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1-2020年肇庆市梅毒流行病学特征变化

2022-09-13利超强陈发颖陈清

实用医学杂志 2022年13期
关键词:肇庆市梅毒发病率

利超强 陈发颖 陈清

1南方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广州 510515);2肇庆市皮肤病医院(广东肇庆 526020)

梅毒(syphilis)是由梅毒螺旋体感染人体引起的一种慢性、系统性的性传播疾病[1],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2],可引起神经、心血管等多系统损害,甚至威胁生命。解放后梅毒在我国一度几近绝迹,仅30年来,梅毒患者不断增多,发病率增长迅速[3-4],已经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5]。肇庆市位于广东省西部,人口410 万,是粤港澳大湾区中欠发达城市。肇庆市梅毒报告发病数一直位居乙类法定传染病中第3 位,居性传播疾病(STDs)首位,近10年来上升趋势明显,可见梅毒防控工作面临较大挑战,防控形势刻不容缓。为有效遏制梅毒疫情快速上升的势头,2010年起肇庆市严格落实《中国预防与控制梅毒规划(2010-2020年)》的各项防治措施,梅毒报病准确性和规范诊疗率不断提高,但近10年来报告病例仍有所上升,说明需要对其流行规律和发病特征需要全面了解,以便分析原因,有针对性地完善防治措施。此外,国内对中国预防与控制梅毒规划实施期间效果分析的文献报道也较少。因此,本文对2011-2020年肇庆市梅毒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肇庆市梅毒疫情流行规律及发病特征,为制定精准的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梅毒报告病例数据资料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由肇庆市辖区的医疗机构网络直报收集得到。报告发病人口数据来源于肇庆市统计局。

1.2 诊断标准2011-2017年报告的梅毒病例诊断依照原卫生部颁布的《梅毒诊断标准(WS273-2007)》执行,2018年后报告的梅毒病例诊断依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颁布的《梅毒诊断(WS273-2018)》执行。

1.3 统计学方法运用Excel 2007 和SPSS 23.0 对数据进行整理和统计学分析,采用率、构成比和比值比等指标对结果予以描述,分类变量用频数及频率表示,年度报告发病率、分期发病率、地区和性别发病率、各职业发病数等在传染病信息系统上直接获得,年龄别发病率通过把传染病系统上得到了各年龄的发病率进行多个年龄的归类计算得到,胎传梅毒报告发病率通过在传染病系统上查询发病数结合市统计局公布的活产数计算得到,报告发病率年均增幅采用Excel 2007 函数计算得到,报告发病率的比较采用趋势χ2检验,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所有检验均为双侧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时间分布2011-2020年,肇庆市累计报告梅毒13 119 例,其中隐性梅毒报告最多,占86.31%(11 322/13 119),一期梅毒报告数远多于二期梅毒。发病率由2011年32.13/10 万上升到2020年34.44/10 万,平均发病率为32.36/10 万,总体呈小幅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2.909,P<0.05)。梅毒分期中,隐性梅毒发病率呈上升趋势(χ2=567.661,P<0.05),除三期梅毒外其他分期梅毒病例报告均呈下降趋势,变化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一期梅毒,χ2=451.378,P<0.05;二期梅毒,χ2=33.722,P<0.05;胎传梅毒χ2=239.912,P<0.05),见表1。

表1 2011-2020年肇庆市梅毒报告病例数和发病率Tab.1 The reported cases and incidence of syphilis in Zhaoqing from 2011 to 2020 例(%)

2.2 地区分布梅毒报告发病率存在地区差异(χ2=759.852,P<0.05),发病率最高的地区为鼎湖区和端州区(属肇庆市市城区)时间变化趋势存在差异,分别为52.75/10 万和44.19/10 万,最低的是高要区,发病率为22.25/10 万。各地区在时间变化规律上有所不同,鼎湖区和端州区虽然发病率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但是总体有缓慢下降趋势,其中端州区于2017-2019年出现增长;广宁县的发病率呈较明显的下降趋势;但怀集县、封开县、德庆县、高要区和四会市总体均呈小幅度升高趋势,其中封开县和德庆县在2013年前出现下降(表2)。

表2 2011-2020年肇庆市不同地区梅毒报告发病率(1/10 万)Tab.2 The reported incidence of syphilis in different regions of Zhaoqing from 2011 to 2020(1/10 万)

2.3 人群分布

2.3.1 性别男性和女性的梅毒报告发病率总体均呈上升趋势(χ2=98.697、161.313,P<0.05),但2020年发病率均表现为下降。发病数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性别比为1.1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620,P<0.05),见表3。

表3 2011-2020年肇庆市男女性梅毒发病情况分析Tab.3 Incidence analysis of male and female syphilis in Zhaoqing from 2011 to 2020

2.3.2 年龄梅毒报告发病率有随年龄增加的趋势。各年龄段中,10~19岁、50~59岁和60岁以上年龄段发病率呈上升趋势(χ2=46.743、68.750、155.827,P<0.05),其他年龄段均呈下降趋势(χ2=250.219、43.930、53.467、60.588,P<0.05),降幅最大为0~9 岁年龄段(-37.91%),见表4。

表4 2011-2020年肇庆市不同年龄段梅毒报告发病率Tab.4 The reported incidence of syphilis in different age groups in Zhaoqing from 2011 to 2020

