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企业信息化现状、问题和对策研究
2022-09-14蔡飞
●蔡 飞
一、引言
企业信息化已经成为全球企业公认的现代发展途径。在当今信息时代、网络时代背景下,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5G等信息技术活跃,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加速向传统产业渗透,企业信息化的模式和速度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信息化程度已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指标。近些年,在我国不断加强信息化基础建设,拓展企业信息化应用,大力推动“两化融合”,深化互联网的建设和应用,提升企业信息化对我国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崛起的带动作用,企业信息化建设取得巨大成绩。但在推进过程中也遇到一些问题,需要坚持问题导向和结果导向,找到问题症结,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和政策予以化解。
二、研究现状
企业信息化水平表现为信息基础设施提升和信息化密度提高,对异质性企业来说已经成为一种竞争优势(李坤望、邵文波、王永进,2015),它可以优化企业创新能力,提高企业绩效(汪淼军、张维迎、周黎安,2007),还可以增强企业柔性(王永进、匡霞、邵文波,2017)。就创新能力来说,企业信息化可以从企业的IT人力资源水平、IT业务应用水平以及IT协同继承水平三个方面影响企业创新能力(陈升、刘泽、张楠,2017)。就企业绩效而言,信息化降低了供应链中各个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降低了交易成本,加速了外部效应内部化,从而提升了企业绩效(王可、周亚拿,2019)。
不过,信息化对企业绩效的增益作用在企业规模、时间以及所有制等方面已经表现出异质性特征(汪淼军、张维迎、周黎安,2007)。因此,不奇怪的是,在某些行业,信息化与企业研发投入之间还存在负的相关性(董祺,2013);而在另一些行业,企业信息经由企业研发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发挥正向推动作用(岳宇君、张磊雷,2020)。
从行业分布来看,新型农业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基本实现普惠,但是信息资源配置效能仍然存在提高空间(阮荣平、周佩、郑风田,2017);信息化降低了企业出口门槛,为制造业企业出口提供了网络优势和平台优势(成德宁、金旻,2020);信息化对高端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的推动效应尤为突出,主要体现在质量控制、流程再造以及新产品研发等方面(王文娜、刘戒骄、张祝恺,2020)。从县域一级的空间分布来看,性别偏好越严重,企业信息化水平越低。其中,人力资源是性别偏好影响企业信息化水平的关键通道(李磊、徐长生、刘常青,2021)。
企业信息化还存在正的外部性,有助于降低审计风险,促进外部审计人员提高执业水平(邓芳、游柏祥、陈品如,2017),还能为资本要素所有者实施价值管理提供具象化等新型框架(杨雄胜、陈启忠、陈丽花、葛玉洁、周畅、徐昕,2016)。
除了对企业发展的影响,信息化水平还会影响企业要素需求。供应链是企业信息化发挥上述作用的重要途径。企业信息化水平提高降低了融资市场供求双方的信息成本,有助于发展虚拟经济供应链金融(宋华、卢强,2017)。
此外,信息化水平提高有助于企业提前预测到用户异常行为,进而及时降低这些行为对企业形成的负面影响(尹隽、彭艳红、陆怡、葛世伦、刘鹏,2020)。
三、我国企业信息化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企业信息化现状
1.企业信息化进入关键阶段。按照企业信息化发展阶段研究具有代表性诺兰六阶段模型(Nolan)划分,企业信息化可分为初始阶段、扩展阶段、控制阶段、统一阶段、数据管理阶段和成熟阶段六个阶段。前三个阶段具有计算机时代的特征,后三个阶段具有信息时代的特征,其转折点是进行信息资源规划的时机。诺兰强调,任何组织在实现以计算机为基础的信息系统时都必须从一个阶段发展到下一个阶段,不能实现跳跃式发展。
我国整体大致处于企业信息化建设介于第三阶段末到第四阶段初期阶段,按照若兰模型来说,正是推进信息化建设,由计算机时代向信息化时代转变,进行信息资源规划的关键时期。
