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区域统筹视角下传统村落保护利用路径研究
——以陕西省渭南市传统村落为例

2022-09-13张文君ZhangWenjun

华中建筑 2022年9期
关键词:渭南市城市群村落

张文君 | Zhang Wenjun

张大玉 | Zhang Dayu

陈丹良 | Chen Danliang

1 背景介绍

传统村落在我国乡村遗产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是需要特殊保护的一类乡村,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承载着优秀民族基因。近年来,从政府的大力支持到社会各界的研究与实践,使传统村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重视和保护。

在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截至2021年我国遴选出五批共6819个国家级传统村落,相关研究也不断增多,主要集中在空间分布[1]、形态特征[2]、村落个体的保护与利用等方面[3]。对于数量众多、类型丰富的传统村落,为避免村落遗产零碎化保护、盲目性发展,实现整体保护和利用是关键,保护发展的视角应进一步拓展。因此,本文利用ArcGIS10.2在对中国传统村落空间特征解析的基础上,引入区域统筹的理念,从区域层面进行资源整合、科学统筹,以渭南市传统村落为例,探讨以区域统筹的视角推进传统村落的保护利用路径研究。

2 当前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出现的问题

2.1 传统村落多分布于经济贫困地区,个体保护能力有限

通过百度地图API坐标拾取器,获取全国传统村落的经纬坐标,将每一个传统村落抽象为空间上的点,利用ArcGis10.2将国家级6819个传统村落与14个集中连片特困区①与19个城市群②叠加(图1),发现传统村落多分布在武陵山区、滇桂黔石漠化区以及滇西边境等连片特困区;并与大多重点城市群呈现错位分布态势。近七成的传统村落分布在经济较为落后的地区,村落自身的保护能力是不足的。

图1 传统村落与集中连片特困区、城市群的关系

2.2 传统村落空心化严重,个体发展动力不足

笔者以公布的权威数据以及多年调研收集到传统村落材料作为数据分析基础,将传统村落人口规模以户籍人口、常住人口为分析依据。国家级传统村落的户籍人口总计约为865.11万人,常住人口约752.99万人。我国传统村落人口规模等级集中分布在1001~3000人,占比41.72%;其次为501~1000人占比26.61%,户籍人口在100人以下和10000人以上的村落均占比不足5%。常住人口规模等级洛伦斯曲线图发现(图2),我国传统村落常住人口近三成均分布在1001~3000人、501~1000人、100~500人之间。

图2 传统村落常住人口规模洛伦斯曲线

通过传统村落的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分析(图3),我国70.22%的传统村落均存在人口流失的情况,常住人口规模反映着村落的活力程度,是体现村落生机与活力的重要特征。从村落人口特征看,传统村落空心化现象严重,人口流失严重。

图3 传统村落的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分析

2.3 传统村落个体发展趋同化

当前传统村落一提到发展,势必离不开旅游。由于没有真正发现传统村落的独特内在价值和本体特征,对村落本身价值阐释不足,导致大量村落盲目开发旅游,村落特有的民俗文化庸俗化、商业化严重,缺乏村落特色,出现千村一面,内容形式单一的现象,这些现象在不同程度上已经损害了传统村落作为保护和传承优秀文化的核心价值[4]。

2.4 缺乏整体统筹,村落发展不均衡

由于我国村落旅游还未达到成熟的阶段,大部分村落由于经济基础薄弱,交通不便,基础设施不足,在这种情况下发展旅游往往会造成资源和资金浪费,不仅破坏了原生环境,也影响了村民发展的自信,造成村落同质化建设、低水平发展。

相反,一些村落地理位置优越,有一定基础、受关注程度高,通过旅游能够为村民带来一定的经济收益,旅游发展的资本往往也会不断流入,长期以往就造成了村落与村落之间的极大反差,导致村落发展不均衡。那些旅游开发有难度、保护不易、投入回报不呈正比的村落,则完全被忽视甚至抛弃[5]。

3 区域统筹视角下传统村落资源特征分析

面对当前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的问题,通过对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区域文化圈挖掘、传统经济历史演变格局的特征分析,探讨传统村落由点到面跨区域、资源整合的保护与协调利用。

3.1 空间集聚特征明显

我国传统村落呈现出“四大集聚区”的空间格局[6]。“四集聚”指的是以浙江西南为核心,水乡、徽州、客家等文化景观特征集中的浙皖赣闽交界集聚区;以贵州黔东南为核心的多民族聚落黔桂湘渝交界集聚区;以山西晋东南地区为核心、中原文化为特征的晋冀豫陕交界集聚区;多以云南少数民族景观聚落为特点的“滇西北—滇西南”集聚区。