2.3.3 职业梅毒报告病例以农民、家务及待业最多,分别占48.23%和19.92%。各职业报告病例数变化呈变动趋势,但学生病例数有升高趋势。降幅最大是散居儿童(-35.53%)。

3 讨论

自2004年实行传染病网络直报以来,我国梅毒报告发病率迅速上升,报告发病数在甲乙类法定传染病中列第三位[6],严重危害人类的身心健康。本文通过分析肇庆市在国家梅控规划实施10年间(2011-2020年)梅毒的流行规律和变化,发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

2011-2020年间肇庆市梅毒报告发病率总体呈小幅上升趋势,与我国全国和云南省的结果一致[7-8],说明肇庆与全国一样,在性病防治方面,应重点关注梅毒[7,9]。本研究中发现2020年发病率较前出现下降,笔者认为这个现象是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疫情所采取的区域性封控和公共场所类密闭空间临时关停等措施限制了人们高危性行为的发生。这也充分说明了,在梅毒防控工作中,环境和个人行为的防控措施都很重要。

梅毒分期趋势和构成比变化明显,其中代表后天新发梅毒感染情况的一、二期梅毒发病率呈下降趋势,这得益于肇庆市严格落实国家梅控规划,实行“三查一规范”(三类人群筛查和规范诊疗)有关。胎传梅毒报告发病率也呈下降趋势,达到了梅控规划指标要求(15/10 万活产数以下),充分证明梅控规划在我市实施成效明显。但是,隐性梅毒占比较大,发病率较高,早期临床表现不明显[10],与其他地区与宁夏回族自治区的研究结果一致[11],其原因一方面可能与梅毒筛查范围从高危人群逐步扩大至一般人群有关,使得更多隐匿梅毒病例被发现;另一方面也可能提示梅毒病原体的致病力有所下降,关于其原因还需要深入研究。但这些隐匿病例是重要的传染源,对其应该加强管理外,还需加大对人群的筛查工作,这些工作也是今后梅毒防控的重点之一。SMITH 等[12]研究发现扩大筛查范围对于有效控制梅毒至关重要,其提出的“基于检测”的按绩效付费(P4P)策略可为日后提高梅毒筛查率提供参考。

梅毒发病率存在地区差异,肇庆市高发县区集中在市城区,这与该区域是本市中心,经济较为发达和流动人口较多有关,有研究表明梅毒流行与经济趋势之间存在关联,经济越发达的地区患梅毒的风险越高[13-14]。端州区和鼎湖区为市直管县区,出现下降趋势可能与近年来加强了督导措施有关在,端州区在2017年起开始出现增长,可能与端州区在该年起开始创建国家文明城市,加大了健康宣教力度出现暂时性的升高有关。其他县区为各地慢病站管理,大部分县区呈上升趋势,表明各地的防治质量有所下滑,下一步应督促各地加大防治力度。封开县和德庆县在2013年前出现短暂性的下降,原因有待进一步探讨,需进一步分析是否与国家2013年正式施行性病防治管理办法有关。

从性别、年龄和职业分布看,我市男性发病率和发病数均高于女性,可能与男性多性伴和较少使用避孕套等高危性行为发生率高有关。值得注意的是,10~19 岁年龄段和高年龄组(中老年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10~19 岁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性知识的缺乏容易产生不安全性行为,其行为因素[15]受性传播疾病感染的影响较大,提示青春期青少年梅毒感染的问题应引起重视,要逐步提高该类人群的梅毒防治知识知晓率[16]。中老年人群具有一定的经济能力和身体素质,其性能力、性需求仍保持较高水平[17]。同时,老年人空闲时间多容易接触到公园、街边等的暗娼人员,安全套使用率很低[18],造成其性病感染的风险增加[19-20]。随着年龄的增大受高血压等基础疾病合并症住院而进行常规梅毒筛查[21]增多而导致其发病率高,提示加强中老年人群梅毒防治工作仍是性病防治的重点之一[22]。但有文献报道老年人群合并基础疾病会进一步诱导机体分泌某些类似梅毒螺旋体抗原的物质,可能发生梅毒血清学试验假阳性[23],提示诊断合并基础疾病的老年人梅毒需慎重,无性乱史者选择多种血清学方法以明确诊断。本研究中降幅最大的为0~9 岁年龄组和散居儿童,印证了前述胎传梅毒下降所带来的防治成效。职业分布主要以农民、家务及待业为主,与云南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的情况一致[24-25],该群体接受性病健康教育干预机会相对较少,容易发生不安全性行为。

综上所述,目前肇庆市梅毒疫情流行病学有所改变,病例以隐匿性梅毒为主,重点人群是青少年和50 岁以上中老年男性,根据该流行特征,应该有针对性调整防控措施,加大开展综合干预措施,提供规范化梅毒医疗服务,以降低梅毒流行风险。

猜你喜欢

肇庆市梅毒发病率
隐性梅毒更危险
广东省肇庆市高要区星科学校
广东省肇庆市怀集县幸福街道中心小学
妊娠合并梅毒该怎么办
多晒太阳或可降低结直肠癌发病率
广东省肇庆市封开县南丰镇中心小学
广东省肇庆市德庆县第二小学
常常听到的梅毒,你真的了解吗?
ARIMA模型在肺癌发病率预测中的应用
孕期产检最好筛查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