平,强化船舶的安全程度,检验部门需要提高船舶检验人员的综合素质,引入先进的检验设备,为船舶检验工作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持,加快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革,完善监督管理制度。当前,我国的航运事业正在快速发展,船舶建造工艺也在不断提升,船舶检验技术需要不断创新,引入智能化、数字化的检验技术,提高检验精度。

猜你喜欢

航行船舶检验
序贯Lq似然比型检验
《船舶》2022 年度征订启事
到慧骃国的航行
2021年《理化检验-化学分册》征订启事
船舶!请加速
BOG压缩机在小型LNG船舶上的应用
对起重机“制动下滑量”相关检验要求的探讨
小舟在河上航行
船舶压载水管理系统
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