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元文化影响下的皖中传统民居营造技艺类型化研究

2022-09-13原佳芮YuanJiarui

华中建筑 2022年9期
关键词:砖墙山墙瓦片

原佳芮 | Yuan Jiarui

宣 蔚 | Xuan Wei

本文将研究视点聚焦在了皖中地区,国内学者将皖中地区地理区划划定为安徽中部,涵盖合肥、六安、滁州、安庆四市,皖中地区属于安徽省淮河以南、长江以北的江淮地区,是南北交界之处,天然带着文化交融的基因烙印,有着徽州、江西移民迁入带来的徽州、荆楚文化,是一个受多元文化影响的非典型文化区。可能因为徽州建筑特征过于耀眼出众,皖中传统民居的独特性与复杂性在其光环下被忽视了。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皖中传统民居现存的数量越来越少,修复与重建中更多的偏向了徽派建筑风格,因此对皖中传统民居整体特征、营造技艺的抢救性发掘研究成为一个迫切的课题。皖中传统民居以皖中江淮文化为基础,建筑特点吸收并融合了皖南、江西民居中穿斗式构架形式、马头墙、竹编墙等建筑特点,融合了皖北民居中抬梁式构架形式、硬山顶等建筑特点,风格朴素,形制特殊;当地雨量充沛、四季潮湿,大屋加入防潮、防热等特性;当地民居数量少,散落广,故皖中大屋现存较少且不成组群。

1 多元文化影响下的传统民居

1.1 影响皖中传统民居的文化

(1)徽州文化

徽州文化圈有着封建时代后期直至末期的文化融合发展的重大价值,对于中国经济重心、文化重心的向南迁移有着很大的研究价值。徽州移民对于皖中地区的文化经济也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逐渐融合在了皖中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中,也不断地影响皖中传统民居的特征形成,皖中民居中经常会出现马头墙的元素,整体色调也更加偏向清淡素雅,但在小木作装饰方面,皖中地区明显没有徽州地区的繁复瑰丽的特征,反而总体都偏向简洁朴素。

(2)江淮文化

江淮文化圈的辐射范畴包含了安徽、江苏、河南三大省份。严格意义上来说,安徽省内的江淮文化主要是指蒙城、亳州、淮南寿春几座城市所代表的江淮文化。由于我国历史上经历了多次南北对峙,经常把淮河作为分界线展开攻防战役,导致这一带长期民为战苦,出现文化断代状况。

图1 皖中传统民居四种类型

图2 三种结构形式的皖中民居

1.2 皖中传统民居类型

针对皖中传统民居,国内学者进行了调查研究与梳理,着重于建筑风貌、空间组织、建筑结构等方面的研究。丁宁通过调研桐城地区“三街一巷”,初步总结出桐城地区传统民居的风貌特征[1];毛心彤等通过量化分析皖中地区建筑单体的空间形态、结构特征,图解分析其立面特征,总结出皖中地区建筑风貌,并初步建立了直观的样本库[2];周虹宇通过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比分析皖中与皖南地区传统民居,解析两地传统风貌用以指导现代建筑传承与发展[3];张亮通过调研分析皖中及部分皖西地区的圩堡建筑,梳理了圩堡建筑的类型及发展渊源[4];谢亮、孙超通过对肥西县刘老圩建筑特色、聚落环境、防御特征以及布局模式等方面的研究,总结出圩堡建筑以理性与思辨为核心的营建思维[5];国内学者在传统民居营造技艺方面的研究较为深入,虽然针对皖中地区的现存资料较少,但仍可借鉴其他地区的研究思路。张十庆通过对比分析日本唐样与宋元江南建筑,总结从《营造法式》到《工程做法》建筑设计技术的发展和演化规律[6];李浈通过传统营造的视角将泛江南地区作为一个整体研究,分析其系统、衍化规律以及与北方官式建筑的关系,提供一种从宏观角度研究传统营造的思路[7];孟阳、陈薇从择木、伐木、解木、搭木四个环节详解古建营造中用木问题[8];蔡军通过将苏州香山建筑与《营造法原》、《清式营造则例》对比分析,总结其木作营造技术特征[9];周宏伟基于徽州地区明清时期民居演变,总结五种构架类型,通过测绘结合已有平面和构架设计手法总结模数特征[10];国外学者S. Stellacci等采用M-Macbeth软件对里斯本传统木框架建筑进行多标准决策分析,探究传统木框架建筑的现代应用语境[11];Abdelaziz探索出一种采用埃及当地材料传统技术与耐久结构体系的施工技术并对其进行评估分析[12]。

