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区高速公路施工安全管理的难点及完善措施探究

2022-09-14李梓玄

散装水泥 2022年4期
关键词:机器设备山区施工人员

李梓玄

(甘肃省公路建设管理集团有限公司,甘肃 兰州 730000)

1 引言

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各行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但行业的快速发展与交通密不可分,因此,应重视公路建设。但是,山区高速公路建设的难度相对较大,事故发生率也相对较高,因此,如何改善山区高速公路施工安全管理成为全新课题。

2 山区高速公路施工安全特点及事故类型

2.1 施工安全特点

由于山区的地理环境相对复杂,山区高速公路施工时会出现一定的安全隐患。山区高速公路施工的特点主要是:第一,交通缺乏便利性,原料供应不足。在修建山区高速公路时,需要利用大量的设备和物资,但因为山区交通不便,导致物资运输难度明显增大,运输效率降低,原料供应缺乏及时性,严重影响工程进度。第二,安全管理难度系数较大。山区高速公路项目的路线相对较长,要想在规定时间内竣工并尽早投入使用,项目公司就会采取分包的形式由多家单位同时修建,并且需要进行必要的前期勘察和设计工作,这样就出现一个项目中牵涉多家单位的现象。不同单位之间在施工安全管理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性,且涉及的人员数量相对较多,从而使统一安全管理的难度系数增大。第三,山川地势险峻复杂。由于山区的地势相对复杂且严峻,并且地质构造与平原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因此,在项目开展之前需要进行多次的实地勘察,获得最佳修建路线。但山区气候多变,当出现暴雨或山体滑坡等现象时,安全管理工作的难度就会增加。

2.2 事故类型

从相关的资料统计中可知,发生的安全事故类型主要有:一是高空坠落。在实际施工中,最常见的施工安全事故类型之一为高空坠落,因为山区地形的特殊性,使高空作业的频率明显增加,但施工环境相对恶劣,且施工条件较差,无法对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提供保障,导致高空作业事故发生率大幅提升。二是山体坍塌。在导致安全事故的所有因素里面,坍塌问题的出现频率可达到17%。山区由于地质、气候等原因,部分高速公路路段为了节约成本,在山体上穿凿山洞,这样导致山体坍塌的概率大幅提高。三是触电和机器设备事故。山区作业的环境相对恶劣,且存在一定的风化问题,电路外包胶皮磨损程度相对严重,同时,山区雨水量相对较大,触电事故的发生频率较高。另外,由于环境相对恶劣,使机器设备出现严重磨损,且操作人员操作不当使机械伤害事故屡见不鲜。施工安全事故中会造成一定比例的人员伤亡,具体所占比例如图1所示。

图1 各类型施工安全事故死亡人数比例图

3 山区高速公路施工安全管理的难点

3.1 施工人员方面

(1)统一管理相对较难。不同施工人员的综合素养不同,并且施工人员数量较多,统一管理的难度相对较大。

(2)技术培训相对欠缺。承包单位的固定员工数量相对不足,为了使项目能按时竣工,承包单位会招聘临时工作人员。临时招聘的工作人员未经过系统培训就直接参与施工项目中,不仅缺乏专业知识,而且欠缺安全操作意识,增加了发生工伤事故的概率。

(3)工作时间。项目中存在大量的安全事故突发因素,严重影响施工周期,承包方为了能在规定日期内竣工,就会延长工作时间。山区作业难度较大,施工人员需要一直处于精神高度集中的状态,但由于工作时间的不断延长,使施工人员出现明显的疲劳感,高空坠落的安全事故不断出现。

3.2 机械使用缺乏规范性

山区高速公路项目的工作量较多,需要利用相关机器设备进行辅助,但由于部分施工人员缺乏安全意识,且未经过专业培训,机器设备操作不规范,威胁自身或他人的生命安全。在施工过程中,操作人员比较辛苦,部分人为了方便,私接电线,不重视电线接头的安全问题,触电事故频发。另外,由于机器设备的维护和检修相对欠缺,也容易出现安全事故。

3.3 施工环境恶劣

山区的地理环境相对恶劣,且地质构造与平原地区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同时,山区的气候多变,当出现暴雨或山体滑坡时,就会给安全管理工作带来严重的隐患。另外,山区高速公路项目在露天环境中施工,工序操作相对复杂,甚至受到光线、温度等因素的干扰,使项目的开展受到较为严峻的挑战。

3.4 工程设计不合理

由于前期勘察工作不到位,工程设计缺乏合理性,导致发生安全事故。我国疆域辽阔,不同地区之间的气候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而且地质也存在明显的不同。部分地区的土质疏松,当出现暴雨等极端天气时,发生坍塌的概率就会明显提高,因此,该区域内不可以修建高速公路。部分施工单位为了节约施工成本,或者勘察人员出现严重失职,未严格执行勘察程序,导致无法修建高速公路区域未被标记,使工程设计严重缺乏合理性,当施工人员进行施工时,对该区域情况缺乏了解,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3.5 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

健全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能够大幅降低安全事故发生概率。山区高速公路项目施工是国家重点监督管理的高危行业之一,尽管各施工单位已经依据相关法律法规与行业标准规范制定了施工安全管理制度,但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导致施工安全事故不时发生。部分施工单位对于安全管理制度缺乏足够的重视,使安全管理工作流于表面,无法有效监管施工场地,进而导致高速公路项目的施工安全无法得到有效保障。

