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学研融合人才培养模式下高校思政课教学方法创新研究

2022-09-14陈国泉

经济师 2022年9期
关键词:产学研育人思政

●陈国泉

产学研融合是将生产、教学、科研融为一体,能够使教学有效对接生产和科研,进而促进教学的融合性和互动性,最大限度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从教学的整体情况来看,多数教师都在适应产学研融合人才培养模式,且在教学方法方面不断进行优化,提升产学研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和思政课结合的教学成效,但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对此,教师应当积极探索产学研融合人才培养模式下思政课教学方法创新的有效途径,着眼于解决存在的问题,运用科学的措施,以达到创新思政课教学方法的目的。

一、产学研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对思政课教学的影响

产学研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是文化育人、实践育人、协同育人的重要模式,对于推动“三全育人”意义重大。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应当适应产学研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探索科学化、多元化、系统化教学方法,努力提升思政课教学有效性。对此,教师应深刻认识到产学研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对思政课教学的影响,并充分发挥教师作用,大力推动思政课教学方法创新,努力促进思政课教学实现更大突破。

首先,教学方法的影响。由于产学研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是将生产、教学、科研进行全面、深入、系统融合,而且具有“一体化”的特点,要求高校在开展思政课教学的过程中更加重视融合性、互动性和渗透性,将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作为重中之重,大力培养学生“知行合一”意识。目前,现有的模式中主要以理论教学为重点,已不能适应当前人才培养模式的需求,因此,迫切要求教师着眼于促进产学研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向纵深开展,教师要科学设计思政课教学方法,不断强化教学方法的融合性和互动性。

其次,教学形式的影响。这就要求教师自身也具备较强的综合素质,而且能够对产学研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有一定的理解和认识,在此基础上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大力推动思政课教学形式与产学研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对接,并且要大力加强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有效结合,不断提升自身教学能力和创新能力。

最后,教学理念的影响。产学研融合人才培养模式不仅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还要具备较强的研究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在开展思政课教学的过程中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改变教学理念,更加重视“以人为本”,更加重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二、产学研融合人才培养模式下思政课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

基于“大思政”格局,产学研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在高校育人工作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对高校思政课教学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从产学研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角度来看,目前部分高校的思政课教学方法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一)缺乏科学性

目前,教师在开展思政课教学的过程中,虽然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创新力度,但缺乏科学性。比如有的教师不重视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实施融合人才培养模式中涉及到的思政元素相对较少,没有把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上升到更高层面,同时在促进学生深刻理解和认识劳动精神等方面缺乏正确引导,导致思政课教学内容质量欠佳。

(二)缺乏融合性

要想推动产学研融合人才培养模式下高校思政课教学方法创新,需要更加注重思政课教学方法的融合性,比如有的教师没有从学生的专业特点入手,与专业知识相结合的相对较少,而且在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思想素质、政治意识等方面比较薄弱,同时不注重培养学生工匠精神和精益求精的品质,在实践方面存在形式主义,导致学生对生产实践的理解和认识比较肤浅。思政课教学方法缺乏融合性,也包括在组织实施的过程中不注重打造多元化的教学载体,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等方式还没有融入到思政课教学当中,学生没有得到综合性的训练,对劳动意识、合作意识、团队精神、吃苦耐劳意识等认识不足。

(三)缺乏系统性

为有效促进产学研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需要采取系统性的思政课教学方法,但个别教师在这方面缺乏研究。比如开展思政课教学的过程中不注重运用案例教学法,如针对国外“卡脖子”问题缺乏深入的讲解,在培养学生“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意识、引导学生通过科研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方面力度不够,导致教学方法缺乏系统性。

