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河南省居民对新冠肺炎的认知、及其在疫情期间的身心状况及行为研究*

2022-09-14吕本艳王晶晶邢晓琳李梦蕾宋元明任文杰

中国卫生统计 2022年3期
关键词:认知度生理状况

吕本艳 王晶晶 吴 焕 吕 晖 邢晓琳 李梦蕾 宋元明 任文杰△

【提 要】 目的 了解河南省居民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认知和信息获取,及其在疫情期间的心理、生理及行为变化,为今后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实施精准防控策略提供有利借鉴。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调查了河南省921名居民。用SPSS 24.0进行问卷信度和效度检验,并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采用AMOS软件构建结构方程模型。结果 新冠信息获取度对新冠认知度、新冠心理影响度及新冠行为影响度均有直接效应,其值分别为0.275、0.127和0.634;新冠认知度对心理状况有直接效应,其对应的标化回归系数为-0.222;新冠认知度和新冠信息获取度均可通过影响心理状况来影响生理状况,即间接效应,其对应的标化回归系数分别为-0.169和0.097。结论 河南省居民对新冠肺炎信息获取度及认知度普遍较高,生理及心理状况总体较好。新冠认知度和新冠信息获取度不仅能直接影响居民心理状况,而且均能对生理产生间接影响。信息获取度不仅能促进居民的认知度,而且还可以促进居民采取防护行为。大部分居民能做到知行合一。

自2019年底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爆发以来[1],因其传播速度之快、传播范围之广,国内外确诊病例及疑似病例数量持续增加,引起了一场全球性的大流行[2]。认知是情绪产生和心态形成的基础[3],人的行为受认知的指导[4]。对于传染病来说,更值得注意的是,在很大程度上个体的保护行为取决于对流行病学现象的信念[5],而这基本来源于对疫情信息获知程度。当然,有学者也认为居民的行为与新冠的流行、控制等息息相关,对控制疫情意义重大[6]。鉴于此,本研究就河南省居民在疫情期间对新冠的认知度、信息获取度、心理及生理状况和行为进行调查研究,以希发现各维度之间存在的关联,为河南乃至全国今后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精准防控疫情提供有用信息。

对象与方法

1.调查方法与对象

从2020年1月29日至3月2日,通过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即按照区域位置,分别从我省东、中和西部地区随机抽取1个城市作为样本地区,即商丘、郑州和洛阳,再从每个市分别随机抽取3个县,每个县再随机抽取3个乡(镇),根据乡(镇)人口信息管理系统花名册随机抽取居民,每个乡(镇)调查35~45个对象,共获取1000个调查对象。由于疫情期间无法进行现场调查,此次调查采取微信邀请填写问卷和电话访谈进行,最终有效问卷921份。文献研究发现郭星辰等作者将新冠患者确诊病例100以上的界定为严重区(即信阳、郑州、南阳、驻马店),50例以下的为轻度区(许昌、漯河、焦作、洛阳、开封、鹤壁等市)[7],以此为判断标准。根据河南省2020年3月2日疫情现状[8],本研究样本地区涵盖了疫情严重区、轻度区,故本次调查抽取的样本数据具有一定代表性。纳入标准:常住居民(即居住时间大于6个月),能理解及读懂问卷内容的人群,年龄在18岁以上。

2.调查内容

问卷中的认知量表、心理活动量表、生理量表、行为量表是参考钱铭怡等教授学者发表的关于SARS期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文献而设计[9-12],并通过预调研修改调试问卷部分条目。主要内容:(1)性别、年龄等人口学特征;(2)新冠认知度、生理状况、心理状况,共14个条目,采取0~3评分;(3)新冠信息获取度和防护行为状况,分为7个条目,采取0~1评分;(4)包括调查对象获取疫情信息的方式、最想咨询的问题等单项或多项选择题。

3.研究假设

经过文献研究,针对本研究内容,提出如下理论假设。H1:居民新冠信息获取度对其生理状况具有间接效应(即通过影响其心理状况);H2:居民对新冠信息获取度对其新冠认知度具有直接效应;H3:居民对新冠认知度对其生理状况具有间接效应(即通过影响其心理状况);H4:居民对新冠信息获取度对防护行为状况既具有直接效应也具有间接效应(即通过影响其心理状况)。

