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先进制造技术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2022-09-14胡海霞刘志卫

蚌埠学院学报 2022年5期
关键词:专业课专业课程思政

胡海霞,张 新,刘志卫

(1.安徽理工大学 机械工程学院,安徽 淮南 232001;2.安徽理工大学 工程实训中心,安徽 淮南 232001)

国势之强由于人,人材之成出于学。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制造业是国民经济和综合国力的支柱产业,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基础[1]。《中国制造2025》行动纲领中明确提出要坚持把人才作为建设制造强国的根本,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选人、用人、育人机制[2]。教育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学生品格的培养和精神的锻造。课程是教育思想、目标和内容的主要载体,体现国家意志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3]。

1 “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

“课程思政”的提出源于习总书记2016年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他强调,高校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全方位育人。2020年,教育部党组会议审议通过《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纲要指出高校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充分挖掘各类课程思想政治资源,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的建设,让所有高校、教师、课程都承担好育人责任,促进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融合,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高校不仅要培养专业知识过硬的技术人才,更应注重培养有爱国主义情怀、有民族复兴担当的时代新人。教育的目的是为学生点亮理想的灯、照亮前行的路,实现全面的发展。有研究表明,高校学生希望在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专业课教师能帮助其了解行业、认识自我和展望未来,从而增强其专业认知能力、提升自我认同理念[4]。因此,新时期高校开展专业课程思政教育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然要求,是实现新时代育人要求的重要教学改革。

工科院校课程思政的核心在于挖掘专业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构建系统的教学机制,形成多维度的融合思政教育的专业课程教学体系[5]。目前,国内许多高校机械制造领域专业课教师针对“课程思政”开展了一些具体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如王亚洲等从任课教师和课程内容两方面挖掘思政元素,提出了机械制造基础课程的部分思政设计方案[6]。徐姚等基于制造业领域的“中国制造2025”国家战略,探索课程思政与机械制造基础专业课程结合的方式,并提出通过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助力我国制造业产业升级[7]。苑明海等为解决思政教育与专业课程教学深入融合的问题,提出了以产学研为基础的融合思政教育的专业课程教学方法[8]。以上理论和实践探索,都是从本校实际情况出发而进行的有益实践。然而,针对思想政治教育融入高校机械工程专业课程教学容易产生单元模块联系薄弱的现象,普遍研究的较少,具有较大的研究空间。

本文以先进制造技术课程为例,在保持学科特征的基础上,以立德树人为核心目标,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课堂教学全过程,探索先进制造技术课程思政的教学模式。有效地引导学生对专业的认识和职业的认同,培养出具有职业荣誉感、社会责任感、强国使命感的新时代工程师,更好地适应当前机械制造企业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

2 “课程思政”实施途径

2.1 提高教师能力素养,储备思政教学资源

机械工程是传统的工科专业,强调工程实际应用,注重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因此,机械专业课教师普遍形成了一种以实际工程问题为切入点,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的教学模式。对于如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信仰,以及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方面的能力相对较为薄弱。高校“课程思政”工程的实施,对专业课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就先进制造技术课程而言,专业课老师担当着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提高其思想政治素质的双重责任,这就要求专业课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敢于正视学生的现实思想问题,针对学生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及时解惑释疑,正确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法律和专业素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课程思政改革的主体是专业课教师,要成为一名合格的专业课教师,既要具备扎实且专业的教学能力,又要具有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崇高使命感和高超的理论水平,爱岗敬业,善于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理论联系实际。这就需要专业课教师定期修学思想政治文化知识,把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结合起来,不断地加强自身道德修养,提高政治素质和教学水平。从而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还要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和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潜移默化地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全面客观认识当代中国、看待外部世界,引导学生认清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树立远大理想,脚踏实地,坚定信念,提高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让学生成为品学兼优、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2.2 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有效提升课程育人质量

