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两点法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手术中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

2022-09-13吴昊石军况雪静

川北医学院学报 2022年8期
关键词:牵拉硬膜外平面

吴昊,石军,况雪静

(安徽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麻醉科;2.妇产科,安徽 淮南 232001)

剖宫产是产科解决难产和难产并发症的重要手段,麻醉是保证剖宫产术顺利进行的关键,但不同麻醉方法的效果和安全性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存在着差异[1]。近年来剖宫产率不断上升,临床迫切寻求一种效果佳且安全性高的麻醉方法。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combined spinal-epidural anesthesia,CSEA)指将脊麻与硬膜外间隙阻滞麻醉联合应用的一种新型麻醉方法,其在分娩镇痛中的价值已获得患者及医师的广泛认可[2]。单点法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single-segment technique,SST)和两点法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double-segment technique,DST)是CSEA的两种方式。临床发现,由于麻醉开始到硬膜外置管结束间存在时间差,SST易导致麻醉平面达不到手术要求,影响麻醉效果[3-4]。但DST可通过使药物分别在蛛网膜下腔和硬膜外腔两个中心扩散,从而达到手术要求的阻滞平面,发挥充分镇痛和肌松完善等作用[5]。近年来鲜有研究报道DST在剖宫产术中的麻醉效果。本研究旨在分析两点法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手术中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安徽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08例接受剖宫产的孕妇为研究对象,年龄(29.16±4.17)岁;孕周(38.69±1.47)周;BMI(22.73±2.12)kg/m2。按照麻醉方案不同分为研究组(n=55)和对照组(n=53)。两组产妇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纳入标准:(1)均为初产妇,单胎头位,且符合剖宫产指征;(2)ASA为Ⅰ~Ⅱ级[6];(3)无严重心、肺、肝、肾等重要器官功能障碍者;(4)所有产妇术前均签署麻醉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有椎管内麻醉禁忌症[7];(2)存在子痫、糖尿病等妊娠期并发症者;(3)存在胎儿宫内窘迫;(4)对手术用药过敏者;(5)存在酒精滥用史者;(6)存在神经系统、精神疾病史者。

表 1 两组产妇一般资料比较

1.2 方法

两组产妇在进入手术室后给予心电监护、低流量吸氧,取左侧卧位。对照组于L2~L3间隙行硬膜外穿刺,穿刺成功后将25G腰穿针刺入蛛网膜下隙,脑脊液流出后缓慢注入等比稀释的1%盐酸罗哌卡因注射液1.2 mL,然后自硬膜外穿刺针向头端置入导管,10 min后测定和调整麻醉平面。研究组先于T11~T12间隙行硬膜外穿刺,再于L2~L3间隙行蛛网膜下隙穿刺,在确认硬膜外试验剂量未出现脊麻征后,缓慢注入缓慢注入等比稀释的1%盐酸罗哌卡因注射液1.2 mL,然后自硬膜外穿刺针向头端置入导管,10 min后测定和调整麻醉平面。若术中平面未达到手术要求,则可从硬膜外导管注入2%利多卡因3~6 mL,使平面维持T4~T6。

1.3 观察指标

(1)血液动力学及应激反应指标:包括麻醉前(T0)、给药后5 min(T1)、给药后15 min(T2)、给药后30 min(T3)、手术结束(T4)时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采集产妇T0~T4各时间点外周血3 mL,1 500 rpm离心15 min处理后,采用反射免疫法检测各组去甲肾上腺素和皮质醇水平。(2)牵拉反应和松弛程度评分[8-9]:牵拉反应程度分级标准:I级为术中产妇未出现不适感;Ⅱ级为术中出现轻微牵拉痛感,但产妇能够耐受;Ⅲ级为术中牵拉痛强烈,产妇出现恶心、呕吐等不适感。要求医师对腹肌松弛程度进行评分,1分为最差,3分为最优。(3)麻醉效果[10]:征询产妇疼痛情况及术者对松弛程度的满意度进行评价。优:术中产妇未感觉疼痛,术者对肌肉松弛程度较满意;良:术中产妇未感觉疼痛,但在探查时稍感肌紧;中:术中产妇未感觉疼痛,肌松不佳;差:产妇有疼痛反应。计算两组产妇麻醉效果优良率。(4)运动恢复时间及痛觉恢复时间:运动恢复时间即腰麻注药完毕至改良Bromage评分恢复至0级的时间,痛觉恢复时间即腰麻注药完毕至切口开始疼痛的时间。(5)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低血压、寒战、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等。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产妇不同时间点HR、MAP比较

两组产妇基础HR、MA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后,对照组产妇HR在T1时上升,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MAP呈上升趋势,且T1~T4时研究组MAP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 2 两组产妇不同时间点HR、MAP比较

2.2 两组产妇不同时间点去甲肾上腺素、皮质醇水平对比

T0时,两组产妇去甲肾上腺素和皮质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后,两组产妇去甲肾上腺素和皮质醇水平均升高,且T1~T4时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不同时间点去甲肾上腺素和皮质醇水平比较