图3 糖果厂木作营造技艺图示

图4 方以智故居木作营造技艺图示

通过阅读整理研究资料与文献我们可以发现,在相关学者的研究中将皖中传统民居划分为四大类,分别是江淮天井式民居、大屋类民居、圩堡式民居以及船屋(表1)。现存的建筑中江淮式天井民居所存数量最多,分布范围也最为广泛,都有着以天井为核心的建筑特征,但在细节处理上又有很多细微的区别,平面排布模式有一进、两进甚至三进等,有些区域的天井式民居有着徽派建筑中的经典元素马头墙,例如三河古镇、烔炀古镇等。

大屋民居通常更在意建筑形制,营造工艺更加精湛纯熟,用料也更加名贵,更能体现出一个地区在某一时代的建筑特征及营造水平[13];圩堡式民居是极富时代特性与在地性的江淮民居,整个安徽都有圩堡式民居的存留,其大规模兴建在晚清社会动荡不安、内忧外患的特殊历史时期,主要是淮军将领返乡后建设的一种具有防御性能的宅邸。在20世纪50年代,圩堡式民居的社会性质逐渐向公共设施转变,大量的围墙被拆除,建筑转化为学校等公共场所,圩堡式建筑的数量也因此锐减,现存不过十余个,而这些仅存的圩堡建筑也只是保留了其中零星的几栋建筑,其总体布局几不存世,只能依靠后人回忆与文献资料去复原全貌[14];皖中巢湖地区有的船民历代都生活在船上,主要依靠捕鱼采贝及水路运输为谋生手段。船只、江面、两岸的风景构成了船家独特的居住环境,成为他们物质和精神的家园,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船屋这种独特的舟居文化。船屋作为皖中一种十分典型的民居类型,十分可惜的是现在已经不存在实体的船屋遗迹,其特征、构造、功能、装饰都只能在文献资料中去一一探寻。

图5 唐五房圩转心楼木作营造技艺图示

由于船屋实体建筑不存于世,笔者测绘调研工作重心集中在了剩下三种建筑类型上,通过对烔炀老街、柘皋老街、桐城市北大街等的调研走访,每一类建筑选取一栋建筑进行测绘研究。分别是江淮天井式民居:烔炀老街糖果蜜饯食品厂;大屋式民居:方以智故居;圩堡:唐五房圩转心楼(表2)。

2 皖中传统民居案例解析

2.1 江淮天井式民居

位于安徽省巢湖市烔炀镇的烔炀老街糖果厂位于烔炀老街,整体布局是典型的江淮天井式民居,前面两层后面一层,整体结构为穿斗抬梁混合式,具体表现为,前面的两层建筑部分正边贴都为穿斗式,后面一层的部分边贴穿斗正贴抬梁,正贴抬梁的做法使得烔炀糖果厂有了较为宽敞的大空间,为家具布置提供了便利(表3)。

由于烔炀老街糖果厂的外立面被混凝土覆盖,建筑内部还有新建的红砖墙体,因此不能完全判定它的砖砌模式,只能从内部裸露部分判断有部分墙体采用三斗一眠的空斗砖墙砌法。二层外墙采用薄木板隔墙,墙体位置略微超出一层的砖墙边缘。山墙部分采用马头墙的形式,明显受到徽文化的影响。烔炀老街屋瓦做法基本是檩上架设椽子,椽子上铺设一层竹席,再铺设瓦片。屋脊做法是在屋脊中部和山墙位置放置脊饰,脊饰两侧分别向山墙方向斜铺瓦片至山墙位置。屋檐处仅采用瓦片叠摞与横向挡板来防止雨水灌入,并未采取瓦当滴水的做法。

2.2 大屋式民居

方以智故居也称廷尉第、潇洒园,位于安徽省安庆市桐城市文昌街道办事处公园居委会寺巷33号,始建于明朝,现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方以智故居占地较大,共四进,现存三进,整体平面呈锯齿形,有较大的院落。