先进制造技术课程是机械工程及相关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如中国天眼、中国高铁、中国探月工程、中国海底深潜等。优质的思政资源可以大大提高专业课程的教学效果。因此,在保证课程教学内容的基础上,专业课教师应充分探索、挖掘、凝练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融合机械制造业的发展历史、思想政治理论和人物故事,紧密结合当前政治理念和科技发展,巧妙地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专业课程内容中(见表1)。同时结合学生实际,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课堂参与度,在“三全育人”的方针指导下[9],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教学全过程,寓价值引导于知识传授与专业能力培养之中,推进知识传授与德育引领相统一。

表1 先进制造技术课程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融入点

课程思政是一种新的教学理念,专业课教师主要从家国情怀、工匠精神、大国重器、人文启发、动手协作等方面去引导和启发学生牢固树立和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塑造完整人格[10]。如第三章现代制造工艺技术部分,在课堂理论教学中详细讲解先进制造工艺技术的原理、关键技术、应用及发展趋势,案例教学中组织学生观看“大国工匠”人物事迹,学习匠人对职业的坚守,对事业的传承以及他们的敬业精神,科学态度和工作热情,通过人物故事和制造细节传递敬业与精业的精神、弘扬追求卓越的创造精神、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用户至上的“工匠精神”,让学生深切体会到工匠精神的实质是一种专注于精工制作的意识,是一种严谨认真、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勇于创新的精神,学习人物的专注、执着、坚守、耐心、淡然、精细等具有东方色彩的值得传承的优秀品质[11]。又如在讲解精密与超精密加工技术时,以装备制造技术为切入点,让学生观看国产高端制造装备,介绍华中数控在面对海外技术封锁的情况下,埋头苦干,自主创新,终于研发了HNC-8高性能数控系统,打破国外数控系统垄断,机床加工指标全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加工效率高出国外20%,从而将强国、爱国理念融入教学内容,激发和培养学生的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和不屈不挠的精神;再如在讲解光刻工艺技术时,以2018年美国对我国中兴和华为的制裁事件为切入点,将居安思危、奋发图强思想融入教学内容,“事贵制人而不制于人”,增强学生的忧患意识,明白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化的重要性,着力培养学生严谨务实、精益求精、自主创新的科研精神,引导学生树立爱岗敬业理念和为民族复兴事业奋斗终生的崇高理想。

2.3 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构建联合培养基地

先进制造技术课程是一门以科学技术为主、注重应用的课程。科技的迅速发展迫切需要大批高素质的、品格高尚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课程思政改革的关键在于课堂教学环节的实施,为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借助网络化线上教学平台,从具体教学内容、思政教育元素和学生特点出发,精心设计教学模式(见表2)。教师采用课堂提问、设计问题、小组讨论、教师点评、课后作业、网络平台互动等多种形式教学手段,并贯穿教学准备环节(课前)、课堂交互环节(课中)和课后提升环节(课后),逐级达到教学目标。课前“前置预学”“学情诊断”,课中“明确目标”“探究学习”“解决问题”“成果展示”“思政实施”和“深化巩固”,课后“反思分享”“拓展提升”三个环节十个步骤。教学活动充分体现线上线下混合特征,线上活动主要包括“发布任务、推送资源”,“课前预学、诊断学情”,“可视调查、确定问题”等,线下活动主要包括“联系实际、回忆旧知”“创设情境、明确目标”和“小组交流、协作探究”等。

表2 混合式教学模式实施流程

在教学方法上,广泛采用课件式、项目式、案例式、小组讨论式等方法。有针对性地选取面向高等院校机械类学生的典型工程案例,让学生利用掌握的基本知识和分析技能,针对案例中的问题提出各自的分析解决方案。如在讲解装备制造业前,学生课前分组检索我国先进制造装备素材并制作成报告,同时上传到超星尔雅教学平台供大家讨论投票推荐一组课堂上进行讲解。这样不仅能够引导学生关注我国制造业的发展,增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课堂参与度,而且能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实训教学中,以校工程实训中心高速加工中心和工业机器人上下料教学实训平台为基础,构建联合培养基地,促进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紧密融合。通过分组完成项目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职业技能,加强学生的团体意识与合作精神,让学生在项目实操中养成良好的设备操作习惯,逐步建立质量为先、精益求精的意识,达到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的目的。另外,将制造学科或教师的最新成果引入到课堂之中,分析其中涉及到的专业知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4 修订课程教学大纲,建立网络数据库

