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经典图书的普及本
2022-09-15覃结玲
一代伟人毛泽东,一生学用兼善,是读有得、得而能用、用而生巧的典范。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毛泽东的读书方法、读书智慧,助力全民阅读,2022年,广西人民出版社携手著名党史专家、毛泽东研究大家陈晋策划推出了《书山有路:毛泽东的学用之道》(以下简称《书山有路》)《读书有法:毛泽东的读书故事》(以下简称《读书有法》)两部精品力作。
广西人民出版社曾于2017年推出陈晋先生经典著作《毛泽东读书笔记精讲》,全书共四卷,每篇的体例分为“原文”“毛泽东的读书笔记和谈话”“精讲”三个部分。图书出版后,有不少读者建议推出更通俗、精简的版本,从而更好地了解毛泽东的读书故事。2018年1月,出版社经与陈晋先生沟通并达成了出版该书普及版和青少版的合作意向。
中国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防御性国防政策和积极防御军事战略,无论国防费投入多少,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发展到什么程度,都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扩张、永远不搞军备竞赛,也永远不对任何国家构成威胁。中国军事力量是履行新时代使命任务的坚定力量,是维护地区与世界和平稳定的强大正能量。
《书山有路》是《毛泽东读书笔记精讲》的普及版,根据毛泽东研究的最新成果,生动细致地讲述了毛泽东阅读政治、哲学、文学、历史等中外典籍的典型事例、心得体会,彰显了阅读对毛泽东判断形势、制定政策、与人交流、表达心曲的重要意义,是广大读者深入了解毛泽东如何将书本知识灵活运用到实践中,认识毛泽东思想形成发展轨迹的经典读本。
《读书有法》是《毛泽东读书笔记精讲》的青少年版,从熟读“诸子百家”、史书手不释卷、爱读诗词文赋、巧读古典小说等方面,生动地讲述了毛泽东一生富有代表性的读书故事,展现了中华优秀典籍对毛泽东人格养成、诗词创作、启智增慧等的影响,以及毛泽东如何将书中的知识灵活地运用到实践中,有助于广大青少年读者学习伟人科学的读书方法,感受伟人开阔的胸襟、远大格局。经过精心打磨的《书山有路》《读书有法》呈现了鲜明的特色。
有研究显示,联合用药治疗抑郁症的疗效优于单一用药[1],本研究收治老年抑郁症患者60例,分别采用氢溴酸西酞普兰联合奥氮平方案和氢溴酸西酞普兰单用方案,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现报告如下。
一是侧重讲述毛泽东品读《史记》《西游记》等中华优秀典籍的心得和方法,有助于读者认识伟人是如何从中华优秀典籍中汲取智慧,解决其所面临的时代问题的。如,《读书有法》中讲到,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前夕,毛泽东在中共七大闭幕会上引述了愚公移山的故事,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比作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大山,将全国人民大众比作上帝,指出“全国人民大众一齐起来和我们一道挖这两座山,有什么挖不平呢”,说明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革命定能取得胜利。关于读书方法,毛泽东强调要把读书学习当作一种调查研究。毛泽东说蒲松龄“很注意调查研究”,所以才有了《聊斋志异》。
二是通过讲述毛泽东的读书故事,生动地把毛泽东开创伟业的历史过程及毛泽东思想的发展历程系统地展现出来,为大众读者深入了解毛泽东及毛泽东思想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比如,《读书有法》中讲毛泽东引述“愚公移山”这则寓言故事,不是原封不动地照搬,而是把愚公精神从人们向大自然作斗争的领域推进到社会革命的范围。在革命年代,毛泽东总是说,中国共产党搞革命,就像《水浒传》里的起义者一样,是“逼上梁山”的选择。
“今之县古之国也,今之县志古之国史也,一县之沿革利弊凡有关于政教者,莫不于志焉”“今天下郡邑星罗其布,莫不各有志矣,愚以为潼关志为尤亟”[2]3。然高梦说莅任潼关时“求古人之遗迹茫然无有识者,愽访文献亦苦无征”[2]2。又潼关屡经变乱兵火焚劫,无论典册、图志荡毁无存,即使藏书旧家亦尽付灰烬。故潼关旧志不存,掌故多缺。幸杨端本于华郡得一残卷,据此考证、补缺、续作编纂成帙,然为付梓终失散,后高梦说访得杨端本此旧稿,并依此综核修纂,终于康熙二十四年纂成《潼关卫志》。
三是在讲述具体事例时,将毛泽东阅读书籍的社会背景、运用书中智慧解决实际问题的背景及过程等生动地予以阐述,以小见大地折射出波澜壮阔的党史、新中国史,有助于引导广大读者更深地爱党爱国。比如,《书山有路》中讲到,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毛泽东之所以关注和研读蒙哥马利的《一种清醒的作法》等西方政要的著述,是因为当时东西方冷战逐步走向高潮,中国面对的挑战不少,毛泽东想了解西方对社会主义国家所采取的策略,考虑中国社会主义的前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