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真实与传承的梯度
——浙江大学海宁国际校区教工活动中心设计解读
2022-09-13ChenYu
陈 瑜 | Chen Yu
邱文晓 | Qiu Wenxiao
王 玥 | Wang Yue
在当代中国建筑师的本土建筑实践中,传承中国传统建筑文化、表达中国传统建筑意蕴一直是一个重要的议题,传统建筑的现代继承构成了中国建筑界最广泛且持久的思潮[1]。而反思近百年中国特色现代建筑的探索历程,由最初的将所有建筑都套上“大屋顶”的“中国固有式”到21世纪基于深度挖掘文化的多元创作的转向证明了一点,那就是继承传统的方式不存在唯一解,中国悠久的历史与建筑文化更是难以通过一个具象的造型来表达。从片断的移植、形式的借鉴,到意向的提取、符号的运用,再到文化的隐喻与象征,在真实的历史和真实的现代之间,存在着若干传承的梯度。而采取何种手法表达和继承历史,取决于理性层面上项目应对的具体问题与需求,也取决于感性层面上本土文化被解读与阐释的方式,是一种“情理合一”的平衡设计过程[2]。
聚焦到校园建筑这一类型,近年来教育文化领域对传统文化和精神回归的呼吁不断高涨[3],使继承和表达传统文化在校园建筑设计中的重要性愈加突出。浙江大学海宁国际校区教工活动中心项目(下简称“教工活动中心”)的设计正展现了传统建筑现代继承中的两个不同的梯度(图1)。教工活动中心由业主希望复建并作为多功能厅使用的浙江大学前身——求是书院,以及周围新建的功能性建筑组团两部分组成。两部分面对的设计要求、环境和承载的文化意义不同,采取的传承传统的方式方法也各有区别。对于求是书院来说,采取何种策略在新环境中重塑求是书院这样一座晚清古建筑,传承浙大文化根源的同时满足现代功能的要求,是其面对的主要问题。而对于组团内的其他建筑,则主要解决的是与复原的求是书院协调,并融入到其外部现代风格的校园环境中这一问题。
图1 教工活动中心总平面图
1 项目背景
浙江大学海宁国际校区是浙江大学与海宁市人民政府合作建设的与世界一流大学或领先学科无缝对接的高水平校区[4]。教工活动中心位于校区中心人工湖的西北侧岸边,总建筑面积为1512m2。地上为一层,局部地下室117m2。其功能为服务教工的文化娱乐、交流、体育健身设施等。其中多功能厅为复原的求是书院古建筑,其余部分为新建建筑(图2)。
图2 教工活动中心组团全貌
2 形制复原——求是书院重建设计策略
求是书院作为浙江大学的前身,创办于1897年,是一所以培养新式人才为己任的新式学堂[5]。从物质层面看,求是书院是浙江大学最初的教学空间所在,浙江大学最初成立时也选择了求是书院的旧址作为其校址;从精神层面看,浙江大学的学校精神“求是精神”也发源于求是书院[6]。可以说,求是书院这座古建筑是承载浙江大学历史文化的标志性物质空间载体和代表性精神符号,在新校区中重建求是书院起着延续浙大文化根源的重要作用。
文化要素的传递要求物质载体具有一定的真实性和可识别性,若重建的建筑与求是书院的原状差别过大,则会使人难以轻易识别这一符号,将其作为普通仿古建筑对待,进一步影响分校区精神文化内核的构建和新老校区间根源性联系的形成。而教工活动中心的设计任务又要求建筑承载一定的使用功能,若建筑完全按照原状重建,则不能满足日常使用对其环境舒适度、无障碍等方面的要求。因此,设计采取了对真实形制进行复原,而对部分不影响外观形象传达的部分,则应用现代的技术手段予以改进的设计策略。
2.1 真实形制的复原
对建筑真实形制的复原即基于真实可靠的文献资料和实物资料进行重建[7],尽可能地还原古建筑的真实形制。与多数重建的古建筑不同的是,建于清光绪年间的求是书院虽历经多次修缮改建、构件的替换和改动,但其原始建筑现今仍完整存在,位于杭州大学路原浙江省中医学院内,而且是浙江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原始建筑的存在为重建提供了真实可测的完整数据信息。本次求是书院的重建工程依此建筑原样,在建筑的大木形制、尺寸高度、构造做法上都对原主殿进行了1∶1的重建。建筑整体为七架抬梁式木结构建筑,面阔五间,进深四间,通面宽24.44m。屋顶形式为单檐歇山顶,檐口高度4.96m,屋脊标高13.075m。建筑殿身四周施石质方柱(图3)。
