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南美产美洲鳗黑仔期小瓜虫病的治疗
2022-09-14张晶晶
张晶晶
(福建省淡水水产研究所,福建 福州 350002)
近年来,由于欧洲鳗鲡列入濒危物种后苗种基本禁止出口,叠加日本鳗鲡苗种渔获量的下降,我国鳗鲡养殖品种发生了重大变化,美洲鳗鲡成为重要的养殖对象。除传统美国和加拿大等北美洲产鳗苗外,厄瓜多尔、多米尼加、尼加拉瓜、海地等中南美洲产鳗苗在我国也已养殖成功,成为福建、江西等地区水泥池精养的主导品种。
小瓜虫病是由原生动物门、纤毛虫纲、凹口科、小瓜虫属的多子小瓜虫寄生在鱼的皮肤、鳍和鳃等部位引起的疾病,在体表常形成肉眼可见小白点,故称白点病。小瓜虫病通常在水温15~25℃发病,也有25~28℃发病的病例,但在20~25℃最易感染。南美洲产美洲鳗鲡白仔培养水温一般控制在28~30℃,黑仔控制水温25℃左右,视各养殖场供热能力而定。由于部分地区冬季气温、水源水温低,加上供热能力与养殖规模不匹配,白仔、黑仔培养期间投饵率高,换水量较大,有时加温系统无法保障足量供热,导致培养池水温下降,叠加选别操作会导致鱼体应激黏液脱落等,易发生小瓜虫病。
2022年3月,福建省建宁一鳗鲡养殖场养殖的南美洲黑仔鳗培养短时间内暴发死亡,经诊断确认为小瓜虫病。笔者针对养殖条件和鱼体现状,开展了升温和福尔马林浸浴处理工作,控制了黑仔鳗死亡数量,收到了良好治疗效果。现将治疗过程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发病池为7号池,面积280米2、水深0.5米,配备2台0.75千瓦水车式增氧机,空气能加热控制养殖池温度24.6~25.5℃。池水溶氧5~6毫克/升、氨氮0.4~0.6毫克/升、亚硝酸盐0.1~0.15毫克/升、pH7.4~8.2。放养的黑仔鳗为3月16日选别,规格500尾/千克,放养数量约18万尾;日投喂2次白仔鳗配合饲料并补充益多美开口料,投饵后1~1.5小时排污换水,每次换水15厘米,日换水量60%。
二、发病过程
3月16日回池后,全池早、晚泼洒0.5毫升/米3二硫氰基甲烷+0.5毫升/米3水杨酸消毒修复受损鱼体,连续使用3天,黑仔鳗日死亡量分别为41、22、15尾。3月19日鱼体出现肛门肿胀发红、排便脓样发白;解剖鱼体发现有腹水、肝胆肿大的症状。初步诊断为肠炎+肝胆综合征。拌料口服5克/千克肠健康(主要成分为维生素E、泛酸、抗坏血酸)+5克/千克肝胆卫士(主要成分为维生素A、维生素D3、维生素K3、维生素E),连续使用5天,此期间鱼日死亡量为80、57、47、140、373尾。治疗期间鱼体症状得到缓解,但仍有较多鱼游动缓慢、伏底趴边,且鱼的整体摄食量下降,死亡量上升。
3月24日6:00,投饵时鱼上台率严重下降,挂饵料台鱼未及时吃完饵料,部分鱼在水中不规则快速游窜、翻滚、挣扎;观察挂饵料台鱼的体表黏液严重增多,且有针状白点(图1、图2);采集挂饵料台鱼样刮取体表黏液、剪取鳃丝制作水封片,肉眼可见大量白点(图3),显微镜观察水封片可见体表黏液和鳃丝中有大量透明状、内部颗粒缓慢滚动、大核清晰可见的小瓜虫。病鱼鳃丝黏液增多、充血,部分虫体钻入鳃丝组织内形成包囊,有时一个低倍镜视野下可见百余个虫体(图4、图5)。根据症状和镜检确定病原为小瓜虫,死亡原因为大量小瓜虫感染,发病原因为选别后由白仔培养水温28~29℃降低为黑仔培养水温25℃,水温适宜小瓜虫生长,叠加选别操作后鱼体应激,体表、鳃黏液增生,抵抗虫体感染能力下降;高密度养殖下小瓜虫经1周左右繁殖,数量大幅度增加,导致大量虫体寄生而暴发。
