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户体验视角下智慧图书馆建设探析

2022-09-15杨军

新阅读 2022年8期
关键词:馆员图书图书馆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革新和广泛应用,智慧图书馆建设成为图书馆事业发展的热点。智慧图书馆是继传统图书馆、复合图书馆之后出现的新一代图书馆发展模式,各地图书馆纷纷探索智慧化发展道路,推动了整个图书馆行业的升级创新。

现代图书馆的发展模式

在传统图书馆发展模式下,纸质图书几乎是馆藏资源的全部,图书借还、检索往往依赖人工手段。进入21世纪后,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数字阅读兴起,电子图书呈井喷式增长,图书馆逐渐进入复合图书馆发展阶段,数字、虚拟馆藏在馆藏资源中的占比逐年增加。

2003年左右,“智慧图书馆”(Smart Library)的理念和实践率先出现在欧美国家的大学图书馆、公共图书馆和博物馆中。2005年以来,我国图书馆界也开始从智能图书馆的研究深入到智慧图书馆的实践,如上海图书馆率先开展了手机图书馆移动服务。随着大数据、物联网、5G、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技术的发展,图书馆界掀起了智慧图书馆理论与实践探索的热潮。简言之,智慧图书馆是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信息技术为基础,以互联、高效、便利为主要特征,以人为本、绿色发展,为用户提供更加舒适的阅读环境和更加高效便捷的智慧服务。在此发展趋势下,如何坚持以人为本,为用户提供更贴心优质的服务,既让用户接纳并使用智慧服务、享受智慧化发展带来的种种益处,又体现图书馆服务的人文关怀,成为图书馆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

“以人为本”理念下用户体验与智慧图书馆建设的融合发展

在现代图书馆建设发展中,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就要以“人”为中心,包括“以用户(读者)为本”和“以馆员为本”两层涵义。“以馆员为本”即从内部管理角度来看,图书馆要充分调动和激发馆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馆员的服务水平和工作效率;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及和谐平等的工作氛围,提升馆员整体的凝聚力和创造力;提高馆员的综合素质,完善馆员的职务、职称晋升机制。“以用户(读者)为本”即从外部服务角度来看,图书馆要以用户需求为中心,秉承“用户至上,服务第一”的宗旨,了解用户的心理、需求及行为,为用户提供优雅舒适的阅读环境,以及全面、多样化、个性化的服务,馆员以热情贴心的服务,表达对用户的尊重和关心,营造充满温情的人文氛围。

公共图书馆智慧化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用户提供更优质高效的服务,而不是将先进的技术设备强加给用户。用户来到图书馆,更期待看到馆员热情生动的面孔,享受到馆员耐心细致的服务,而不是接触一堆冰冷的机器。用户的知识结构、年龄、职业、习惯等各不相同,其需求也存在较大差异。与此同时,智慧图书馆所采用的新技术是新生事物,用户的接受程度也存在较大差异,有些用户对此充满兴趣,能在短期内接受并学习使用,有些用户对此产生距离感甚至排斥心理,其中老年人、残障人士等群体学习运用新技术更为困难。因此,公共图书馆要充分重视用户体验和智慧化发展的相互平衡,馆员在开展智慧服务的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和理解用户,保持服务的亲和力,耐心、细心、热心地为用户讲解使用方法,帮助用户熟练掌握新技术设备的使用,以提升图书馆的服务效能。

智慧图书馆建设的现状及服务范畴

2005年至今,我国智慧图书馆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但由于各地经济、文化等领域发展水平不同,加之智慧图书馆发展时间较短,各地公共图书馆智慧化发展程度不一。

三是智慧检索。目前公共图书馆的检索存在检索层次不够深化的问题。智慧图书馆建设过程中,图书馆应不断完善检索体系,为用户提供更准确有效的检索服务。如检索结果分类方面,公共图书馆大多只能检索到中文图书、少儿图书等大类,可参考首都图书馆的检索系统细化分类,将文献检索资源分为中文图书、外文图书、报刊资料、视听资料、民国资料、地方(北京)文献、古籍特藏、少儿图书等,便于用户快速检索到所需文献资料。

当前智慧图书馆的“智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服务空间的智能化。智慧图书馆倡导营造节能、环保、绿色的生态环境,在进行空间设计和功能布局时,通常会选择低能耗、无污染的材料、设备。此外,智慧图书馆引入“智能楼宇”设计理念,借助智能感知设备采集到馆用户数据,全面分析用户需求偏好,并结合实时动态的空间数据,对馆内的光照、温度、湿度等指标进行调节,创造更为健康舒适的阅览环境。二是服务方式的智能化。借助新技术,智慧图书馆配置智能书架与图书定位系统、智慧展厅、智能机器人等设施设备,引进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3D打印等项目,开展智慧检索、智慧借还、智慧咨询、智能信息推送等多项服务。

