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水河上的耕耘者
——专访原黔西南州航务管理局局长张祖其

2022-09-15沈亮

珠江水运 2022年16期
关键词:航务龙滩红水河

文|本刊记者 沈亮

筚路蓝缕 白手起家

1984年8月,22岁的张祖其进入贵州省赤水河航道工程队工作,从此与贵州水运结下了不解之缘。1987年9月,张祖其调黔西南州“两江一河”(南盘江、北盘江与红水河)复航工程指挥部工作,从此,为红水河复航和黔西南州水运事业奋斗了一辈子。在疏通这条“西南水运出海中线通道”(简称“中通道”)的工作中,张祖其逐渐对黔西南州水运有了初步的了解。经过多年的耕耘,到1992年任黔西南州航务管理局局长时,他已对黔西南州航运事业发展面临的困境有了清晰的认识。

据张祖其介绍:“建州之初,黔西南州水运十分落后,当时航道等级低,只能通航小舟木排。航道礁滩密布,处处阻碍,行舟艰难,事故频发。自‘七五’时期起,黔西南水运人就像‘开荒牛’一般,经过数十年的努力奋斗,使全州水运航道等级不断提升,通航能力明显增强,安全水平显著提高。”目前,全州水路通航里程已达1017.33公里,其中高等级四级航道已有361.79公里。此外,近年来,沿江建设兴建了大量的码头与配套的转运公路,实现了水陆交通运输的无缝对接,提升了运输效率,降低运输成本。

张祖其告诉记者,水运基础设施的改善提升,为水上运输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据统计,1980年黔西南州只有各类机动、木帆船舶268艘,载重吨652.8吨。除岩架航管中心站有1艘70吨和1艘30吨货船外,民间船舶均为小木舟。黔西南州水上运输业经过近40年的蓬勃发展,而今,全州共有水路货运企业2家,拥有2000吨级船舶6艘、1000吨级船舶9艘、500吨级船舶1艘。成为珠江上游和贵州省唯一拥有两千吨级船舶并在辖区航行的地区。

黔西南州的水运事业从无到有,当年的航务管理工作也是从零起步。“1992年,黔西南州航务管理部门成立,我主持工作,一切从头开始,在推动水运建设的同时,将港口码头和水路运输行业管理作为主要工作来抓,十几位同志从头学起,对辖区情况摸底建档,为了完成工作常常沿江风餐露宿。”直至今日,张祖其回忆起黔西南州刚刚建立起航务管理部门时筚路蓝缕、艰苦创业的情景,仍然感慨万千。

“由于航务管理部门的建立,黔西南州水运行业开始依法依规进行管理、征收航管费、养河费等费用,船东等群体曾因此与管理人员发生了激烈的矛盾冲突。但我们通过不断宣传和热情服务,寓服务于管理之中,逐步得到广大船东的理解支持。经过数年努力行业发展步入正轨,行业秩序明显好转。”行业野蛮生长时期的“惊心动魄”,如今已付笑谈中。

相比于群众的不理解与不配合,“当年最大的困难是,作为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征收的规费远不能满足职工工资和开展工作所需,缺口较大,还数次出现拖欠职工工资和报不起差旅费的情况。”“一分钱”难到了这位耕耘在红水河上的“英雄汉”,“我作为单位负责人时时感到压力,但同事们始终共同努力克服困难,管理能力逐步提高、管理效果明显增进。直到2009年,在州交通运输局的努力和州委州政府的关心下,单位经费纳入了州级年度财政预算,经费困难终于得以彻底解决。”

张祖其(中)到现场调研。

梦已期久 曙光初现

在张祖其看来,目前限制黔西南州水运事业发展的主要困难,还是红水河通道不通的问题。自大化电站1976年断航开始,红水河已有40余年不通。

近年来,大化、白龙滩、乐滩、桥巩等电站通航设施相继建设,曙光初现,行业内信心十足。然而龙滩电站的建成却又导致红水河断航10余年,尽管黔西南州水运人奋力建设州境内的水运事业,但始终未能实现通江达海的梦想。“在长期的期盼中,黔西南水运人十分着急,整个水运业似乎看不到前景,感到迷惘。行业发展缓慢,这样的困境使水运人感到些许惆怅!”