2.企业信息化模式呈现新转变。传统的企业信息化模式依靠自身积累和不断改进,存在建设速度慢、维护成本高、技术更新费时费力、安全防护能力低等问题,信息化速度往往与业务发展速度脱节,对企业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当前,集成化和移动化云计算、移动互联、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正推动企业信息化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企业信息化应用将呈现出集成化、移动化、智能化的趋势。信息集成化进一步打破了“信息孤岛”,使企业信息系统真正成为有机整体;移动应用突破了时空限制,多终端随时随地访问系统,将显著提高协同效率;而智能化技术,使应用系统操作具有更人性化、体验更好的作用。
目前企业信息化建设正由传统模式向依靠云计算、大数据等向集成化、移动化、智能化方向加速推进的新型模式转变,抓住了时机采用新型模式将会大大加速企业信息化建设步伐。
3.企业信息化基础稳步加强。近年来,我国不断规范了信息化基础设施规划和管理工作,优化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环境,制定出台了相关政策文件,促进企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一是计算机使用基本普及。二是互联网实现普遍宽带接入,2/3企业建立了局域网络。三是网站建设不断加强,超过三成企业建立了自己的网站。
4.企业信息化管理不断拓展。信息化是企业整合内外部资源,提高管理效率,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近年来,我国积极推进企业信息化管理应用,推动企业资源规划系统ERP、OA企业办公自动化系统、企业财务管理系统、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企业供应链管理系统SCM、生产制造管理系统MRP、产品数据管理系统PDM、电子商务系统等信息化管理系统在企业管理的应用。鼓励企业通过市场化企业合作等方式,推进企业信息化管理的拓展,企业信息化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5.互联网和大数据应用逐步提升。近些年,我国积极推动企业应用互联网开展活动,应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区块链等技术推进企业进行宣传推广、电子商务交易等。大力推进数据中心建设运营,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化手段的应用和推广取得积极效果。基本实现企业普遍利用互联网开展活动;近75%使用互联网的企业利用互联网进行宣传推广;企业积极开展电子商务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对于现代经济体系的建立和经济发展非常重要。特别是电子商务的发展使企业经营地域范围的限制被打破,原先国内受行政区域影响分割、碎片化的市场逐步统一起来。电商+快递,以及现代交通和都市圈快速发展,交流、交换更加频繁、高效,对外放开,市场容量大大增加,为启动内循环奠定了统一市场基础。大力培育电子商务主体,拓展电子商务市场和业务。电子商务业务广泛深入地渗透到生产、流通、消费等各个领域,电子商务与产业融合不断深入。
(二)我国企业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1.宏观层面:“两化融合”深度不够导致信息化步伐不够快。从宏观方面来说,我国“两化融合”水平整体还不高,导致企业对信息化需求相对较弱,影响了我国企业信息化进程。按照我国产业结构和实际情况,我国总体上判断应处于工业化中后期阶段。从16大门类行业企业信息化水平看,不论我国采矿业、冶金、低端制造业等行业在计算机拥有量和信息化管理使用情况看,整体企业信息化水平偏低。
2.产业层面:信息技术服务业对企业信息化支撑不足。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为企业信息化提供服务和直接支持。特别是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是研发投入最集中、创新最活跃、辐射带动作用最强的行业之一,具有技术更新快、产品附加值高、资源消耗低等突出特点,是信息服务业发展的主要支撑,对于推动企业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具有直接重要作用。而我国该行业发展整体上有待进一步加强。从行业内部结构看,与企业信息化相关最为紧密的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与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相对比重较低。全国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营业收入占行业总收入的26.6%,仍然存在提高空间。