建筑木构体系为纯粹的穿斗式木构架(表4)。主要的大木构件包括柱、枋、檩、椽凹角梁等。方以智作为一方大员,故居整体具有着大规模与低规格同在的整体特征,四进房屋檩数次第减少,方以智故居穿斗式贴架主要有中央对称式与主体对称外加单廊两种模式,柱子隔柱落地。以面宽方向柱间距为基础数值M可以发现故居平面柱距排列呈现出非常明显的规律性,柱距的基本扩散模数为M/2、M/4,同样的在数值方向上每根檩条的高度也遵循着依次增加0.15M的模数规律。与传统大木作相同,方以智故居的大木构建之间的连接方式也是采用榫卯结构,枋柱之间的交接方式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第一种位于最外侧走廊,采用下出榫的搭接方式;第二种是一根完整的枋完全穿过柱体,这种时候在垂直于枋的方向楔入一根木材加固;第三种是由于过度开采导致的大木料不足,一根跨度较大的枋会采用拼接的方式,此时会在柱体内部两枋相嵌,并用上下两根支撑进行锚固。

方以智故居维护墙体采用的是皖中传统的空斗砖墙与实砌墙体相结合的砌筑方式,与其他地区略显不同的是,方以智故居砌筑墙体的砖有厚薄两种,可能是出于承重与稳定性考虑,较厚的砖用于墙体的下半段,中上部砌筑的砖石则使用的是较薄的青砖。墙体底部有高度约为40cm的实砌墙体,中上部墙体均采用五斗一眠的空斗砖墙砌法,山墙部分的墙垛采用厚砖砌筑。除砖墙外,方以智故居中还在室内隔墙中采用少量竹编墙。

方以智故居中瓦片是直接铺设在椽子之上的,并未铺设望板,因此瓦片之间搭接十分紧密,防止进风漏水。屋脊中部瓦片堆砌约190mm,两边分别斜向堆砌铺设瓦片至将近山墙处。山墙处屋脊采用有一定内倾角度的雕饰石块作结,是笔者调研的皖中民居中最为精致的一栋建筑,山墙上檐垂直于山墙面的方向铺设一层瓦片,起到保护山墙面防潮防雨的作用。

2.3 圩堡式民居

唐五房圩位于合肥市肥西县柿树岗乡,起建于清朝光绪帝年间,是淮军将领唐定奎衣锦还乡后修建的一座水圩民居,走水后与清朝宣统帝年间重建,现今整座堡体已几乎不存于世。转心楼是唐五房圩仅存的痕迹,也是皖中地区圩堡类民居中保存十分完整的一座建筑。整个建筑平面呈现出“回”字形的特点,共有两层建筑,三个出入口。曾经从地主庄园变为公共建筑学校,在2004年被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它的修缮与保护也逐渐提上日程。

转心楼是栋二层的穿斗式建筑(表5),整体布局与天井式民居相似,屋顶部分都交错相连,但中间天井尺度较大,形成了一个可供活动的院落,主入口处形成一处灰空间并且减去了两根柱子。大木构贴式结构呈现出两种模式:一种是十一檩单廊式。柱子隔柱落地,构架整体并非完全对称,屋内进深方向柱跨明显大于外廊进深方向的柱跨;另一种是五檩单廊。构架整体中轴对称,每根柱子都会落地。转心楼尺寸在平面上呈现出较明显的规律性,以主屋明间开间方向柱跨记为基础模数M,平面主跨有5M/6,3M/4,M/2,M/4的扩展模数。转心楼中未完全穿出的枋柱交接采用上出榫的榫接方式,与方以智故居完全不同。

唐五房圩转心楼的外墙与内院窗下墙均为砖墙砌筑,室内的分隔墙采用的是更加轻薄的木板墙。外墙底部唐五房圩有着近0.9m高的实砌砖墙,有助于提高转心楼的稳定性,外墙中上部采用两斗一眠的空斗砖墙砌法,内院的窗下墙采用无眠空斗砖墙,推测是内部墙体不需要同外墙一般注重坚固与稳定性,就采用了更加节省砖石料的砌筑方法。在外墙转角的位置采用丁顺交错的砖墙实砌,有效地连结了两面相互垂直的墙体,但与大多数皖中民居墙体不同的是,转心楼采用了砖叠涩的方式将窗户上方砌筑成券,在保证稳固的同时增加其装饰性,使得转心楼在外观上融合了些许西洋风格。