图3 教工活动中心东立面图
2.2 现代技术的应用
为了满足现代使用中节能、无障碍等方面的客观需要,重建的求是书院对局部不影响整体形象传达的落后工艺做法,应用了现代的手段进行了改进。如在屋面的构造做法上,在原构造的基础上加做了50厚的泡沫玻璃保温层;门、窗采用铝合金仿传统风格制作,并使用了节能保温的Low-E中空玻璃,这些均大大改善了建筑整体的热工性能。此外,多功能厅的现代使用功能需要建筑配备空调系统。在这方面,设计创新地采用了下送风的中央空调模式,通过在地板下做净高500的通风夹层实现送风,从而最大程度地保护了复建建筑的原貌及木结构屋顶的美观(图4~5)。
图4 求是书院地板通风夹层构造做法
图5 求是书院室内效果
3 现代转译——外围建筑组团设计策略
为了凸显求是书院作为浙江大学文化根源的地位,重建的求是书院主殿被置于整个建筑组团的中心位置,坐西面东,滨水布置。剩余部分按功能分为大小各异的建筑单体围绕在求是书院的外部,彼此之间进行一定的连接,共同构成一个整体的建筑组团。自然地,外围建筑组团在空间上承担了连接古建筑样式的求是书院与外围现代风貌的其他校园建筑的作用。如何向内呼应传统,向外融入现代,是外围建筑组团设计面临的关键问题(图6~7)。
图6 校园整体环境中的教工活动中心
图7 求是书院与外围建筑组团的对话
因此,外围建筑组团在总的设计策略上,选择了现代转译的手法,用现代的材料——混凝土和玻璃、现代的技术——胶合板木梁、现代的造型手法——精确的几何折面造型,对传统建筑的空间组织模式和造型特征进行转译和表达,从而创造出具有传统建筑神韵的现代建筑(图6)。具体来看,以现代手法转译传统建筑又通过总体布局、单体造型、细部做法三个层面的处理得以实现。
3.1 以院落和游廊为核心的总体布局
中国传统建筑的平面多是借由院落进行组织的[8],院落通常占据组团核心,串联起空间的其他要素并形成整体秩序[9]。在总体布局上,借助居于中心的院落及自由布置的院落——园林的布局手法,可以迅速建立起经典的中式空间系统,使整个建筑组团初步具备传统的“神韵”。
项目整体呈中国传统院落式布局,局部也借鉴了园林建筑灵活自由的特点。求是书院居于核心,滨水布置,外围建筑组团在其西、南、北三面围绕展开(图8)。
图8 教工活动中心平面布局
整个组团按照功能划分为5个主要的建筑单体,之间由游廊相连。作为主入口的门厅体块位于建筑西侧,靠近主要道路方向。体块沿求是书院的中轴线对称,从而构建起入口—门厅—书院—湖边的贯穿东西的组团主轴线。门厅南北两侧分别布置了卫生间体块和茶餐厅体块,并通过半室外的游廊连接,与书院体块共同围合成建筑组团的核心庭院空间(图8)。庭院呈方形,中间设一水池,水池中有假山,进一步增加了庭院的中式气质(图9)。
图9 教工活动中心核心庭院
在组团的西侧,三个体块与书院一起围合庭院,空间较为方整,整体呈现出中式合院布局。而在组团的东侧,为了顺应东部不规则展开的中心湖湖岸,组团的体块布置也更为自由,出现了体块的穿插组合(东北侧活动室体块)和扭转(东南侧茶室体块),与其相连的游廊也随之产生了转向和折角(图10)。各建筑单体的造型有的像亭、有的像轩,加上将其串联的廊,使空间有如江南园林,起承转合,步移景异。
图10 教工活动中心游廊空间
以游廊相连的外围建筑组团,向内与求是书院围合院落,向外又与沿道路展开的弯折围墙之间,形成了形态自由、开合有致的“背巷”空间。此举丰富了整个建筑组团的空间,形成了外部道路—围墙—背巷—活动空间—庭院—书院的空间层次。在西侧,活动中心组团得以一定程度地区隔于嘈杂的外部环境;在东侧,开敞的游廊和院落又使组团融入到环湖步行系统中。