3.微观层面:企业自身信息化建设滞后机制不畅。从微观企业自身层面来讲,企业财力有限,对信息化软硬件设施的投入不足,信息化基础不够完善、信息化人才技术缺乏、各项体制机制不健全,导致企业信息化建设滞后。
一是企业对信息化建设的规律把握不准,信息化建设的需求和方向不明确。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上仍不同程度上存在着重硬件轻软件、重形式轻内容、重建设轻应用的倾向,以为硬件设施越好,信息化应用程度就越高,“重投入、轻运营”,不重视软件技术的应用和升级。存在通过一次性突击式的开发就可以毕其功于一役的思想,对系统维护和管理不够重视,以为投资规模越大,发挥的作用就越好,违背了信息化建设的规律,忽视了信息化建设是一个渐进过程。
二是企业把握信息化新阶段,运用信息化新模式的能力不强。经过近些年“两化融合”的推进,企业对于信息化建设逐步重视起来,有些企业将信息化作为企业核心竞争力来培育,但企业对信息化新模式、新阶段认识仍有差距。企业的规模大小、行业特点和人员结构水平等不同,应该采取的信息化道路和速度不同。一些中小型企业对应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模式实现企业快速信息化的新模式还不熟悉、不了解。一些企业在进行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由于缺乏对未来形势的预判,没有根据企业的发展战略而组织制定统一规划,更多企业前期是本着“项目先行、事后调整”的宗旨开展相关IT系统建设工作,导致其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出现IT系统种类繁杂、重复建设、孤立部署、系统间无法兼容互通等一系列问题,无法实现信息资源的数据打通和共享,多数企业应用系统处于“信息孤岛”状态,极大地影响了信息系统效率。
三是企业缺少信息化建设的复合型人才。虽然通过近些年科技部、工信部长期不断地推广各种信息系统、软件和技术,使企业成长起一批信息化人才,但企业领导仍对信息化内涵缺乏足够的认知,特别是企业缺乏一批懂业务、懂管理、懂信息技术的复合型高素质信息化人才。企业中从事信息化工作的人员往往是纯信息技术人员,对制造业企业主流业务不了解,很难影响到这些业务,形成信息工程与主流业务脱节的局面。一些企业不重视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和储备,人才流失和队伍不稳定也会导致信息化进程不快。
4.制度层面:企业上云信息化新模式机制不完善。“两化融合”特别是制造业信息化既要求有较高的管理水平。尤其是当前我国处于信息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处于信息化模式升级的转换时期,利用云计算通过企业上云实现企业信息化的模式已经成为主流的模式,但我国企业上云机制还不完善。
一是企业对云服务商信任不足导致部分企业“不敢上云”。在云计算的架构下,数据丢失和泄露、服务稳定性等问题备受用户关注。上云企业对于云上数据的安全控制、云服务稳定性等方面都有疑虑,影响了企业上云的积极性。
二是生产环境复杂导致上云迁移和业务重构难度较大。企业经过多年积累,往往存在生产环境复杂、业务多种多样等现状。企业上云新建或对传统的系统进行改造迁移,从物理到云环境以及异构混合环境,架构和应用之间的耦合度错综复杂,迁移方案和实施难度较大,涉及到系统性能和稳定性、数据的安全加密、完整性以及增量数据的同步等问题。
三是缺乏完善的服务供给机制。目前,从整体云计算产业来看,云服务提供方涉及角色较多,云平台服务商、云应用服务商、系统集成商和最终用户的界限不清晰,尚未形成稳定的价值链分工。云服务商解决方案丰富度与各行业的业务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匹配度还有一定的落差。
四是配套技术的短板影响企业上云高阶需求的实现。通过云计算支撑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的开展,实现业务的创新是很多企业选择上云的原因。但是,由于其他技术短板、数据集缺失、实际生产环境情况复杂等原因,大数据、人工智能在短期内难以规模化部署,这也是很多企业对迁移上云犹豫不决的原因之一。
