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跨学科理念下“五育融合”的课程实践

2022-09-14唐晓勇

中小学校长 2022年8期
关键词:五育融合五育跨学科

□唐晓勇

从2015 年起,南方科技大学教育集团第二实验学校便开始了跨学科课程改革。跨学科的显著优势就是打通不同学科间的内在关联,让多学科知识深度融合,解决教育教学真实问题,培养学生的知识理解与运用能力,提升其综合素养。“统整项目课程体系”具备跨学科特征,是一个开放的课程系统,它改变了传统的线性课程形态,以“统整”的方式,把课程、师生、空间、技术等核心元素有效地统合起来,其核心是打破学科内容之间、学科与学科之间及学科教师之间的壁垒与边界,让学生围绕复杂的、来自真实世界的学习主题,进行较长时期的基于现实生活的跨学科学习。[1]

经过近8 年的跨学科课程改革,学校把德智体美劳“五育”课程元素有效地设计在“统整项目课程体系”中,让“五育”在课程中自然融合,特别是在主题课程、项目学习、研学旅行和跨学科教学等领域内,为德智体美劳“五育”融合发展提供了可操作的实践经验。

一、主题课程:融合设计“五育”内容

主题课程是以综合的、整体的视角把学生的经验、学习、生活和学科知识通过跨学科的方式有效统合并关联起来,它让德智体美劳“五育”课程内容有机融合,学生的“五育”素养在跨学科融合式学习中得到浸润式培养与提升。

在实践中,学校特别关注课程的“主题”选择,因为它决定了课程学习的价值取向。对此,学校以核心素养与关键能力为导向,顺应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并以学生的经验为基础,同时考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让学习建立在学生的经验和兴趣的基础上。在主题内容的选择上,学校主要以教育部印发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 年版)》 为依据,从学科教材和真实生活中挖掘,并充分关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基于人类生存发展的“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等相关内容,将这些内容作为主题课程选题的重要来源(见图1)。

图1 1—8 年级主题课程

在具体的课程实施中,学校把德智体美劳“五育”内容融入到主题课程中,以跨学科的方式进行学习,让知识学习和能力素养培养两者融合、协同发展。

※案例解读:美丽中国

“美丽中国”是二年级下学期实施的主题课程,在课程设计时,学校根据“美丽中国”大主题,从中国自然地理与传统文化出发,选择自然、地理、建筑、景观、服饰、民族、工艺、风俗、美食等方面的内容来探索中国。考虑到实际教学分组的需要,学校对相近领域的内容进行了统整,分为工艺与创造、美食与风俗、地理与自然、建筑与景观、民族与服饰五个“小主题”,学生根据兴趣自主选择喜欢的主题,教学采用集体大课、分组教学、分科教学、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形式开展,最终以课程展示和开放性评价的形式进行总体评价。

为了落实学科任务,学校把各学科课程内容和学习目标巧妙地设计到课程中(见表1)。同时,为了增强学生的真实体验感,学校利用社会实践为学生设计了与课程主题匹配的真实场景,如甘坑客家小镇、文化主题公园“锦绣中华”与“民俗文化村”等,让德智体美劳“五育”自然融合,“五育”素养在跨学科学习中得到提升。

表1 “美丽中国”学科任务与目标

“美丽中国”课程把人文和科学有效地融合在一起,从文化视角切入课程,在文化浸润中挖掘、发现中国科技元素。学生在丰富的文化中浸润熏陶,感受中国的美丽,其家国情怀、探究精神和劳动实践能力得到了发展。

以主题课程作为推进“五育”并举的重要方式,通过融合设计,把“五育”内容有机地嵌入到课程中,充分发挥各育作用,可以更为系统地提升学生的“五育”素养。

二、跨学科教学:多学科协同提升“五育”素养

跨学科教学是学校“统整项目课程体系”中重要的课程模式之一,是学校推动“五育融合”的重要方式。跨学科教学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围绕某一教学内容或某一学科所引发的学习主题,邀请不同学科教师基于共同的学习内容,从不同的学科视角,用不同的方式进行跨学科合作教学,旨在培养学生从多学科视角解决问题的能力。