4.统计学分析

利用SPSS 24.0对问卷进行信效度检验,并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效度分析采用Kaiser-Meyer-Olkin Measure检验和Bartlett′s球型检验,信度分析时当Cronbach α系数>0.70时,认为各维度的内部一致性信度较高[13-14]。运用AMOS 22.0构建结构方程,并验证模型。

结 果

1.调查对象基本信息

本次调查共收到1000份问卷,最终确定有效问卷数为921份,有效率达92.1%;居于城镇和农村的调查对象分别有350人(38.0%)和571人(62.0%);男女比例较均衡,分别为395人(42.9%)和526人(57.1%);平均年龄(34.26±12.14)岁,≤35岁的人群占比57.4%,>35岁的人群占比42.6%;文化程度大专/本科有644人(69.9%)占比最高,其次为高中/职高/中专102人(11.1%),初中及以下占92人(10.0%)。

2.问卷效度和信度检验

本研究问卷设有生理状况、心理状况、新冠认知度、新冠信息获取度以及防护行为状况等5个维度。经信度分析,可知总Cronbach α系数为0.807,各维度的Cronbach α系数在0.70~0.90之间,内部一致性信度高。详细的信度分析结果见表1。

表1 问卷各维度的信度

经KMO和巴特利特检验,结果显示KMO值为0.880;Bartlett′s球形检验得到P<0.001,说明适合做因子分析。运用主成分法提取因子,凯撒正态化最大方差法对因子进行旋转,其在7次迭代后已收敛;提取前5个因子,分别命名为生理状况、心理状况、新冠认知度、新冠信息获取度和防护行为状况,与问卷设计的预测维度一致。各个变量的测量题项因子载荷都在0.59以上,并且都达到显著性水平,总方差累积贡献率为65.59%,说明结构效度良好。

3.结构方程模型构建

(1)模型检验

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来验证假设,模型运算使用最大似然法,据此确定初始模型,接着对模型进行修正,从而确定最终模型,且GFI=0.966,AGFI=0.956,RMR=0.013,RMSEA=0.030,PGFI=0.753,IFI=0.905,CFI=0.903等值均达标,说明模型的拟合效果较好。

(2)模型假设检验结果

运用AMOS软件分析,得出结构方程模型(图1)。由模型可知,新冠信息获取度对新冠认知度、心理状况及防护行为状况均有直接效应,其对应的标化回归系数分别为0.275、0.127和0.634(P均<0.05);新冠认知度对心理状况有直接效应,其对应的标化回归系数为-0.222(P<0.05);新冠认知度和新冠信息获取度均可通过影响心理状况来影响生理状况,即间接效应,其对应的标化回归系数分别为-0.169和0.097(P均<0.05)。本研究发现新冠信息获取度对防护行为状况的间接效应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本研究4项理论假设成立,均得到验证。

图1 结构方程模型

讨 论

1.信息获取度促进居民的认知度,居民对新冠肺炎信息获取度及认知普遍较高

本次研究发现,新冠信息获取度与新冠认知度之间的关系是正相关,即居民获取新冠的资源越多,其对新冠肺炎的认知度就越高。据统计,有超过90%的居民了解如何获取新冠信息,这与赵春珍的研究一致[15];这归因于我省积极应对疫情防控,针对不同人群采用不同方式,借助媒体、微信、抖音、头条、电子显示屏、条幅标语等宣传科普知识,通过街道和健康热线提供便民咨询服务,并把疫情知识通俗化处理,如“黄河水宝表情包”等方式讲防“疫”[16],提高居民对疫情信息的获取度,促进了居民对疫情的认知。另外,调查发现在获取新冠肺炎相关知识的渠道方面,排名前二的是网络媒体及电视新闻,这与罗琳等[17]研究一致。这不仅说明新媒体已成为居民接受疫情信息的主要通道,也与我省采取与网络媒体电视台、广播电台等数十家媒体主流合作[18],给居民宣传疫情知识有关,这些举措使居民更易获取疫情信息,及时了解疫情动态。