四、我国企业信息化水平和影响因素模型构建
(一)企业信息化普查数据指标体系模型构建
1.指标体系的构建。根据数据的可获得性、准确性和连续性,考虑到企业信息化的全面性,基于普查数据中企业信息化各项指标数据,增加国家统计年鉴的相关企业信息化指标,构建指标体系。通过加权系数化和无量纲化处理,综合计算企业信息化设施建设情况、企业信息化应用情况、企业对外使用网络情况和电子商务开展情况等各项指标的加权综合值,形成各地区综合的企业信息化指数值,并对各地区指数值进行比较。各级指标采用等权计算,最终合成为企业信息化指数数值。具体如下式:
其中,(1)式表示的是企业信息化指数与三个一级指标之间的数量关系,(2)(3)(4)式表示的是三个一级指标分别与二级指标之间的数量关系。
2.全国各省市企业信息化水平描述性统计分析。通过上述公式,计算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企业信息化指数,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
总体来看,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之间企业信息化水平差距较大。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企业信息化指数均值与中位数均较低,且峰度大于0,说明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企业信息化指数分布与正态分布相比更加陡峭,为尖顶峰。数值较高的地区比例较低,大多地区处于数值较低的区域。
由表1、表2可以看出,我国企业信息化水平在区域上可以分为四个梯队。第一梯队:企业信息化指数在0.5以上,包括北京、上海、广东、江苏、安徽和浙江;第二梯队:企业信息化指数在0.35~0.5之间,包括山东、湖北、重庆、四川、宁夏、福建、天津、海南;第三梯队:企业信息化指数在0.25~0.35之间,包括江西、湖南、广西、云南、青海、甘肃、河南、辽宁;第四梯队:企业信息化指数在0.25以下,包括山西、陕西、贵州、西藏、新疆、内蒙古、黑龙江、吉林、河北,主要是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省份。值得注意的是,山西省是唯一一个处在第四方阵的中部地区省份。企业信息化进程与该省的经济总量地位和发展潜力不相符,需要大力推动企业信息化建设。
表1 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企业信息化指数值
表2 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企业信息化水平描述性统计
(二)企业信息化水平影响因素模型构建
1.模型构建。一般来说,企业信息化水平的影响因素主要分为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两类。内部因素中,企业资金投入与人员投入是主要影响因素。企业信息化建设需要资金投入,因此,企业资金规模影响企业信息化水平。企业信息化建设需要企业投入人力资源,因此,企业信息化水平受到人员投入影响。外部因素主要是指社会信息化水平。因为企业不是单独的个体,它存在于社会市场竞争的发展之中,所以在社会市场这个大环境之中,它难免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不论是政府针对企业信息化发展制定的相应的政策法规文件,还是同类企业制定的信息化建设制度都对企业的信息化程度具有一定的影响力。有鉴于此,本课题构建企业信息化水平影响因素模型如下:
其中,EIL表示企业的信息化水平,K表示企业的资金投入,L表示企业的人员投入,SIL表示企业面对的社会信息化水平。lnK、lnL分别表示对企业的资金投入、人员投入进行了对数化处理。进行对数化处理,是为了消除各自变量的量纲,平滑数据。μ表示随机干扰项。、、、表示待估参数。
2.企业信息化水平影响因素实证分析。本课题相关数据主要来自我国《第四次经济普查年鉴》《2018年中国普查年鉴》。企业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中涉及到的统计变量均能在上述年鉴中找到对应数据。
根据横截面数据分析,本课题得到实证估计结果如下:
上式结果表明,企业资金、人员投入、社会信息化水平对企业信息化水平均存在正向促进作用。具体来说,企业资金投入增加1%,企业信息化水平提高0.563%;企业人员投入增加1%,企业信息化水平上升0.476%;社会信息化水平增加1%,企业信息化水平提高0.725%。综合考虑上述三个影响因素,外部因素对企业信息化水平影响最大。内部影响因素中,资金投入影响要大于人员投入影响。
