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眼轮匝肌-提上睑肌腱膜复合组织瓣切开重睑术的临床效果观察

2022-09-13

中国医疗美容 2022年8期
关键词:肌腱切口皮肤

吴 蓉

(苏州美莱美容医院整形美容科,江苏 苏州,215004)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美的不断追求,我国眼部美容整形手术的数量不断增加。重睑成形术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眼部整形手术,可满足患者对眼部美感的追求,解决眼睑下垂及倒睫等问题,其手术方式多种多样,主要包括切开法和埋线法[1-2]。其中埋线法虽不会出现眼部瘢痕,但效果持续度较差,不适用于上睑臃肿或皮肤松弛者[3]。切开重睑术则是目前对单睑情况改善效果显著、维持时间较长且应用广泛的一种手术方式,但仍存在缺乏自然与立体感、有凹陷瘢痕、术后肿胀明显等不足之处[4]。因此,如何寻找一种创伤小、术后效果自然且协调的重睑成形手术方式已成为整形外科医师们研究的重点和难点。已有研究指出[5-6],在重睑成形术中应用眼轮匝肌-提上睑肌腱膜固定法可获得更加自然的手术效果,且术后恢复更快,而关于其在上睑臃肿、脂肪肥厚单睑患者中的应用研究报道较少。故本研究主要探讨眼轮匝肌-提上睑肌腱膜复合组织瓣切开重睑术的临床效果优势,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9年11月-2021年10月于本院就诊的88例接受重睑成形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单睑,上睑臃肿,上睑皮肤无松弛或轻度松弛者;②首次行重睑术者;③精神及认知正常者;④年龄18岁以上,知情参与本研究者;⑤提上睑肌肌力≥7 mm者。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肝肾功能或凝血功能障碍者;②有眼周感染、内外眼或眼科疾病者;③存在恶性肿瘤者;④妊娠、哺乳期或月经期妇女;⑤有糖尿病、高血压者。依据以上标准纳入符合要求的患者入组,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n=44)和对照组(n=44),比较两组年龄、上睑皮肤松弛度、上睑厚度等一般资料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本研究在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后开始实施。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数据比较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在术前完善血常规、上睑皮肤厚度、松弛度等检查,排除手术禁忌证,在充分沟通后开始手术实施。本研究中所有患者均由同一组医师完成手术操作。

对照组采用皮肤-提上睑肌固定法重睑成形术:患者取仰卧位躺下,展平上睑皮肤后,设计手术切口,应注意重睑线的自然和流畅。对于轻度上睑皮肤松弛者,标出切除多余的皮肤及内眦赘皮的切口线,以同期行内眦赘皮矫正术。经2%利卡多因与盐酸肾上腺素混合溶液实施局部浸润麻醉后,对手术区域常规消毒。依据设计线,依次切开术上睑皮肤及皮下组织,将松弛皮肤切除,并去除切口正下方眼轮匝肌,对切口下缘眼轮匝肌进行分离,修剪平整睑板前眼轮匝肌与筋膜。完成后从外向内打开眶隔,清除适度清除脂肪组织,创面电凝止血。内部不缝合,外部缝合时用7/0尼龙线间断缝合切口下缘眼轮匝肌、上缘肌肉皮肤及提上睑肌腱膜。对侧采用相同处理后,嘱患者自然睁眼,观察调整两侧重睑形态至满意。

研究组采用眼轮匝肌-提上睑肌腱膜复合组织瓣切开重睑术,患者取仰卧位,麻醉、消毒操作同研究组,沿术前设计线依次切开上睑皮肤和眼轮匝肌,并向睑缘方向进行锐性分离,将切口下方睑板前眼轮匝肌进行切除,保留睑板前筋膜组织,注意不要太靠近睑缘。翻转眼轮匝肌复合体,去除部分眼轮匝肌,形成皮肤-眼轮匝肌瓣。将眼轮匝肌下脂肪剪除,适当去除睑板前筋膜组织,创面充分止血。采用7/0单丝尼龙线分别在瞳孔中点、切口外端内侧1cm处、内眦向外3mm处3点将上睑提肌、眼轮匝肌残留部分与筋膜缝合固定;同时,采用7/0单丝尼龙线将切口下唇皮肤、睑板上缘提肌腱膜与切口上唇皮肤缝合5针,形成双重缝合。对侧相同处理后,嘱患者自然睁眼,观察并调整两侧重睑形态至满意。

术后在切口处使用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外用凝胶,并用无菌纱布加压包扎。术后1d换药,去除敷料,拆除无菌纱布,术后5-7d拆线。术后3d常规口服抗生素以预防感染,并在术后3个月内按时完成复查。

1.3 观察指标

1.3.1 围术期指标

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切口愈合情况。在术后1d,评估患者切口愈合质量,评估标准[7]:甲级:切口处愈合良好;乙级:切口愈合处有炎性反应,但没有化脓等;丙级:切口化脓,需切开进行引流。

1.3.2 并发症发生情况

记录并统计两组患者术后1周可能出现的感染、血肿、上睑凹陷、重睑线不对称、重睑线变浅或消失、重睑过窄或皱褶过高、瘢痕等并发症发生情况,计算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1.3.3 术后美观满意度

于术后3个月,统计患者对重睑成形术效果的满意度,以患者主观感受评估为满意和不满意,患者可以写出选择原因。统计满意与不满意患者人数,计算满意度。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统计和处理实验数据,复发率等计数资料用%表示,行卡方检验;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等计量资料用“均值±标准差”表示,行两组间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围手术期指标