4 完善山区高速公路施工安全管理的建议

4.1 合理化管理施工人员

首先,项目涉及的多家单位需要共同协商,并制定和实施相对统一的管理方案,在该方案的基础上对施工人员进行合理化管理,从而降低事故安全发生率。其次,对施工人员进行全面培训并考核,掌握专业知识,加强安全意识。同时,需要增加一定的实操,通过不断演示的方式提升施工人员的应急能力,当出现突发事故时,施工人员能有效应对,以保障其人身安全。最后,合理化控制施工人员的工作时间,使其可以在良好的状态中开展工作,规范化实施相关步骤和要求,有效避免疲劳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另外,为了保证施工进度,施工单位要制定完善的倒班制度,使员工倒班工作能够合理化开展,以改善工作时间过长而发生的安全事故。

4.2 规范化使用机器设备

在施工时,施工人员应规范化使用机器设备,据资料统计,机器设备使用不当是发生施工事故的主要因素之一。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工作量相对较大,施工人员为了节省时间,简化操作步骤,甚至对机器设备进行违规操作,使人身安全受到一定的威胁。因此,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应安排专职监察人员对项目进程进行监督的同时,检查施工人员的操作。当施工人员存在违规操作时,可以及时发现并纠正,对其提出警告,使施工人员规范化操作机器设备,有效控制安全事故发生率。例如,施工单位需要开展相关的培训活动,对机器设备的规范化操作进行讲解和演示,使施工人员能够全面掌握操作知识。同时,提高施工人员对规范化操作重要性的认知,以规范其操作行为。另外,设置专门监督人员对施工人员的操作进行监督,同时,将规范性操作与薪资挂钩,当其出现多次违规性操作时,可以对其进行扣工资或开除等惩罚,以加强其对规范性操作的重视,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率。

4.3 全面论证施工方案的可行性

在开展山区高速公路项目之前,需要对施工区域进行反复勘察,全面掌握地质、温度等数据,然后,在相关数据的基础上对施工方案进行合理化设计。另外,影响施工的因素相对较多,如天气状况、地质灾害等,当出现地质灾害现象时,不仅会影响施工周期,而且会威胁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因此,施工单位要制定应对措施,同时,借鉴相关的成功案例使自身的方案更加合理化。另外,当施工方案和应对措施制定完成后,将专业设计人员、施工人员等招集在一起,从多方面、多角度来对施工方案的可行性进行全面研讨,确定其切实可行后才可以施工。

4.4 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在项目开展之前,需要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在相关规定下进行地质勘察,全面掌握施工区域地质情况。同时,对无法施工区域和存在一定问题的区域进行标注并研究,制定合理完善的施工方案,有效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4.5 做好项目后期交通管制工作

在项目后期,道路主线已全面贯通进入收尾阶段,作业面多、交叉施工风险较大。由于部分山区原有道路的路况较差、交通不便,部分非施工车辆会驶入施工路段,安全隐患较大,因此,要采取有效的项目交通安全管理措施。除采取各收费站入口设专岗配专人24小时值守、设置醒目的社会车辆禁行通告牌、主线上设置S型减速带并放置安全警示牌和限速牌等常规措施外,还可根据现场施工情况,对每两个收费站出口之间的道路主线进行封闭,并给所有施工车辆制作车辆通行证,通行证利用信息化平台制作二维码,二维码由项目安全管理部门统一发放管理,一车一码。

4.6 完善安全管理制度

山区高速公路项目必须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政策与法律法规进行施工,以确保项目施工符合行业标准规范。在项目正式开工前需要结合施工场地实际环境与工程的具体规定制定出健全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明确规定人员、地点、时间、流程和内容这五项要素,并将其与安全责任体系关联。同时,构建以项目经理为主要负责人的安全监督管理部门,部门内部配备专业的安全监管人员对施工场地进行真实有效的监督管理,以确保项目施工的安全与质量,大幅降低项目安全事故发生率,进而提高高速公路施工效率。

4.7 确保安全管理资金充足

山区高速公路施工安全管理费用应由项目施工单位支付,项目实际负责人可依据相关法律规定与行业标准制定费用,并将其合理有效地应用于项目安全设备设施采购与安全管理技术的引进,提升高速公路施工的安全性。同时,应依据“按需使用”原则,确保资金使用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确保安全管理资金能够合理使用于高速公路项目管理,避免出现损公济私等现象。

5 结语

有效发展山区的经济需要修建山区公路,但是,山区高速公路修建具有一定的困难性,甚至会威胁施工人员的安全。因此,需要采取相关的措施,完善施工安全管理,降低事故发生率,进而为山区经济发展提供必要的基础条件。

猜你喜欢

机器设备山区施工人员
“赤脚”——一个山区医生的行走(上)
地铁运营期轨行区施工人员安全能力研究
机修钳工在设备保养中的工作
山区
浅析成本法在机器设备评估中的应用
“常生厂”及“泰来厂”——造币总厂开办与重建时的机器设备
小山区留守娃的圆梦人
煤矿综采工作面设备快速安装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