因此,为了进一步提高企业信息化水平,应从内外部影响两方面同时入手,加快企业信息化建设。首先,应在全社会整体信息化建设方面加大投入。其次,增加企业信息化建设所需资金、人力投入。资金方面,在六保六稳相关政策精神指导下增加对企业的资金支持,确保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投入;人力方面,提高企业人员素质,扩大人员投入对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贡献度。
五、提高我国企业信息化水平的对策建议
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行业和全社会共同协力推进。针对企业信息化存在的问题,结合企业信息化影响因素分析结果,借鉴国内外先进地区企业信息化经验,形成以下对策建议。
一是鼓励企业完善自身信息化建设机制。引导企业制定长远信息化建设战略,把信息化建设和企业整体规划相结合;鼓励企业制定恰当的信息化目标,分阶段、有步骤地实施,使之能有效地推动企业管理信息化的进程;企业从系统工程和科学管理的角度出发,建立信息化项目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建立信息化评估监测制度,评价指标包括企业研发信息化、管理信息化、供应链信息化、本地区生产性信息技术服务平台等。
二是健全多渠道企业信息化投入机制,增加信息化的投资。加大企业自身信息化建设资金投入,合理统筹规划企业资金使用和管理,安排出专门的信息化建设资金;整合优化财政信息化建设资金,建立普惠性企业信息化扶持资金,为企业两化融合、企业上云、软件等信息化类及其他轻资产项目等信息化建设项目提供资金支持;强化各类金融机构对企业信息化的支持,鼓励企业通过上市融资,利用发展投资基金、吸引风投等多种方式引进资金,为信息化建设提供资金支持。
三是完善构建企业信息化三大关键服务体系。完善信息化咨询服务体系;创新人才培训体系,发挥信息化行业协会作用,建立信息化咨询企业库,推荐信息化咨询优质公司,深入开展云服务能力测评和服务可信度评估,推动提升云计算企业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通过信息化行业协会积极推广优秀企业经验,示范试点项目建设成果,组织企业赴省内外优秀企业实地参观学习,邀请相关专家为企业授课、问诊和指导,促进企业与信息化服务机构的项目合作对接,加强企业间日常的信息化建设经验交流;构建技术支撑服务体制。
四是补短板、强龙头、转模式,形成企业信息化发展新格局。补短板,大力推进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围绕国家继续实施的中小企业信息化推进工程,推动建立了中小企业信息化推进联盟,引导中小企业开展数字化改造;强龙头,强化企业信息化龙头带动作用,协调区域间合作关系,确定各自的分工,加强一体化发展,建立完善的区域城市信息化建设体系;转模式,以“企业上云”模式加速推进企业信息化进程,鼓励企业云化改造,支持工业企业开展网络化、数字化改造,持续提升信息化水平。
五是强化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的支撑作用。以“链长制”加快构建信息服务业完整产业链条,重点加强信创基础软件、高端工业软件研发,培育壮大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信息安全、人工智能、传感器等特色产业,构建完善产业链条;推进云计算与信息产业融合,大力推动行业内共性环节和装备的数字化改造,支持企业加快研发设计数字化、生产过程自动化、产品装备智能化、经营服务电商化;加快高端软件研发应用,引导支持骨干企业加大关键软件研发力度,重点突破基础软件、大型工业软件,着力攻关能源、政务、教育、卫生等重点行业应用软件,丰富软件产品的有效供给。
六是完善企业信息化建设文化氛围。依托信息化协会、互联网协会和各产业联盟等举办企业信息化专家座谈会、互联网现场会、“两化”融合深度行等活动,唤醒各需求主体对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需求意识,转变观念,为传统产业、中小企业借助云计算、工业互联网实现转型升级加速信息化营造良好氛围。在全社会特别是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中营造信息化建设紧迫意识,提高干部群众和企业员工的信息化意识,了解信息化建设知识,营造信息知识共享及不断学习的氛围。注重全社会和全员参加信息化改革,使大家都能融入到信息化应用中,养成时刻依靠信息进行工作的习惯,关注信息化利用结果,全社会共同关注信息化建设的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