3.2 现代手法传译传统的单体造型
在总图设计中,建筑化整为零,按功能划分为了几个相对独立的体量。在单体的处理上,使用了现代的建筑处理手法来对传统建筑进行转译,使其兼具现代建筑的形式和传统建筑的神韵,从而完成由求是书院到校园空间的过渡。而以现代手法诠释传统建筑,主要通过对形态、尺度、色彩三个方面的转译而实现。
首先,外围建筑组团在形态上采用了双坡顶(局部四角攒尖顶)的造型。作为建筑第五立面的屋顶是中国建筑最具魅力的要素[10],而双坡顶又是中国传统建筑屋顶形式中最常见的一种。设计中保留了双坡这一屋面走向,而采用了更为现代的几何折面手法进行表达。这种基于约定俗成的建筑符号的创新具备相当程度的可理解性,便于引起参观者的审美共鸣[11]。屋面由内收的屋面瓦部分和外周的混凝土部分组成(图11)。从山面看,屋面的双坡与竖向的墙体连接在一起,成为一个整体的混凝土折面。折面宽度2~3m,形成极具控制力的立面造型符号。折面的内侧向屋内收,增加造型立体感的同时在建筑平面的四角形成了45°的斜墙,一定程度地突破了传统建筑全部正交的平面构成逻辑。45°的斜墙不仅在每个单体中均有应用,也被用在了游廊的分隔墙体和座椅中,使建筑组团更具整体性。
图11 外围建筑组团屋角做法
其次,外围建筑组团各个单体在平面长度、宽度、屋顶高度等基本尺度上与我国传统合院、园林中的单体尺度保持了基本一致,而略小于组团核心的求是书院。位于西南角的茶餐厅体量最大,约12.6m×27.3m;而西侧门厅体量最小,约10.5m×8.4m。建筑两侧檐口标高分别控制在2.9m和3.0m;屋脊标高根据平面进深不同为5.0~6.0m。建筑组团屋面坡度平缓,衬托了中央求是书院高耸的大屋顶。此外,组团的核心院落空间的高宽比也与中国传统院落保持了一致,约为1:2。
最后,外围建筑组团在色彩组合上也具有一定的传统韵味。灰色清水混凝土墙面与小青瓦的搭配模拟了传统江南建筑粉墙黛瓦的色彩,而木质柱廊、墙面的点缀也呼应了传统建筑的大木构架与小木装修。
3.3 简洁清晰的现代细部做法
外围建筑组团的细部构造是简洁而清晰的。建筑内屋架采用胶合板木梁,通过钢板构件连接在一起;游廊则采用锌板、木框架与金属连接件的组合(图12)。立面除清水混凝土折面外,大量采用了玻璃幕墙系统,玻璃之间使用简洁的金属百页及中灰色铝合金饰面板分隔。各个结构构件、构成要素之间关系明确,形式清晰,传达出纯净、实用、美观、工业、理性、创新的现代建筑特征。
图12 外围建筑组团廊道做法
结语
建筑本身充满着复杂性和矛盾性,新与旧、传统与现代、地域性与国际化常常多元共存,并在设计过程中取得某种平衡[12]。从精准复原唐朝建筑的梁思成之扬州鉴真和尚纪念堂到以现代材料表现唐风的张锦秋之陕西历史博物馆;从中式装饰纹样表达民族风格的北京人民大会堂到以现代抽象语言隐喻粉墙黛瓦的程泰宁之杭州城站火车站;从向乡土营建方式学习的王澍之中国美院象山校区到MAD以抽象曲面表达“山水城市”思想的哈尔滨大剧院,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建筑师们在设计中不断探索着将中国传统建筑意蕴融入到现代建筑创作中的途径。这些作品都基于对中国文化的深刻理解和深度挖掘,超越了表面的形式模仿而探索建筑的核心问题,但其运用的设计手法和表达方式却各不相同,呈现出多元化的梯度创新探索。在浙江大学海宁国际校区教工活动中心的项目实践中,设计师通过形制复原和现代转译两个梯度的设计策略,对浙江大学的前身——求是书院进行了形制真实同时满足现代使用需求的重建,并在外围组团中完成了对传统建筑空间和造型的转译表达。希望以此项目设计和建成过程的经验,为传统建筑的现代继承之探索略尽绵薄之力。
资料来源:
图3~5、8、11~12:作者自绘;
图1~2、6~7、9~10:赵强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