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村档乡管县备 助力基层治理
——台州市档案工作服务农村基层社会治理试点工作综述

2022-09-14章文帅中共台州市委办公室

浙江档案 2022年8期
关键词:温岭市档案局乡镇

章文帅/中共台州市委办公室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部署,夯实农村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基础保障,2020年,省档案局、省民政厅、省农业农村厅联合启动了档案工作服务农村基层社会治理试点工作。台州市档案部门积极响应,指导温岭市全域和三门县海润街道先行先试,于2021年底通过了省级试点验收,2022年开始在各县(市、区)开展试点拓面提质工作,全力打造“1+1+N”的档案工作服务农村基层社会治理台州模式。

1 固本强基,健全完善一个基层档案治理体系

从压实基层档案工作责任、推动业务规范化和数字化、落实工作保障等方面入手,全方位强化基层档案治理体系,为试点工作开展打下坚实基础。

1.1 落实基层档案工作责任制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档案工作,明确由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负责,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联系档案工作,将档案工作纳入对市级部门和县(市、区)目标责任制考核,所有县(市、区)同步跟进纳入地方考核。市档案局编制印发档案工作责任清单,分别明确市县两级机关单位的档案工作责任,以及各县(市、区)党委办公室(档案局)、档案馆、乡镇(街道)的档案工作责任,确保责任层层落实。温岭市作为全域试点,专门成立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档案、民政、农水等多部门力量,制定试点方案,召开部署会议,以任务清单形式明确各乡镇(街道)试点主要任务、工作标准和时限要求,对表对标“挂图作战”,多次开展督促检查和问题通报,逐项抓好整改落实。温岭市泽国镇在全镇61个村(社区)中建立了档案工作互查互评互学机制,确保试点工作取得实效。

1.2 推进基层档案业务规范化

落实好“两部法规+评价标准+重点清单”。“两部法规”即国家档案局颁布的《乡镇档案工作办法》和《村级档案管理办法》,结合新修订《档案法》的持续深入宣贯,把档案法律法规的要求不折不扣落到实处。“评价标准”即《浙江省档案室业务建设评价办法》,要求各级对照评价标准逐条分析、补齐短板,明确提出到2023年底全市80%的村(社区)和所有乡镇(街道)要达到合格以上等次,对评价结果为不合格的村(社区)一律实行“村档乡管”。“重点清单”即由各县(市、区)档案局、档案馆制定本地乡镇管理档案、村务管理档案重点目录(清单),并指导基层制定档案保管、利用、安全管理等各项制度。温岭市编制《村(社区)档案工作手册》并梳理镇村两级权力事项基本档案目录;温岭市泽国镇建立村级组织档案工作交接管理制度,确保工作源头和关键环节档案质量与安全,形成档案管理闭环;三门县海润街道制定街道电子文件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表,进一步提升基层档案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水平。

1.3 加快基层档案工作数字化

在县级层面,要求各县(市、区)年底前完成区域数字档案管理服务一体化平台建设,通过平台加强档案监管、贯通数字资源、丰富场景应用。在乡镇(街道)层面,全市所有乡镇(街道)均已创建数字档案室,实现便民服务中心远程查档全覆盖,并部署开展远程出证工作。在村级层面,积极推进村(社区)档案数字化,想方设法为村(社区)增配档案管理系统、建立档案电子目录和数据库。如温岭市档案局、档案馆筹集资金,统一开发了档案管理系统,免费交付当地所有村(社区)使用。

1.4 加强基层档案工作保障

试点乡镇(街道)均落实了专职档案员,在各村(社区)明确专人负责收集保管档案,并经常性地开展基层档案工作人员业务培训。将村级档案数字化等经费纳入乡镇(街道)财政预算,加大对档案库房等基础设施设备的保障力度。温岭市引导重点镇、中心镇建馆,2018年泽国镇建立全市首家乡镇馆,对乡镇(街道)档案规范化建设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目前,台州市已有5个乡镇(街道)档案室升格为档案馆;温岭市泽国镇为每个村(社区)配备了档案柜架、档案装具、消防设备等,明确规定新建村部楼房必须预留档案室空间。

2 统分结合,大力推行一套“村档乡管县备”模式

统筹把握试点工作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各镇村档案工作的实际情况,在全市范围因地制宜推行“村档乡管县备”模式。

路桥十里长街

路桥十里长街

“村档乡管”即对大部分不具备档案长期安全保管条件的村(社区),由乡镇(街道)代管其档案实体,集中进行档案整理和数字化,并将档案数字化副本返还给村(社区)利用。如黄岩区宁溪镇在明确村级档案产权不变的情况下,将全镇27个村(社区)档案全部移交镇档案馆,这种方式更有利于减轻村(社区)负担,有利于村级档案标准化整理、规范化管理和安全保管。同时,对一些档案保管条件较好、达到档案业务建设评价良好以上等次的村(社区),支持其自管档案,建设村史馆、民俗馆等,开展多元化、个性化的档案开发工作。如温岭市泽国镇水澄村自建档案展厅160平方米,成为村民休闲和文化生活的好去处。“县备”即将所有村(社区)重大事项档案和乡镇(街道)档案数字化副本送当地县(市、区)档案馆备份,最大限度确保档案安全,并为有效汇集镇村档案数据资源、更好地发挥档案服务农村基层治理作用打下基础。