中国传统村落空间分布集聚特征明显,为充分发挥传统村落的价值,促进区域统筹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前提条件。因此,在多角度、多尺度的空间分布研究的基础上,为乡村空间整合、城乡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从传统村落的构成要素,到村落个体,再由多个个体组成区域层面的集群与互动。

3.2 文化圈层联系紧密

传统村落点数据与我国少数民族分布区、方言语系叠加,80%的村落分布在汉族地区、云贵川、桂湘鄂等少数民族地区,与传统村落两大集聚区(黔桂湘交界、滇西-滇东南)吻合。我国传统村落呈现出以汉民族为主,覆盖56个民族,少数民族地区的传统村落数量和类型高度集聚的特征。

由于语言是人们在长期交往中形成的较为稳定的行为模式,传统村落在语言体系中的分布规律更为明确,村落主要集中在西南官话、赣方言、客家方言的连片地区,以及晋方言和吴方言地区[7]。

由此可见,传统村落已经打破省界,能够以语系或文化圈为划分类型,形成圈层多样的文化圈组团,其超越了地理环境建立起聚落与聚落之间的关系纽带,并遵循各文化圈形成内在联系,不仅为传统村落的进一步挖掘提供了线索,也为传统村落集中连片或区域保护发展提供了依据。

4 区域统筹视角下传统村落保护利用路径

4.1 文化遗产资源的整体挖掘、保护与利用

就村落本身而言,自产生就与周边地域环境共同形成了密不可分的统一体。从区域层面推动各类保护要素聚集,有助于传统村落保护形成系统性[8],并与周边村落形成良好带动作用,达到对传统资源和传统文化的有效挖掘和利用,丰富了传统村落的多样性保护利用,通过资源整合结构(图4)促进区域文化遗产资源形成良好的分类系统保护机制。

图4 资源整合结构与目标

4.2 形成区域集群的传统风貌与完整的生态格局

根据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特征发现,村落的形成离不开共同的区域地理条件[9]。一定范围内集聚的传统村落都具有相同的地理环境特征,区域的地形地貌、河流水系、自然景观高度关联。在共同的山水环境影响下,村落选址、建筑形态、景观风貌具有一定的联系。因此,将传统村落从区域集群层面统筹考虑,更容易保持区域村落地域风貌和生态资源。

4.3 共建共享村落基础设施与旅游服务设施

当前传统村落保护以单体建筑为抓手,完善村落基础设施,现有保护规划只孤立地针对村落本身的现状与资源条件、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进行模式化配套安排,对于那些从交通、产业、服务设施紧密相邻的传统村落,再重复新建大型基础设施与服务设施,不仅会造成土地资源浪费,生态破坏,也容易打破原本就相互存续的民风民俗[10]。面对这种情况,就应在区域层面统筹各类资源,合理划分各类村落单元,实现村落基础设施与旅游服务设施的共建共享。

4.4 高效协作、优化提升产业结构

具有一定数量、规模的村落产业,能够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形成村落集聚的特色产业。从区域层面进一步将土地、产业、文化、人才、文化、政策等各类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促进要素在市场之间合理利用和自由流动,实现区域范围内产业的高效协作和优化提升。

5 实践探索——渭南市传统村落

5.1 渭南市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特征

渭南市隶属于陕西省,东襟黄河与山西、河南两省毗邻,西接西安,南倚秦岭,北连延安,区位优越交通便捷,是黄河、渭河、洛河三河交汇处,也是华夏文明重要发祥地之一,渭南市现列入国家级传统村落名录33个,省级52个,共计85个传统村落。通过渭南传统村落核密度分析可以看出传统村落分布均衡并呈组团分布(图5)。

图5 渭南市传统村落核密度分析图

5.2 建立网络化空间,挖掘保护传统文化遗产

区域统筹的本质是对资源调整和合理配置,前提是需要建立网络化空间,而不是孤立发展,要将区域范围内资源集聚,重新梳理资源的联动关系,建构多尺度的网络化空间,例如以村域为尺度或以周边联系密切的多个村落为单元进行整体挖掘保护,使其不均衡的生产要素通过统一规划、管理等手段重新配置,从而形成具有一定规模化、专业化、市场化,具有活力的运行体制。

将渭南市各级文物保护单位、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名村、各级传统村落建立市域文化遗产整体保护体系,形成“四区一带”保护结构,分别是“渭河文化遗产保护带、韩城文化遗产保护区、合阳-澄城文化遗产保护区、蒲城保护区、富平文化遗产保护区”。