图1 挂饵料台黑仔体表黏液增生、肉眼可见小白点
图2 患病黑仔体表白点
图3 体表黏液水封片对光观察可见白点
图4 低倍镜(4×10)观察体表黏液中小瓜虫
图5 低倍镜(4×10)观察鳃上寄生大量小瓜虫
三、治疗过程
确诊后,3月24日上午立即排污换水,捡除死鳗1500余尾,集中供热提升池水温度至26℃,晚8:00停止投饵,用福尔马林20毫升/米3+20%戊二醛1毫升/米3全池泼洒,并继续提升池水温度;3月25日早8:00,水温达26.6℃,排污捡除死鳗1200尾,取排污箱中间活鱼体镜检,全鳃小瓜虫数量有100余个,换水30%后,按全水量用福尔马林50毫升/米3+戊二醛1毫升/米3全池泼洒;3月25日晚8:00,水温升至27.6℃,排污捡除死鳗800尾,取排污箱中间活鱼体镜检,全鳃小瓜虫数量有60余个,换水30%,按全水量用50毫升/米3+戊二醛1毫升/米3全池泼洒;3月26日早8:00和晚8:00,水温升至28.5℃和29.4℃,用药及处理与25日相同,排污捡除死鳗分别为400、200尾,镜检全鳃小瓜虫数量分别为20、10余个;3月27日早8:00和晚8:00,水温升至30.3℃和30.2℃,用药及处理与25日相同,排污捡除死鳗分别为200、20尾,镜检全鳃未发现小瓜虫。3月28日后维持水温30~30.2℃,开始投饵,鱼体摄食逐渐恢复,每次投饵后换水30%,全水量用30毫升/米3+戊二醛0.5毫升/米3全池泼洒,持续用药3天,鱼体游动、摄食正常,死亡停止,则结束治疗,恢复正常管理。
四、分析与讨论
由于感染早期小瓜虫数量少,对鱼的活动和摄食几乎无影响,外观也难以发现白点,因此如果没有采样镜检,感染早期几乎难以发现。当一定数量虫体感染后,鱼一般表现为摄食时易受惊逃散,总体摄食强度下降,个别体表出现少量白点,鳃上也易发现少量虫体,此期鱼一般仍不发生死亡。当寄生数量大时,部分鱼于水中窜游,投饵时不聚群摄食,鱼的体质减弱,悬挂饵料台驱赶不散,肉眼可见鱼体表黏液增多并具白点;镜检体表黏液和鳃,能发现大量小瓜虫的成虫或幼虫,即使没有显微镜,刮取黏液和取鳃丝制作水封片,对光观察也能发现白点而确诊。此时鱼一般发生死亡,如没有及时有效控制,死亡数量会迅速递增。因此,规范日常管理中的巡池、观察投饵时鱼体反应、定期抽取排污时池中央的体弱鳗鱼镜检是发现疾病的关键。只有及时发现疾病,并采取有效控制措施,才能有效降低小瓜虫的发生和传播概率,降低病害带来的损失。3月24日,除7号池外,在附近池塘采样检查也发现了少量小瓜虫寄生,采用升温和福尔马林连续浸浴3天的治疗措施,完全驱除了小瓜虫,未发生大量小瓜虫感染导致鱼死亡的情形。
环境条件和鱼的状态也是疾病发生的重要因素,只有当环境条件适宜病原生存和繁殖时,才能产生大量病原感染。温度是小瓜虫发病的重要因素,当温度达28℃时,小瓜虫繁殖就受到影响。鱼处于健康状态,对病原都有良好的抵抗能力,即使环境中有少量病原,也不易感染鱼体引起疾病暴发;而当鱼体处于不适环境、应激、人为操作导致黏液脱落等状态时,对病原抵抗力下降而易受感染,高密度养殖又为病原传播提供了良好条件,因此容易暴发疾病。本次疾病也正是在鳗鱼选别操作后、温度下降等因素下,导致小瓜虫感染传播暴发疾病的案例。升温为本次病情控制奠定了基础,若无升温条件,除福尔马林浸浴外,还应配合中草药驱虫制剂和食盐的使用,才能有效控制病情,达到良好的杀虫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