3 强化服务,积极探索N种“档案+”服务农村基层社会治理路径

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聚焦基层所需、群众所想、档案所能,探索推动各类“档案+”服务。

3.1 推动“档案+村务规范”

指导村(社区)进一步规范村“两委”重要会议、重大决策、党员发展,以及“三资”管理、“三务”公开、“四治”融合等重要档案工作,收集整理农村工程项目招投标资料、合同和施工资料等,对撤并村档案的移交、保管进行重点监督检查。在2020年村级组织换届期间,市档案局与组织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做好村(社区)组织换届试点地区档案工作的通知》、出台《台州市村(社区)组织换届档案工作指引》《村(社区)组织换届档案工作考核办法》,市县联动开展督导和培训,助力换届工作平稳、有序、规范。

3.2 推动“档案+便民服务”

在宣传推广国家和省级各类线上查档服务平台的同时,主动加强与相关市级职能部门的沟通对接,贯通教育、就业、卫生、社保、住房等民生领域档案资源,上线台州市民生查档直通车数字应用,汇集民生档案目录数据120余万条,实现群众查档掌上办、不用跑。如,三门县海润街道将档案服务网络延伸至街道内所有村居,构筑县、街道、村三级联动就近查档系统,上传海润街道内各村婚姻档案等民生档案数字化成果,切实方便群众就近查档;同时打通浙江档案服务网、浙里办App等多个平台,指导村民直接通过手机或电脑查询民生档案,提升办事效率,全力服务疫情防控。今年街道在全市率先完成“一标三实”工作试点,总结了可供全市推广的“一标三实”核采流程和常采常新工作机制。

3.3 推动“档案+平安综治”

充分发挥档案原始凭证作用,推动档案工作融入基层智治系统建设,将档案数据接入县级社会治理中心(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和乡镇(街道)基层治理四平台,有效化解矛盾、维护群众利益、保障社会稳定。三门县海润街道通过查找土地档案解决了移民政策处理、宅基地及征地补偿款分配、养殖塘权属纠纷等多个历史遗留问题。温岭市泽国镇档案馆为处理茶屿村厂房土地纠纷提供档案依据,村民专程送来“耐心周到 为民办事”的锦旗表达谢意。黄岩区宁溪镇利用档案解决镇域内山林、土地、合同等纠纷23起,出具各类证明300余份,较好化解了各类矛盾,有效维护了社会稳定。

温岭市温峤镇古镇古街

3.4 推动“档案+地方特色”

聚焦“村史社情、红色资源、诗路山水、特色产业、乡贤文化”等做好“档案+”文章。市档案局、档案馆与中国人民大学合作开展“台州古村落数字记忆”项目,近年来屡获国内外奖项。各县(市、区)积极邀请省档案馆、浙江电视台新闻频道《跟着档案去旅行》节目组来台州采风报道,宣传推介台州特色乡镇与村落、助力当地经济发展。路桥区改造十里长街、温岭市改造温桥古镇,通过查阅大量档案资料,重现了千年古街古镇历史风貌,打造了新的旅游热点。三门县海润街道涛头村利用档案挖掘畲族文化,打造“中国海上畲乡”,以档案展现“种改养”“以田入股”等渔业改革发展,推动了文渔旅产业深度融合,这项工作入选全省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最佳实践案例。黄岩区宁溪镇挖掘宋韵档案,建设历史文化陈列馆、民俗博物馆,建立杜范廉文化、金山陵酒文化、二月二灯会等档案资源数据库,编纂《宁溪文史通讯》《宁溪历史文化系列丛书》等,使传统文化重新焕发光彩。

4 持续发力,推动试点工作拓面提质

2022年,台州市将档案工作服务农村基层社会治理试点工作纳入年度重点任务清单,在认真总结梳理省级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在各县(市、区)开展市级试点,并计划在2023年实现所有乡镇(街道)全覆盖。8月初,市档案局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档案工作服务农村基层社会治理的实施意见》,并召开现场会,对试点拓面提质工作作出全面部署。下一步,台州各级档案部门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档案工作、农村基层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不断巩固和扩大试点成果,为助力乡村振兴、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出更多档案贡献。

猜你喜欢

温岭市档案局乡镇
我国乡镇污水处理模式的探讨
关工群聊
乡镇改革怎样防止“改来改去”?
乡镇权力能否跳出“虚化陷阱”?
“老乡镇”快退休,“新乡镇”还稚嫩 乡镇干部亟须“平稳换代”
致兔子
正定县档案局恢复挂牌
穿靴子的蜘蛛
河北省档案局“健步走活动”走出新风采 展示新风貌
“智慧水务”建设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