唐五房圩转心楼采用的屋面做法与方以智故居相似。不同点在于唐五房圩在屋檐处有铺设瓦当保护内部木作。在现存的唐五房圩建筑山墙处屋瓦的做法有两种:一种是类似与屋脊中部做法,采用瓦片平铺堆砌加粘结剂固定的方式;另一种是采用有一定雕饰的石块堵在靠近山墙的屋脊处,两种堆砌方式虽采用的具体手法不同,但都会起到阻止斜向堆砌的瓦片倾倒、收尾的作用。有部分山墙处瓦片损毁,无法确定采用的是何种砌筑方式,采用平铺瓦片加粘结剂砌筑方式的山墙是新建的门房部分,因此推测原先采用的砌筑方式应该是采用带雕刻石块收尾。

3 皖中传统民居营造技艺类型化总结

3.1 皖中传统民居木作营造特征

通过对皖中江淮天井式民居烔炀老街糖果厂、圩堡民居唐五房圩转心楼、大屋民居方以智故居营造分析能够得出皖中地区传统民居大木作基本为穿斗式与穿斗抬梁混合式两种,檩数从五檩到十一檩均有,但总体规格并不算高,穿斗式构架中大多数为隔柱落地,只有少部分的构架会全部落地,总体遵循中轴对称的原则,然后在对称轴线的基础上增加外廊。皖中地区木构件之间的榫卯交接相对简单,通常枋柱交接有上出榫、下出榫两种模式,完全穿过柱子的枋通常会用一根垂直的木支撑固定,使得整个结构更加稳固。小木作整体呈现出简洁利落的特征,与徽州地区比起来略显简陋。

3.2 皖中传统民居砖石作营造特征

皖中地区墙体砌筑通常采用空斗砖墙的砌筑模式,根据具体状况不同会呈现出无眠空斗砖墙、两斗一眠、三斗一眠、五斗一眠空斗砖墙的不同形式,内部填充物有碎砖、沙石、土等类型。在靠近门窗的部位与建筑底部、山墙顶部会采用墙砖实砌加固墙体。墙体交接位置通常有两种模式,一是山墙略超出一部分形成墙垛,部分会采用马头墙的形式进行砌筑;另一种是利用丁顺交错的方式连接两片相互垂直的墙体,并以此强化墙体的薄弱部位,这种交接方式在北方建筑中更为常见,皖中地区砖砌墙体砖与砖之间的抹灰很薄,大多数约为2~3mm。除外维护砖墙以外,皖中传统民居还经常采用薄木板墙与竹编墙,通常会用于室内空间划分与住宅二层建筑的外墙。

3.3 皖中传统民居瓦作营造特征

皖中地区传统民居无论形式如何变化,基本都是青砖黛瓦,瓦片尺寸较大较薄,密集铺设,有直接在椽子上铺设盖瓦筒瓦的方式,也有先在椽子上铺设望板,后在望板上铺瓦的方式,相较于前一种这种铺设方式更加保暖和防雨。屋脊做法主要是屋脊正中采用雕饰石块或者瓦片平铺的方式进行锚定,两侧由密布倾斜瓦片构成,山墙处收尾的方式与屋脊中心锚定方式相同。

结语

皖中传统民居的形成与特征受到多方因素与多元文化的影响,这样的影响也深深地浸润在当地营造技艺特色中,建筑总体色彩风格与徽州地区相似,在部分地区也会采用马头墙的形式作为烽火山墙,但形式上明显更加简单。木构架总体上有着穿斗式木构架与混合式木构架两种形式,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变化,但总体规格不高,且在平面柱网布局方面会遵循一定的模数,常见的有1/2、1/4等,在调研的地区里还未发现完全采用抬梁式木构架的民居,局部会采用正贴抬梁的方式增大建筑可用空间,防止穿斗式构架过密的间距影响空间使用。建筑墙体常采用空斗砖墙,本文所调研的民居均采用硬山的做法。由于时间问题,本文选取调研测绘案例时只是从皖中传统民居现存类型中各选一例,并未能完全覆盖所有皖中地区的传统民居,后续研究将进一步完善调研,继续深入探究皖中传统民居营造技艺的特征与规律。

资料来源:

文中表格均为作者自绘。

猜你喜欢

砖墙山墙瓦片
收藏
打水漂
浅析建筑施工中的墙体构造
乡村瓦语
惯性
绿山墙的安妮(五)
绿山墙的安妮(四)
绿山墙的安妮(三)
绿山墙的安妮(二)
浅谈砖墙砌筑施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