对患儿家长进行健康教育,指导其帮助患儿调整生活习惯,如饮用液体、进食水果应安排在下午之前,在晚睡前3 h内无饮水,晚餐亦须与睡眠间隔3 h以上,饮食易清淡、易于消化,在睡前注意排空膀胱等。在此基础上,给予醋酸去氨加压素片(规格为0.1 mg/片)0.1 mg~0.2 mg,于每晚睡前1 h口服。共治疗3个月。

二是智慧借阅。首先是办证、挂失方式。由于微信、支付宝、移动图书馆等服务平台已相当普及,智慧图书馆支持在微信、支付宝、移动图书馆等平台办理办证、挂失等业务,线上提交办证申请、缴纳押金后通过快递收到借阅证件。其次是图书借阅、续借、归还方式。智慧图书馆支持在微信、支付宝、移动图书馆平台办理借阅、续借图书,用户通过微信、支付宝二维码借阅、续借的图书,可通过快递、线下送书等方式送到用户指定地点;还书可由快递送至图书馆员指定地点,用户足不出户便可借阅图书馆的纸质资源。

经济发达城市如深圳、上海、苏州等,可提供充足的人员及经费保障,公共图书馆的智慧化程度较高,智慧化发展所需设施设备更为齐全;反之,经济落后城市公共图书馆智慧化程度相对较低。例如,目前各公共图书馆虽然普遍开通了官方微信公众号,并在平台中嵌入了“微服务大厅”等功能模块,但具体功能开发状况不一,只有智慧化程度高的图书馆开发了远程办证、二维码借还等功能。

六是智能机器人服务。智能机器人是人工智能技术最为常见的应用。当前智慧图书馆建设实践中,以智能盘点机器人和智能咨询机器人最为常见。智能盘点机器人融合了RFID、物联网、人工智能、三维导航等技术,可对智慧图书馆全部馆藏图书进行自动化盘点,检查是否存在图书错架、丢失等现象,实时更新图书位置信息,告知用户所需图书在书架的具体位置,极大减少了用户查找书籍的时间。智能咨询机器人可快速准确地解答用户问题,与用户的互动问答充满趣味,吸引了各年龄段用户特别是青少年用户的关注。

当前市级及以上公共图书馆的数据平台普及率较高,基本都实现了借阅排行、新书推荐、热门排行、线上线下用户量等实时数据公开。智慧图书馆建设需采用云存储、大数据等新技术建设云服务平台,推进图书馆的一体化网络建设,提升图书馆的信息设施管理水平。比如引进智能感应设备,全面跟随到馆用户的位置,在用户进入不同馆区的时候,移动端可将馆区动态、馆藏信息等主动推送给用户,提高智能服务水平。

有学者对上海某小学226名3~5年级学生进行调查发现:课间和午间接近80%的学生在“完成各科作业的订正”;周一至周五放学回家后,学生真正拥有休闲时间的比例很低,做作业的三年级学生占68.8%,四年级学生占65.7%,只有8.6%的四年级学生和4.7%的三年级学生真正做自己想做的事;在双休日和节假日,学生的可支配时间“被安排”现象严重,其中双休日69.91%的学生被要求在家做功课,51.33%的学生参加了父母安排的兴趣班学习,拥有可自由支配时间的学生也只是阅读课外书(59.98%)、看电视(40.71%)或上网打游戏(33.19%)。[14]

四是智慧咨询。目前公共图书馆的咨询服务多为馆内咨询、电话咨询、网站咨询。在智慧图书馆建设体系下,应扩展线上虚拟服务空间,实现线上线下服务相结合,让用户随时随地享受到图书馆的智慧化服务。公共图书馆可拓展微信、支付宝、移动图书馆等服务平台的在线咨询互动服务,拉近图书馆与用户之间的距离,及时解决用户咨询的问题,第一时间获取用户的需求信息,提高图书馆的社会影响力和好评度。

一是智能图书定位。采用物联网和RFID技术的智能书架与图书定位系统,可有效解决图书错架、乱架的问题,提高图书查找效率。通过智能书架与图书定位系统,可准确定位图书的实时位置,从而帮助用户快速、准确地找到所需图书,即使图书放错位置也可轻松找到,很好地解决了错架图书的查找问题;同时此系统对于馆藏图书清点、排架整架也很有用处,大大减轻了馆员的工作量,提高了服务效率。

七是虚拟现实(VR)、情景感知、3D 打印、座位预约等新技术服务。3D电影、4D阅读、瀑布流电子书、电子书法……当今智慧图书馆新技术体验活动丰富多彩。这些服务能增强用户对高科技的体验和理解,进而激发其探索心理,因此深受各层次、各年龄段用户的喜爱。如苏州第二图书馆数字体验区突破了传统阅读模式,采用VR、AR、体感交互、裸眼3D等高科技多媒体互动技术,吸引市民及游客争相体验,为图书馆增添了不少色彩,图书馆本身也成为苏州的“文化地标”“文化名片”。