在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专业课教师在认真研讨、总结课程思政教学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和拓宽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方法,将“课程思政”素材和融合方法形成方案文件,完善思政教育资源,创建课程思政教育模块,修订先进制造技术课程教学大纲,优化课程内容。组织建设课程思政教育试题库和课程思政特色数据库,该数据库中包含课程思政关键词、主题句资料库、教学内容与思政要点融合的优秀案例库等教学资源。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融合,全面提高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使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正确的价值观、爱岗敬业的精神及为国奉献的精神,最终实现“立德树人”。

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融合思政教学的专业课程的数字化信息化建设,有利于优化教学资源,实现教学过程持续改进。本课程以智慧课堂网站建设为依托,集合大数据信息化技术教学优势,利用超星尔雅网络教学平台,建设先进制造技术课程思政网络教学资源,将思政元素和教育资源巧妙融进专业知识学习中,打破了学生平时对“大道理”的排斥心理,将思政理念无声地传递给学生,使教学模式更加具有开放性和互动性。网络教学资源主要包括:课程信息、课程章节、课程介绍、教学团队、教学方法、教学条件、课程效果、素质拓展和参考教材等模块。其中,素质拓展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核心模块。“先进制造技术”课程网络教学平台已建设完成,面向安徽理工大学机械工程相关专业学生开放使用,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率,反馈效果良好。

3 重构教学成效评价体系

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是构建课程思政融入专业课程高效课堂的基础条件之一,以往单纯以分数作为评价课堂效果的标准,不能客观、全面地映射出存在于教学问题背后的深层原因,并不适用于课程思政改革效果的评价。在课程思政教育背景下,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为课堂教学的依据之一,对此,本课程教学团队利用大数据信息化技术设计了一套“可记录、多维度、多模式、多指标、全方位、多阶段性”的课程思政效果评价体系。学生成绩评定采用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等多方式,从教学目标达成、师生交流互动、课堂教学容量等多视角进行评价,包括网络教学平台记录的课程思政讨论学习情况,并把课程思政融入到课堂教学和考查环节,更加合理全面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用积极的评价方式,树立学习榜样,加强对学生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引导。

课程考核成绩由期末理论考试成绩、平时成绩和素质提升报告三部分构成。采用多种成绩加权求和的方式,其中课程考试成绩占60%,主要考核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平时成绩占30%,包括出勤率、课堂表现、平时作业、阶段测试、综合实践、大作业、小组汇报等;素质提升占10%,在课程作业中附加思政考查内容,主要考查学生素质能力目标的达成情况。

2021-2022年第一学期,安徽理工大学机设18-1/2班采用网络教学平台进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机设18-3/4班采用传统课堂授课方式,对比发现机设18-1/2班上课参与度明显增加,更加关心制造业的发展,对未来的职业发展更有信心,课程目标达成度高于18-3/4班。经过一个学年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学生在获得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又加强了思想道德修养,提升了政治觉悟。

4 结论

在课程思政的背景下,机械工程专业先进制造技术课程应立足于新时期发展的需求,结合中国制造2025行动纲领,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新时期高校人才培养的新理念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中。课程采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以工程实践为基础,构建校企联合培养基地,将质量意识、责任意识、团队意识、工匠精神、创新精神等思政教育内容融入专业课程的教学,通过制定合理可行的考核评价标准,极大地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该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对关键技能的掌握并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立场看待问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求知欲,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工匠精神与创新能力,最终达到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在“先进制造技术”的专业课程教学中,还有很多值得挖掘的思政元素,需要不断地进行探索,以达到更好的“课程思政”效果。

猜你喜欢

专业课专业课程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中职《医护英语》与专业课的结合教学探索
“导入课”在高校专业课实施“课程思政”的实践与思考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基于“互联网+”的应用经济学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中美综合大学在音乐专业课程上的比较与启示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
康复专业课程多媒体教学新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