鲻鱼苗集约化培育试验
2022-09-14赵伟华张立宁邵鑫斌单乐州李鹏全陈劲飞马建忠
赵伟华,陈 琛,张立宁,邵鑫斌,单乐州,李鹏全,陈劲飞,马建忠
(1.浙江省海洋水产养殖研究所,浙江 温州 325005;2.浙江永兴水产种业有限公司,浙江温州 325025)
鲻鱼隶属鲻形目、鲻科、鲻属,广泛分布于西北太平洋沿岸海域和河口水域。鲻鱼以生长快、适应能力强、个体大、饵料要求低等优点被誉为“海洋中的牛羊”,是很多国家的重要养殖品种,然而传统的苗种培育方式效率低,严重限制了鲻鱼养殖业的发展。
集约化培育具有生产效率高、占地面积少、排放少、污染少的特点,是一种高密度、高品质、高效益的现代水产苗种培育方式。本试验通过鲻鱼水花苗水泥池集中标粗后,采用地膜池流水一级小规格苗种培育,待苗种体长在6厘米左右时利用海水池塘跑道式内循环进行二级大规格苗种接力培育。本文对鲻鱼苗集约化培育试验进行总结,以供苗种培育者参考。
一、材料与方法
1.地膜池流水一级培育系统构建
地膜池流水培育系统共11口池,每口池规格15米×8米×0.8米,具独立进排水设施,其中6口池用作鲻鱼苗流水一级培育池,5口池放养蓝蛤作为尾水处理配套池。一级培育池进水口设置60目筛绢网袋进行过滤,溢水口设置鱼苗防逃网。配备3千瓦水泵2台、1.5千瓦罗茨鼓风机1台。每口池塘边设置6组底增氧气头,池中央设置3米长纳米管底增氧气条。
2.海水池塘跑道式内循环二级培育系统构建
系统由相邻连通的两口海水池塘以及3条跑道式流水养殖槽组成。其中每口池塘长、宽分别为110、70米,平均水深1.5米,并设有贝类养殖滩面,采用水泥护坡,独立进排水。3条跑道式流水养殖槽规格均为22米×5米×2.5米。养殖槽由推水区(1.5米)、养殖区(18米)和吸污区(2.5米)组成并配备相应的推水、增氧、吸污、防逃等设施。
3.水源情况
水源一部分来自温州市瓯江口以南围垦区(自然海区),通过水泵抽提新进海水;另一部分来自本单位高位池(南美白对虾养殖)和贝类育苗经处理过的循环养殖用水。水质符合渔业安全生产用水要求。
4.苗种放养
试验所用鲻鱼苗来源于2021年4月本单位自繁的水花苗,经在2口规格6米×5米的育苗池标粗培育、规格达到1.2厘米左右时,于5月25日和6月7日分两批移入6口地膜池中进行流水一级培育,每口地膜池放鱼苗8万~10万尾,合计54万尾。其余5口地膜池放养一定数量的蓝蛤作为尾水处理池。
一级培育至鲻鱼苗体长6厘米左右时,于7月21日移入海水池塘跑道式流水养殖槽内,进行二级大规格苗种接力培育。二级培育养殖槽外大水面区域套养一定数量的黑鲷、黄斑蓝子鱼、泥蚶等,以摄食野杂鱼和净化水质。
5.饲料投喂
投喂过程坚持“看天气、看水色、看鱼苗吃食情况”以及“定点、定时、定质、定量”的“三看”“四定”原则。鱼苗培育全程选择蛋白质水平≥42%的粉料和膨化饲料,饲料粒径和投喂方式随鱼体长大适时调整。地膜池一级培育采用人工定点、定时撒投方式,每天投喂4次,投饲量以饲料不漂出溢出口为度。海水池塘跑道式内循环二级培育采用自动投饵机定时投喂,每天投喂3次。具体视鱼苗抢食情况、鱼的活动情况以及天气变化情况适时调整。
6.日常管理
(1)水质管理。地膜池流水一级培育系统每天用2台水泵24小时打水,使培育池处于流水状态,并开动罗茨鼓风机进行增氧,使池水保持较高溶氧。跑道式内循环二级培育系统增氧和推水设施每天不间断运行,保持养殖槽水深2.0~2.5米,透明度控制在30~40厘米。养殖槽外大水面适时采用芽孢杆菌、光合细菌、乳酸菌等有益微生物调水,保持水体“肥、活、嫩、爽”。
(2)巡塘检查。每天早、中、晚各巡塘检查1次,仔细观察培育池和养殖槽内鱼苗摄食、生长状况。检查水泵、罗茨鼓风机运行是否正常,查看水管、气管、溢水口防逃网有无破损,发现情况要及时解决。定期检查和洗刷跑道式内循环防逃设施,确保防逃网不堵水、不破损、不逃鱼。高温、台风等不良天气,要增加巡塘次数并采取相应防范措施,确保鲻鱼苗安全健康生长,同时做好养殖生产记录。
二、试验结果
1.生长情况
在地膜池流水一级培育过程中,每周随机抽样测定1次鲻鱼苗体重和体长,在跑道式内循环二级培育过程中每半个月测定1次鲻鱼体重和体长。根据测定的体重数据计算特定生长率(SGR)。
式中W0为初体重,W1为末体重,t为养殖天数。经过42天的一级培育,鲻鱼苗平均体长由1.40厘米长至5.91厘米,平均体重每尾由0.14克长至2.17克,特定生长率最高9.67%/天、最低3.89%/天(表1)。经过84天的二级培育,鲻鱼苗平均体长由5.93厘米长至10.88厘米,平均体重每尾由2.27克长至17.24克,特定生长率最高5.13%/天、最低1.26%/天(表2)。
表1 鲻鱼苗地膜池流水一级培育生长情况
表2 鲻鱼苗跑道式内循环二级培育生长情况
2.效益情况
截至2021年10月31日共捕获鲻鱼苗38万尾,鱼苗售价0.6元/尾,总产值22.8万元。总成本14.1万元,其中鱼苗成本按标粗苗54万尾、单价800元/万尾算,计4.3万元;培育期间共投喂饲料2.78吨,按单价8500元/吨算,计2.4万元;人工费3.2万元,有益微生物等调水产品费用0.2万元,水电费2万元,集约化培育系统折旧费2万元,塘租等其他费用由地膜池配套的尾水处理池蓝蛤以及养殖槽外大水面区域套养的品种对抵估算。经核算,利润为8.7万元。
三、讨论
与传统苗种培育方式相比,本集约化培育方式借鉴了工厂化流水养殖理念,将传统池塘的开放式培育方式变为集约化培育,使静水培育变为流水培育,保持了鱼苗培育水体水质清新,不但满足了高密度、高品质、高效益的现代苗种培育要求,而且实现了占地面积少、排放少、污染少的生态安全生产目标。
另外,本集约化培育方式采用地膜池流水一级小规格苗种培育+跑道式内循环二级大规格苗种接力培育模式,有效解决了高温季节地膜池水温过高影响鱼苗生存和跑道式内循环防逃网过密影响流水问题。
将鱼苗集约化高密度精养于地膜池和跑道式养殖槽内,一方面可根据鱼苗的摄食、生长情况准确计算投饲量,从而减少残剩饲料,做到精准投喂;另一方面可降低巡塘、起捕等日常管理的劳动强度,并可根据养殖户对鱼苗的需求情况做到随时起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