(四)缺乏互动性

个别教师不注重教学方法的“互动性”,没有正确处理好“教书”与“育人”、“文化育人与实践育人”的关系,填鸭式的向学生灌输理论知识,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方面做得不够到位,导致学生各方面素质没有得到有效提升,内在潜力也没有得到充分挖掘。还有的教师在思政教育中不注重合理运用说理引导法、实践锻炼法、自我教育法、感染熏陶法、比较鉴别法等方法,导致“第二课堂”建设缺乏针对性和特色化。另外,思政课教学缺少科学实践教学,“理论+案例+小结”仍然是其主要模式,由于实践与理论相脱节,加之缺乏相关的技术支持,“知识+能力”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比较薄弱。

三、产学研融合人才培养模式下思政课教学方法创新的策略

(一)强化科学性

科学的方法可以使高校思政课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因而,需要不断强化思政课教学方法科学性建设,重中之重就是要着眼于将高校思政课融入到产学研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当中,积极探索能够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推动产学研一体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最大限度提升思政课的整体水平。基于产学研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特点,强化文化育人与实践育人、协同育人模式。例如,落实以学生为中心教育思想,将思政课教学纳入到人才建设体系当中,着眼于为国家、为社会、为企业培养优秀人才,努力使思政课教学能够助力产学研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大力打造“双师型”“双导师”教师队伍,加强思政专业教师队伍建设。

(二)促进融合性

适应产学研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探索更具有创新性的思政课教学方法,强化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有机融合,尤其是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对思政课教学内容进行科学设计,使其能够与学生专业进行有效对接,强化产学研在思政课教学中的有效融合。例如:对于工科专业学生来说,大力加强工科专业课程“思政元素库”建设,深入挖掘、培育和传播“工业强国”的榜样典型、时代楷模和英雄事迹,引导学生树立工科专业使命,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使学生始终走在“报效祖国”的路上。此外,还要更加重视融合“协同育人”理念,强化专业课程教师与思政课程教师的交流、互动与合作,引领“两支队伍”开展“结对共建”,切实转化为育人资源。

(三)突出系统性

基于学生成长规律、思政教育规律、教书育人规律,思政课教师应当加强与企业人才、科研人员的战略合作,共同开发能够体现产学研一体化的思政“校本课程”或者“实践课程”,如以“项目课程”为方向和目标,着眼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双创意识、工匠精神、探索精神,倾力打造一批有广度、有高度、有深度、有温度的产学研一体化思政育人“金课”,为推动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创造良好条件。突出其系统性,也要构建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体系,尤其是合理运用探究式教学方法、小组合作教学方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法等,引导学生对与产学研一体化相关的思政元素进行互动和探讨,同时也可以通过“任务驱动”的方式组织实施,使学生对新技术、新业态、新领域、新产业、新行业能够有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为学生实施产学研一体化学习创造条件。

(四)推动互动性

推动产业与教学互动、学校与企业互动,为学生融入产学研创造良好的条件。比如,为了能够使学生对产学研的理解和认识更加深刻,应当将思政课教学纳入到“校企合作”当中,高校通过与企业合作,建立产学研一体化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让学生有更多实践的机会,教师也可以带领学生到具有科技创新能力的企业、科研院所等实践基地进行现场教学。在推动思政课方法互动性方面,也要积极引导学生之间进行有针对性的互动,帮助学生建立“创客空间”,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创新精神、团队意识以及正确处理良好人际关系的能力。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高校育人模式的不断创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体系日益完善,产学研融合人才培养模式越来越受到重视,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高校育人模式的创新,同时也对高校思政课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当前一些教师不注重思政课教学方法创新,与产学研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融合性不强。对此,应当从促进高校思政课教学方法创新的角度积极探索有效对接产学研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措施,重点强化思政课教学方法科学性、促进思政课教学方法融合性、突出思政课教学方法系统性、推动思政课教学方法互动性等,促进思政课教学方法创新,为高校更好地实施产学研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提供支撑。

猜你喜欢

产学研育人思政
精益求精产学研 继往开来朝阳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完善转化机制 推动产学研融合
纺织摘奖项目产学研居多
学前音乐教育专业产学研人才培养模式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