2.新冠认知度对心理状况有负向作用,信息获取度对其心理状况有正向作用

疫情会对社会心理产生负面影响[19],这种影响主要来源于居民对于其的认知度方面,故通过作用其认知调解其心理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次调查发现,80.0%被调查者认为疫情防控需要心理学力量参与,对此我省也实行相关举措给居民提供心理疏导服务,如“新冠肺炎疫情心理疏导工作方案”[20]、“12320热线”提供心理咨询服务[21]等。但本次调查发现依旧有13.6%被调查者不知如何获取心理援助,提示我省相关部门应增加居民心理援助的服务模式并加强宣传,达到懂民之需,供民之要。研究发现大部分调查对象的心理状态较好,并未有紧张、恐惧等情绪,与孙楚航[22]的研究一致。但结构方程发现,新冠认知度对心理状况有负性影响,即对新冠肺炎流行病学知识了解越多,心理状况越差。一方面是新型冠肺炎高传染性及人群普遍易感,另一方面是网上关于新冠肺炎信息的不准确传播,夸大事件的负面影响[15],对此我省迅速做出回应,加快虚假信息甄别,如通过河南省辟谣平台等曝光网络平台平息谣言[22]。

Gesser-Edelsburg提出让传染病专家、公共卫生服务负责人等参与到疫情防控是一种有效的战略决策[23]。本研究中,居民普遍认为应该由卫生部门、心理学学术团体及健康教育专业机构来承担,对此我省疫情期间构建了以政府权威发布为主,有公信力和影响力的公众人物舆论引导为补充的信息发布体系,如遴选6000余名临床医疗专家、公共卫生专家建立科普专家库,并建立科普知识资料库[24]。这些举措不仅增加了居民获取信息的途径,提升了居民对我省政府的公信力,而且也稳定了居民心理状况,从而使得居民心理状况较好,从侧面也证实居民信息获取度对心理状况有正向作用。

3.新冠认知度和新冠信息获取度间接影响居民生理状况,而其总体状况较好

新冠认知度可通过影响心理状况来影响生理状况,即间接效应。研究发现,仅有极少部分(小于5%)人的生理会出现问题,如食欲下降、肠胃功能不好,这与方鹏等[25]的研究相一致;这归因于我省积极应对疫情防控,及时、准确及公开透明发布疫情信息,如实行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26]。但极少部分居民正是对新冠认知度较高,引发其危机防御,会产生负面情绪,进而影响其生理状况;因减少公众聚集活动等疫情防控命令,使居民不能串亲戚、逛庙会等,这一定程度也会影响其心理状况,从而出现某些不良的生理状况。此外,新冠信息的获取度对生理状况的影响是正向间接影响。参与本次调查的绝大数居民的生理状况表现良好,这归因于我省持续动态发布疫情状况等信息,如通过在“豫事办”APP、支付宝小程序[22]等途径建立疫情服务平台,有效地降低民众风险认知水平[3],增强大众对抗击疫情最终能取得胜利的决心,降低其心理负面影响,从而对生理状况影响较小。

4.居民新冠信息获取度对其防护行为,具有积极作用,居民能做到知行合一

人作出防护性行为主要受两个主要因素影响,即威胁水平评估和适应能力评估,前者来源于对疾病危险的估计,后者主要涉及对战略的有效性信念如社会保护或疏远行动[5],研究发现,新冠信息获取度对行为有促进作用,即居民获取新冠信息越多,越容易对疫情危险度作出有效评估,形成有效的防护信念,从而越容易做出防护自身的行为。如据统计,有89.5%居民认为戴口罩可预防感染新冠肺炎,且有95.1%做到外出时佩戴口罩,这与我省开展健康教育宣传,相关专家言传身教地宣传正确戴口罩、勤洗手等知识[17]有关,真正使居民做到知行合一。

通过本次调查得知,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相关政府部门可借助风险沟通[27],用主流媒体向社会传递最权威的疫情信息。同时,还应设立统一的新闻发布平台,掌握网络舆情的主动权[28],尽可能减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所带来的影响。

猜你喜欢

认知度生理状况
1 100例初产妇妊娠期保健认知度及影响因素研究分析
声敏感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调查
大脑如何知觉音乐的形式美?——来自电生理的证据
肉鸡铬需要量及其营养生理作用
2019年中国国际收支状况依然会保持稳健
铜绿微囊藻对锌、镉胁迫的生理响应
妈妈们产后的生理烦恼
提高临终关怀认知度和更好的开展临终关怀的研究
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度分析
安全感,你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