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朗读策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以《在牛肚子里旅行》为例

2022-09-15许欣

新阅读 2022年8期
关键词:红头旅行想象

学生要在课堂中愿意朗读、学会朗读。这对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并提升语文素养十分重要。因此,教师需要采取有效的朗读策略,让学生在朗读中潜移默化地理解文本。《在牛肚子里旅行》是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中的一课,这一单元的导语是“乘着想象的翅膀,游历奇妙的童话王国,看花儿跳舞,听星星歌唱”。本单元的语文阅读训练要素是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因此,在教学《在牛肚子里旅行》这一课时,让学生发挥充分的想象就显得尤其重要。教师应该采用相应的朗读策略,使学生在朗读之中感悟童话的魅力。

主观症状评价结果见表1。可见治疗后VAS评分较术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RMDQ评分较术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趣味朗读,品人物心情

教师作为成年人,与处在儿童阶段的小学生在认知能力上存在着极大的差异,与学生之间非常容易出现“信息差”。课本文本对于学生来说可能枯燥乏味、难以理解,但是相较于“理解文本”,“朗读”则显得容易得多。能朗读并不代表会朗读,在教学过程之中通常会发现学生明明认识所有的字,却读得磕磕巴巴。因此,需要培养学生对朗读的兴趣,营造趣味朗读环境。

《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课后练习明确要求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青头和红头对话时的心情,读出相应的语气”。红头被牛吃了以后大叫,“我被牛吃了……正在它的嘴里……救命啊!救命啊!”朗读时,孩子们极易被连用的两句“救命啊!”所感染,自然可以理解红头此时的慌张、害怕。如何使学生的理解更加深入呢?教师应让学生重复朗读“我被牛吃了……正在它的嘴里……”这句话,学生可以通过朗读理解省略号的作用;“救命啊!救命啊!”则应读出那种遇到危机来不及仔细思考的惊慌的语气。教师应尽量使大部分学生都参与到朗读中来,并在朗读时进行相应的指导、点评和鼓励,引导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到朗读中来。有灵魂的朗读应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朗读和课文中人物产生共情。

合作朗读,悟真挚友情

合作教学是课堂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而合作教学策略也可以应用在小学语文的朗读教学中。学生们不愿开口朗读的原因包括害羞、缺乏自信等,合作朗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孩子羞于开口的问题,因为孩子们更大程度上是主动的而不是被教师要求的,对完成朗读没有那么大心理压力。合作朗读能创造出让学生享受朗读的乐趣,陶醉在朗读中的积极环境,使学习过程更加自然和放松。小学生受周围同学的影响,会主动模仿配合优秀的朗读者,这样的朗读氛围会让他们敢于开口、乐于开口;合作朗读还可以在提高学生朗读能力的同时,更有效地完成教学目标。

硬水(Hard Water)是指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与之相对应的软水(Soft Water)则是指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硬水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关系比较密切,现对其相关知识做一简单介绍。

老福始终没说一句话,他默默地看着小宋,等着她往下说;这会儿母亲也没招儿了,求助地看着老福,老福还是不说话,用眼神鼓励小宋说下去。

情境朗读,展丰富想象

小学生要理解课本上的文字,并将这些文字串联成句进行朗读,这无疑是一个挑战。但是课本上精致的插图会大大提高孩子们的阅读兴趣,激发孩子的想象,进而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课本文字的意蕴。《在牛肚子里旅行》中共配有两幅插图,一幅是青头站在正在吃草的大黄牛身上,看上去十分着急的样子。孩子们可以从这幅插图中感受到青头与大黄牛之间体型的差距和力量的悬殊。在阅读青头的话时,孩子们就更能体会青头虽然十分着急但是依旧镇定自若的不易;另一幅插图描绘的是死里逃生的红头和青头相拥,喜极而泣。教师可适时引导学生结合插图想象红头此时的心情,更好地理解红头那句“谢谢你……”所蕴藏的含义,体味他们之间真挚的友情。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场景,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参与体验,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进而使学生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有生活展现情境、实物演示情境、图画再现情境、音乐渲染情境、表演体会情境、语言描述情境这六种基本途径。对《在牛肚子里旅行》这篇课文,教师可以采用图画再现情境、表演体会情境、生活展现情境进行朗读教学,使学生们在情境中朗读并展开丰富的想象。

《在牛肚子里旅行》这篇课文中,红头的心情经历了复杂的变化:红头被卷入牛嘴后,惊慌失措;进了牛肚子以后,悲观绝望;听了青头安慰的话语后,充满感激;利用牛反刍的习性逃脱牛嘴后,激动高兴。如此多变的心情,自然对朗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采用合作朗读的策略分角色朗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第二学段的阅读有这样一点要求:“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合作朗读无疑是关心并切实体会人物心情和命运的最好方式。其目的不仅仅是巩固前一阶段对人物心情的把控,也是体会人物间的真挚友情,感受童话的真善美。

在学生了解文本的内容之后,可以分角色表演文本内容。表演过程中,可以通过熟记台词的方式记牢课本内容,也可以通过语言和肢体动作来感悟人物情感,激发学生想象。《在牛肚子里旅行》这篇课文人物清晰分明,人物间的对话简单,表演难度较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三人一组,一人表演红头,一人表演青头,还有一个人读旁白。表演内容由学生自己安排,可以适当对课本内容进行联想延伸。其他学生对表演小组进行评分,可以从台词与文本相似度、表演情感是否到位、想象内容是否合情合理等方面进行评价。最后评选出分数最高的小组进行奖励。在这一过程中,参演同学完全融入到各自角色中,能够更深入地体会角色情感;观演同学能欣赏到其他同学的奇妙创意,帮助激发自身的想象,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氛围。

为达到通过朗读更好地理解文本的目的,教师可以创设一个与文本内容有关的并能引起学生情感共鸣的生活情境。这种方法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在朗读中理解文本并激发想象。《在牛肚子里旅行》一文主要是希望学生能通过这篇童话感悟真挚的友情。教师可以帮助孩子创设情境,让学生想象,如果是自己的好朋友遇到了危险,自己应该如何在保护自身安全的情况下帮助朋友脱离险境。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能够体会到青头的沉着冷静、机智勇敢;也更能感悟到朋友之间真挚的友情。

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阶段语文的教学中,教师应努力提高自身专业素养,采用适合的朗读教学手段,创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朗读兴趣,使学生们敢于朗读,乐于朗读;让学生们在朗读中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提高自身语文素养。

[1] 张娟.基于情境体验的小学语文朗读指导[J].江西教育,2021 (27):35.

[2] 杨薏.中年级小学语文分角色朗读的方法指导——以《在牛肚子里旅行》的教学为例[J].七彩语文,2021 (40):44-46.

[3] 罗晖.融兴趣 抓想象 讲好科学童话——以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在牛肚子里旅行》教学为例[J].小学语文,2021 (9):58-62.

猜你喜欢

红头旅行想象
快乐的想象
一生
红头的牛肚子之旅
对话——推动情节 彰显情意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
小黑的旅行
夏日旅行
海边“水枪手”
在牛肚子里旅行
想象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