2.3 两组产妇牵拉反应和松弛程度评分比较

研究组产妇牵拉反应I级者较对照组多,松弛程度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产妇牵拉反应和松弛程度评分比较

2.4 两组产妇麻醉效果比较

研究组产妇麻醉效果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产妇麻醉效果比较[n(%)]

2.5 两组产妇运动恢复时间和痛觉恢复时间比较

研究组产妇运动恢复时间少于对照组,痛觉恢复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6。

表6 两组产妇运动恢复时间和痛觉恢复时间比较

2.6 两组产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研究组产妇不良反应发生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7。

表7 两组产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n(%)]

3 讨论

CSEA能在不同程度上完成脊神经根、背根神经节及脊髓表面阻滞,同时还可迅速实现整个阻滞平面以下区域的完全阻滞。因此,CSEA兼具腰麻高效、用药量少和硬膜外麻醉可控性高、术后可行镇痛等优点,在剖宫产手术中得到广泛应用。由于产妇椎管内静脉丛扩张,硬膜外间隙容积缩小,导致置管难度加大,导管误入血管的几率也显著增加[11]。另外,麻醉平面指皮肤痛觉消失的范围或上、下界限,是决定麻醉效果的关键[12]。研究[13]显示,在剖宫产术中,麻醉平面过低时无法有效抑制牵拉痛,过高时又会加重血流动力学波动,增加不良反应发生几率,影响术后恢复。而在临床实践中发现,CSEA存在难以有效控制麻醉平面的缺点。因此,如何完善麻醉平面、减少麻醉后血流动力学波动和维护母婴安全是CESA在剖宫产术中最受重视的问题,而麻醉方式的选择则是解决这些问题的突破口[14]。

本研究显示,给药后两组产妇HR、MAP和甲肾上腺素、皮质醇水平均发生异常,提示麻醉可造成血流动力学波动,引发应激反应。但给药后,MAP呈上升趋势,且T1~T4时研究组MAP、甲肾上腺素和皮质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剖宫产术中应用DST可减少麻醉后血流动力学波动,减轻产妇的应激反应。另外,两组牵拉反应、松弛程度评分、麻醉效果、运动恢复时间和痛觉恢复时间比较均存在差异(P<0.05),与既往研究基本一致。进一步对其中的原因进行分析,一般认为将麻醉平面控制在要求的范围内是维持血液动力学稳定、减轻应激反应的重要因素。SST与DST的区别在于前者腰麻注药和硬膜外置管在同一间隙进行,后者则先于高间隙硬膜外置管,再于低间隙腰麻。由于SST法在注药后再置管,当置管不顺时容易使单侧卧位时间过长,进而导致局麻药集中在单侧,导致腰麻平面不对称[15]。若重新置管,也容易错过腰麻后最佳5~10 min的用体位调节麻醉平面的最佳时机,使体位调节无效[16]。而DST与SST不同的操作顺序使得其更容易进入硬膜外置管,麻醉平面单侧和麻醉平面过高的问题也得到了解决,因此减轻了血流动力学异常带来的影响。同时,DST先于L11~L12间隙行硬膜外穿刺,再于L2~L3间隙行蛛网膜下隙穿刺,使药物在蛛网膜下腔和硬膜外腔分别以两个中心扩散[17]。在保证腰骶部神经阻滞完全的同时,硬膜外则作用于下腹部,也能维持下腹部肌松和抑制腹部牵拉反应[18]。因此,本研究结果证实了DST更易于调控和衔接麻醉平面,稳定产妇血流动力学,提高麻醉效果,比SST更适合于剖宫产手术。低血压、寒战、胃肠道反应、呼吸抑制等是CESA常见的不良反应,研究认为,各项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受到阻滞平面和产妇自身情况的影响。本研究显示,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说明与SST相比,DST能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手术安全性。值得注意的是,DST由于增加了一个穿刺点,穿刺损伤的几率高于SST。为控制这种风险,本研究采用25G腰穿针行蛛网膜下隙穿刺,将损伤减至最轻微,同时也减少了手术操作时间。这也提示临床需要不断改进穿刺器械、提高穿刺技术,进而提高CESA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价值。此外,在DST硬膜外给药时还需要控制剂量、谨慎注入,避免麻醉平面过高[19]。

综上,与SST相比,剖宫产术中应用DST可减轻产妇的应激反应,加速下肢运动恢复,麻醉效果确切,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本研究不足之处在于样本量较少,未来可进一步扩大样本量,深入研究DST提高麻醉效果的具体机制。

猜你喜欢

牵拉硬膜外平面
舒芬太尼在剖宫产术中对寒战和牵拉痛的预防作用
不同牵拉技术在预防运动损伤中对不同运动能力即时效应的研究进展
参考答案
主动分离式牵拉与本体感受性神经肌肉促进法牵拉对肩关节柔韧性影响的比较研究
关于有限域上的平面映射
喷他佐辛在剖宫产术后静脉镇痛与硬膜外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胸部硬膜外麻醉镇痛对冠状动脉疾病的控制价值
硬膜外注射脉络宁配合手法复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70例
参考答案
地佐辛对胆囊切除术内脏牵拉反应的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