跨学科教学在提升学科素养的同时,能不断扩展学生对问题理解的深度和广度,有助于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的教学非常强调学科教师之间的密切合作,在教学时间上,学校通常安排在1 课时内完成,有时根据实际情况也可以规划2—3 课时。

※案例解读:《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是人教版的一篇环保主题课文。课文主要呼吁人们爱护树木,保护环境。如果仅仅从语文学科视角来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显然不够,需要把其他学科引入到本节课堂内,通过跨学科教学让学生从多个维度去理解认知“环保”。因此,语文教师便邀请数学、科学、美术、音乐教师一起来教学,围绕“环保”主题共同进行教学设计,开展跨学科教学。

教学开始,语文教师带着学生一起阅读绘本《再见,小树林》,让学生了解人类为了商业利益而砍伐、毁坏大片树林,让小动物失去了家园,让城市污染更严重。接着,美术教师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设计立体绘本,创作森林场景,感悟森林对人类和动物的意义,让学生从美术视角理解环保教育的紧迫性。科学教师通过播放洪水和泥石流场景的视频,并和学生一起现场做水土流失的实验,让学生从科学视角理解树木生长对水土保护的作用,让学生意识到种树和保护树木的意义。数学教师带着学生计算每棵树每天大致能释放多少氧气,让学生了解树木对净化空气的贡献,并组织学生开展“招聘森林规划师”活动,让学生了解如何砍树才科学,通过小组合作设计运输方案,让学生通过数据来理解环保价值。音乐教师则组织学生一起听海啸、泥石流、洪水和狂风等元素组合成的音乐,强有力的音乐感染力让学生感知环境破坏对人类带来的可怕的后果。在经过美术、科学、数学和音乐等学科的学习后,语文教师带着学生从文学视角对课文文本进行深度解读,并通过朗读来感知、感悟,让学生对环境保护的理解更深刻。

通过跨学科教学,从学科协同的视角提升了学生环保意识,培养学生学科素养的同时,也提升了学生的“五育”素养。

三、项目学习:探究发现“五育”意义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 年版)》 中特别强调,用问题探究的方式去培育“五育”素养,理解“五育”的真正意义。例如,“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升道德理解力和判断力。”“形成积极的体育态度,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用项目学习探究发现“五育”意义非常重要。

项目学习具有“多学科交叉”的跨学科学习特征,它以“驱动问题”为核心,通过群体协作学习来探究解决问题。

在“统整项目课程体系”中,我们把项目学习嵌入其中,推动整校实施,让学生像科学家一样思考探究。经过3 年多的实践,学生开展项目学习已经成为常态。学生的“五育”素养在探究中得到了培养。

※案例解读:《水的净化——多一点饮用水》

三年级下学期的主题课程是“水的世界”,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主要从水的循环、水的用途、水的污染三个方面进行统整式学习。在课程进入到2/3 时段时,教师把PBL 项目学习嵌入到课程中,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项目学习。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对水有了较为深刻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各小组经过多轮讨论,提出本小组的研究问题,开展项目学习。

“水的净化”小组由6 位学生组成,他们研究的驱动问题是“江河湖海的水能直接饮用吗”。他们首先从水污染原因入手,在教师和家长的指导下,了解物理、化学、生物等方面净化水的方法,并设计相关实验来净化水。他们首先从物理层面设计了三个小实验:用过滤器初步过滤水中不可溶的杂质、用纱布过滤水中的细小杂质、加热蒸馏分离可溶于水的杂质。通过水净化实验,学生了解到江河湖海中的水有大量污染物。在此基础上,有学生又提出了一个新问题,“经过大山的过滤,大自然中的山泉水清澈透明,这些水能够直接饮用吗?”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又设计了两个化学小实验:明矾净水实验、试纸检测水样的酸碱性。通过这两个实验,学生了解到水里有很多看不见的矿物质和细菌,山泉水不能随便饮用。为了对水净化有更深刻的理解,学生小组在家长的带领下到自来水厂调查水的净化与循环、到社区调查水污染问题、到大学实验室动手操作“水的化学反应”实验,等等,也促进了家校共育。