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量、术后切口愈合甲级率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2。

表2 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比较

2.2 并发症

研究组患者术后的总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例/%)

2.3 两组患者术后3 个月对手术效果的美观满意度比较

研究组对手术效果的美观满意度为97.73%(43/44)明显高于对照组84.09%(37/4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98,P=0.026)。研究组不满意1例(2.27%),原因为术后肿胀明显;对照组不满意7例(15.91%),原因为肿胀明显、美感差及手术瘢痕。

2.4 典型案例图1、图2

图1 32 岁,女,行皮肤-提上睑肌固定法重睑成形术,图1a 为术前,图1b 为术后一周,图1c 为术后3 个月

图2 38 岁,女,行眼轮匝肌-提上睑肌腱膜复合组织瓣切开重睑术,图2a 为术前,图2b 为术后一周,图2c 为术后3 个月

3 讨论

临床上重睑成形术的术式繁多,包括埋线重睑术、切开重睑术、小切口重睑术等,不同术式特点各异,各有利弊。埋线重睑术是最为接近生理性重睑的手术方式,但仅适用于眼睑皮肤薄者;切开重睑术一簇在术后重睑线变浅或消失,对眼睑臃肿且脂肪肥厚者手术效果不理想;小切口重睑术虽固定稳定,但对上睑臃肿和皮肤松弛者并不适用[8-9]。我国大约有50%人属于单睑,该部分人群大多眼睛细小,睫毛较短,且部分上睑臃肿,皮下脂肪肥厚,不能较好地形成重睑。皮肤-提上睑肌固定法重睑成形术已被广泛应用于绝大部分年龄人群中,可明显解决上睑松弛、臃肿、提肌功能较弱等,但也存在术后肿胀严重、易形成按现行疤痕等局限性[10-11]。目前,眼轮匝肌-提上睑肌腱膜复合组织瓣切开重睑术因具有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手术效果自然等优势,逐渐受到整形外科医师的关注。

本研究中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提示眼轮匝肌-提上睑肌腱膜复合组织瓣切开重睑术的操作时间更短。由于该手术方式仅清除部分眼轮匝肌,睑板前组织修剪也相对简单,有利于缩短手术时间[12-13]。同时,研究组患者术后的并发症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对手术效果的美观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可见眼轮匝肌-提上睑肌腱膜复合组织瓣切开重睑术更好的手术疗效效果和安全性,明显提升了患者美观满意度。传统的皮肤-提上睑肌固定法重睑成形术在操作过程中将睑板前眼轮匝肌和脂肪完全切除,未能固定睑板前残留部分眼轮匝肌-提上睑肌腱膜,易造成术后重睑线变浅、凹陷瘢痕等,手术效果美观度不高[14-15]。研究组采用的眼轮匝肌-提上睑肌腱膜复合组织瓣切开重睑术在操作过程中因将睑板前残留的眼轮匝肌-上睑提肌腱膜等进行缝合固定,形成了皮肤-眼轮匝肌瓣,可帮助恢复切口下缘组织的完整性,增加了上睑提肌腱膜缝合固定的面积,使得患者术后产生的瘢痕小;且该术式中由于清除睑板前组织较少,皮下持续存在眼轮匝肌与提上睑肌粘连力,可减轻对睑板前淋巴管丛、睑缘动脉弓的损伤,上睑的血供损失减少,术后恢复更快[16-17]。再者,眼轮匝肌-提上睑肌腱膜复合组织瓣切开重睑术中采用眼轮匝肌-上睑提肌双重缝合固定法,可使皮肤和上睑提肌腱膜形成稳定的联动,对于上睑臃肿者能形成更为稳定、持久的重睑,获得形态满意、更接近天然重睑的手术效果和美观度[18-20]。由此可见,眼轮匝肌-提上睑肌腱膜复合组织瓣切开重睑术后患者的美观满意度更高,有利于提高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

眼轮匝肌-提上睑肌腱膜复合组织瓣切开重睑术尤其适用于有睁闭眼明显上睑臃肿、肿泡眼的单睑患者,该类型患者采用皮肤-提上睑肌固定法重睑成形术效果不明显,重睑线易出现变浅或消失,眼轮匝肌-提上睑肌腱膜复合组织瓣切开重睑术则能形成稳定持久的重睑,效果更理想。尽管眼轮匝肌-提上睑肌腱膜复合组织瓣切开重睑术效果明显,但该术式操作过程中仍需注意术前充分评估患者的眼部特征、术中切除切口下方睑板前眼轮匝肌时尽量不要损伤睑缘动脉弓、术后需加强落实护理措施,预防切口出血、血肿、感染等,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相比于皮肤-提上睑肌固定法重睑成形术,眼轮匝肌-提上睑肌腱膜复合组织瓣切开重睑术手术时间更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且美观满意度更高,优势明显。

猜你喜欢

肌腱切口皮肤
第二层皮肤
自体腘绳肌腱移植术后肌腱再生影像学研究进展
金湖县为侨服务“小切口”打开“大格局”
干细胞疗法两月内复原绵羊受伤肌腱
立法小切口破解停车大难题
“小切口”立法:地方人大立法新风向
皮肤再生之迷
怎样让肌腱更强壮?
我爱洗澡,皮肤好好
肌腱末端损伤手术治疗方法研究进展