张祖其对此痛心不已:“珠江上游水运发展的难点、痛点是水电站断航。水电站的建设形成库区,淹没了许多碍航险滩,大大改善了航行条件,提高了航行的安全保障,本来是好事。然而,由于水电站没有同步建设通航设施,使原本通航的河流却不再能通航,成为了船舶航行的拦路虎,变成一个个瓶颈。”

张祖其分析道:“究其原因,我以为还是由于水综合利用方针政策落实不到位,重水电轻航运的情况普遍又长期存在,导致江河开发空间规划不科学,涉水行业规划不互助难互融。最终的结果是由行业之间自己去争,谁强势谁作主。其间水运始终是弱势,所以修一座电站断一处航成为普遍现象。”

多年来,张祖其奔走呼号,笔耕不辍,撰写了《乘势而为 推动黔西南水运跨越发展》《打造南下珠江“黄金水道”》《滚滚盘江东逝水 悠悠航运复兴梦》《黔西南州水运发展简况— 泊船在岸、希图出海 》等多篇文章呼吁加快打通龙滩等断航瓶颈,为“两江一河”下游复航营造声势。“只有这条水运通道全线贯通,黔西南州水运才能大踏步前进,做到高质量发展,实现新的飞跃。”

“记得早在2000年左右,珠江航务管理局就组织了中央媒体、地方媒体、行业媒体开展了‘红水河在呼唤’专题报道,沿着南北盘江红水河进行一次大型的集体采访,倾听沿江群众的呼声,通过各级媒体反应上游人民的夙愿,起到了一定的效果。”通江达海正是包括张祖其在内所有水运人共同努力的方向,“高层领导、国务院参事,两院院士等考察‘两江一河’水运时,我们抓住机会汇报反应诉求。全国两会请代表委员们向大会提议案提案,帮助我们呼吁。通过这些渠道不断呼吁,事实上已取一定的效果,为推动已建水电站通航设施建设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也为红水河通道航道提等规划发挥了作用。”

2022年,在珠航局的推动下,红水河龙滩水电站通航设施《工可报告》上报国家发改委,贵州省政府部门和项目业主签订《合作框架协议书》,复航曙光已现。“近来,闻悉龙滩千吨级通航设施建设有新的好消息,又燃起了激情。前不久,我重返龙滩大坝考察,有新的感慨:复航之梦已期久,砥砺终归现曙光。再到龙滩横坝处,依稀可见百帆扬。”

“只有这条水运通道全线建成,黔西南州水运才能大踏步前进,做到高质量发展,实现新的飞跃。当然,我州水运需要加快港口建设、水运智能化建设、人才培养集聚、行业管理水平也需要不断的、全面提升才能适应后续的高质量发展要求。”张祖其畅想红水河下游复航后的未来,“龙滩电站升船机建成和岩滩升船机改造实现千吨级通航后,西南水运出海中通道航线建成,红水河通道真正迎来春天,将会是一片百舸争流、千帆竞发壮观景象。”

张祖其向记者介绍,2022年1月18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支持贵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创新路的意见》的文件,“文件涉及建设珠江水运大通道等重大项目,这些重大项目给我州综合交通充分解决短板问题、推进交通强国纲要在我州的顺利实施,实现交通高质量发展,将为水运事业的发展带来难得的机遇。水运必将成为贵州融入“一带一路”和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运输方式之一。珠江水运未来可期,再过10年我们必将见证珠江水运的新成就、新辉煌。”

待来人砥砺 谱写新章

“贵州作为非水网地区,水运的发展面临许多困难,水运行业的发展,离不开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和重视,以强力推动弱势的水运行业发展。只有这样才能调动资源,解决水运发展中的各种困难矛盾。”做了一辈子的水运人,回顾数十年来黔西南州水运建设克服的困难、取得的成就,张祖其的心中仍旧充满了感激,“很幸运,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黔西南州每届州委州政府都高度重视水运开发,不断推进水运事业的发展。当然,最重要的是交通运输部和贵州省委省政府将‘两江一河’作为西南水运出海通道来定位,从高层给予了有力支持,实施数次航道提等工程,使黔西南州水运得以持续发展。”