就这样,学生在主题课程和项目学习中循序渐进地了解和探究水的知识,理解水的重要性,在探究中学生树立了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的环保意识。在整个过程中,学生小组合作设计实验、准备实验器材、开展实验探究,体验了科学之美、培养了劳动能力和劳动精神。

在项目学习中,学生始终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发现新问题”的循环策略进行协作探究,不断提升问题意识和思辨能力,学生的“五育”素养在探究中得到培养。

四、研学实践:真实体验“五育”内涵

以研学实践为切入点,学校为学生创设了更多与生活高度关联的研学课程,让学生走进生活,在真实世界中通过实践的方式推动“五育”并举,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提升核心素养。

从2017 年的寒假起,学校启动了研学实践课程。每年寒暑假学校面向学生开展探秘贵州古老侗寨、重走丝绸之路、黄河流域行走、探秘茶马古道、故宫文化探究等研学实践课程,学生可自由选择参与。从2019 年9 月开始,“博物馆课程”开始实施,学生可以免费乘坐“周末博物馆大巴”,以跨学科探究的方式走进深圳的历史、自然、科技、艺术主题博物馆,学生带着问题在真实世界中探索,知识和素养同时得到了提升。

※案例解读:黄河颂

“黄河颂”是七年级下学期的主题课程。此课程以七年级语文、历史、地理等教材中的黄河主题知识为切入点,把其他学科纳入整体设计,教师通过统整多学科内容,让学生从多个角度识黄河、颂黄河、忧黄河、治黄河。本课程的主要价值观目标是,通过跨学科的方式拓宽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知识,感知黄河文明厚重的历史文化,加深学生对中华文明的理解与文化认同。在实践探索中增强社会责任感,培育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经过在校18 课时的跨学科学习后,学校为学生设计了需要行走9 天的暑假“黄河流域研学实践”课程,在学校学习的基础上,通过研学实践,学生在真实情境中从历史、经济、文化、生态等视角深刻认识黄河。

我们把写作、探究、考察、对话、表演体验等学习活动贯串整个研学实践过程,让学生带着任务,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践性学习。例如,为了了解黄河流域的古都历史,开展“黄河古都选址之缘由”探究;为了了解黄河流域的环保情况,开展“植物与黄河水土流失防治”研究;为了感受黄河流域的文化风俗,开展“黄河流域的风俗特点”学习;为了了解黄河流域的战争史,开展“黄河流域战役”主题探究等。

在9 天的黄河流域行走中,学生全程自主管理生活起居,锻炼了体力耐力,培养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劳动精神。学生在学习中了解黄河文化,感受黄河精神;在探究中提升科学素养;在游览中感悟中华文明之美,陶冶审美情趣,这充分彰显了研学实践对“五育融合”的独特作用。

研学实践让真实场景、课程内容、阅读理解以及动手实践自然联结起来,学生置身于这样的情境之中,体验与感受真切,很容易激发内心的情感,从而使德智体美劳得到全面发展。

用跨学科的理念打破德智体美劳课程之间的边界与壁垒,有效融合课程内容,让彼此互为补充、相互促进,让学生的“五育”素养在跨学科学习中潜移默化地得到培养和提升。

猜你喜欢

五育融合五育跨学科
跨学科视野下的音乐表演体系研究
青岛市城阳区礼德小学 “五育并举”,让校园充满活力
跨学科教学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坚持五育并举,引领学校未来发展
五育并举 德润童心
跨学科前沿研究生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索
“五育并举”,学校交出智慧答卷
“五育融合”与中国基础教育生态重建
五育融合理念下体育在中学的新发展
“五育融合”与新时代“教育新体系”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