用户体验视角下智慧图书馆建设的保障措施

五是智能信息推送。智慧图书馆可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信息推送等技术,收集分析用户数据,感知用户动态,智能匹配知识资源,推送个性化信息资源,实现由传统被动静态服务模式向主动智慧服务模式的转变。具体来说,智慧图书馆通过对用户借阅记录、线上图书检索和下载资源记录、浏览记录等行为数据的实时收集分析,根据用户的兴趣点建立需求模型,基于大数据计算用户的可能需求和行为偏好,通过服务平台实现用户信息的匹配与整合,为用户精准推送所需的知识资源,提供个性化定制服务。

不容忽视的是,公共图书馆在智慧云服务平台建设过程中,要加大对数据安全的保护力度,完善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及监控体系,建立信息安全应急处置预案,增强图书馆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系统的抗毁能力、事故和灾难后的恢复能力;要增强信息的审查和管理,避免不良信息的传播,保证信息资源和智慧服务的绿色、安全。

较常见的孔蛋白有 OmpK35和 OmpK36等,Laura García-Sureda的研究[7]认为,OmpK35的基因发生无义突变可导致其早期终止和孔蛋白缺失,而OmpK36的基因突变则可在不同程度上增大药物的MICs值。Hamzaoui[8]的研究中同样说明了上述问题。台湾学者[9]的研究中认为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中OmpK35的缺失更为常见,而OmpK36的缺失可导致厄他培南耐药率的增加,但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没有显著影响。

经过7个月的考察,2016年8月,格力发布公告称,拟作价130亿元收购银隆100%股权。但3个月后,收购案遭格力股东大会否决。

公共图书馆要开展多层次、多样化的智慧图书馆用户培训工作,如开展微信小程序、移动图书馆、微书房、电视图书馆、盲人数字图书馆等的使用培训,还可邀请专家举办关于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知识、新技术的讲座,提升用户信息素养。特别是对老年人、青少年、残障人士、农民工等特殊群体,应开展浅显易懂的培训,教他们如何使用馆内智能设施设备,使他们切实感受到图书馆的人文关怀与高效便利。

可视化结构由计算器服务器、文件服务器及登录节点构成。直观数据有CO2浓度、土壤湿度、空气温湿度、大气压值以及降雨量等。系统所覆盖的区域为整个学校(宿舍楼、食堂、人工湖、教室、操场)的公共场所。

图书馆员的智慧服务能力直接决定了服务质量。目前公共图书馆馆员图情专业素养普遍较低,多数馆员并未接受过系统的图情专业教育,而智慧服务所需的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计算机和网络知识也相当匮乏。对此,公共图书馆需加强对馆员智慧化技术和设备应用能力的培训,“请进来,走出去”,快速吸收先进图书馆的新观念、新技术;馆员也要牢固树立为用户服务的理念,注重相互协作与学习交流,不断获取智慧服务所需的新技能。

利用不同材质的气调包装材料,通过测定菌落总数、挥发性盐基氮、汁液损失、肉色、pH值、MFI指数等指标,对冷鲜羊肉的贮藏效果进行了比较分析。在整个贮藏期间,三组处理的pH值均处于正常肉标准,MFI指数变化也类似且无显著差异。从抑菌效果来看,A、B组处理的抑菌效果明显高于C组,其中A组处理的抑菌效果最佳,可能与其阻隔性比B材料更高有关,同时A组处理的肉色保持效果要优于B组。在汁液损失率方面,C组处理表现最差,B组汁液损失率明显高于A组。

综上,在信息技术的驱动下,公共图书馆要与时俱进,提升服务效能,逐步实现由被动静态服务模式向主动服务模式、由知识服务向智慧服务转变。在智慧化发展过程中,公共图书馆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为用户提供更优质贴心的服务,让用户感受到图书馆内在的人文温度;图书馆员也要不断更新服务观念和知识体系,为打造更加智慧、更加舒适便捷的图书馆而努力。

[1]王世伟.未来图书馆的新模式——智慧图书馆[J].图书馆建设,2011(12): 1-5.

[2]赵洪波,罗玲,李大莉.数字人文视域下智慧图书馆建设的模式与路径[J].图书馆学刊,2019(9): 110-113,122.

[3]张久珍.智慧图书馆时代图书馆人文精神的守护[J].图书馆建设,2022(2): 4-7.

猜你喜欢

馆员图书图书馆
信息时代院校图书馆馆员的职业素养
图书馆
班里有个图书角
关于义务馆员参与高校图书馆服务建设的思考
值得孩子阅读的100种图书
基于个人发展困境与人力资本视角双维度考量的青年图书馆员培育对策
试论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的素质构建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