“此外,更要特别感谢交通运输部珠江航务管理局,珠航局的推动为大化等水电站断航问题的解决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珠航局每一任主要领导及其班子都把红水河复航作为重要工作来抓,为上游水运不断发展发挥了关键作用。希望珠航局一如既往地关心珠江上游水运发展,以高层视角规划珠江水运未来发展,协调上下游行业部门、企业之间联动,指导之间互动沟通,营造和谐共生的行业环境,形成共推共建共享的强大合力。”

回忆起2019年8月,陪同珠航局王建华局长一行到贵州北盘江考察航运时的情景,张祖其仍感慨于珠航局对水运图兴的努力,为此赋诗一首:

峻岫岚烟袅,长河峡水湫。

依湖兴产业,迎客荡轻舟。

指点迷津晓,深研未雨绸。

珠航关切切,拼力通上游。

“投身水运事业无疑是艰辛的,但一条大江、一个地区的水运发展,也离不开好的队伍,我们有许多热爱水运的同志,将其作为终身事业去推动,不断打拼,不畏艰辛,坚持不懈,久久为功方有成就。”提起那段艰苦耕耘、努力奋斗的激情岁月,张祖其仍感到心潮澎湃,而对于自己的工作成绩,他则谦逊地表示,“黔西南州水运建设取得的成就是两三代水运人奋斗的结果。要说贡献,我不过是一个水运建设的参与者和扎根行业基层的耕耘者罢了。”

干了几十年的水运工作,水运老兵的胸中仍有满腔热血:“目前,黔西南州水运仍是短板、弱项,但水运人自己要对行业充满信心,坚信水运发展肯定会对沿江经济社会发展起支撑作用,我们的水运事业大有搞头,未来必将兴旺发达。这需要许多同志的奉献,将自己的人生理想与水运事业发展结合在一起,越是困难越要坚守,才能让水运事业更加辉煌,让自己的人生不悔。”

“我们要紧紧依靠组织,积极向各级党委、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汇报,当好参谋,理直气壮地为水运行业争取获得应有的重视与支持。因为这不是个人的私事,而是有利于行业与社会发展的公事,只有这样我们的水运事业才能实现高质量发展。”临近退休,张祖其仍不忘在接受采访时嘱托仍继续战斗在水运行业的同行们,做水运工作不但要无私地奉献,勤勉担当,更要掌握专业的知识与正确的工作方法。“时不待我,干水运一定要有非我其谁的思想去担当作为,不要推诿塞责,而应履职尽责。也要坚持关注行业前沿知识,不断更新理论知识,结合工作实际、工作需要去专研,学以致用,善于总结,把论文写在江河上。未雨绸缪,常常研究、思考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路径、措施,有序有章、踏实前进。”

后继有人,也是张祖其的期望:“在我看来,目前珠江水运专业人才供需矛盾凸显,尤其是上游地区缺少相应的人才培养机制,希望珠航局在水系水运人才培养方面进一步制定持续稳定的政策。”

2022年4月,张祖其按规定退休,离开他为之奋斗半生的水运行业,他选择用自己创作的诗词来表达辞别共同战斗多年的同志的心情:

无限光阴荏苒常。已期花甲岁,恁匆忙。回思经历有何飏?彷徨虽未有,但无彰!

赋初心使命之纲。潜心份内事,约担当。浓情倾助百舟航。待来人砥砺,谱新章!

猜你喜欢

航务龙滩红水河
理事单位风采
——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天峨县龙滩珍珠李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红水河之百里画廊
软土路基施工技术分析
中海油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创新研究
黑龙滩歌
七律·龙滩库湖景写
红水河有三十三道湾
长江航务管理局
菲迪克百年工程项目奖中国获奖项目系列介绍(六)红水河龙滩水电站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