5.3 资源整合,区域连片发展

渭南市资源丰富多样,将其历史文化资源、农业资源、旅游资源进行整合,将传统村落保护利用融入渭南市全域旅游大环境中。形成“南山、东水、北人文、西航空”四大旅游带多点开花新局面的统筹安排,将一部分自然景观较好、人文资源丰富、历史底蕴深厚、民俗风情独特的传统村落整合起来,以不同类型的旅游主题为依托,整体策划,着重利用。

推动传统村落的品牌打造、文旅融合,形成产业业态丰富、产业链条纵深延展、带动村民增收、助力脱贫攻坚效果明显的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示范区。以黄河风情与农耕文化体验、秦岭北麓名山观光与休闲度假、红色旅游与爱国主义研修、渭北圣贤与东府民俗风情体验四条旅游带为依托,整合传统村落及周边资源,集中连片发展以传统村落为主要题材的现代旅游景区,促进传统村落活态传承(图6)。

图6 渭南市传统村落连片发展示意图

5.4 结合全域旅游,共享服务设施

渭南地区传统村落在进行现代化改造的基础上,用生态循环的理念、传统智慧改造传统村落基础设施,用区域协调共享的理念提升传统村落公共服务水平、完善公共服务设施,用自然乡土的办法改善传统村落人居环境,用现代的技术提升传统建筑功能和设施,提升居民生活水平,丰富村落文化生活。加强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的完善,不仅要满足村民日常生活使用的需求,更要复合未来城乡融合发展、乡村旅游体验等多功能诉求,在传统村落与景区适当的范围内,共建旅游服务设施。

5.5 产业互补,多模式探索

产业发展是传统村落永续发展的前提,从以农业为主的村落产业到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将村落特色结合区域生态、农业、手工业等优势,推动产业互补,功能提升,旅游资源丰富的村落适宜发展民宿、康养、度假等新兴产业。结合渭南市传统村落实际,对一些基础薄弱、远离景区、交通不便的传统村落,结合本村优势资源,发展有机农产品和手工业制品,利用“互联网+传统农业+手工业”等模式,拓展市场销售渠道,带动农民增收。因地制宜培育村落内生动力,提升村落产业。

以渭南市基础资源为依据发展以下4种方式:①以景区带动村落发展模式(华山景区、仙峪口村、双泉村);②以政府主导下的村民自主经营模式(党家村、郭庄砦村);③开拓“公司+村落”(例如陕西司马迁旅游文化有限公司)的运营模式;④以优势资源“三变”模式,推动特色产业发展(南社村、黑东村)。例如综合旅游景区以国家级传统村落为核心,带动周边省级传统村落、美丽乡村发展,利用周边自然山水风光、民族风情、乡村特色等多种元素,通过有序组织,进行村落重构,植入现代旅游休闲等项目,差异化打造各具特色的传统村落,促进产业发展,进而实现资产增值,开展康养旅居地产,让传统村落具有自我造血功能,推动实现连片区域传统村落保护利用与发展,建立传统村落保护利用长效机制,激活传统村落内生动力,实现传统村落持续健康发展。

结语

传统村落保护利用是一项综合的系统工程,需要在保护村落文化遗产的基础上能够实现各方面均衡发展。在区域统筹视角下,对集中连片地区传统村落进行资源重构,建立整体化网络空间保护方式,重点地区连片发展,产业发展相协调,进行多模式探索,在全面改善人居环境的基础上,共享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以新的思路和方式永续利用传统村落,实现资源有效利用、优势互补[11-14]。

资料来源:

文中图片均为作者自绘。

注释

① 集中连片特困区共包含680个县,其中含中国传统村落的县有325个,共包含传统村落1656个,占中国传统村落总数的39.87%。

② 根据十三五规划,我国将建设19个城市群:东部地区的珠三角城市群(粤港澳大湾区)、海峡西岸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山东半岛城市群和京津冀城市群,中部地区的长江中游城市群、中原城市群和山西晋中城市群,西部地区的成渝城市群、北部湾城市群、黔中城市群、滇中城市群、关中平原城市群、兰西城市群、宁夏沿黄城市群、呼包鄂榆城市群和天山北坡城市群,以及东北地区的辽中南城市群和哈长城市群,共计19个城市群。

猜你喜欢

渭南市城市群村落
抢球大战
致敬聂海胜伯伯
渭南市文化艺术中心:渭南市妇联、渭南市文化艺术中心开展“感恩母亲 红心向党”诗歌诵读会活动
油画《村落》
“共享村落”:乡村新的入住方式
“共享村落”:拿什么让人魂牵梦绕
陕西省渭南市红楼梦学会成立
长三角城市群今年将有很多大动作
《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获批发布
把省会城市群打造成强增长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